人的想法會改變,但不會忘記,也因為改變,反而記得更深。

柯靈於一九八二年寫了文章「遙寄張愛玲」,這個時間點卡的很是蹊蹺,恰恰是在胡蘭成於日本亡故之後不到一年。

他早不寫晚不寫,偏偏那個時間寫,怕是覺得當年的恩人死了,沒什麼情面可礙了,歷史的包袱也抖光了,張愛玲又徹底沒了男人,欺負寡婦還要什麼膽量,通篇陰陽怪氣,裝著姜季澤那下流口吻去招安,就像那無賴小叔子要謀騙他二嫂的私田,真令人作三日嘔。

有人說柯靈對張愛玲是書生濫情,這也是一廂情願的糊塗想法,他只要不是皇帝,一旦動手動腳,是濫情還是騷擾,就不是他說的算了,心裡裝著鬼,還敢公開寫文章說自己欣賞那「漢奸老婆」。周瘦鵑當年就該抓他去替身。

柯靈在文章裏那客氣又狎暱的語氣,借『金鎖記』,以三十年開頭,以三十年結尾,不是沒有意指的,這封信距離他「漢奸妻,人皆戲」剛好三十來年,不過他濫情張愛玲說不是真心,也未必,其實就像尹志平對小龍女情不自禁,然柯氏卻手段卑劣,品貌下流,若不是胡蘭成死的晚些,恩人妻,不可欺,他恐怕就該卡準「欺負漢奸老婆」的三十週年紀念,把文章發出去,好給張愛玲更加足夠的暗示。

他實際想說的不外一些陳詞濫調,什麼時代變了,你又是一時糊塗,如今你身邊的男人早死了,心裡的男人也死了,只要你肯回頭,你我既往不咎,一切向前看,我堂堂文匯報總編,輿論界的首席門神,你回來必讓你紅透朝野,安坐廟堂,給個面子吧。

柯靈自以為得了東風,還是自以為當年也許配不上,可如今自己官高祿厚,擺弄一個過氣的寡婦該是夠用了,更加自以為三十年事過境遷,河西河東,說不準愛玲早就節哀順變,等著和他共續前緣呢。

自古人心不足蛇吞象,急於辯解,是沒用的。所以張愛玲也學那王熙鳳設計治賈瑞一般,她不聲不響,將計就計,借屍還魂,移花接木,有人還活著,就等不急要裝神扮鬼,不妨成全他,也是天堂有路儂不去,地獄無門闖進來,假語村言,東窗事發,雖未大張旗鼓,卻已是骨子裡臭不可聞了。

濫情至下流的人,無論文字長相,往往面目可憎,張愛玲順水推舟把他也拉進了『小團圓』裏,沒把他當外人,再一把火燒了這野店,任人評說。這不可理喻的世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清水下雜麵,想是誰也不能忘記,誰也不能饒恕。


《小團圓》卻是有點看不下去,不過還是看完了。說實話,寫得很凌亂,遠沒有《金鎖記》好。

——以下是正文——

《小團圓》:張愛玲自傳體小說,潛心創作30年,卻為何不想出版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如敢洗稿,勢必全網追究到底)

文|諸神的恩寵

有人曾問金庸:「人應該怎樣度過這一生?」金庸沉吟了片刻,答道:「大鬧一場,悄然離去。」在金庸看來,人生就要縱情恣意,快意恩仇,活得痛快最重要。

同樣是談論人生,比金庸大四歲的張愛玲,卻寫下了這樣的句子,「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如此悲觀,與她的人生經歷不無關係。

張愛玲本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她在上海租界一幢西式別墅中呱呱墜地。她年輕時顛沛流離,輾轉於上海和香港之間,晚年時選擇離開故土,定居美國。1995年9月8日,美國西木市羅切斯特街10911號206室裏,發現了一具女屍,此人正是張愛玲。一代才女終於走完最後的路,七十五年人生,恍如一夢。

張愛玲系出名門,太姥爺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爺爺是名臣張佩綸。她天生抓了一副好牌,只可惜,這副牌只給她帶來短暫的好運,卻沒能給她終生的幸福。

上世紀四十年代,憑藉《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等一系列小說,張愛玲名震中國文壇。然而好景不長,幾年後,張愛玲便移居香港。再後來,她又輾轉去了美國。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張愛玲在中國文壇銷聲匿跡。她活著,卻像死了。

1982年12月,著名評論家柯靈發表散文《遙寄張愛玲》,此文迅速引發轟動。這時,人們才恍然想起:噢,對了,中國文壇還有個張愛玲。半個世紀後,張愛玲及其作品重回大眾視野,並迅速在兩岸三地掀起「張愛玲熱」。

《小團圓》是張愛玲的遺作,人們對《小團圓》的態度比較兩極化。有人說它好,覺得它還原了很多真相,也有人說它不好,覺得它結構混亂,語言繞口,有失張愛玲的水準。

不管怎麼說,《小團圓》還是傾注了張愛玲的大量心血,這部小說從1975年開始創作,直到張愛玲去世前,都沒有出版。九十年代初,在給好友宋琦夫婦的信中,張愛玲曾說自己並不想出版這本書。

這部小說,張愛玲辛辛苦苦寫了三十年,卻不想出版,為什麼?

01《小團圓》是張愛玲的自傳,無數記憶的閃回編織成如夢的人生

《小團圓》講了才女盛九莉的傳奇人生。從盛九莉身上,我們能看到張愛玲的前半生。

盛九莉生於亂世。父親是清末紈絝子弟,母親卻是思想獨立的新女性,兩人三觀不合,最終,母親忍無可忍,拋下盛九莉,隻身出國留學去了。母親離去後,父親很快就娶了新妻子。

此後,盛九莉不得不跟隨父親生活。一次,她因為頂撞繼母,被父親關進黑屋。那成為她一生的夢魘,多年後仍不能釋懷。年輕時,盛九莉在女子學校念書,成績優異。她愛學習,一是天性使然,二是為了能早日獨立,逃離原生家庭。

成年後,盛九莉與才子邵之雍相知相戀。然而,這段感情卻因為邵之雍屢次出軌,而讓她傷痕纍纍。最終,兩人並沒能白頭偕老。

盛九莉的原型,正是張愛玲自己。

孩童時代,張愛玲的父母便離婚了。之後,母親遠赴法國留學,父親很快再婚。在父母那裡,張愛玲沒有得到過關愛,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痛,貫穿於她的一生。

小說中,年輕的盛九莉靠寫作才華在社會上立足,一個人活得有滋有味。一次,才子邵之雍看過她的文章後,對她大為讚賞。隨後,他通過報社主編,主動找到盛九莉。兩人第一次見面,就聊了整整五個小時。愛情的種子,在不知不覺間萌芽。

邵之雍風流倜儻,和盛九莉相愛後,他不改風流本性,經常沾花惹草。盛九莉難以割捨對邵之雍的愛,給了他很多次機會,但邵之雍卻不懂珍惜。後來為躲避戰亂,邵之雍逃往鄉下,盛九莉千里迢迢地去探望他時,看到的場景卻是,邵之雍身旁已經有了其他女人。

夢醒之後,盛九莉終於徹悟了,女人愛得越卑微,愛越無法長久。

盛九莉和邵之雍的愛情故事,幾乎複製了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經歷。上世紀四十年代初,胡蘭成無意間讀到張愛玲的小說《封鎖》,他被張愛玲的才華所震驚,於是通過作家蘇青打聽到張愛玲的住址,主動上門拜訪張愛玲。

當時,張愛玲二十齣頭,而胡蘭成風度翩翩,一番長談過後,兩人心心相惜。不久,他們便結婚了。然而,婚後胡蘭成不改風流本性,先後與護士小周、範秀梅同居,讓張愛玲痛心不已。

張愛玲太愛胡蘭成,於是選擇一再退讓。但每一次退讓,換回的卻是胡蘭成變本加厲的出軌。面對這樣的結果,張愛玲最後寫了一封信,連同30萬現金一起寄給了胡蘭成。此後,兩人再也沒有見過面。

文藝作品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畫家用自畫像來做自我剖析,作家用自傳給自己療傷。《小團圓》裏,記錄了張愛玲前半生的點點滴滴。幾乎每一個情節,都是張愛玲記憶的閃回。而無數個閃回,共同所編織成了《小團圓》。

02不願出版《小團圓》,是怕讀者對號入座,給書中原型帶來影響

七十年代,作家朱西寧想寫一本有關張愛玲的傳記。張愛玲得知後,動了寫自傳小說的念頭,於是便有了《小團圓》。 此後的三十年裏,張愛玲一直在撰寫這部小說。但到1992年,張愛玲給宋淇的信中卻寫道,自己不會出版《小團圓》,希望對方幫銷毀它。

這是為什麼?

《小團圓》前言中,宋淇的兒子宋以朗說,張愛玲不想出版它,主要是因為胡蘭成當時在臺灣。邵之雍的原型,就是胡蘭成,張愛玲擔心這本書出版後,胡蘭成會趁機興風作浪。

實際上,胡蘭成在1976年就離開臺灣去了日本。五年後,他在東京病逝。胡蘭成去世後,《小團圓》依然沒有出版,可見,胡蘭成並不是《小團圓》不出版的唯一原因。

那麼,張愛玲為什麼不肯出版這部小說呢?很多讀者都發現,《小團圓》中的所有人物,都能找到原型。這些人,包括張愛玲的父母、姑姑、舅舅等,還有四十年代上海的文化名人,比如蘇青、柯靈、桑弧等。張愛玲寫完《小團圓》,書中親友大多都還健在,一旦小說出版,萬一讀者對號入座,必然會給當事人帶來麻煩,這纔是張愛玲不願意出版此書的原因。

張愛玲有所顧忌,是因為她曾有過因揭露家醜而被親戚責怪的經歷。據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說,小時候,張愛玲常往舅舅家跑,纏著舅舅問一些舊人舊事,舅舅總是耐著性子說給她聽。張愛玲成名後,舅舅很高興,經常看她的小說。

1944年,張愛玲發表小說《花凋》。看完該小說,舅舅大發脾氣,他說張愛玲問他什麼,他都一股腦地告訴她,沒想到,如今她倒在小說裏開始罵自己了。

時過境遷,張愛玲寫《小團圓》時,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小說中,她還原了自己的前半生,也寫了親友的一些事情,甚至把他們最醜惡的一面也寫了進去。可以想見,如果這部小說出版,將惹來多少紛爭。

儘管張愛玲囑咐宋淇,讓他銷毀小說,但宋淇並沒有這麼做。張愛玲去世後,2009年2月,《小團圓》在臺灣出版,同年4月,又在中國內地出版發行,一時間,張愛玲再次成為兩岸三地的熱點話題。

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但她的童年並不快樂。與胡蘭成的戀情,成為她一生的傷痛。說她生不逢時,似乎並不妥當,說她適逢其時,事實又並非如此。幸運與不幸,同時降臨在張愛玲身上,讓她一生為情所困,一邊冷眼看世間,一邊心中憤憤難平,這也讓她的所有小說中,都有一種蒼涼的底色。

03張愛玲高冷?其實,她內心比誰都渴望煙火人生

張愛玲說,「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們唯有描摹。」細細品讀張愛玲的小說,總一股蒼涼湧上心頭。《小團圓》裏,盛九莉非常渴望家庭溫暖,但家人從未給過她溫暖,於是盛九莉的心越來越冷。這時,命運將邵之雍推到她面前,兩人演繹出一段愛恨情仇。

小說結尾,盛九莉做了一個夢。夢中,藍天白雲下,小木屋旁邊,邵之雍、盛九莉和他倆的孩子正在愉快的玩耍。夢醒之後,盛九莉感到了久違的快樂。

1944年,張愛玲與胡蘭成戀愛。三年後,兩人和平分手。半個多世紀過去,提筆寫《小團圓》時,張愛玲心中已經釋懷。所以,她在前言裏說, 「《小團圓》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看完《小團圓》不難發現,其實,張愛玲就是一個小女人,她內心深處只有一個心願:渴望被愛。

小說裏,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大家一點頭,笑著走散了」。的確,人越長大越孤獨,親朋愛人終會離去,我們唯一能擁有的,只有自己。

張愛玲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她前半生光環加身,後半生與世隔絕,離世之前,只剩自己陪伴自己。可見,世界上根本沒有大團圓,人生中的每一次邂逅,都不過是小團圓。

有人覺得張愛玲很高冷,那是你還不瞭解她,其實她內心比誰都渴望煙火人生。否則,小說中盛九莉怎麼會做那個兒女繞膝的夢呢。

柯靈在《遙寄張愛玲》中寫道,「時間蠶食生命,對老人來說,已經到了酒闌燈迤的當口,但是,感謝上帝,我們也因此可以看得寬一些,懂得多一些了……」相信這段話,也是晚年張愛玲的心聲。

相比張愛玲的其他小說,《小團圓》並不是最好的作品。然而,它卻是最特別的一部。張愛玲對照自己的前半生,畫了一幅「自畫像」。但凡看過這幅「自畫像」的人,都能從中讀出一種釋然。

其實,人生本就聚散無常,何必糾結過往。人,最終擁有的只有自己。與其追求天長地久,不如把握當下,過好每一天。擰巴的人生無需解釋,反正所有人的歸宿都是死亡。

晚年的張愛玲正是看懂了這一點,才會寫下《小團圓》。這部小說,不僅是小說,也是張愛玲的「懺悔錄」。走向人生盡頭之前,張愛玲終於選擇放自己一馬,和年輕時的自己握手言。這對她來說,或許就是最好的結局。小團圓張愛玲全集第五冊2012年全新修訂版京東¥ 21.00去購買?

(完)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資深互聯網人,多平臺簽約作者。熱愛讀書、思考、寫作,被朋友稱為「行走的百科全書」。鄭重申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

因為她是張愛玲,皇冠版《張愛玲全集》襯頁上兩段評述「只有張愛玲纔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及極度的孤寂」。你看張愛玲就是這樣的人,他願意同讀者話家常,卻不願意讓讀者走進她的內心,在他的晚年基本上沒有什麼著作的出版,那是因為她忠於歲月,忠於自己。對他而言,他更希望他的生命中終止在它最絢爛的那個時代。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對她而言,前程往事,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心裡的傷痛註定還是留下來了。她想伴隨這個故事飄入塵埃,這一切都是她自己選擇和設定的。


大概是胡蘭成為了成名不擇手段的無賴讓她想解釋,她的驕傲讓她又懶得解釋,跟一個不講道理胡攪蠻纏的人又有什麼解釋的必要。誠然胡蘭成是她人生中重要的一頁,回頭望去,這個人不是想像中的那個人,不是記憶裏的那個人,甚至不是一個值得的人……可是如果人能回到過去,大概還是要這樣輪迴,哪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能夠不期待被理解,被愛護,被一個人放在心上……


我的觀點是

胡蘭成當時在臺灣,如果小團圓發表,那麼胡蘭成可能會利用小團圓,以此來找翻身的機會,還有可能會把張愛玲拖下水;

另外,張愛玲在當時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小團圓大部分是她的真實故事,把自己的自身經歷向讀者講述,意味著把她整個人展示給讀者,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好是壞,張愛玲心中還是忐忑的;

後來,張愛玲聽從友人的建議,該寫小團圓,但終其一生,她也沒有把小團圓修改完畢。

這是我認為的觀點,如有錯誤,請告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