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一個作者,往往就會先了解他的人,他的成長環境,他的成長過程,他的感人事蹟。等到了解了他的人,已經感動的稀里嘩啦的了(一般不會喜歡演藝明星),最後有沒有太多讀他們的作品,這樣似乎是不好的。

大家說說你們是怎樣的,能否講講你們喜歡的作者的重要作品,感人事蹟,和你對作者的認識?

祝大家幸福快樂安好~~


先讀作品。作品不好看管他本人幹嘛?

顏值不在線你也不想理解他的內涵吧。


先看作品

因為一個人的作品好而去了解這個人和因為一個人優秀而去了解他的作品這兩者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一般一個人的作品能夠體現這個人本身的一些特性,但也存在一個人很不錯但是他作品很差或者作品優秀但是為人差勁的情況。這種時候帶著對本人的看法去接觸他的作品可能會把對他本人的印象反映到作品中而對作品本身產生一些誤解。一般來說一些好的作品是創作這些作品的人的思想和境界的比較直觀的體現


張愛玲的話是作品!

記得第一次看張愛玲的時候是高一,當時一個朋友在桌肚裡塞了一本紅玫瑰與白玫瑰,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的那本,第一印象是油畫的封面特別好看,然後就問那個朋友借來看了。當時對作者的印象還不是很深,但是覺得她的文筆很有意思。

之後真正喜歡張愛玲是到了高三的時候,當時日推歌單裏有一首茉莉香片,覺得挺好聽挺有意境的,然後翻評論知道是她的一部同名短篇,就又去補了。茉莉香片的開頭很有意境,對我胃口。讀到結尾的時候,對於處在高三迷茫狀態中的我可以說是震撼的。聶傳慶那種對於生活,命運的無力和當時的自己如出一轍。我被那種共鳴感吸引著,又去讀了她別的短篇,每一篇給我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但本質又很相似。大概就是那個時候開始喜歡這個作者的吧。

———

多囉嗦一句,文學的話從作品入手會比較容易,但是藝術作品的話,一般是從作者的思考和人生經歷的角度入手的。特別是當代的一些畫家作品,很多都是從一個完整的思想而來的,比較典型的是畢加索,畢竟單純地去看,一般人大概都不會喜歡這種眼睛鼻子擰在一起的畫叭(笑


感謝讓我回答,也可能我自身就是文學愛好者,又創作過自已的作品,對此深有體會,沒有晝夜和喫飯時間的概念,在夜深人靜時腦子裡一幕幕在牧區的場景,奶奶講述故事時吸煙冒燃的薪火是氈包中唯一的光亮,後期無法寫下去,只能偶爾冒上幾句悲憤之詞,可誰又能讀懂呢,只有瞭解背景的人明白。

創作背景是作者生活環境的一部分。瞭解它有利於明瞭作者的創作意圖,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人是社會的人,無論自覺與否,它都生活在獨特的社會環境之中。對人也好,對事物也好,都會有自己I的認識寫思考。如果想把自已感受到的東西寫出來,並成功發表,就成了作品。因此,瞭解這些環境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創作背景。從這個意義上說,創作背景是打開作品內涵的鑰匙。

一個作品的產生,都有特定的環境,作者在這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的思想而產生創作衝動,道過作品來反映作者當時的思想。所謂情感於中,搖蕩性情,而歌之舞之,以表現之。在同一環境中,由於作者經歷的背景不同,感受會截然不同。我們看看,《楓橋夜泊》和作者考中了進士後的詩,情感截然相反,考試不中,就連漁火晚楓,古寺夜鍾這麼富詩意的環境,都寫得那麼悽涼。在他考上了後,詩意大變,充滿歡樂。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句反映了這背景影響情感的問題。本來,鳥語花香,總應讓人歡愉,但杜甫在詩中反映出相反情感。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戰爭未結束,親人不知下落,連書信都收不到,一點音訊都沒有,所以著見花和聽到鳥叫,反而引起傷情。在親朋無一字,家書抵萬金的情況下誰又能高興得起來?不是反而引起傷心嗎?所以,了背景對分析作品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創作作品是有背景的,剛開始的一些作品基本上是寫自已遇到過的或經歷過的事情的,乾脆寫自傳體小說也很普遍,(即使他用的不是真名),這是因為他了解自已,瞭解身邊的人和事,更容易下筆,表達他對過去事物的看法,發表言論來評說當時不公正的一些事情,這是發泄型寫法,當然後事評論基本上是正確的。這個作品的背景就是他創作的根基,與其說創作還不如說是自已在講述自已的故事,在轉化成文字時有他的表述情緒,有些只能靠讀者去推測去想像,進一步跟進作者的心裡,體會他的思想和事態將會出現的結果,然而這只是從文字上猜測到的,真正的內涵只有作者本人知道,如果讀者想進一步瞭解其真實的含意,最好了解一下作者創作作品的背景。

路遙在寫《平凡的世界》時,儘管不是寫他自已,可書中的每個人物都表現的活靈活現,這是為什麼?還是在寫他的思想觀點,為什麼我說,沒有思想的人當不了作家,原因就是他把身邊的人和事及發生的事情已經形成自已的思想了,他在坑道體驗生活,坐在老鄉家拉家長,把每個人物的想法注入在自已的腦海里,夜間一杯咖啡一包香煙,用筆舒發出來,他不是在寫,是在激情發泄,他深入的生活就是背景。他筆下刻劃過的人物與他同喫同住同勞動過,這裡面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在書裏是舍掉的,現在只有當事人明白,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事情來理解作品,那就去了解他的創作背景。

從讀小學開始,老師就教我們讀書要注意結合背景知識,那會兒並不懂,現在,讀書每當讀到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時,我都會去查一下作者生活的時代的背景。結合那個的背景會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作品。比如,讀小學的時候有篇文章叫做《一個蘋果》,講的是抗美援朝時戰士們之間的感人故事。在現在,各式各樣地精品水果擺在我們的眼前,我們眼花繚亂,水果種類多、質量好,我們的選擇也多,一個蘋果放到乾癟了,可能都想不起來喫,如果用現在的背景是很難理解一個蘋果有多珍貴的,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對那時的背景瞭解地越來越多,我就越發感受到了那時條件的艱苦,還有戰士們的可貴品質。中學時代讀《飄》很難理解女主,盡然連自己的妹妹的未婚夫都要勾搭,而且是個苛刻的資本家。但是結合背景,劇情,你會理解郝思嘉身上的那股頑強的生命力,在那個時代對人們的鼓舞。讀《天浴》的時候,短短的篇幅,你更是體會到了一種疼,難以名狀。還有人性被釋放出來的惡的部分。不瞭解那個時代,難以理解和想像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遭遇,肉體、精神所遭受的催殘與折磨。我一直認為,瞭解作者創造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對於理解作品有重要的意義。

再舉個例子,唐代詩人李商隱有一首詩《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如果不看這首詩的題目或是不瞭解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我們應該很難猜測這首詩到底是在表達什麼感情,說實話,起初我覺得又像是親情,又像是在表達友情,亦或是男女愛情,彷彿都挺應景的,作者借景抒情,通過「秋陰、枯荷、雨聲」等經常被文人拿來反映自己抑鬱寡歡的實景,來襯託作者想要表達的哀傷情感直到後來在《紅樓夢》裏看到林黛玉說她最喜歡李義山的這句「留得殘荷聽雨聲」我才細細地查閱了這首詩。原來標題中的崔雍崔袞是李商隱舅舅家的兒子,舅舅病逝,兩個兒子因為距離遙遠而沒能在身邊,發喪完舅舅後,李商隱又孤獨一人地想念著已經逝去的舅舅和兩個曾經在自己很落魄的時候給予過幫助的表兄弟,因為距離的遙遠,而寫下了這首相思感傷的詩所以,如果不瞭解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即便我對李商隱這位作者瞭解再多,我還是根本不會懂這首詩想要表達的真正情感。

同樣也是李商隱,他寫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現在就連一些專家學者也很難準確地判定李商隱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情感,是在表達愛情,還是親情,還是在暢談看透的人生,不同的專家學者有不同的聲音,這就是因為這首名詩的創作背景還沒有得到精準的考究,都不能絕對地妄下結論。

部分學者和讀者喜歡把《西遊記》裏的妖魔鬼怪和當時封建社會貪污腐化的社會風氣聯繫在一起,先不說這樣是不是對的,但我想這至少是受到了作者吳承恩的創作背景影響吧,作者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和所處的明朝晚期大的社會環境,讓後代讀者不得不把作品中的內容和當時的實際情況相聯繫,所以,一個作品的創作背景會深深影響著後人對它的解讀。包括國外的一些名著,比如《飄》比如《安娜卡列尼娜》,裡面的女主人公對愛情的一些處理方式,放在我們現代國人眼裡看,都不是那麼的光明正道,但這些女主人公之所以能在當時獲得世界文壇的歌頌,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要知道,當時的大環境是在倡導女性獨立、女性解放,所以當出現這種有點「橫刀奪愛」或是「出軌」的非主流的女性時,人們彷彿看到了這是女性的解放,這是女性的進步,所以大肆謳歌鼓勵女性大膽做出這樣的行為也不足為奇了。所以,古往今來,任何作品只瞭解作者是遠遠不夠的,也要了解每一部作品所處的歷史背景,這樣纔有利於我們更好地解讀作品和作品背後的情感故事。


我覺得都行吧。

人和作品本來就是無法分割的,不管從哪個先開始最後都免不了跟另一個糾纏,所以沒差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