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曾經練過一段時間美式,半年每天6個小時、天天基本功,頂袋白球目標球中袋打底袋定桿拉桿推桿,練走位,練彈庫球。的確準度還有概念技巧強了很多,但是還是覺得不穩定,狀態差的時候能輸給普通稍微打的不錯的路人,狀態好的時候能在140多人的業餘比賽中拿到亞軍。我是在搞不懂,玩其他運動,應該沒有撞球運動的起伏這麼大吧?狀態不好的時候,怎麼打打不進的感覺真的很惱火,因為這樣摔爛過球杆,因為覺得自己練的那麼辛苦,卻居然還輸給普通路人,回報率好差。


瀉藥。

撞球實戰表現=平日練習±狀態起伏

任何運動都看狀態,撞球也不例外,但不是「十分」。狀態只決定實戰表現的「標準差", 在 "平均值" 的基礎上決定表現 "上限" 和 "下限"。平日的練習纔是基礎和關鍵,是實戰表現的「平均值」。

高手平時的練習量都很大,基本功都差不多。他們想要突破瓶頸,都是在追求「更穩定」的發揮,也就是盡量減少狀態對實戰表現的影響

撞球實戰結果=(你的水平-對方水平)x 撞球局數

撞球對選手水平的區分度隨著局數的減少而減小,一局定勝負,基本誰都可能贏你,就是個概率問題,再小的概率也有發生的可能。

所以,輸給不如自己的人,很正常,不要放大輸球感受。

同理,比賽表現好的時候,也不要太得瑟,一次好不夠,要次次好,增加穩定性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狀態起伏大,是練習時候沒有針對性。想要飛翔卻天天練腿是沒有意義的。以後練習時多思考怎樣提升穩定性就好。

以上。希望能幫到題主。


打撞球能下辛苦練球的人應該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吧,「最近狀態不好,說明你要漲球了」

我大概打了18年撞球了吧,之前上學都是瞎玩,所以水平沒有多大提升過,因為基本都是和一羣學生玩,也沒有人教我任何技巧。14年上大學很偶然認識了一個當地挺有名的球手,他看我是個女孩兒,也願意教我東西,但是當我真正開始練球後,有一個特別特別重要的地方,就是打一段時間就會有那麼幾天啥也打不進。

然後身邊好多人就說,這就說明你要漲球了。

確實,過了一星期左右,我有所進步了。可是當我打的越多,練的越多的時候,我才發現特別關鍵的問題。每當我聾(狀態不佳)的前幾天,我都沒有認認真真的去練。從那以後,不管每天颳風下雨,我都練2個小時,半小時五分點一小時蛇彩半小時半貼庫。永遠都是打完再去和別人搶局或者玩。

現在我狀態挺穩定的,除了疫情那三個月 ,極少的時間裡我會出現狀態不佳,我眼裡的狀態不佳就是基本球失誤。以上還是我個人觀點。


雖然沒被邀,但是看見關於撞球的問題就忍不住就想要來回答,哈哈,因為我自己就是資深撞球愛好者,喜歡斯諾克,看斯諾克應該都有十五六年了,但是我還是打中式多,因為喜愛 還去考了中式撞球國家二級裁判,你說的問題我也會遇到,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你,現在因為工作,所以練球比原來少多了,上大學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泡在球房,也會經常參加比賽,因為裁判的關係,所以我認識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斯諾克和八球的運動員,我也和他們聊過天,其實他們也會有這種情況,但是什麼是職業運動員?有的人會覺得說我自己打球也打很多年了,各種桿法,力度,圍球等等都沒問題,但是隻能被稱為業餘當中的高手,很重要一點,就是心態。很多人會說職業運動員穩定,這確實沒毛病,但是往深裏說還是心態的問題,初學者就不說了,尤其是到了高手的階段,我剛才也說了,各種桿法,圍球等等技術都具備,但是就是因為心態的問題,導致有時候發揮不出來,明明很簡單的球就是打不進,而且尤其是到了比賽的時候,有了壓力,心態明顯會發生變化,直接就會導致球打不進,因為撞球是非常精確的運動,尤其是斯諾克,查一兩毫米,可能球就打不進或者母球較不到位,為什麼很多頂尖的斯諾克運動員跟奧沙利文打的時候明顯就感覺不在狀態,跟別人打的時候發揮的特別好,一到和奧沙利文打的時候就發揮不出來,就是對方的氣場造成的壓力導致心態發生了變化,所以,通過你的描述,我覺得就是你心態還不夠好,還有一個原因,如果像你說的,你能堅持練了半年,而且每天都能保證時間練球,如果還老發生這些問題,找個老師給你調調姿勢吧,可能會有槓精說每個人的姿勢都不一樣,塞爾比出桿晃動,沃頓擊球兩腿不直,小特出桿前瞄點歪,火箭擊球沉大臂等等,但是你得保證最起碼剛開始練球的時候是正確的姿勢,練到頂尖程度,隨著自己的身高,或者其他的原因做出調整,找到最適合的姿勢和狀態,你不能剛開始練的時候就是錯誤的,那你練好幾年也沒有用,對於這個我自己是深有體會,因為從小打球是從野案子出來的,小時候打球根本都不敢和家裡說去打球,因為小時候都是撞球室都是和溜冰場,網吧在一起,那會覺得說打球都是二流子才幹的事,所以根本不敢和爸媽說去打球了,更別提找人指導,都是憑著自己的熱愛偷偷在網上查資料,如果站位,如何出桿,各種桿法怎麼練,然後自己偷偷練,有一段時間明顯就感覺自己到了一個瓶頸,上不去了,後來遇到一位職業運動員,是誰我就不說了,哈哈,圈裡非常有名,跟他打了幾局他說你這渾身都是毛病,站位,呼吸,出桿都不行,後來指點了我,對我幫助非常大。技術明顯上了一個臺階,原來感覺打十個能進兩三個的球,通過指導以後十個能進八九個,一點都不誇張,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當然是了,強如小丁也連年低谷,還有中式的趙雲彪,被二寶打的連基本球都丟了,撞球確實是看狀態的,但是為什麼要努力練呢,因為小丁狀態再不好,勝你我之輩足矣。我們要做的就是要一練再練,練到我們領先對手的差距,不能被狀態所影響。(天賦差的建議當娛樂運動,不用太上心。)


不請自來

球齡10年,國家一級裁判,有過經營撞球俱樂部的經歷。

關於問題先回答,撞球確實看狀態,但是最主要的是如何維持手感,有過系統練球的經歷,現在每個月會抽出3天時間來打球,基本上都是以練球為主為了保持手感,也會請球廳的助教小姐姐陪我打球,基本上和我打球的小姐姐最後都會心態被我打崩,畢竟水平還是有明顯的差距,可以理解為我花錢去虐人。但是又不願意將就著對方的水平而去放水,應為以前開球房的時候總是需要陪客人打球,又要遷就對方水平,導致每次到快要贏得時候會無意識放水!你沒聽錯無意識放水,已經把放水刻到骨子裡了,那麼所帶來的後果就是一直不會有太高的競技水準,雖然有亮眼的發揮也都是哦兒曇花一現,所以現在不經營球房後也會抽出時間練球特別是改掉壞毛病。

事實上我的球技增長非常緩慢,真實水平屬於你說那種,去任何一間球房都能排到top的實力,但是球房的top級實力也就那回事!

練球過程中對球技有很多感悟,也執裁過像石漢青,吳鎮宇,小劉闖這些國內頂尖的中式選手,斯諾克選手像顏丙濤,周躍龍這些選手也有幸執裁。基本上平時打球的對手在我面前打過幾局對方的實力都能有比較真實的判斷,撞球無非是手熟爾,三天不打手就會生澀,半年的練習只不過是一些基本功與肌肉記憶的養成而已,不要覺得撞球是那種曾經練過就一定會隨時抓起來就能用的技能。沒有上升到競技級別的角度都不需要刻意看重狀態對對抗的影響,基本功練到一定程度也不過是起點比別人高一些,如果一味地依賴這點基本功就想要隨時都能用上,再撞球這項運動裏確實行不通。

寫的有點亂,大概意思希望明白,撞球最忌諱浮躁的心態,你可以贏任何人,也有可能因為心態或者是對自己當下所維持的競技水準的過分高估而輸給任何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