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看的開了。看的開就逍遙啊。


你可以對莊子有幾百種體認分析,莊子對自己的體認可能只有一種,就是老子這種狀態下很舒服。


若要選一個詞為答案,以後生之愚見,應是逍遙。莊子的文字間沒有痛苦,態度裏更多是灑脫而非漠然,情感上不能算是悲憫。

至於更深入的剖析,後生不才,未敢妄言。望能待有識之士解惑,亦可回到莊子其書的文字中體悟。


佛性無二,非善非不善,非常非不常。

莊子修行也是如此,你列的這些他都不是。


對個體,世界分外界與內境,前者唯物後者唯心。西方人獨居而好羣動;中國人羣居而好獨處。西方人宗教與哲學分割,只知「變」無「化」,以科技開發自然,重「法統」無無「道統」;中國人天人合一,重「化」輕「變」,天地人三才和而治之,重「道統」輕「法統」;如此,西方國家不斷變而滅,如雅典,羅馬...中國5000年依然是中國,政府主體「變」而文明一直「化」育著。

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儒主外釋道主內,內聖外王。儒家指導人如何協調羣居關係,和睦相處,共奔幸福生活;釋道指導內心平衡,虛空光明。儒釋道完美結合,人成為賢良,事業有成、心態安康。

莊子重逍遙齊物,乃唯心。其目的是以出世樂觀心態解決入世現實問題,比釋家消極避世高一層次,是儒家積極入世直接解決現實問題的輔助,相互相成。

如此,在「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原則下,內心深處修行,可以莊老理論而行之,釋家行輔助治癒痛苦之功能。

簡而言之,莊老是處理世俗事物的工具,非遁世之道,請明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