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鹤宓钠鹪窗l展歷程?


因為曾經也收集過這方面的資料。網上資料很混亂,我這裡發的是本人自以為是的整理,是自己認為相對靠譜的資料集合。

早期的人類遷移

  • 250萬年前 猿人東非開始演化,開始製作工具
  • 約200萬年前 猿人遍布全球 這些遠古人類有一部分離開了非洲家園而踏上旅程

    距今大約200萬年,智人的祖先生活在非洲

    同時距今約200萬前起到5萬年前,東亞生活著直立人,直至被智人滅亡,部分基因進入智人
  • 100萬年前 早期石器時代人類已經有了容量較大的大腦,使用鋒利的石器如150萬年前以色列的烏貝蒂亞遺址,中國多處160萬年前的遺址。均說明了遠古人類的一部分離開非洲家園而踏上旅程的遺迹。全球早期人類總人口量約為12.5萬人

全球通史 第一章 人類-食物的採集者

  • 約8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分道楊鑣。
  • 約4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率先離開了非洲大陸,遷徒到了今天西歐一帶。種種優勢使得他們不僅在西歐繁衍生息,還不斷地向各個方向擴張,甚至一度到達了西伯利亞的西端。
  • 約40萬~3萬年 尼安特人 在智人到來前,尼安特人遍布歐洲和西亞
  • 15萬年前 智人誕生 東非已經有了智人
  • 10萬年前 智人崛起 認知革命使得智人崛起
  • 約10萬年前 智人第1次走出非洲 有幾群智人侵入尼安德特人的領地,但擴張失敗
  • 約7萬年前 智人第2次走出非洲

    約7萬年前 冰河期高峰

    智人從東非擴張到阿拉伯半島,並且很快席捲整個歐亞大陸。
  • 7萬年前 冰河期高峰非洲某個地域的O型族群,沿著海岸線遷移。最早出來的是棕色種人。他們主要是在海邊捕魚為生,並撿食灘涂上的高蛋白食物。他們拿著舊石器和尖木叉,在印度洋岸邊走著。
  • 約5萬年前 智人到澳洲 智人到達澳洲,滅絕丹尼索瓦人,成為現今的原住民
  • 在4.5萬年前 智人(棕色種人)到印度尼西亞群島 智人出現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沿海地帶,建立漁村 他們佔領了南亞和東南亞的陸地和島嶼。在之後的幾萬年里,一路走到東亞,之後可能穿過白令海峽到達北美和南美洲。
  • 大約3萬年前 棕色人種沿著海岸而來,早於黃色人種,在黃河、長江流域活動。
  • 大約2.5萬年前 黃種人走出非洲,出走時間要比棕色人晚了近5萬年,但他們的擴散速度很快,他們只用了棕色人1/5的時間即約1.5萬年前到達東南亞。之後他們將要進入中國,分化出現在的漢族。
  • 大約3萬年前 智人佔領歐亞 。尼安德特人徹底滅亡,部分基因進入智人。當前世界,除了撒哈拉南部非洲的原住民之外,其他所有人類體內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血統。而除了尼安德特人之外,現代人身上其實還有丹尼索瓦人以及其他人種的血統。
  • 約2萬年前 冰河期高峰
  • 約1.8萬年前 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全球氣候變暖。隨著氣溫上升,降雨也增多。
  • 公元前14000年 O型族群中有些東亞的部落穿過西伯利亞東北來到了阿拉斯加。大致與此同時,一支人群從中亞經過帕米爾高原北側進入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亞,進而遠涉美洲。
  • 公元前12000年到公元前9000年 人類抵達美洲後,3000年間席捲美洲 。
  • 公元前大約12000年 全球暖化融冰 農業革命前夕,全球總人口量約532萬
  • 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 農業革命 發源於土耳其東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東部的丘陵地帶。大約在公元前13000年出現可以養活一個有百名成員的採集部落,大約公元前8500年 這片綠洲這時養活了約有千人的農村,人口得到10倍以上的增長。

基於基因分析的人類遷移路線圖(來源網路)

摘自:《極簡人類史》

遠古中國人的祖先,可從3萬年前開始講起:

分子人類學中O型人群中,以O3為主、O1/O2為輔的族群構成了華夏民族。

  • 大約3萬年前 分子人類學中O型人群,出現於東南亞。這些人群估計是從非洲沿海島逐步到達東南亞的一批早期智人的後代。而原先自200萬年前一直在東亞生活的原生直立人,被到來的智人滅亡,部分基因進入智人。
  • 約3萬年前,沿著海邊遷移而來的O1/O2支型,就從南粵進入中國東南沿海,成為百越部落 。這部分O型人群(以O1/O2為主)擴張至日韓,演變成中國本土相近而又不同的日韓民族。約公元前14000年,這部分O型人群(以O1/O2為主)經過西伯利亞東部,部分通過白令海峽進入北美洲,成為美洲人的祖先。有部分人在當地與一支從中亞經過帕米爾高原北側進入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亞的人群融合,成為通古斯人的祖先。
  • 約1.5萬年前,沿著海邊遷移而來的人類中O3支型,從緬甸和雲南進入西南內地,在當地成為苗瑤部落。
  • 大約1.2萬年前的冰期結束時,O3支型發生了爆炸性擴張:一支沿著雲貴高原西側向北跋涉,與更早的D型融合成藏羌民族,他們最終在距今1萬年前的時候到達了河套地區,黃河中上游的盆地。這裡應該是中華文明的真正起源地。漢藏語系的祖先也被後人稱之為先羌,他們也就是漢族與藏族人的祖先。從雲貴高原西側進入中國後,有部分人群與漢藏民族分開而行,他們沿著長江往下走,這個人群在洞庭一帶形成了苗瑤語系。另一支擴張到整個長江、黃河中下游,並且與O1/O2人群相遇、融合,最終形成了O3為主、O1/O2為輔的華夏民族。 棕色種人被黃種人的擴張所驅逐,他們最終去向,從基因分布可以知道存在於如下民族中:安答曼群島的安達曼人(100%)、藏族(58%)、土家族、彝族、瑤族、日本(34.7%)、朝鮮、滿州人、緬甸人、克欽人。得益於豐饒的自然環境,O型人群在東亞建立起繁榮的農業文明,也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人從何而來?人類遷移路線圖
  • 約1萬年前冰期結束時的洪水,和洪水後的農耕革命後人口暴增,大致可對應女媧造人的傳說。
  • 約1萬年前~約4500年前,大致對應三皇五帝的傳說距今約11000~9000年的上山文化,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這裡已有稻作遺迹和陶器出土。距今約8000~5300年的河姆渡文化 更加繁榮,普遍種植稻穀,並蓄養豬、狗、水牛等牲畜,還出現了大量採用榫卯工藝的木結構建築。

    約5300~4200年前的良渚文化則是史前的一座高峰,產生了大型城市和宮殿、陵墓,還有以玉器為標誌的禮制,很可能形成了強大的王權國家,堪稱「中華文明的曙光」。

    上山-河姆渡-良渚,這些早期海邊的文化遺址,也似乎揭示了O3支系智人沿著海邊到達中國東部的宜居地區,發展出了最早期的文明。與良渚同時或稍晚,長江中游還有其它文化存在,它們可能就是傳說中的三苗部落。約9000~7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出現了粟的種植。是黃河流域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約7000~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原-陝甘地區)。約6500~4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山東地區),與仰韶文化一樣二者都以粟為主要作物,並能製作紅陶和彩陶。這些早期誕生在中原大地的文明,似乎應該是那批從雲貴高原西側進入中國的o3支系智人,有一支擴張到整個長江、黃河中下游,並且與O1/O2人群相遇、驅逐和融合,最終形成了O3為主、O1/O2為輔的中原華夏民族。
  • 大約4500~4000年前,龍山文化可以對應傳說中的虞朝千字文中"有虞"、"陶唐"說的是五帝裡面的最後兩位,有虞是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故人們稱他為虞舜。陶唐指堯帝,他姓伊祁,號放勛,因為他的封地在陶和唐(今天的山東一帶),所以叫他唐堯。大約4500~4000年前,以黑陶為特徵的龍山文化在山東興起。它很可能是由大汶口文化演變而來,迅速佔領了幾乎整個黃河中下游,並且取代了仰韶文化。龍山時代的華北大地上出現了形如「滿天星斗」的諸多城址,還有大量玉器出土,很可能是形成了繁榮的城邦制社會,與吳越地區璀璨的良渚古國遙相輝映。在這些城邦遺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黃河中游的陝北、晉南地區,出現了石峁、陶寺兩座大型城址。 像這樣規模的諸多城址,讓人不得不認為它是一個歷史朝代。
  • 大約4000年前左右,東亞大陸上出現大洪水的水患,對應大禹治水傳說因為洪水,首先是江南的良渚文化在4200年前突然消亡了,良渚先民們可能分散並融入到更廣闊的地域。比如,巴蜀地區還有神秘的三星堆文化(約4500~3000年前)。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吳越地區都沒有恢復原先的水平。隨後,華北的龍山文化也陷入黑暗,晉陝地區的很多城址都被毀棄。這個原因,很大可能是洪水的原因造成。
  • 約3800~3500年前,二里頭文化在洛陽盆地蓬勃而興。可以對應傳說中的夏朝(傳說公元前2200年左右建立)。二里頭具有大型城市和宮殿遺迹,還出土了大批青銅器和冶煉遺址,很可能建成了一個較大的地區性國家。很多學者認為它就是史籍中記載的夏朝,但目前尚無確鑿證據。

    無論如何,基因研究已證實二里頭先民的Y-DNA是O3支型,與今日漢族主流相同,因此可將其視為「最早的中國」。

  • 約3600年前(公元前1600年左右) 商朝 中原地區出現了中國第一個有信史的國家:商朝

當時世界各地文明分布如下:

《極簡人類史》

本人非專業研究人員。

個人感覺,中國的遠古傳說還是挺真實的。我相信中國確實存在如此悠久的歷史。

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涉及到現在尚沒有定論的夏朝是否存在、商朝文化是否西來的問題。以下為本人摘取部分資料,自己的分析文字。結論均是依據資料的合理猜測而已。

中國人的祖先源自非洲的智人

7萬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是所有印歐人種的祖先,3萬年前到達東亞現中國所在地區,滅絕和部分融合了70萬年前到達這裡的古人類。

人類遷徙圖,圖片來自《Tracingthepeoplingoftheworldthroughgenomics》,Nature雜誌2017年1月19日

人類的歷史是從蘇美爾發軔的

有史學家認為:「人類的歷史是從蘇美爾發軔的。」

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可以上溯到距今6000年以前,在時間上早於古埃及。在地理上,兩河流域與埃及相隔不遠。從邈遠的古代起,這兩地的居民就有了一些斷斷續續的接觸。他們之間的交通往來,當然會造成一些文化上的交流。不過,這兩地的文化基本上是各自獨立發展起來的。兩河流域居民的宗教、文字、曆法,以及計數的方法,都與埃及人有很大的歧異。

...蘇美爾人是兩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然而蘇美爾人原先並不是當地的土著,他們是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定居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部。蘇美爾人究竟是來自何方?目前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還不能完善地予以說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蘇美爾人與那些居住在亞洲西南部的閃米特人迥然不同,他們可能是從中央亞細亞一帶或裏海地區遷移而來的。蘇美爾人圓顱短頸,沒有濃密的鬍鬚,在軀體形態上接近於蒙古人種的類型。蘇美爾人在遷移到兩河流域的南端以後,起初是聚族而居,在氏族公社制的基礎上從事於畜牧和農耕。他們很早就知道鑄造並使用銅器,從石器時代進入到金屬器時代;他們能燒制精美的陶器,能紡織麻布和毛呢;他們有完備的灌溉設施,在農業方面知道用牛來耕地。而且,蘇美爾人早在埃及人之前,就懂得使用輪車和製造陶器的旋輪。在世界歷史上,最早興建城市的部族也許就是蘇美爾人。城市的建立,標誌著氏族制度的崩解和文明時代的開始。大致在距今6000年以前,蘇美爾區的平原上就已經興起了許多雉堞崢嶸的城市,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烏爾(Ur)、埃里都、拉格什(Lagash)、烏魯克(Uruk)和尼普爾(Nippur)。這些城市及其附近所屬的地區,各自形成獨立的小王國。《世界文明史綱要》第一卷(古代部分)

了解到蘇美爾人關於祖宗是從海上漂流過來建立文明的傳說,我們可以猜想:

約2.5萬年前,沿著海邊從非洲遷移而來的人類中O3支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約1.5萬年前左向進入波斯灣,並逐步到達蘇美爾地區。這裡離非洲的出口埃及很近,周邊的各部族交流也非常頻繁。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在這裡在約5500年前出現人類最早的文明。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中羅列了各文明的起源年份:

美索不達米亞出現文明的日期是約公元前3500年前後; 埃及文明起於約公元前3000年;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於約公元前2500年; 中國黃河流域的文明起於約公元前1500年; 中美洲和秘魯的文明起於約公元前500年。

可以知道,兩河流域蘇美爾地區的美索米達亞文明遠早於中國古文明。黃河流域的文明是在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繁盛約2000年之後才出現的。

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偉大創建者——蘇美爾人,似乎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這一點很可奇怪。他們的語言與漢語相似,這說明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東方某地。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

他們的語言與漢語相似,但他們的文明比中國文明更早,這不是說明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東方某地,而是說很有可能他們的文明傳播到了東方某地。

人類社會的侵略戰爭,使得文明傳播到東亞

早期人類古文明遭遇侵略的年代(來源《歷史研究(湯因比)》):

蘇美爾文明:

公元前2371年,阿卡德人征服蘇美爾人建立的帝國公元前2007年左右,西邊的亞摩利人和東邊的埃蘭人(Elam)侵入到兩河流域,摧毀了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建立的烏爾帝國。 約公元前2006年-前1755年,蘇美爾文明第二次中斷時期。一方面,戰爭使得民族融合,經過了數百年的融合,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之間的界限逐漸泯滅。他們同化為一個部族了,是今天該地區人類的祖先。

巴比倫文明:

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攻陷巴比倫

埃及文明:

約公元前1786年-前1567年,埃及文明第二次中斷時期

印度文明:

約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闖入次大陸

中國文明:

約公元前1600年,北方來的部族進入中國北部平原,建立商朝

分析商朝建立的時間和當時的人類事件,我們看到:

  1. 馬拉戰車民族的擴張,約公元前1700-1400年入侵中國北部地區

世界史著者:[美]威廉·麥克尼爾

2. 約公元前1300小麥從中東地區傳播到中國北部地區

基於當時的人類文明的各種事件,我們可以作以下想像:

公元前2371年以及公元前2007年左右,蘇美爾人的帝國被征服,尤其公元前2007年左右時文明覆滅,有如被擊打的炙熱的鐵漿,四濺的火星造成文明被多處點燃。

大量的蘇美爾人向著東方遷移,在約250年的過程中,逐步征服和融合遭遇的部族,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並最終在約公元前1750年到達中國北方,形成商族。約公元前1600年,商族擊敗並替代夏朝,建立「殷」這個歷史朝代。

《史記·殷本紀》說:「自契至湯八遷」,那麼從商族始祖到商朝建立,總共遷徙過八次。《尚書序》說「自契至於成湯八遷」,《尚書正義》只列舉三遷。

王國維先生認為「契居番,昭明遷徙砥石又徙商,到相土時東遷到泰山下又遷商丘,上甲微遷殷又遷至商丘,到成湯滅夏定都亳,正好是八個都城。」但是王國維自己也說「上古之事,若存若亡。《世本》《紀年》,亦未可盡信。」

關於遠古中國人的祖先和徙過程的合理化猜想

結合前面的文字資料,可以這樣猜想:

  • 中國古人類在160-200萬年前就有當地的起源,或者也有來自非洲的古人類遷移。
  • 到70萬年前,來非洲的古人類遷移經過西藏,經過雲貴高原,並蔓延到日本和太平洋諸島。 50萬年前,來非洲的古人類蔓延到澳洲。 這些古人類最終被後來的智人滅絕,部分基因融入智人。
  • 大約3萬年前,估計是從非洲沿海島逐步到達東南亞的一批早期智人的後代,出現於東南亞。部分從南粵進入中國東南沿海,成為百越部落。
  • 約1.5萬年前,一批智人沿著海岸線左向穿越波斯灣,到達蘇美爾地區。
  • 約1.5萬年前,一批智人從緬甸雲南進入西南內地,成為苗瑤部落。
  • 大約1.2萬年前的冰期結束時,苗瑤部落的一支向西進入青藏高原,與更早的當地人群融合成藏羌民族; 另一支擴張到整個長江、黃河中下游,並且與百越部落人群相遇、融合,最終這些人口的充分融合形成了華夏民族。
  • 約6500年前,蘇美爾人在眾多族群聚居和交流的條件下,各方面的因素,使得他們在中東創造了人類最早的文明。
  • 約1萬年前~約4500年前,中華文明有著繁榮的發展。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等。對應炎帝部落被南方的蚩尤部落擊敗,炎帝部落北遷和黃帝部落融合併擊敗蚩尤部落這一段歷史。
  • 大約4500~4000年前,即約公元前2500年,和印度河文明同期,中華文明人口更加繁榮,華北大地上出現了形如「滿天星斗」的諸多城址,黃河中游的陝北、晉南地區,出現了石峁、陶寺兩座大型城址。大型的部落聯盟產生了朝代,對應「虞」朝的歷史。
  • 大約4000年前左右,即約公元前2000年,到約公元前1500年,對應大禹治水的傳說以及「夏」朝的歷史時間段。
  • 約公元前2000年因文明覆滅,大量的蘇美爾人向東方遷移。
  • 約公元前1750年,即東遷的蘇美爾人經過250年後,到達中華北部地區,征服或融合當地部族,形成「商族」。他們的首領稱為「契」。由於組成的部落成分龐雜,沒有統一的語言,他們結合鍥型文字的刻畫辦法,發明和發展了表意文字。他們發明的文字成了漢字的最早源頭。
  • 約公元前1600年,即經過約150年後,「商族」擊敗並替代了當時尚沒有文字的夏朝,建立「殷」這個歷史朝代。第一任國王稱為「湯」。

對「商朝西來」要有正確的認識

關於中華文明的來源,人們總是陷入的矛盾中。比如,西方人以為西方是世界的中心,不希望現存的中華文明有太多的光彩,在對待中華文明的歷史上有刻意打壓的情形。

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對待中華文明的起點時,以約公元前1600年商朝的建立為起點。而對印度文明,則在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闖入次大陸之前,添加了:「約公元前2500年-前1500年印度河文明的全盛期"。 類似的情況兩種不同的態度,代表了西方社會對中華文化的刻意打壓姿態。以下內容代表現今歷史學家對印度文明的看法:

在20世紀20年代以前,人們總有個謬誤的觀念,以為印度的古文明是在雅利安人入侵以後才開始發展起來的。然而,新近考古學上的發現,已經完全推翻了過去人們關於印度文明起源的說法,雄辯地證明了一個事實:印度文明的黎明期,可以上溯到距今約5000年以前的遠古。遠在雅利安人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印度的土著居民,其中主要是達羅毗荼人(Dravidians),就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達羅毗荼人就已經從氏族公社演進到國家,有了城邦的政治組織。不過也像其他古代東方各國的情形一樣,他們那氏族制的殘餘曾經長期地延續了下來。

《世界文明史綱要》第一卷(古代部分)

另外,中國人對於商族西來不願承認,似乎如果承認就意味著抹滅了中華文明。作為中國人有中華文明的自豪感,總希望中華文明是自發的、原創的,情感上可以理解,但這其實是忘記了文明是人類交流碰撞的結果。

下文就是情感多於事實的情況:

西方曾有幾個主張「中華民族西來說」的學者,看到古代中國與古代兩河流域的陰曆、文字形狀、陶器以及洪水傳說有某些相似之點,便牽強附會,輕率地認為中國人是從兩河流域遷移而來。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世界各族人民在生活實踐中所發展起來的文化,很自然的會有許多近似之處。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種近似,就認定他們之間有什麼文化上的甚至血統上的聯繫。近年以來,中國各地先後發現了許多原始人的骨骼化石以及大批石器時代的遺物,據此我們已經可以斷言: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生長繁衍在東亞這片遼闊廣大的土地上;中國的古文化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獨立發展起來的。

《世界文明史綱要.古代部分》/郭聖銘著

商之前的中華文化沒有發現文字的考古證據,並不代表沒有夏朝、虞朝。1萬年前到3600年前,約6400年時間,在中華大地上人口高峰超出1000萬,這樣的種群不可能沒有燦爛的文化。現代考古發現的文化遺址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到達中華大地的商族也只是少量人口,但從蘇美爾文明傳播過來的青銅器、戰車、小麥、表意文字,很快傳遍中華大地。與蘇美爾文明融合後的古中華文明,更催發出璀璨的光輝。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中談到目前公認的看法。本文的觀點雖多屬猜想,但與這些世界公認的觀點是一致的:

商朝文明在多大程度上是土生土長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受中東的間接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一般人公認的看法:商人是一小群蒙古種人,興起於西北大草原,他們通過間接的途徑掌握了中東人冶鑄青銅和製造戰車的技能,然後利用這些技術帶來的軍事優勢,侵入華北,征服了當地尚處於新石器時代的農業村社。

結果中國獲得了一種新的發展形式:商人採用的新技術豐富了當地的文化,而商人最終又為當地文化所同化,使中國人的傳統毫不間斷地流傳下去。這種發展形式在中國每遭到侵略之後便重演,在以後數千年中曾重演過多次。商朝文明由諸多成分組成,如大麥、小麥、羊、牛、馬、青銅和輪子等若追溯到其新石器時代的起源,無疑將發現,它們最早發源於中東。但是,有一點不容置疑,東亞的本土文化有它自己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與外來文化相結合,構成了偉大、獨特的中國文明,這一文明以舉世無雙的連續性從商朝一直持續到現代。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

合理的想像

關於本文猜想的商族西來,《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持謹慎態度:

中國文明在其早期階段究竟是土生土長的,還是在中東文明的間接影響下發展起來的?這一問題目前尚不能回答。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

胡適說,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我輩非專業人員沒法求證,但通過閱讀嚴肅的文獻資料再大膽假設還是可以做到的。我這裡再提出兩個猜想。

  1. 祭司與儒家

1922—1934年,英國考古學家伍利(Charles Leonard Woolley)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考古團合作,在兩河流域南端烏爾城的廢墟上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十幾座烏爾國王和王后的陵墓。這些陵墓營建的時間先後不一,最早的約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其中有一座陵墓特別引人注目,國王和王后的墓窟里有大批殉葬者的骸骨,為數達八九十具之多。這是一個鐵證,證明當時蘇美爾人的統治集團是用人殉的,其酷烈的程度和我國殷商時代的人殉差不多。

《世界文明史綱要.古代部分》

如果支持商族西來,我國殷商時代的人殉,即是來源於蘇美爾人人殉的傳統。

蘇美爾人的王國中,政權統治者,也是最高的祭司。祭禮文化在這個文明中也相應很繁榮。

胡適在他的《說儒》文章中,非常清楚地講明了「儒是殷民族的教士;他們的衣服是殷服,他們的宗教是殷禮」,儒的職業是治喪相禮。

這也許是蘇美爾人的文化源流吧。它產生了儒士,並在孔子之後發展演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部分。

2. 體味和人種

在「知乎」中,有專門的話題討論「體味」。

據說,印歐人種和非洲人中,97%以上有體味。他們不洗澡後塗抹止汗水,再抹點香水,簡直不能出門。網上有人以他們的親歷也說明了這點。我甚至懷疑歐洲男士喜歡東亞女子,而東亞男人少有和印歐女子結婚的原因,不是東亞男性被低看歧視,而是因為體味的原因。東亞人中90%沒有體味。東亞男人當然喜歡本土沒有體味的東亞女子了。

統觀全球,大部分地區的人體味都比較重,不僅僅是歐美人,非洲、南亞國家的人體味也比較重。

從現代生物學來講,最早的人類還沒走出非洲時。其實都是有狐臭的,這是我們識別彼此的重要標誌。但是當人類進入東亞溫帶以後,因為地域和氣候的變化。第16號染色體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鹼基發生基因突變,導致大汗腺減少分泌。就是腋部和陰部大汗腺的原因,東亞人種由於進化過程中的基因突變,因此大部分不存在大汗腺。而歐美人及非洲人普遍存在大汗腺,極少沒有。另外在東亞幾國中,日本人由於其基因來源有一半是太平洋矮黑人種,因此在東亞幾國中其大汗腺存在率是最高的,接近50%。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大汗腺排出的汗液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味道是因為汗液里的細菌繁殖代謝造成的異味,所以歐美人常用的除臭用品主要作用就是抑制排汗加長效殺菌。來源網路

按網上可查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顯示:東亞人是古人沿著海邊而來。沒有體味,大汗腺退化,估計是因為長期在海里泡著發生的基因變異選擇。

根據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原來的漢族融合而成的理論是錯誤的,漢族的基因構成恰恰是一個非常單一純粹的民族,K—M9基因是最重要的一個支系,亞歐大陸上,除了西亞地區和西伯利亞,世界島上絕大部分民族都由K—M9的子孫構成,今天漢族人中,96%的人都是K—M9類型。(看來我們和日本人和朝鮮人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K—M9下面也有很多子類型,最重要的有兩個,一個是ON—M214,另一個是P—M45。前者(ON—M214)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北亞東部、部分太平洋島嶼(以上都是O—M175子類型)和烏拉爾山兩側、北歐北部、東歐北部和北極圈內的愛斯基摩人(以上都是N—M231子類型)。中國人主體類型就是O—M175。族人中的4%的P-M45白種人基因,最有可能的來源的是古代中原的高加索人種。

商族西來,其中蘇美爾人的人種和大部分東亞人同屬於一種,基因突變後大汗腺少有分泌。至於10%左右體味重的,又有專家這樣說:

近日,華大基因在深圳國家基因庫發布了一項中國人基因組學大數據研究成果。華大基因方面稱,這是由中國科學家主導,歷時兩年,對14餘萬中國人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後,首次揭秘中國人群基因遺傳特徵的科研成果。其中有一項研究結論是:南方人免疫力更強、體味更重。

來源網路

體味重的是否是含O1/O2染色體突變型式的人群,就不可知了。


這個問題其實學界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兩大陣營。一個就是著名的「非洲起源說」,主要支持的理論是「夏娃理論」,該觀點以為全世界的現代人類都是距今十萬年前至五六萬年前從歐洲遷徙而來的,而世界各地的土著人種則要麼被非洲智人滅種,要麼自然競爭中自然滅絕;另一種觀點是近些年來逐漸興盛的「多地區起源論」,該觀點認為全世界各地的人類(比如中國人)是由當地土著古人類演化而來的,而非從非洲遷徙來的。以中國為例,從山頂洞人到柳江人,資陽人,許昌人,等,一直都存在著明顯的連續演化痕迹,並沒有出現因外來文化滅絕而斷裂的痕迹,而且以許昌人為代表的中國地區古人類從年代上早於非洲遷徙說的年代,可見在所謂非洲智人遷徙來中國之前就已經存在和今天有著密切聯繫的古人類,因此,中國人起源於非洲說還是很受挑戰的。所以,目前學界對於中國人是否起源於非洲仍然是爭論不一,並沒有一個完全可靠的結論。

關於中國人的祖先,這份史前時代的中國簡史或許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從七八百萬年前的雲南臘瑪古猿化石,到一二百萬年前的湖北南方古猿的頭骨化石,至 170 萬年前的元謀人化石,證明了中國這塊土地早期人類進化的軌跡。此後 170 萬年間,舊石器時代邁向新石器時代,豐富多彩的石器文明遺迹勾勒出夏朝以前中國先民的文明化過程。


100 萬年前的陝西藍田人是亞洲北部最早直立行走的人類;70 萬年至 20 萬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已懂得製作簡單的生產工具。他們以打擊製造的石器來捕獵動物,同時採擷植物的果實。


新石器時代約從公元前 8000 年開始。此時期農耕畜牧變得比漁獵採擷更為重要,花紋斑斕的彩陶和黑陶成為文明前進的象徵。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如黃河和長江般,為貫穿中國史前文化的兩大主流。仰韶文化東到河南,西達甘肅、青海,南到湖北,北至河套地區。從這些地方發掘出美麗的手制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上頭繪著植物、動物與幾何圖案。山東和江蘇地區的龍山文化則以黑陶為特徵,象徵邁入新文明。


中華文明的早期基礎,在以母系社會為主的新石器時代已逐漸奠定。房屋建構的規制,墓葬的方法與儀式,鬼魂、祖先和生殖崇拜的原始宗教萌芽,各種工具的製造,逐漸勾勒出中華文明的輪廓。


圖片

元謀人

170 萬年前,雲南元謀一帶是一大片亞熱帶草原及森林,爪蹄獸及真枝角鹿等第三紀殘存動物在此出沒。再晚些,則有桑氏鬣狗、雲南馬及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大多是食草類野獸。元謀人使用原始石器來捕獵它們。在元謀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地層中,元謀盆地內暴露的 695 米厚,共四段二十八層的河湖相沉積地層里,在第四段第二十二層,發現 2 枚上內側門齒化石。以古地磁測定法檢測,這 2 顆牙齒屬於 170 萬年前的某個男性青年。同時出土的還有七件脈石英石核與刮削器。

藍田人

約 100 萬年前,有一些在低平的前額上,隆起粗壯眉脊骨的原始人類,在現今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一帶生息活動。其所打制的石器,外形又粗又大,但已有不同類型石器分工的跡象。這就是藍田人。1963 年到 1965 年間,藍田人的化石在當地更新世早期地層中被發現。其大腦容量為 778 毫升,比之後出現的北京人小一些。他們是目前已發現的亞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直立行走是猿演化為人的重要標誌。

北京人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用年表讀懂中國歷史

李光欣

磨鐵出版社

¥14.00 會員免費

編輯於 2019-10-10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FLODAFLODA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南方古猿是一種智人 分別發現與1924年1974年 據今約200-320萬年 由於當時其他國家尙無此研究因此 當時歐美就把南方古猿定義為世界上最早的人類 而且通過骨骼 體態 毛髮以及一些其他難以追溯的證據 把南方古猿定義為世界不同人種的共同祖先 其他大洲的人種均是由非洲的智人遷徙過去的 上述理論的到了歐美國家的大力宣傳吹捧 並且由猶太共濟會將這種理論工具化 一方面用來平息它們國內非裔騷亂 另一方面用這種理論向其他國家植入黑人推動混血 並向通過聯合國其他國家暴力灌輸 這種理論80年代進入中國 受到了廣泛的質疑 因為在雲南祿豐縣發現了一具殘頭骨、若干個頜骨和上百顆牙齒。其形態比臘瑪古猿與南方古猿有更大進步,被稱為祿豐古猿 更接近於人類的早期形態。這種古猿化石在世界上尚屬首次發現。與古猿化石共生的有三趾馬、劍齒虎、無角犀、河豬等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動物化石。化石所在地層的時代,為中新世的晚期或上新世的早期,經過C14鑒定距今約800萬年。這一結論有力的推翻了中國人的祖先來自非洲的智人 證明東亞大陸地區的人種包括 元謀人 山頂洞人等其他直立人是完全由東亞大陸古猿逐漸進化而來的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南方古猿是一種智人 分別發現與1924年1974年 據今約200-320萬年 由於當時其他國家尙無此研究因此 當時歐美就把南方古猿定義為世界上最早的人類 而且通過骨骼 體態 毛髮以及一些其他難以追溯的證據 把南方古猿定義為世界不同人種的共同祖先 其他大洲的人種均是由非洲的智人遷徙過去的 上述理論的到了歐美國家的大力宣傳吹捧 並且由猶太共濟會將這種理論工具化 一方面用來平息它們國內非裔騷亂 另一方面用這種理論向其他國家植入黑人推動混血 並向通過聯合國其他國家暴力灌輸 這種理論80年代進入中國 受到了廣泛的質疑 因為在雲南祿豐縣發現了一具殘頭骨、若干個頜骨和上百顆牙齒。其形態比臘瑪古猿與南方古猿有更大進步,被稱為祿豐古猿 更接近於人類的早期形態。這種古猿化石在世界上尚屬首次發現。與古猿化石共生的有三趾馬、劍齒虎、無角犀、河豬等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動物化石。化石所在地層的時代,為中新世的晚期或上新世的早期,經過C14鑒定距今約800萬年。這一結論有力的推翻了中國人的祖先來自非洲的智人 證明東亞大陸地區的人種包括 元謀人 山頂洞人等其他直立人是完全由東亞大陸古猿逐漸進化而來的


是,現代全世界的人都來自於非洲,這是學術界共識。

由於中華民族人種構成相當複雜,就算是漢族也是多族融合後的結果,我也只能告訴你只是大多數人是這麼來的。兩條路,一條從非洲進入阿拉伯半島後向東穿過中亞草原,穿越新疆地區(沒錯差不多就是古絲綢之路那路線),最後定居於長江黃河流域。一條進入阿拉伯半島後,沿海岸線東遷,經過印度半島進入中南半島,其中一支在中南半島沿海岸線北遷進入長江黃河流域定居。

為啥我們不是之前說的沸沸揚揚的北京人、山頂洞人之類的進化過來的呢?因為從考古學來說,那些中華地區古人類化石約是在十萬年前(從幾百萬年前到幾十萬年前有古人類的化石發現),但是在此之後古人類的化石出現了幾萬年的斷代,再次出現化石已經是四萬年前,就是就是非洲出來的那批人,一路化石基本就是沿我提到的那兩條路分部過來。從分子生物學來說,我們的親緣關係與非洲十萬年前的古人類更近而不是和中華地區的古人類更近。

我是聽人類學的教授上過這課,大概還有那篇論文的印象,被邀請了就來大概描述一下。如果其中有數據有誤,歡迎指出。如果有空的話,回頭附上更具體的圖和論文。

你喜歡覺得是就是,不覺得是就不是。反正沒人能穿越,無史可考的事情永遠只是各路人的猜測,永遠不會有實錘。所有關於遠古發生過的存在過的一切的所謂科學論斷都是「推論」,也永遠只會是「推論」。如果遠古的事有人跟你說他有實錘的論據,告訴你他說的一定是對的,百分百可以確定那是個sb。


網上有單倍群演化樹...

估計遷徙也是一個緩慢變化的過程,具體的路徑估計是一邊去亞洲,一邊去歐洲兩條吧。基本上是逐水而居,緩慢擴散這麼一種生活的形式。


有興趣可以了解分子人類學 比較複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