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只是在近似下是球體,比如地球赤道處的半徑為6378.1km,南北極處的半徑為6356.8km,相差21.3km。

原子的基態由於非簡併,所以繼承了體系的球對稱性,然而對於原子激發態由於存在簡併,就未必呈現球對稱性了,請看下圖氫原子的波函數分布圖。


天體是球形的是因為引力,但是不絕對,不是所有天體都是球形,地球就不是,只能說接近,原子不是圓的,只是你覺得他是,或者只是教課書上的圖誤導了你,你可以這樣認為,但它並不是這樣,對周邊的長度距離一樣的只有圓形三維的話就球形。


Simple is the Best~!


這個很簡單是因引力和壓力。


謝邀,我把您的圓的理解成球形。

天體是近似球體的,是因為引力把表面的物質往中心拉,球體可以受力均勻。但之所以不是正球體,以地球為例,既有自身內部的引力,也有來自太陽和月亮的引力,所以使地球本來該呈現的正球產生了一些變化(當然還有其他行星乃至任何物體的引力,但是那些的作用就太微不足道了,對地球可以忽略不計);

原子就不一樣了,原子根本就不是球體好吧。如果是目前認為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電子、中微子、光子、夸克、膠子等粒子,倒是可以理解成球體。原子和太陽系倒是有共通之處,都是小的繞著大的轉。但是和球形怎麼扯得上邊呢?不要望文生義,因為名字帶個「子」就當成球體呀。


高速旋轉下,甩成正方形挺難的。


因為只有球體或者是圓形才具有一個性質,那就是這個形狀上的所有點距離某一個點的距離是相等的至於為什麼要距離某一個點的距離相等。那就是熵增定律要解釋的問題了。宇宙的大趨勢就是偏向均衡和平均。


好像是一個物質系統以球體存在可以有最小的表面積,成為最小能量系統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