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Z 50mm f/1.2 S:標剛結構的標杆標準鏡頭

Z 14-24mm f/2.8 S:風光無限的風光鏡頭

題外話:Z 50mm f/1.8 S 和 Z 14-30mm f/4 S

謝 @哲生 @非洲有魚其名為鹹 @哈次卡西 諸位邀。

真是不好意思,這篇回答一咕,小半年過去了,尼康新一代的機身 Z 6II,Z 7II 都出來了。

當時還只存在於發布會宣傳材料中的鏡頭,現在也確確實實成為了大家能買到的產品。

那就聊一聊吧,這兩枚 Z 卡口的標杆鏡頭。

尼康 (Nikon)尼克爾 Z 50mm f/1.2 S 大光圈定焦京東¥ 14999.00去購買?

尼康 (Nikon)尼克爾 Z 14-24mm f/2.8 S京東¥ 16800.00去購買?

Z 50mm f/1.2 S:標剛結構的標杆標準鏡頭

這個題目的由來是尼康資深設計師原田壯基提到的——尼康 Z 50mm f/1.2 S 是一枚基於標剛(Biogon)結構的鏡頭。不過,在聊具體光學設計之前,我們有必要聊一下 50mm f/1.2 這個規格對於尼康公司,以及尼康用戶和粉絲的特殊意義。

在光學設計裏,法蘭距除以卡口有效直徑就能大致獲得該卡口系統的理論最大光圈值,對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問世的尼康 F 卡口系統來說,這個值是 1.06。

這個值對於當時來說簡直是地外科技一般的存在,也沒有人會想像短短几十年間,超大光圈的定焦鏡頭能被研發出來並且實用化,而後自動對焦鏡頭的出現又對鏡頭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預留動作機構,還需要考慮對焦優化相關的像差矯正。

結果?

結果就是尼康這幾十年除了 58mm、55mm、50mm f/1.2 幾枚手動 f/1.2 鏡頭以外,沒有別的 f/1.2 大光圈鏡頭,更別說 f/1.2 的自動對焦出現了。而對面在轉入 AF 時代果斷把卡口砍掉重練的佳能,則靠著後發優勢,一舉拿出了 50mm f/1.2 AF,50mm f/1.0 AF,85mm f/1.2 AF 等高速大光圈 AF 鏡頭,一轉攻勢。

儘管進入數碼時代後,隨著 CMOS 性能的提高,f/1.2 和 f/1.4 之間通光量導致的信噪比差距已經不再成為鏡頭開發選擇的主要決定因素,無反時代短法蘭距的卡口系統更是將系統理論值提升到 f/0.x 的水平,甚至超過了空氣裏折射鏡頭所能達到的最大光圈,卡口也不再是鏡頭設計的限制因素。

在數碼無反時代,f/1.2 和 f/1.4 標頭之爭,更多是權衡體積、售價、畫質等多方面因素後才做出的設計決定,而非設計水平的直觀體現。

但是對尼康來說,這個 f/1.2 AF 規格的執念又怎麼會放下?

這枚標杆鏡頭,尼康必須造,這是對過去幾十年壓著一口氣的釋放,更是對支持自己用戶的一份答卷,也是讓設計師在 Z 卡口大展宏圖的一次好機會。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枚幾乎沒有妥協的 f/1.2 標頭。

Z 50mm f/1.2 S,作為一枚標頭卻有著 82mm 的濾鏡口徑,物理長度達到 150mm,重量達到 1.09kg,體積上比起旗艦的 Noct 58mm f/0.95 也毫不遜色。

在如此充裕的鏡身空間內設計師也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15G17E 的光學設計,2 片 ED,3 片非球面,9 片光圈葉片,同時配備尼康廣受好評的納米結晶鍍膜和新研發的 ARNEO 鍍膜。

而圍繞著這 15G17E 的光學設計,我們有很多事情可以講。

先來看幾枚競爭對手的光學設計,左為索尼 FE 50mm f/1.4 ZA,右為佳能 RF 50mm f/1.2 L。這兩枚鏡頭的核心組都是應用了雙高斯的設計思路,或者具體一點來說,雙高斯里的 Planar 結構。

Planar 結構是改良的雙高斯結構,通過將雙高斯結構中加厚的負鏡分為兩塊獨立的薄型負鏡,再組合,由原先的 4 組 4 片鏡片變為 4 組 6 片鏡片。這一結構在單反時代撐起了大光圈標頭的一片天,但先天性的缺陷又導致它對場曲、彗差和球差的矯正無法同時顧及。

進入無反時代,寬裕的鏡後距給更加複雜的矯正組提供了充分的空間,於是我們看到了雙高斯標頭以全新的形態出現在我們面前。對於索尼來說,通過在第二片鏡片使用高精度非球面鏡片來矯正球差,在雙高斯結構尾部採用 ED 鏡片來修正色差,此後再進一步通過一系列鏡片修正剩餘的像差,屬於比較保守的雙高斯改型。這一思路最早在松下的鏡頭上得以應用,但把它做到主流、全畫幅、旗艦 AF 鏡頭的,索尼是第一個。

當時 FE 50mm f/1.4 ZA 發布後,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在解析力等指標上把老前輩們是按在地上隨便摩擦,不過這也是時代的眼淚,反望遠陣營的 AF 大光圈標頭當時只有適馬 50mm f/1.4 Art,FE 50mm f/1.4 ZA 面對的:要不是尼康 58mm f/1.4 G 這種用球差換取細膩過渡區的、傳統單反雙高斯改(沒辦法配置無反這種奢華的後置矯正組);要不是佳能 EF 50mm f/1.4 這種全面減配的弱雞;要不是一個球差色差雙爆炸,除了 f/1.2 規格亮眼要啥啥沒有,測啥啥不行,純靠信仰支撐的 EF 50mm f/1.2 L,那是不是相當不講武德?

所以索尼的 FE 50mm f/1.4 ZA 的成功宣告:雙高斯 + 後置矯正組做高素質 AF 無反標頭的方法可行,並且效果還很好。這一盤踞大光圈標頭接近七十年的結構,在二十一世紀依舊有著強勁的生命力。

那後來的佳能有樣學樣也就並不讓人喫驚了。不過,佳能的做法激進得多,一方面松下為無反鏡頭提出了主成像組後加修正組的思路(單反上的先行者則是尼康的 58mm f/1.4 G),索尼則按照這個思路打造出了在當時素質最好的 AF f/1.4 大光圈無反標頭,前人已經把路鋪好,後來者自然可以走的更順。

佳能這位來自奧林巴斯的設計師提出了一個新的改良方案:雙高斯的前半部分用凹鏡和正負膠合的結構控制場曲、抑制慧差,類似 Isostigmar 結構,後半部分則是在傳統 Planar 基礎上加了額外的一組矯正組,用於矯正因對焦引起的球差和慧差波動,同時還有矯正炫光的效果,之後在覈心組前後各佈置一些矯正組消除殘餘像差——後面的多膠合面矯正組其實頗有些 Sonnar 的味道。

相較於索尼,魔改程度更大一些,但總歸還是沒有逃出 Planar 的範圍。

尼康對於無反時代標頭的設計,給出的答案是:Biogon。

Biogon 最早誕生於上個世紀 40 年代,由 SWC 38mm f/4.5 開創,它是一種常被用於小光圈超廣角鏡頭的結構,是一種傳統的對稱式設計,可是,這一結構在進入數碼時代後卻幾乎絕跡了。

圖中圈起來的部分,就是典型的負-正-負 Biogon 結構,而前端的兩片,則明顯具有反望遠鏡頭的特質。

將類 Biogon 設計作為核心,可以提供幾個好處:光圈的位置更自由了,利用反望遠和無反結構創造的充裕空間可以放置更多矯正組。儘管這一思路早在數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但礙於材料的不成熟、設計的高挑戰性,一直沒有實裝的產品。

直到蔡司下場——這一由蔡司 Master Prime 50mm T/1.3 開創的、在 Otus 55mm f/1.4 上帶入攝影世界的複合結構,終於在現代 AF f/1.2 大光圈鏡頭上大放異彩。

蔡司 Otus 55,作為第一枚現代高素質複合結構標頭,其前幾片鏡片和 Master Prime 的思路是一致的,先提供過矯正的場曲和慧差,接下來接一波高屈光度材料連擊,再補 ED 玻璃和 S-NBH 材料的膠合組對色差進行矯正。蔡司將其看作是一個由高屈光度的負鏡擴散光束打頭,異常色散玻璃居中消滅色散,再用後組削弱其它像差的 Distagon 複合結構。

尼康 58 Noct 和 50 S 同樣沿用了這一思路,不過,其資深設計師原田壯基在 58 Noct 和 50 S 的訪談則把這一種複合結構看作是圍繞一個負-正-負 Biogon 打造的光學系統。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核心的負-正-負結構與單獨作為鏡頭的 Biogon 結構還是有著明顯區別的。這一結構雖然與 Biogon 有著同樣的屈光度分配,但這些鏡片在像差矯正的作用中,與傳統 Biogon 已經是分道揚鑣了。

由於本文討論的是尼康鏡頭,我們就按照尼康的說法來。

這幾枚鏡頭如上文所言,在前半段的鏡片功能和佈置方面都比較類似,在接下來的鏡組,我們就能看到這幾枚鏡頭的區別了,58 Noct 和 Otus 55 都在光圈後部署了一組平場膠合,用於矯正高階球差和場曲,而 50S 則沒有使用膠合,應當是對這方面較低的需求所致,同時還要考慮到 AF 鏡片的佈置——畢竟 MF 鏡頭有著肌肉那誇張的扭矩來驅動,但 AF 鏡頭還是得考慮馬達推動力的規格。這次尼康使用的是 STM 步進馬達,主要還是為了視頻靜音對焦,不像佳能直接一個 400mm f/2.8 L 的 USM 糊臉……由於環超的體積比較大,並且要驅動比較沉重的對焦組,使用了環超的佳能和索尼鏡頭也顯得更加的粗短,而由於核心鏡組需要多個大口徑厚鏡片,但對焦組較輕較小,因此尼康是部署核心鏡組的前半部分粗壯,但後面收細比較明顯,最後的這個矯正組同時也借鑒了 Sonnar 的思想。

從光學上說,尼康的這枚 50mm f/1.2 設計風格上要遠比佳能來得激進。

如果說佳能代表著對雙高斯標頭七十年歷史傳承與改進的終極之作,那尼康就是新時代將淹沒在歷史長河中標剛結構的復興,代表著反望遠新勢力的後起之秀。

Z 50mm f/1.2 S 的實測表現也非常優秀,解析力和像差控制都是頂級的水平,近攝球差放寬,犧牲部分解析力換取更加柔美的過渡區和焦外,頗有 3D Hi-Fi 設計之遺風。

關於 3D Hi-Fi 的更多介紹,可以看這裡:

Nikon鏡頭的「3D Hi-Fi」指的是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總的來說,現代風格,頂級標頭,良心定價,買就完事。

Z 14-24mm f/2.8 S:風光無限的風光鏡頭

聊新 14-24mm 之前,我們先看一看老 14-24mm。

2007 年發布的尼康 F 口大三元鏡頭,技驚四座。

這是第一次有廠家將大三元的廣角端推進至 14mm,放棄 24-35mm 這段焦距,也就放棄了一些兼職人像拍攝的功能,專註於提供純粹的高素質風光超廣角鏡頭。

這一規格的鏡頭是如此的難以設計和製作,以至於第二家推出了同規格的產品的適馬 14-24mm f/2.8 遲到了十一年。

在 2020 年,尼康將這枚 Z 14-24mm f/2.8 S 作為 Z 卡口大三元的壓軸之作,希望再次書寫當年 14-24mm 的傳奇。

尼康做到了嗎?尼康做到了。

憑藉著無反結構的短法蘭距,Z 卡口版 14-24mm 在保持和前輩類似體積的前提下瘦身 1/3,僅重 650g,並且將前組的曲率壓得更平,也因此可以藉助遮光罩配件安裝 112mm 口徑的圓形濾鏡。當然,方片濾鏡支架系統和後置濾鏡也都是支持的。

新的 14-24mm 著重改善了老款抗眩光能力較弱的問題,簡化過的前組減少了空氣-玻璃介面,降低了無用反射發生的可能性,在老款納米結晶圖塗層基礎上加入了抗反射高清塗層,也就是 ARENO 塗層。ARENO 塗層對垂直入射的光線有著更好的抑制效果,同時前組還配備了抗污氟塗層。

光學素質方面自然不必擔心,基本上從廣角到長焦端都有著極佳的解析度表現,全開也好,收到 f/8 也好,解析力表現都非常在線,符合它頂級超廣角變焦鏡頭的定位。

慧差控制非常好,簡直不像是變焦鏡頭,色散控制也不錯,唯一的遺憾是畸變略大,不過在畸變可以靠內置文件輕鬆修正的今天,這一點可能對大多數人的影響都不大。

結論?成功接過老一輩 14-24mm 的棒,繼續保持尼康在超廣角變焦鏡頭的領跑地位。

和競品對比的話,索尼有 12-24mm f/2.8 GM 這一規格更高的鏡頭,但是定位更高,售價更昂貴。尼康 14-24mm f/2.8 應該和佳能 15-35mm f/2.8 L,索尼 16-35mm f/2.8 GM 對比更加合適,而在這三枚鏡頭中,最適合純風光拍攝的當屬尼康的 Z 14-24mm f/2.8 S。

Z 7/Z 7II 搭配這顆鏡頭拍風光是非常合適的選擇,系統重量也就 1.2kg?風光愛好者狂喜。

尼康(Nikon)Z 7 全畫幅微單機身 數碼相機 Z7京東¥ 15499.00去購買?

尼康這兩枚鏡頭都是非常逼近天花板鏡頭,展示了 Z 卡口的畫質可能性。如果你是一名主攝影向、追求畫質的發燒友,那 Z 卡口是有著非常多的亮眼鏡頭,值得各位考慮。

題外話:Z 50mm f/1.8 S 和 Z 14-30mm f/4 S

按尼康的說法,萬物皆可 Biogon。

很多學攝影的朋友會對為什麼同一個焦段的鏡頭,不同規格售價差距那麼大有疑問,我們今天就以 58 Noct,50 1.2 S,以及 50 1.8 S 來講解一下。

我們依舊按照尼康的說法將核心組視作一個變種 Biogon 來看,可以發現,隨著光圈的增大,所需要矯正的離軸光線也越多,像差矯正難度越大,因此其鏡組的配置也就越複雜。

在 50 1.8 S 上,只需要最簡單的 3G4E 負-正-負結構就足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由於鏡片尺寸小,可以在這裡佈置一篇非球面進行校正,後面的矯正組結構也相對簡單,最後一片鏡片也是使用普通球面鏡片就可以解決。

在 50 1.2 S 上,鏡組結構就複雜很多,由於鏡片尺寸增大,也沒有在這裡佈置太多的特殊玻璃,出於平衡加工難度、售價以及量產的考慮,主要的特殊玻璃布置在後組,尺寸比較小,也比較方便 STM 馬達推動,最後一片鏡片使用了非球面來平場並矯正殘存的像差。

而在旗艦 58 Noct 上我們就能看到各種尺寸巨大無比的特殊玻璃,前組佈置的大尺寸非球面膠合,定心難度巨大的 E9E10 膠合,由於完全不需要考慮自動對焦的問題,就可以放肆地佈置這些厚重的巨大玻璃——畢竟 ATP 馬達(手擰)是最好的馬達。

這就是同一個設計思路在不同定位、不同價位鏡頭上的演化。

而就算是裡面最簡單、最基礎的 Z 50mm f/1.8 S,也是這一規格里的佼佼者,比那些基於雙高斯改的 50mm f/1.8 優秀到不知道哪裡去了,這就是先進設計思路下放的成果。

尼康 (Nikon) 尼克爾 Z 50mm f/1.8 S 全畫幅京東¥ 3899.00去購買?

14-24mm 和 14-30mm 的故事也是類似的,拋開沉胴式設計不談,如果 14-30mm 展開後,其鏡片佈置和 14-24mm 也是基本一致的。

平面前組的超廣角變焦鏡頭,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尼康(Nikon)尼克爾 Z 14-30mm f/4 S 超廣角京東¥ 9699.00去購買?

以上。


先說z50 1.2S

很明顯採用了反望遠結構

碩大的前組堆料

對比佳能的雙高斯增強版

我更期待和適馬40art 反望遠結構一戰

我覺得這貨甚至能覆蓋在4433上

z口的鏡頭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比如色散抑制都可以達到apo級別的85 1.8s

然後z14-24 2.8s

整個前組都是一塊非球面鏡片

這用料你開心嗎?

和自家Z7一共也就1200克左右

風光出行高像素輕便套餐

提供兩種遮光罩 一種普通的 一種上112的UV

也可以上後置可插入式嘛

z口的鏡頭 Sline標

14端頂到天花板的mtf

官方宣傳片還說了0彗差

簡直就是星空利器

邊緣的星星幾乎都是點點 沒有拖尾

尼康:這是我全部的實力 我真滴一滴也沒有了

尼康用戶:我荷包的錢也是一滴也沒有了


先說Z14-24mm F2.8 S-Line吧,這頭有點驚到我了

首先是MTF,對於一個超光變來說,這個素質無疑是爆表的,大直徑的複雜型非球物料直接懟,不僅用了NANO鍍膜(優化側入射光線),還用了ARNEO鍍膜哦~!(優化直入射光線),這種雙待遇即使是比金圈更高級別的S-Line裏都很少見,奢華嘛?簡直太奢華!

即使只看MTF我就已經開始腦補這貨的反差與通透度會如何了.......

不僅如此,老尼嫣然一笑,說出這麼一句:」可以在整個變焦範圍內再現美麗、清晰的點狀圖像,讓您體驗到拍攝迷人星空帶來的滿足感。「

全焦段優異慧差抑制?

老尼你是不是看不起某些標榜」我家理念超勇「的」奢華頂級變焦頭「?

不對,等等,650g我確定沒看錯?沒有錯,就是650~~

這物料,這素質,可以上平濾鏡,650克,STM靜音馬達,我覺得只要預算OK,沒什麼理由不帶著它去山野,海邊。

Z14-24 S-Line就是個尼康做的新標杆。


至於Z50 F1.2 S-Line,預料之中,和佳能完全不是一個路數的玩法,一寸長一寸強,各種像差糾正理念包容在了這套有史來最複雜的消費級AF50結構裏,結果也很明顯,比佳能長很多,但邊緣衰減也好得多。

和Noct58用一樣的ARNEO鍍膜,有沒有Noct標已無所謂,它很可能將成為最強的消費級AF50鏡頭。

至於實拍如何,我試試看能不能借到一個玩一下。

這枚鏡頭我相信無論在暗光還是平時戶外,都會有讓人動容的描寫力。

這兩枚鏡頭的發布讓大家知道尼康的底氣,即使營銷實在是XX,硬核的團隊依舊在燃燒自己支持民用消費事業部。


其實反而這次尼康對了

首先對於主要人像的鏡頭,輕小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看到這體積並不意外,況且也就比rf1.2重100克.

但是風光頭就不一樣了,重就是重,輕量化絕對要排第一,再然後纔是解析度之類的.而且尼康兩個都做到了.

現在尼康的情況和當時的佳能很像,很多持幣的用戶,看到這兩個鏡頭,都有入z口的想法包括我,都在等一臺更好的機身,而且大家要求也很低,只要這臺機器對焦能摸到m3,視頻規格稍微好點,哪怕沒有4 60,也有很多人入坑.

等等黨們,加油等


Z 14-24

可用112mm螺口圓形濾鏡!!!

同時具備使用後置濾鏡的功能!!!

雙面非球鏡片前玉!!!

僅重650g!!!

畫質最少最少能完虐大燈泡!!!

附帶兩個遮光罩,一個輕便型,一個大型(安裝螺口圓形濾鏡)

在各家新銳F2.8超廣變裡面,Z14-24最輕,14起步還能用螺口濾鏡,光這個規格參數就讓其他各家大三元超廣變全體黯然失色。

而且,z14-24還是正經的內變焦+內對焦結構,毫不含糊。這20-30%的大幅減重並不是靠某些廠商所用的內變改外變、砍後組距離等等一類的偷雞手段達成的,簡直是鏡頭結構工學上的奇蹟。這要是放有些廠商上面,廠商和粉絲怕是都不知道該怎麼吹好了。這更加說明瞭尼康深厚的光學實力。什麼叫牛逼?這就叫牛逼!

EF 16-35 三代
Z 14-24
16-35 GM

Z14-24與EF 16-35三代、16-35GM的鏡組對比。可以看到Z14-24的前玉曲率跟後二者其實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前玉直徑大了不少(三者鏡筒最粗處直徑都是88.5mm,咋就這麼巧呢),如果後二者是平口鏡頭的話那Z14-24沒有理由不能稱之為平口鏡頭。只不過作為一個視角達到114度的超廣鏡頭,前玉直徑變大了,再用80幾mm直徑的螺口濾鏡肯定會有暗角,只能用更大的。要把110mm+的濾鏡旋鏡頭上,那鏡頭前脣口處就要外翻擴張,變成一個誇張的喇叭口,非常難看而且結構強度、擺放平穩性都堪憂,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現在Z14-24的作法:搞個大些的遮光罩,螺口濾鏡旋在上面。這樣臨時卸濾鏡的時候直接連遮光罩一起取下,不用費勁一圈圈轉螺紋,遮光罩還能保護一下濾鏡,簡直一舉多得。

再放一張大燈泡的鏡組圖。拿這種真正的燈泡頭來跟Z14-24對比一下前玉曲率那就一目瞭然了:

AF-S 14-24 F2.8G ED 大燈泡

無反各家F2.8光圈超廣變的比較,再感受一下(順帶一提,Z 24-70 F2.8在各家新銳24-70 F2.8裏也是最輕的,Z 70-200 F2.8在各家新銳720裏除掉RF720這個外變焦之外也是最輕的):

索尼12-24 847克 燈泡

佳能15-35 840克 平口

適馬 14-24 795克 燈泡

索尼16-35 680克 平口

尼康 14-24 650克 平口

夢回2007,真的,作為尼康鐵粉眼淚都要出來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