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的突出是由於固定屈曲動作時間久了,導致髓核往後移動,椎間盤親水性降低,退化,然後不適當的用力,比如說直彎腰提重物,就會導致後部的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可歸結為內在和外在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在因素主要是腰椎間盤本身的退變。外在因素主要是外傷、勞損等。其主要的病理變化是纖維環的破裂和髓核突出產生的刺激和壓迫。因此,從是否能確切地反映病理變化的角度來說,腰椎間盤突出症這一病名並非十分確切。但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名使用較久,並沿司至今,人們已十分習慣如此稱呼,所以,我們也沿用此名。腰椎間盤突出症脫出的髓校一般以向椎管方向(即向後方)脫出較多,而向椎體方向(即向上或向下)脫出較為少見。脫出的髓核止於後縱韌帶前方稱為「突出」,而穿過後縱韌帶進入椎管內的,稱為「脫出」。根據髓核突出的方向可分為:①單側型,一般僅產生一側下肢癥狀。②雙側型,則產生雙側下肢癥狀。③中央型,可壓迫馬尾神經,表現為會陰部麻痹及大小便障礙癥狀。腰椎間盤突出後,可以繼發地產生脊柱生理前凸變直或側凸、脊神經根受損、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骨質增生、椎間關節退變和椎管狹窄等一系列改變,從而導致許多病人的癥狀遷延和反覆。一般來說,突出的髓核早期可還納或部分還納,這在椎間盤彈性較好的年輕患者中有較大的可能性。但較多的患者則進一步表現為髓核纖維化或萎縮等機體自愈性的防禦反應;不過,也有可能在上述變化的基礎上骨化,甚至導致椎體邊緣骨贅形成。


腰突是腰椎病中的一種,中醫是腰肌勞損的範疇,用中醫解釋就是肝腎的虛勞與不慎損傷形成的病症。現代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是腰椎病中的一種,是髓核突出症,它是因髓核受到腰椎的擠壓溢出纖維環壓迫椎管神經,神經根水腫形成的病症。


長時間一個不良姿勢的工作生活造成的
坐的時間過長,長期坐姿不正。體育運動,有過受傷。或者有些長時間從事體力勞動的人羣。現在腰椎間盤突出也趨於年輕化。

這個問題有點大。從一個角度說吧,百分之九十的脊柱病,都是肉病,然後筋病,最後骨病。

其根本原因,不能合理使用肌肉。


@孫悅禮 老師的文章說的比較詳細https://zhuanlan.zhihu.com/p/24438108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沒有坐正、長久保持一個姿勢、翹二郞腿等等,這些都會形成腰椎突出。中醫理解腰椎突出是那部分血流不暢,血瘀堵。如果壓迫神經疼痛是因為水腫、發炎壓到神經,所以又需要消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