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音樂本身吧。我玩搖滾樂隊樂器,平時喜歡自己cover歌曲,不久前剛和竇粉朋友一起翻奏了《幻聽》裏的《豐收穫》,嘆服於原曲裏樂器的流暢編排和配合。就此挑幾首特別喜歡的曲子談談他厲害在哪。不是音樂出身,表達不確切請見諒。

《豐收穫》,幻聽

這是唯一一首我翻奏後完全中毒、不斷地想單曲循環的曲子。曲子本身的構成特別簡單,主幹只有一把吉他+貝斯+架子鼓+人聲,輔以鍵盤。

和絃基本是七和絃,verse兩個,bridge兩個,chorus兩個,僅此而已。朋友說竇唯的《窗外》雖然用的也是怪奇和絃,但明顯借用了Bark Psychosis的歌曲,這首曲子卻完全聽不出來在模仿誰,或者曲風像什麼。樂曲情緒的變換常依託於和絃,然而流行樂裏常見的和絃耳熟能詳,如13451345。有人覺得去刻意尋找和絃是鑽牛角尖,但不得不提很多歌手基本是在和絃上偷懶或創造力有限。這首曲子裏每一個段落裏相切換的兩個和絃雖然簡單,但情緒非常微妙;如果說大小調和絃寫好歌不難,在七和絃下讓曲子行進流暢同時悅耳,是一件很有水平的事,流行樂有這種耐心的不多。謳歌的吉他是這首曲子裏和絃的直接呈現,verse階段的分解和絃以及bridge的掃弦處理得分外乾淨和清脆,是less is more的非常好的例子。

這首曲子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架子鼓和貝斯的配合。全曲架子鼓的kick基本都在切分,讓節奏落腳在正拍外,曲子便有了一種流動的跳躍感。如果細聽,架子鼓的snare和Hi-hat部分細節多得嚇人,有無數聽起來近乎不可能做到的極輕的double stroke和off-beat-hit,鼓手聽起來似有三頭六臂,同時又完美地和曲子的流動感和韻律融合。我個人覺得錄音時可能錄了不止一條架子鼓的音軌,不然這些技巧真的難以想像。貝斯的律動建立在鼓點之上,在曲子的七和絃下在verse和chorus部分採用了情緒很明亮的重複短旋律,是搖滾式的朗朗上口;最出彩部分卻在於bridge處貝斯突然轉為上下行進,用滑動和半音營造出了難以複製的迷幻色彩,配之人聲上的長音和高音吟唱,氛圍感特彆強烈,引出了豐收穫的主題:

親愛的 眺望風時分過

豐收穫 獲得……

這首曲子的情緒和氛圍之特別,樂器配合之流暢,構成之簡單,韻律之強烈,旋律之優美,現階段讓我覺得無出其右。

《窗外》,艷陽天

《艷陽天》和《窗外》大概是大多數人喜愛的最後兩首竇唯歌曲。它們在編曲和歌詞上意圖明顯、旋律性強,算是通俗易懂。它們如果僅僅是通俗易懂,那便不是竇唯了。這兩首歌做到了雅俗共賞。

《窗外》的第一段落是典型的所謂小清新,器樂寥寥,歌詞直白和樸素得像是小學生作文,但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對著你說藍天白雲讓你自己想像那叫假大空,對著你說藍天白雲並轉手為你畫了一幅濃墨重彩的寫意畫,那叫水平。竇唯是後者。

曲子的第一次升華在於貝斯和架子鼓加入的那一剎。夢囈般的簡單表達因為重低音的加入而有了明顯的畫面感和運動感,點睛之筆在於同時加入的高音假聲呼號,頗有山歌之風。簡單的長音節加之reverb非常巧妙地把歌詞裏」窗外,天空「的廣闊感描繪出來。

曲子的第二次升華,在我看來也是封神之筆,在於第三段落處放棄了具體歌詞的音節吟唱。正因為這一段落裏主旋律處歌詞的消失、伴唱裏多聲部的交疊和歌詞的復現,歌曲的空間感被完全塑造並擴大;看似隨意的音節吟唱明顯地融合了民歌/山歌/牧歌的發音方式和轉音特點,第一次聽時讓我誤以為這裡是北方少數民族語言。(據竇唯的朋友採訪時所述,這裡的吟唱是錄音當天竇唯臨時起意,起因是上午踢球踢贏了,在此反覆高歌」比贏啦「。)山歌和牧歌究其起源便是在極遠的空間間隔上傳唱、交流,竇唯在這裡化用這樣的唱法構建了非常寫實的畫面感,同時又在表意上盡其所能地寫意、模糊,讓人有種同時置身於多種空間和環境的奇妙感覺。不要忘記此時貝斯和架子鼓一刻也沒有停過,持續的重低音和搖滾式的韻律極大地縮短了聽眾與其歌曲意象的距離感,這是一種有跡可循的寫意。把傳統到不能再傳統的民歌、土生土長的山歌牧歌轉接入搖滾的骨骼裏,這也是罕見、回味悠長的竇氏音樂一大特點。在音樂同質化、快餐化,傳統民樂邊緣化的今天,這種境界難以言傳。

在此額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歌的MV在攝影、編導、演出和意象上都非常出色,和曲子的意境完美融合;竇唯在MV裏的搖擺和舞蹈更是讓我反覆覺得」他居然還會這個「」他咋會想到要這麼做「」我也想這麼做,只怕看起來很傻「。至此我覺得《窗外》是一首從視覺到聽覺上都非常完整而完美、有神來之筆的神作。

《消失的影像》,山河水

朋友初次向我介紹《消失的影像》時,只有一句形容:迷幻民樂。迷幻和民樂都不是很容易能在搖滾架構下營造和化用的,竇唯在這裡做到了。這首曲子之所以迷幻,一在鋼琴上的分解小調/七和絃,二在合成器(或MIDI)做出的音色迷幻、在左右聲道往複的分解和絃,三在最後的神來之筆一般的雙吉他solo。如果只有這番沉靜的器樂、穩健的鼓點的話,這首曲子的層次就已經很豐富,竇唯卻更進一步加入了類似於川江號子(或泛泛而論,」號子「)的人聲部,渺遠的、植根於勞動人民和土地的號子完美地呈現了」消失的影像「這一意象。如是的唱法配以搖滾式架子鼓和貝斯點綴以迷幻音色造就了這首曲子的獨一無二。

而最後的雙電吉他solo給我的感覺更是像穿行於天空的溪流,兩把吉他穿插著的顫音和推絃/搖桿弱化了樂器和旋律本身,同時這一切建立在了效果器對音色恰到好處的處理——我很少見到這樣簡單但又難以解構、不可複製、無跡可循的電吉他solo,消失的影像由此有了飛升感。

《艷陽天》,艷陽天

初聽竇唯和這首《艷陽天》,我謎之聯想到了東北pop那種基於二人轉旋律和唱腔、歌詞裏男歡女愛地喜悅的流行樂。土!但是多聽幾次後逐漸理解了其所表達。之所以聯想到了二人轉,是因為這首歌非常明顯地採用了民歌式的主旋律,化用了常見於民歌的唱腔和唱法,同時在器樂上非常明顯地採用了和民樂相近的音色以及和絃。

比起化用和模仿西方搖滾(如黑豹),接受後朋克和hippies時期音樂文學理念的現代大陸搖滾,回歸民樂、基於民族文學/哲學思想、文化理念的這首歌讓我感受到了類似於」看山還是山「的境界。春光明媚下直言」樂生於苦「」道理又自古「,樸素而真誠,不落附庸風雅的俗套。這樣的心氣表面上不符合大多數青年人追求的」高級「搖滾樂在理念上的深刻和文學上的優美,但會緩緩沉澱。曲末副歌處多個聲部的長音高歌和重唱讓歌曲的圖景分外廣闊,實實在在地在音樂上把天外的青山這一意象傳達了出來。搖滾在竇唯這裡從簡單的表達和釋放升華到了心理和畫面上的空間感和空氣感。

黑夢

大家都喜歡這張專輯,我也喜歡這張專輯,但是編曲的多樣性、音樂和文學理念比起以上而言真的沒什麼好評論的了。

但是黑夢對我而言厲害在哪?第一次聽竇唯,看的是《北京雜種》裏他的現場片段,看他跟著炫酷的前奏搖擺,我三十秒就粉上他了,這對於音樂品位狹隘的我來說真的是神跡。第二首歌我聽的是《高級動物》,一粉再無回頭路。那時的竇唯還非常簡單,非常搖滾,厲害也就是一般厲害,但觸動和震撼也非常純粹。

補充

  1. 評論裏幾位朋友美言「專業」,但以上文字尤其我本人絕不能算專業,可以算懂行。我的情況是曲式、調號、和絃名、樂器說不全,音色的處理、演奏和演唱的細節、許多唱/奏法的名字沒搞懂,說民歌山歌牧歌都是泛泛而談。之所以勉強扯這些樂理和編曲方面的東西,就是想說明竇唯的音樂並不是「皇帝的新衣」,以懂行/專業(我有和音樂專業的朋友聊過竇唯)的眼光來看超前、精妙、有藝術高度的東西層出不窮。竇唯的音樂在有一定傳唱度和通俗度的情況下把樂聲的實驗和編曲挖掘到了這樣的深度,很了不起。
  2. 雖然在說竇唯厲害,但我回答時沒有強調和他合作的樂手——竇唯作為主創必然會影響各個樂手對樂器的演奏方式,但他們的個人特色都特別突出:謳歌的吉他、陳勁的貝斯、趙牧陽/曉帆的鼓在竇氏音樂裏都旗幟鮮明非常出彩。


我們要從幾個方面來看待竇唯。

一、

當一個人放棄了金錢的時候,你不得不承認,他已經活得比所有人都「高級」了。

這不同於馬雲那種富可敵國還踮著個比臉說自己不喜歡錢,竇唯是真的騎電動坐地鐵喫路邊攤也不伸手掙點他輕而易舉能撈的錢。

他要住大別野(別拿四合院來槓)?多容易,簽個唱片公司,以他的咖位,沒個幾千萬能下來?大別野有了。

想住大別野又不願受公司約束?簡單,做幾張開口唱歌的專輯,旋律通俗點,搞個噱頭,竇唯最後開口唱的三張專輯,在網易雲賣個88一張,一張專輯賣個幾十萬份,也能跟鬧著玩兒似的,大別野也有了。

這樣做有恰爛錢的嫌疑?好辦,隨便委託一個廠牌,整合一下做一兩個精選集,數字音樂、精美cd、限量版黑膠全部安排一遍,竇唯甚至都不用動一根手指頭,錢就能朝他砸過來你信不信?

可人竇唯就是不幹。

他要開勞斯萊斯大牛破二手車?多容易,搞幾場演出,啥噱頭也不用,就放出消息說會唱幾首大俗歌,我這兒指的大俗歌是對於竇唯來說的大俗歌,在我們這還是牛逼閃閃的金曲,黑夢雨籲艷陽天裏隨便選幾首,重新編個曲,票價能賣得比周傑倫高你信不信?

我信!因為不管奪錢我都要買。我相信大部分從小喜歡搖滾樂的人都會買,而且最神奇的你知道是什麼嗎?進場之後你會發現喲這左邊不是守望嗎?右邊看著眼熟哎馬想起來了是刁磊!前面那個戴著帽子的人真討厭擋人視線,轉過頭一看樂了,原來是張曼樂。上廁所的時候看到南京大李子扶著吊邊抽煙邊跟蘇陽吹牛逼,上完廁所不小心踩到別人鞋子了,剛要說對不起發現是鄭鈞。

真的,如果竇唯真的要搞告別演出,以上盛況是大概率會發生的,因為大多數人都跟我一樣看過無數遍94紅磡畫面裏竇唯的絕世風采,卻沒得機會現場看一次活著的傳奇,竇唯啊!現場唱高級動物啊!換你你不想看啊?

二、

在任何行業,熱衷於探索不同可能性的人都是偉大的。

竇唯的音樂造詣有多牛逼呢,大概率是冠絕全國的。他現在已經不滿足於創作一些能流傳百世的的金曲了,因為這些對於他來說太簡單,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在十幾二十年前做的東西,很多人現在都沒能力做出來,而這些對於竇唯來說是最初級的東西,要知道這些「初級的東西」,可是包括了《雨籲》《艷陽天》《高級動物》啊。

竇唯現在創作的音樂,更多的是在探索音樂的不同可能性。

你說他幾十年如一日的跟音樂死磕,創造一些當代人們哪怕是最先鋒的這一批都聽不懂的音樂,沒有宣傳也沒有造勢,做完就悄咪咪發,他圖啥?

他太超前了,以至於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一個能在八九十年代就把現在帥出汁的颱風呈現出來的人,一個八九十年代國人連勞力士是什麼還搞不明白的時候就穿戴三宅一生的人。

太超前了,我們竟然去窺覷他的想法,這是一件多麼可笑的事情啊。

三、

有才華,又不持才傲物,在這個年代這個優點是鳳毛麟角的。

竇唯身為搖滾圈的大佬,他是真的一點兒搖滾圈的惡習都沒沾,數數他的優點:樂器有一樣說一樣,樣樣精通、唱功颱風俱佳、愛畫畫、愛乾淨、早睡早起、博學多才,精通古詩古詞古文古樂、少喝酒少抽煙、能創作也能製作、文質彬彬不說髒話……

你怎麼看竇唯,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大師。

你又能說出他幾個污點?

燒車!

……

…………

好像就,沒了。

而燒車這事說起來就長了,竇唯也不是完全不佔理。

我們從竇唯身邊的人對他的評價可見一斑:

竇唯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孩子,比如說坐一堆人給他介紹,他會站起來一一跟大家握手、問名字。比如桌子上有張廢紙,他肯定給你收起來,煙灰缸一會兒給你倒一趟,樂隊演出,他永遠提前一個小時,5年了,我就比他早到過一次。他先去把舞臺給掃了,拿墩布墩一遍,服務員每次都看不下去,才幫他弄。能感覺到他家教不錯。他其實是一個忍耐力很強的人,沒有什麼過激行為、過激語言,而且他不是一個愛罵人的人,平時說話都文縐縐的。」——陳小虎。

「竇唯可以用儒雅這個詞來形容,很有修養。」他很少說髒話,「像北京的那種髒話,他很少說,即便是要說了,他也能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是一個很典型的北京人。非常細心,平時你不會注意到的一些,他都會注意到。桌上有女士,他會先給人家倒水,挺紳士的。竇唯平時也很隨和,跟朋友相處時,要做什麼他其實並不喜歡的事,他也不反對,也不多說,就跟著一起去了。「我們平時愛喫辣,竇唯不喫辣。他見你喫辣,會陪你坐著,在那看著。去喫火鍋,他要碗米飯,在旁邊喫。」

      也不會輕易生氣。「輕易不會跟人急的。像我們這麼多年,都沒見過他和別人翻臉,真沒見過。包括踢足球的時候,給他撞了踢了,一般小夥都會急呀什麼的,但他沒事,爬起來揉揉什麼事都沒有。他脾氣真的挺好的,跟人較真,給你找麻煩,他不那樣。」——謳歌。

竇唯的家裡永遠掛著一面國旗,不管搬到哪兒,都會在一面牆上掛一面大國旗。「他有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特愛國。那種程度我們永遠也達不到。他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好的現象他也會高興,不好的他就特擔憂。」所以他說搖滾圈,很簡單,也是因為他擔心這圈子。——陳勁。

看完這些片段,其實我們不應該糾結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竇唯,而是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喜歡這樣的竇唯。

論顏值,年青的竇唯可以說是吊打現在的流量明星;論才華,竇唯現如今就已經是大師,沒有可比性;論心性,竇唯不為金錢名利所動這個世界也找不出幾個,更別說搖滾圈娛樂圈了;論素質、論自律、論情懷,竇唯無不是人中龍鳳。

你說,這樣的人,他怎麼會不招人喜歡呢。

我從初中開始聽搖滾樂,認識很多喜歡搖滾樂的朋友,他們大多桀驁不馴放蕩不羈,有人喜歡李志有人喜歡高虎,有人喜歡抗貓有人喜歡老謝;但不管是誰,他都有人討厭,喜歡他們的人大有人在,討厭他們的人,倒也不缺。

但我是真沒見過有人跟我說:我討厭竇唯。


其實拋開漂亮話.竇唯倍受崇拜我認為有這麼幾個.

1

別不願意承認 最大的原因依舊是「歷史遺留」

作為中國大陸幾乎最早的那一批搖滾人之一

魔巖三傑

香港紅堪

黑豹樂隊

相關王菲

等一系列Buff和事蹟依舊是他的核心影響力之一.

當然在那個年代他所表現的創造力/代表力放到如今也值得被歌頌.

說實在的.早期竇唯的作品(其實可以「自信點」竇唯現在的所有作品)放到現在已經不算有特別大的市場/受眾了.

但他身上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光環」讓人們願意銘記和敬佩他.

包括他有點魔幻的發展路線 從「偶像」發展到了「禿頭仙人」這一系列的「風流韻事」也足夠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以及對藝術家的幻想

一個創作者的消費力和口碑不匹配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情.

吳亦凡所帶來的音樂消費力肯定比竇唯強.但音樂造詣上的口碑也肯定比不過竇唯.

也正是因為那些「歷史」

會讓我們看待竇唯的時候心裡多一份擔待.

2

本身的能力

毋庸置疑的.

竇唯當然是有一定的音樂造詣.我個人也挺喜歡竇唯的.(個人最喜歡的是譯樂隊時期的作品)

無論是硬實力還是審美趣味甚至是唱功.(雖然他現在幾乎不唱了)

3

敬業程度

大家可以去看看竇唯發作品的時間和頻率

他是確實一直讓自己保持在創作的狀態裏

而且也像很多回答裏說的

竇唯真不缺錢又或者說竇唯想賺錢有一萬種方式

所以他確實是熱愛且純粹於創作的一位音樂人

事實上 很多「前輩」都會出現功成名就後走下坡路甚至停止創作的情況

我也不能說這是否關乎於對和錯 更多得是個人選擇

但咱們也依舊會把這份敬佩更多得留給那些長久的人.

4 為人態度/作品風格

想一想 倘若竇唯一直走的是「黑豹路線」

或許風評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如今提起竇唯的音樂

〖長〗〖弱化人聲〗〖中國文化〗〖聽不懂〗〖反市場〗〖道風仙骨〗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新褲子彭磊評價重塑的一個小短視頻

大概就是說 這個音樂本身其實受眾有限 但很多人會因為「聽不懂」而去把它推往一個高度

竇唯如今獨特的音樂風格 搭配他的「歷史遺留」 很容易會讓人 你懂得

我承認大把熱衷竇唯的人確實是能懂能欣賞一部分的人

但我也得承認同樣大把的人會趨於歷史和「不能理解」而跟風得亦或者害怕質疑得如捧竇唯

也像我剛剛說的

他這種 沒太大所謂金錢流量 確確實實就做著自己喜歡的音樂 並保持著創作態度和熱情的人 這個時代是挑著燈籠都難找

其實這一系列的加成 讓竇唯如今更成為了一個符號

一個意象 大家很希望也很敬佩看到的一個藝術家的形象

但你說現在聽他歌的人多嗎

答案你們心裡也清楚.

汪汪


竇唯的厲害之處大致分為兩點:作為音樂人,他擁有超羣的的才華,意識與眼界;作為一個「人」,他的品行,人格與氣節值得稱讚……很多高贊的朋友都分析得很好,要補充的話,我想說:

作為一個高產的實驗/即興音樂人,他的各種嘗試不都是成功的,他所有的作品不能完全保證質量與可聽性。

要聊他這個極其低調的人,我們擁有的(音樂以外的)信息資料並不完整全面。說出來很扯,但我們確實可以嘗試著從竇唯的音樂中聆聽竇唯「這個人」。有意思的是,人們從音樂中聽到的竇唯,和音樂以外的各種碎片信息拼湊出來的竇唯,有些一廂情願的不謀而合。

接下來是我想聊的正題,為什麼那麼多人崇拜他?

這個問題恰好也可以分兩層,是崇拜竇唯(作為一個音樂人),還是崇拜竇唯(的人格魅力)?以竇唯來說,這兩者是高度統一的,但很多崇拜竇唯的人往往只看得到,或者說只能理解後者。

個人很討厭「竇唯成仙了」這句話。

問題不在竇唯,在於形成這種說法的人。他們一邊喊竇唯牛逼,一邊主動放棄理解竇唯,抓著竇唯的昔日榮光與「今日落魄」不放。

竇唯又有多難理解呢?黑豹,爛大街,黑夢和艷陽天,國產搖滾佳作,到幻聽,雨籲和山河水,彷彿已經是廣大聽眾的理解上限了,其他大量的電子,後搖,即興,民樂,實驗音樂呢?都是沒人懂的仙音麼?

這些只是客觀存在的音樂風格而已,有各自的體系與理念,更有好壞之分,沒有任何「仙化」的必要,生硬討論能不能聽懂這些音樂都是意義甚微的。實驗音樂,哪怕把視野限定在國內,都是有不少人聽,有不少人玩的。

最諷刺的是,竇唯還真是大眾最熟悉的實驗音樂人(幾乎沒有之一),但大眾給竇唯的標籤是什麼?搖滾主唱,流行歌手前夫,地鐵落魄,成仙了聽不懂。別,唉,別。

再譬如古典音樂,跟風說牛逼,說陽春白雪,和覺得自己聽不懂,啃不動的往往是同一撥人。其實,很多門檻都是虛設的。

一個人崇拜搖滾的竇唯,他眼中的竇至少是立體的,他崇拜那個仙兒了的竇,他眼中的竇是扁平的,不能理解的,只可遠觀的。非要這樣嗎,沒必要。

那單純從音樂的角度,竇唯值得被推崇嗎?答案還是肯定的,但他沒必要被吹那麼高。

耳邊響起DIO的吶喊:「JOJO!人是有極限的!」竇唯作為一個音樂人牛就牛在,你看不到他的極限,他自己一直在探索(而非費力突破)自己的極限與無窮的可能性。從一個硬搖滾樂隊的主唱,到即興民樂藝人,到實驗電子音樂人,到各種音樂的遠處與深處,皆為未曾設想,但在情理之中的道路。

至於他的音樂到底好不好,早中期的那些比較著名的作品,優秀得無可非議,近好幾年「竇仙兒」的梗迷之火,有些作品有名不副實之嫌,其餘的,另說,不瞎說(我感覺除過竇唯的骨灰樂迷,聽完他參與的所有作品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聽全主要作品的都不多,掐指一算我距離聽完竇唯全集還遠著呢(捂臉),不全瞭解也就不亂說瞎說了,要吹更要按照基本法)。總之,在咱們這個環境下,有這個創作欲,有這個心氣兒和意識,已經很難得了,已經遠遠比那些跟竇唯同時期的絕大部分(所謂)搖滾老炮強了。竇唯是個實打實的音樂人,其餘很多搞老搖滾的,我更願意稱他們為摻雜投機性質的文藝工作者。

但歸根結底,沒必要尬吹竇唯。

最後送上一個世紀經典訪談,沉睡大師與竇唯親切交談:竇唯訪談實錄-雨籲(轉文)


怎麼說呢……不知道你在問問題之前聽過他的音樂沒 聽了多少……從黑豹 做夢 譯樂隊 不一定 暮良文王 不一樣(潸何吊裏也有他與其父竇紹儒和女兒竇靖童的首度合作) 朝簡(其中記艾靈裏分別有與竇靖童與竇佳嫄的合作) 以及他與不同音樂人之間的合作 參與製作的專輯 為舞臺劇 電視劇 電影 手遊製作的配樂 主題曲 以及他以個人形式出的專輯和單曲 你都可以找來聽聽……音樂總是最好的解釋……

前幾天在有待電臺裏張亞東說你不能以一個平常的眼光去了解他 他也不會讓你瞭解 所以他總是會有很獨特的東西 當你和他接觸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他在人性上有有很多魅力的東西……陳小虎(樂隊成員)說原來每次樂隊綵排他總會提前一個小時 他就在那墩地 這事也不一定要他做 喫飯的時候他也會說『『虎兒 別省』』 『『有時候真是喫不下了 他就看著你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後來他在採訪中說這是『『光碟行動』』當然這是中央提出以前 你懂的 ~) 竇文濤也說過他愛乾淨是出了名的 他所有的磁帶 CD都擺的整整齊齊的 朋友到他家要聽哪首 他一下就能找出來 而且這個人有一愛好就是打掃衛生 朋友一塊聊天他話不多一會兒就給大家換煙灰缸 倒水也總給女士先到 有時候你會覺得他有點過分講禮貌 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亂彈煙灰 他的樂隊成員兼死黨鄧謳歌同志也說過一句話『『介哥們 要是生活在古代 就是一純隱士~』』

(我貼幾則圈內人對他的評價 你可以仔細品品)

張亞東說:「竇唯不僅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生命中的一個禮物。我認識的竇唯是個音樂天才,一個視名利如糞土的人,也有著極為完整的內心世界,他從不願打擾別人,也不願被人打擾。在他的鼓勵下,我第一次在錄音棚裏自己演奏吉他,確立信心。他對我有著知遇和扶助之恩。他音樂的脫俗和人品的純真讓他在這個鬧市裡顯得那麼勢單力薄,茫然無助。我驚訝於人們對假新聞在態度上的默許和認知上的磨鈍,完全不去顧及這會傷害一個人的尊嚴和心靈。』』

盧中強和謝天笑在一次訪談中說到:『『中國最值得尊重的音樂人是竇唯。中國古人強調文人的氣節,如果搞音樂的人也劃作文人的範疇的話,只有這樣的一個人在放棄很多東西去堅持,甚至受到傷害也在所不惜,我一直認為他是最值得尊重的, 沒有第二個。』』

幸福大街主唱吳虹飛採訪竇唯後感慨到: 「他有著非凡的見識,樸素的見解,誠懇的態度。謝謝他,給我做了一個音樂人的正確表率。」

嗯……我認為再多的說辭在他的音樂本身面前是顯得很無力的……如果你聽了他的歌曲與音樂後還有疑問的話 那說再多也沒有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