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入川三分天下的雄韜偉略,後來也基本都實現了,但是其中一條戰略是東聯孫吳,北抗曹操,這種光復漢室的步驟至諸葛亮去世後也沒有實現,反而被魏晉把蜀吳一一吞併。

歷史不能重來,但是可不可以做這樣一種假設,在劉備入川之後,假借荊州之爭,先穩住曹操,把孫吳吞併掉,形成與曹魏南北對峙的狀態,再圖恢復漢室?

諸位莫噴,僅僅做推演假設,這種可能比現實歷史的進程哪個更容易實現?


我要是給問主來個隆中對的話,那麼大概是這樣,

大學進到清華,然後其他的都不要學就學人工智慧,然後三年畢業,申請斯坦福同專業的博士,好好做研究爭取發表三篇nature,然後三年爭取畢業。千萬不要去矽谷,直接去華爾街,就到橋水公司做數據分析。干它四年之後,回國進中央銀行。找機會結交一下周小川,然後五年當上中央銀行行長……

我這樣規劃好像挺不錯的不是,可是任何一步,哪怕是第一步上清華,基本上就已經沒幾個人能做到了。但如果我把畫風換一換,同樣的東西再說出來你感受一下。

國內考清華太困難,我給你媽出筆錢讓她到加拿大辦投資移民,到時候你以留學生的方式進清華。清華的搞工智能理論的張鈸院士是我的好朋友,等你上了清華,先去拜會他,報我的名字。我聽說他手下有一個不錯的項目正在搞大數據相關的東西,到時候你多留點心。我跟清華校長邱勇的關係也可以,你想辦法多修幾門課,爭取三年畢業,遇到困難的話就找邱校長,他特別喜歡瓷器,我這裡有一套中唐的秘色瓷,如果邱校長推脫不見你,就跟他說有你在古玩店淘到一個銀棱碗很不錯。爭取三年清華畢業以後,你就去申請斯坦福大學Percy Liang的博士項目,這個Percy Liang家裡有個女兒身體不太好,最近要來北京協和醫院來給他女兒看病,他的太太不太懂中文,你先去好好接待,建立好聯繫,為三年後做準備……

我上面說的都是虛構,但是你感受一下後者和前者的區別。

前者就是記錄在史書里的隆中對,而後者則是諸葛亮跟劉備在小黑屋裡具體談的內容(想想兩個人聊了一天,肯定不會只是一遍一遍的朗讀《隆中對》吧)。前者只要腦子不糊塗,什麼人都能說出一大堆。開腦洞的話,為啥不能暗殺曹操?為啥不能一窩端了孫權老巢雀占鳩巢?為啥不能?因為諸葛亮沒有具體的辦法。反過來無論是進軍西川還是佔據荊州,諸葛亮不僅有方略還有辦法。而這些辦法可能太過於瑣碎甚至有些不太乾淨,所以在《隆中對》這種書面的大綱里是不會提到的。

說到這裡你還覺得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錯了嗎?實際上,以劉備那點兒人,能走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諸葛亮的大才可不是在所謂戰略層面吹了吹牛,分析了分析形勢。這裡面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退,怎麼跟某些人搭上線,那些人喜好什麼,拜會誰可能有用拜會誰可能碰壁,誰是鴿派誰是鷹派,誰可以爭取,誰不用結交,誰毫無野心一試探就能把手下的兵都給你,誰野心大去了搞不好直接先斬後奏……這可都是有諸葛亮的影子在裡面的。

諸葛亮出茅廬之後直接給劉備干成了兩件大事:

第一,幫劉備保住了劉表的大兒子劉琦,劉備的本錢其實是劉琦的那點兒家當,後來關羽盤踞荊州靠的就是劉琦的那些兵力。

第二,促成了孫劉聯盟,而且,記住而且。孫劉聯盟是平等的聯盟,劉備並不像投奔袁紹,劉表,曹操一樣是其下屬。

這兩件事情看起來都不如草船借箭,借東風來得精彩,但是注意,這是劉備時來運轉的轉折點!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能做到這一點?

有人其實提到過,諸葛亮的老婆也不是一般人也是荊州的名門望族,諸葛亮本能夠對荊州乃至東吳的人有些了解並不很稀奇。

總之,《隆中對》不是一份戰略規劃,而是戰略和戰術的合集。劉備戎馬一生最後能信任諸葛亮可不是因為他粗粗略略地提了幾個大方向。以當時的情況,提出連吳抗曹,提出取下西川,並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魯肅也提出過,先取西川再圖天下的吳版隆中對;曹操如果不是要應對後方的馬超,估計也會陳兵西川。劉璋昏聵,所有人都看到了,可是最後只有劉備得手。

就好比李得勝同志提出建立敵後根據地,打游擊。事實上國民黨也有軍隊在後方打游擊。大家都看到了打游擊的重要性。但區別就是,李得勝打了八年游擊打出三百多萬部隊。老蔣也打了游擊,結果連腳跟都站不穩。那麼厲害的到底是提出打游擊,還是真的把游擊打得有聲有色?

讀歷史應該有一個把歷史讀薄,再把歷史讀厚的過程。現在有一批娛樂歷史學家,只會把歷史讀薄卻不會把歷史讀厚,錯把高度總結和概括的抽象概念當成了歷史本身。質能方程+薛定諤方程不等於量子物理。你就是能把這兩個方程式背得滾瓜爛熟,你也當不上物理學家。如果因為高中學過這兩個方程就覺得愛因斯坦和薛定諤不過如此,那隻能說太幼稚了。


聲明一下,

前面那個例子純屬瞎編,不過是查了幾個名字,演繹了一番。本人既不大數據,也不金融,更加不考古。用幾個真人的名字不過是增加一下趣味性,各位千萬別較真兒。


你公司高參提出一個規劃,說三年上市,佔據市場份額的70%,打垮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曹氏集團。

這個時候資源不足一個縣。份額不足1%。別說上市,估計隨時破產。大家包括老總都人心惶惶。

後來發現十三年才做到上市,只做到30%的份額。曹氏集團也就丟了漢中地區。

公司荊州地區負責人跟東吳集團的區域競爭問題沒有處理好,導致荊州全軍覆沒。

然後你跟我說,這是目標錯了。

我們壓根就不應該做計劃,那麼就在新野等死?全部壯烈?

有這個道理么。

荀彧還做了個計劃,讓曹老闆迎獻帝,復興漢家集團。

結果曹老闆只做了一半,統一北方,趁機做空了漢家集團,直接借殼上市。反而逼死了荀彧。

你能說荀彧的規劃錯了?

當然荀彧手焚所有文件,估計心理還是有那麼一點後悔吧。

結果發現最後得利的是司馬集團。曹魏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難道曹操統一北方也錯了?難道曹丕繼承魏國也錯了?

或者諸葛亮北伐乾脆直接投了。

我寧可好死諸葛亮,也絕不用司馬懿。寧與友邦,不與家奴?

那麼孫十萬乾脆不應該出生,反正吳國也就割據一方。

吳國不割據,那麼司馬炎就無法滅吳。他個人就攢不到需要篡位的巨大功德聲望。

討論歷史別說是非對錯。一說對錯,自己就錯。

更別拿結果去套過程與初心。

因為結果肯定是一場空。

自古無不忘之國,不衰之邦。也沒有完全遵循人類意志的歷史線。

他們都是各自時代的佼佼者,這樣做是有內在的深層原因。

就連袁紹劉表袁術,我都寫過他們戰略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八個字:知人論世,以意逆志。


@李響 誰告訴你都督只管軍事?都督一職在魏晉剛剛興起,還沒有固定為只管軍事,要根據情況變化,可以只管軍事或者總攝軍、政,荀衍都督河北和程昱都督兗州的時候啥都管,蜀漢設庲降都督總攝軍、政,誰告訴你都督只管軍事的?

彧兄衍以監軍校尉守鄴,都督河北事。

復以昱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庲降地名,去蜀二千餘里,時未有寧州,號為南中,立(庲降都督)此職以總攝之。

劉備都督荊州,肯定不只要荊州軍事的管理權,行政權他不要了?搞笑


毛澤東有過這個看法,認為劉備關羽分兵就是失敗。但我個人感覺,隆中對整體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在於「天下有變」的判斷和分兵進攻的策略。

劉備集團在漢中勝利後雖然打垮了曹魏,但遠遠達不到「天下有變」的程度。而四川新歸立足未穩,甚至名將張飛都騰不出手幫劉備打漢中。實際上關羽敗走前讓劉封發兵就被他以鎮守的名義拒絕了,導致進攻樊城兵力不足,不得不抽調守城的關鍵兵力。而劉備在漢中勝利後也在停兵休整,不能趁機奪取西涼,無法給曹魏更大壓力。

這個關頭曹魏很縮手,劉備也不好過。盟友東吳又停戰合肥,根本沒到「天下有變」的條件,也未能按計劃展開劉備出川配合關羽的行動。

如果再過幾年,曹操身死,曹丕篡位,四海震動,便可出師有名。屆時關羽給中原壓力牽制曹丕主力,劉備張飛出川收復雍涼長安完全有可能。

到此時才是毛的合兵論發揮的地方。分兵而出還是合兵擊破一處,我也不敢說哪個更好。


是不是大家叫孫十萬叫久了還真以為孫權就是個廢物,東吳就是彈丸之地?論地理位置,論良將賢才,究竟是哪點能讓題主產生「先吞併東吳」的可笑想法的?那我們假設一下吧,先吞併東吳,且不說最後結果如何,你覺得這個過程需要多久?物資人力要損耗多少?(夷陵之戰被題主吃了是嗎?)當然,這只是季漢與東吳兩方,曹魏呢?這是三國哎老哥,不是兩國啊,曹魏都是傻子?任你倆打吃瓜看戲,等到你「吞併東吳」(當然不可能)再等你調養個幾年再和你打?在雙方交戰的這個過程中一直到打完元氣大傷時,只要曹魏有一次按耐不住發起了進攻,就涼了。題主說穩住曹魏,那我倒要請教請教題主了,有什麼東西能比季漢這塊嘴邊的肥肉更有吸引力?能讓曹魏就遠遠看著你倆打,打完也不趁機偷你的?當這是回合制遊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