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理論課,實踐課都是老師教,但重點還是要自己多摸,基礎可以先找已經明確診斷了的患者,根據老師寫的診斷摸脈,然後「記住這種感覺」,接著再找沒有診斷的患者,試著通過摸脈來進行診斷。

這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但學會了還挺有意思的。

曾經通過摸脈及時發現主動脈夾層(兩側脈沉浮完全不一,一側摸得到,一側摸不到)報告了老師從而救人一命 ,這事兒當時我在寢室吹了一周。


一千多贊了,我私聊已經炸了,回復不過來,有好多問病的,我自己還沒學出師呢,長輩交代過不讓我網路診病,因為變數太多。

也建議你們不要網路診病,如果真的不舒服,還是去醫院做詳細檢查,面對面的和醫生溝通交流比較靠譜。

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醫學生,碰巧寫出了一篇還算是受大家認同的文章,但是這並不代表我的醫術比你們當地三甲醫院的主任的水平還高,術業有專攻嘛,請明白這一點。(修改於3月8日)

——————分割線—————

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哈,哪怕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出來的學生,有很多都是不會把脈的。或者說是望聞問切只學了個皮毛的。

因為把脈這個東西需要天賦和悟性,單單靠努力是不行的,我爺爺是中醫,教我父母,不遺餘力的教,就是教不會。

我父母跟我說,他們認識的有幾個民間的同行,關起門來閑聊的時候才實話實說,根本不會把脈,就做做樣子,其中一哥們兒,滿頭白髮,哪怕學了10年,都沒學會。只能感到脈搏跳動, 但是沉弦浮數,他把不出來。所以只是根據祖上傳下來的一個藥方,按部就班的抓藥,不懂靈活變通。

我們班85個學生,只有兩三個學生會把脈,我是其中一個。可想而知這個概率。

反正都是跟著書本學,然後臨床實踐的時候,我摸到病人的脈搏,好像腦海里就對應了書本上的某一條。這個是浮脈,這個是沉脈,弦脈。沒怎麼學就已經學會了。

第一天實習,主任讓我們新來的實習生去問新病人,藉此考驗新來的11個實習生。

我最後一個上的,把了把脈說:「右手寸脈微弱,肺脈不張啊」

然後主任問:「你咋看出來的肺有問題?」

我緊張的一批,結結巴巴說了句:「反正就是肺部有問題。」

結果第二天,檢查報告出來了,X光和CT顯示:肺萎縮,肺部輕度感染。

我真的只是靠把脈和望診判斷出來的。

深入學習後發現,其實好多中醫不會把脈,好多中醫學生也不會把脈。 但是會把脈的老中醫是真的牛批,基本上不用問,望你一眼,把把脈,就知道你最近有沒有生氣,有沒有長期熬夜,脾胃如何,腎虛不虛。基本情況掌握了六七分,再跟你聊幾句,就掌握的差不多了。

論精準度肯定是比不上現代精密的檢查設備和儀器的。畢竟我們無法通過把脈看到病灶的大小和位置。

但是我依舊覺得,通過三根手指就能判斷一個人體內的臟腑盛衰和是否病變,確實也是一種神奇的技能。

但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丟失了不少。由於各種因素,比如現代培養中醫的模式不合理,教學制度不合理。導致中醫行業良莠不齊,江湖騙子橫行。

有的人有真本事,但是拿不到證。有的拿到證的,又學藝不精。

治個感冒治了20天,那這究竟是吃藥吃好的還是人體免疫力自動恢復的? 要麼就是抱著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心態,一個藥方搞了40多味葯,指不定哪個葯就對症了。

再加上無良商家,哄抬葯價,趁著國家扶持中醫的政策,從中投機取巧渾水摸魚。藥品質量參差不齊。

一副中藥三四十塊錢,一盒頭孢阿莫西林十塊錢。你選哪個?雖然都知道西藥有副作用但是價格佔優勢,吃著方便,不用煎藥。

經方派和時方派爭論不休。

種種因素,導致了人們對於中醫的不信任。

扯了這麼多題外話,最後回歸主題,學醫的只有中醫的要學把脈,但是很少有人學會把脈。

即使會把脈的人,水平也是高低不一。

————————分割線——————————

至於通過把脈看出胎兒性別這點,我本人也是保持懷疑態度的。畢竟我見識的少。

還有,關於喜脈能不能把出來,這個我不太清楚,因為我很少接觸過孕婦的脈象,我接觸的男科病人和心腦血管疾病比較多。

中醫黑和噴子們你們想說啥就說啥吧,我也不會刪評,因為沒必要計較這個,大部分中醫黑都是通過自己主觀臆斷猜想、自以為是,亦或者是因為遇到過江湖騙子或者學藝不精的人的治療,病沒治好,經濟和健康利益受損,為了一己私慾所以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直接否定中醫。 又或者是沒有社會經驗三觀不正的未成年人,被無腦帶節奏。

無論你們怎麼說,國家政府都是在大力的扶持中醫,大量的研究中醫,提高中藥利用率。 所以,中醫黑們,你們說了不算,就問你們氣不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醫和西醫的力量,加起來絕對是1加1大於2的。 不要總覺得自己比國家更聰明更有遠見好吧?

我說學中醫需要悟性,結果評論區一堆陰陽人開始冷嘲熱諷,我問你們,你們有沒有見過那種一唱歌就跑調的人?

你們有沒有見過那種數學特別牛X,瞅兩眼就知道解題思路的人? 你們有沒有見過那種出口成章每次寫作文都被語文老師當範文展覽的人?

這些都表明,人類可以在某一專業,展現出自己或高或低的悟性和天賦。不是么?那為什麼我說學中醫需要一定悟性,一群外行人就開始敲鍵盤了?是酸了還是急了?

另外,我們在醫院,中醫大夫和西醫大夫都是互相請教,互相學習交流,關係好著呢,從來沒有因為誰行誰不行爭吵的臉紅耳赤,更沒有互相貶低打壓。

唯獨在網上,一大群外行人,非醫務工作者,一天天的吵的不可開交。服了你們了,有這個功夫干點別的不好嗎?

————————————————

郭德綱有段話:「比如我和火箭專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燒煤,煤還得精選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懂了嗎?

真正強大的人,從來不需要去碾壓別人。更不會表現出極端的強勢,相反,他們非常柔和,讓人如沐春風。但是他們自身卻帶著強大的氣場,在智慧和見識的支撐下,讓人尊敬和欽佩。 而不是渾身帶刺,思想偏激,令人生畏。

關於非醫學專業想學醫選什麼教材,學醫的途徑方式,我都寫了篇文章,你們可以進我主頁里自行翻看。

可拆洗蕎麥殼中醫號脈枕把脈枕活套診脈包護頸枕診脈袋淘寶¥ 56.60去購買?


中醫類學生都會教,考試也會考。

但是,臨床中善用的人可以說不多,因為脈診是最需要有老師帶領的技術。沒有人帶領,那隻能通過病人的反饋作為依據,但是主觀性又大,所以說沒人帶領需要個幾年時間入門都不奇怪。

脈診對疾病的變化和歸轉意義比較大。

這個問題蠻多人關注的,稍微往下延伸一下。

作為中醫,脈學在臨床上其實參考意義還是非常大的。能從主觀了解病人的客觀。能在細微中體察人體的變化,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嗎?我覺得每個中醫都還是要好好練習脈學,當然脈診並不是唯一的方式,我一直覺得四診合參才重要。

跟帖裡面有些朋友對脈象看起來相互矛盾有疑問,其實脈學上面,著重看的就是氣血二字,氣血在身體里,有多寡的區別,而體現在脈象的三部九候。也就是說脈象不僅僅是瀕湖脈學的27種脈象,也不僅僅是脈經所指的24種,因為人的理解是要從一步步理解上去的,寫書也要有個入門的途徑。每種脈象的變化也不是界限明顯,而是一種像柔和變調的過程。在體會這種過程,會有一定的解釋。比如欣賞一幅梵高的星夜,有人從天空描述,有人從星星描述,有人從地面描述,但是畫是在那裡,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

如果對脈學感興趣的同好,除了難經,脈經,和瀕湖脈學外,還有古今兩本角度獨特的脈學上面的書可以推薦,一個是金氏脈學,這本書對於脈學的描繪的更加細緻,另外一本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叫做太素脈,太素脈講的是用脈學中另外一個角度的問題。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


不請自來

中醫專業大一生,馬上大二,我是大一的第二學期學的望聞問切,只能說把脈這種東西真的不是稍微學就可以學會的,真的要大量的實驗操作,上次我們去實驗室實操,有專門的機器給你呈現27中不同的脈象,如果上面沒有介紹自己根本摸不出(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然後,因為他考試是大頭,我先把脈診通看一遍,再做習題,錯的我心裡發虛,真的他稍微有一點點變化就有不同的癥候,我只能慢慢記下來,然後反覆揣摩他們的機理,說實話,脈診真的好難呀 不說了,要繼續背書了。。嚶嚶嚶


如果你說的是傳統醫學裡邊的把脈看診的話,那我實話說了,以我們學校的情況,基本都不會細緻的把脈

除此之外,現在我們學校出來的臨床學生,大部分也不會熟練掌握骨穿、腰穿,一樣的

為什麼都不會,因為學的時間不夠多,實踐的機會還少

這些知識課本上有沒有,當然有,模擬假人操作有沒有,也有,臨床實習輪轉的時候有沒有真正再做一遍,也都有,這些都有做過,現在臨床上叫過來一個病人讓我們馬上操作一遍,抱歉,做不到

把脈、骨穿、靜脈穿刺,這些個操作,每一個都要多學多練才能真正學會的,我頭一次給病人胸穿抽胸水的時候,帶教老師站在旁邊認認真真的給我一步一步講解,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時候做的一點都不流暢,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練習之後,我才能夠脫離上級,兩個住院醫自己操作

把脈這種操作,不像胸穿,患者不做,有可能堵的人直接無法呼吸了,所以一定要會做,臨床上有大量現代科技幫助下的輔助檢查,來幫助現在的醫生,不需要只依靠一個把脈才能看病,所以練習的非常少,優先順序不高,而沒有長期的把脈練習,哪個醫生還敢說他天生會的,我可不信

弓箭和機槍,培養一個神箭手,按以往的記載,普遍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培養一個機槍手,需要這麼多時間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