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對比高爾夫和高爾夫GTI,高爾夫R,或者奧迪A4L和S4等等,都只是平時家用,會不會性能車用的時間更久一些?


壽命更長不知道 但保存的時間肯定是更久的 開的肯定也會更久 但原因不是質量好,而是更多人願意收藏和保護性能車

並且性能永遠不會過時!

舉個例子吧

你在北美二手車市場上搜索20年以前的車子基本上只有性能車了 而且保護的都很好 一般是個人收藏或者汽車博物館 而20年的普通車基本都當垃圾處理掉了

比如說寶馬系列

二十年前的寶馬M5和M3在北美是寶藏系列 一般車價都會比原價的2019款貴 在youtube看過測評 1999 款寶馬m5 450馬力 加速4.6秒左右好像(記不大清了) 這速度和馬力基本上和2019款的m4一樣

買性能車的最到好處就是尊重了,在北美看到有人開老款的m5 等紅綠燈的人看到都會跟司機說:「好車,好車,牛逼牛逼。」

還有當年的Nissan skyline gtr 在北美簡直是神仙存在 回頭率比法拉利高多了

在別人拍skyline的youtube視頻裏親眼見證一位黑人小哥看到skyline gtr當場興奮的發狂當場freakout

還有保時捷outlaw 真的經典

性能車真的是越老越有韻味 所以才會有很多人願意好好照顧他們

在照顧妥當的情況下,壽命自然更長了

m5是真的jb帥 莫斯科漂移傳說

保羅沃克專屬

琴酒座駕


不會,時間是把殺車刀,性能車上的塑料橡膠部件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老化。

你需要定期更換易損配件才能讓你的車子苟住,無論是性能車還是普通買菜車,都是一樣的。


你想買多久、20年起步?


絕大部分情況會!

但是程度不一樣。

要看具體車型。

看你怎麼定義性能車和怎麼維護了。如果你說大馬拉小車的那種簡單粗暴的性能車,比如S3S4,寶馬335,340,或者什麼V6凱迪拉克,那其實還是用普通家用車的發動機只是套了更小的殼,並沒有加強什麼。但是就這樣的車,也比國內合資小排量走量國產的版本好一個級別,耐用一個級別,再加上本來用來承受更重的車的零件現在用來拉小車,哪怕是進口比進口的,那也會更耐用。

12年初的奧迪S5敞篷,行駛了6W多公里,朋友託我去幫她保養,女車主平時不亮燈不保養,而且還長期停了一年。我小時候玩過MK5 GTi,預計這S5一定是到處漏油,結果一看,底盤極度乾爽,車況跟剛過磨合差不多。

還有一種就是官方定義的性能車,比如寶馬的M,賓士AMG等等,甚至保時捷的GT3那種上牌的賽車,那基本上就另當別論了,這些車的機械部分對工作環境要求反而比普通車高,比如對油品,溫度,駕駛風格,都不是0門檻。這些車如果給懂車多金的玩家,那絕對是比「民用版」耐用太多,正常家用十萬公里都不會產生明顯性能或者耐用性的衰減。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它們可能更快的壽終就寢。

我來解釋一下其它答主提到的老的性能車能在國外能見度比老家用車能見度反而高,車主保護的更好的具體意思吧。

高性能車其實跟普通車結構一樣,原理一樣,既然一樣的買菜,那常規的保養也是差不太多的,區別就在於細節了。我拿E90年代的三系來打比方,普通的330i,用的機油是普通5W30,好像是6L左右,首保好像是8000KM左右,而同時代的M3用的是那個時候最貴的10W60機油,9L左右的容量(憑印象,十年前的車),首保也比普通的貴幾倍(在美國是免費的首保和2年免費保養),除了4000KM換機油以外,還要換MDCT變速箱的油,MDIFF的差速器油,而且在美國只有寶馬4S店獨立的M售後才能碰M車,並不是說普通車的變速箱差速器不用磨合,而是廠商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磨合完是去買菜還是飆車跑賽道。但是這一類型的性能車,它們所有的零件強度都是超過廠家對民用車標定的好幾倍,例如普通E90普通懸掛是鑄造鋁,M3的是鍛造的,還有冷卻系統,傳動系統裡面所有零件,更不用說一個能到8500轉紅線的硅鎂合金賽車改良下來的發動機對日常買菜兩千轉日常代步有多容易了。

除了常規的保養,多金性能車迷還會在自己車型某些已知問題做提前預防,還是來拿E90來打比方(我覺得近代非常能代表這種買菜車蛻變高性能車的代表),E90的S65B40發動機有個不大不小的設計缺陷,並且整個生命週期都沒有解決的,就是它的曲軸瓦,因為這個曲軸瓦留的縫隙太小,機油濃度又太高,在比較寒冷的地方機油可能根本就流不進去,導致曲軸瓦過度磨損。很多E90M3車主都會去換薄一點的瓦來解決,如果是普通買菜車車主估計就去4S店坐發動機蓋哭了。

總結一下,就是說性能車絕大部分是比普通買菜車更耐用的,但是是在勤保養,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而且不心疼錢的前提下。

雖然我的車主要買來就是下場子,但是有時候也會出去代步。賽道日已經跑了十幾次,代步也一萬多公里了,車子車況還是跟新的一樣,我一直是保持極短的保養週期。


我13年買了11款(MK 6)高爾夫R,那時候我是抱著讓他替我養老的心態買的(實際上是陪我至少15年)。

6年過去了,不得不把期望降低。現在燒機油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千公里0.3-0.5的樣子估計是有的。雖然我不介意後備箱常備機油,但架不住工作忙,家裡事情多。

沒有換車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是情懷。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必然是"性能"二字。


一臺MK6GTI,上下班代步,6年多,除了油耗和保養規格高一點,沒出過任何問題。我覺得再開十年沒問題,不想賣,經典,收藏。第二臺S4,還是上下班代步,接小孩,偶爾刷刷街。性能車,製造水準,技術都比家用車級別要高。你要考慮的不是耐用性,而是用車的成本。而且愛車喜歡性能車,基本不會不懂車。養護的好自己愛惜,開到報廢不是問題。車子我只考慮性能車,而且開車溫柔暴力基本一半一半,很少跑高速,我覺得很耐操。學駕照到現在,開過的車數不清了,應為本身就是行業裡面的,所以有大量時間接觸汽車,第一臺練手車是03年的帕薩特B5手動1.8T,目前來講,除了一些頂級性能車和高端跑車,它是我開過的最爽的車。雖然只有150馬力,250扭的樣子,即便賣掉的時候已經15年車齡,依舊可以幹好多車,而且也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多問題,我喜歡它勝過其他車。車子耐不耐用,看你喜不喜歡搗鼓,喜不喜歡保養,以及懂不懂他。同年分提前進入衰老期戰損車況的車,也接觸了很多,車子性能耐久度只是一部分,關鍵看人。


以下只是個人猜測,不作為專業解答

性能車在高轉速,高強度的激烈駕駛中,能扛住的損壞風險一定要比一般車高,但不代表沒有磨損

性能車相對於普通車來說,有兩大類,一大類是基於原車的底子強化了變速箱、發動機,比如換上了強度更高的活塞和連桿,變速箱換擋更為激進。另外一類是發動機變速箱完全是新的,不在原有基礎上開發。不管哪一類,整體強度一定是高於普通版本的車的。但是,強化的本質是為了應對更高的動力需求,該磨損還是會磨損。

所以我覺得吧,從一定程度上說使用壽命可能有一些優勢。但和普通車不會有太大區別,好比買菜車天天菜市場買菜開個10年,性能車一兩個月下一次賽道也能開10年。


家用車,如果在國情下,肯長時間持有的話,壽命也不短,只是後期的檢車會頻繁,且費用較高,並且性能車的保養、配件比較貴。如果沒有什麼需要,只是賣菜家用,不如買一輛買菜車,便宜,好用。


這個問題等同於5w的led和10w的led哪個壽命更長。顯然設計壽命是一樣的。

另外汽車不像家電,大功率的單次使用時間短,壽命會顯得更長些。好比1000w的電吹風比500w的更快吹乾頭髮,因此單次使用時間短。汽車行駛距離不會因性能縮短,在多數情況下,高性能車靠速度縮短的時間很少,幾乎可以不計,比如高速,無論是高爾夫還是高爾夫R,都是100至120。同等維護狀態,車的壽命差異很少。


來了來了 我覺得性能車只是在賽道表現中更好 更好的動力 更好的彎道表現 更好的姿態 僅此而已 在街道中並不見得比普通家用車以通勤買菜為目的表現更好 國內的路況……你懂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