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桓專魯這個真的好亂,可以有哪位呼友給回答一下嗎?


魯國一直有近支宗室為卿的傳統,也就是說公子一輩的人基本都能為卿,公孫一輩的只有很少為卿,大部分都是大夫,也有少部分沒能為官或者流亡國外,再下一代只能在士和大夫層遊盪了,所謂世卿世祿是錯的,是以果倒因,三桓發展為卿是有原因的,不是制度使然。

魯庄公在位期間的卿為公子慶父、公子季友、臧文仲、公子叔牙、公子溺、公子結。

這六卿和魯庄公是什麼關係呢?慶父是他大哥,季友是他小弟,叔牙是他三弟,魯桓公總共才四個兒子,除了當國君的魯庄公外其他三個都為卿了,臧文仲又叫臧孫辰(也就是臧氏始祖臧僖伯公子彄孫子,魯孝公四世孫),魯庄公是魯孝公四世孫,則臧文仲是魯庄公堂兄弟,公子溺和公子結世系不明,可能是魯惠公子或魯隱公子,前者的話則是魯庄公叔父,後者的話則是魯庄公堂兄,則近支宗室全部為卿。

一切都還挺正常的吧,但後來發展卻脫離了軌道,首先魯庄公娶正妻很晚,魯庄公24年才迎娶哀姜,這時魯庄公都34歲了,他拖到這時才娶正妻明顯是母親文姜的壓力,等待哀姜長大,哀姜很大可能是齊襄公之女,和魯庄公有殺父之仇,所以魯庄公不碰她,和她各玩各的,哀姜正青春年少,勾搭上慶父很正常,但因此帶來一個問題,魯庄公直到死也沒有也不可能有嫡子,魯庄公死時才40多歲,哀姜才20來歲,理論上誕生嫡子的概率還是很大的,所以魯庄公也沒在生前立太子。等到魯庄公得病快要死了才要確定下一任國君,就把叔牙和季友分別叫來詢問,叔牙說魯國經常一繼一及可以立慶父,當然魯庄公是不會同意的,他有至少四個兒子,怎麼會同意不立兒子立兄弟呢,季友則說以死立公子般,所以魯庄公把公子般託付給季友了,但是季友私自殺了叔牙是違背道德法律的。至於魯庄公是否詢問慶父該立誰也不得而知,可能平常討論立儲時主張立貴立公子啟所以魯庄公沒有詢問他。

季友扶立公子般後,公子般住在外祖父黨氏家,被曾經鞭打的情敵大力士圉人犖殺了,慶父就立了哀姜的陪嫁叔姜的兒子公子啟為國君,慶父肯定得追究季友殺害叔牙的責任,所以季友帶了公子申跑到陳國,慶父就專魯國之政,就這樣過了兩年,公子啟也就是魯閔公(十歲)和齊桓公會面後不知道怎麼膽子就大了起來,可能是齊桓公認為慶父專政不利於齊,就唆使魯閔公要求慶父讓季友也回來為卿,導致和慶父的衝突加劇,慶父就殺了魯閔公,魯閔公是齊女之子,這下齊桓公找到借口干預魯國之政了,而魯國其他公族這時可能沒表態,魯庄公的其他兒子估計也沒在魯國(公子遂可能也跑了),導致慶父下不了台,然後他跑到莒國(這段肯定有原因,不然他好好的國內執政不當怎麼就流亡了呢),季友就回國立公子申為君,逼迫慶父自殺,然後季友就專魯國之政十多年。魯國於是立叔牙之子、慶父之子為大夫,這裡面叔牙是最無辜的,什麼也沒幹就死了,慶父對魯國來說是毀譽參半,雖然他殺了國君,但是也抵禦了齊桓公對魯國國政的干預,而季友也不是史書說的什麼大聖人,至少他就殺了他哥哥叔牙。

慶父兒子公孫敖十多年後率領各國聯軍援助徐國,應該已經為卿,從時間算正是季友死前一年,季友死後為正卿,公孫敖這個人為美人而放棄權利,他到莒國替堂弟公子遂迎親而自己娶了莒女,差一點導致內亂,後來乾脆就跑到莒國去了,讓公子遂(東門襄仲)得以執政。

公子申(魯僖公)時期他的近親主要就是叔父季友,堂兄弟公孫敖(慶父子),公孫茲(叔牙子),弟弟公子遂(東門襄仲),這些人都為卿,魯文公死時東門襄仲殺嫡立庶立魯宣公,導致魯君喪失了很大部分權利,這時三桓都到第三代了,根蘩葉茂,而東門氏才第二代,所以東門襄仲一死,大權在三桓那邊,魯宣公和東門襄仲之子公孫歸父謀劃驅逐三桓,公孫歸父去晉國借兵期間剛好魯宣公死了,於是季文子要求驅逐東門氏,臧氏(為司寇)為了魯國安定考慮就把東門氏驅逐出去,三桓的卿位和職位才正式世襲下來,季氏為司徒,孟氏為司空,叔孫氏為司馬,他們通過三分公室四分公室把公室的經濟軍事大權搶走大部分,但也不能說魯君這時什麼權利也沒有,魯君還是有一些權利的,魯君的實力打倒一家可以,但是對付三家是不夠的,後面的魯昭公魯哀公魯定公都嘗試過,除非三桓分裂或者外部干預,才有可能。

綜上,三桓(魯桓公三個兒子的後代)因為這些原因佔據了三個主要卿位(三有司),使得魯君能任命的卿位有限,兩次瓜分公室的經濟軍事特權,使得公室的力量削弱,三桓專魯其實是三桓和魯君、魯公族們的貴族聯合政權,三桓聯合體力量壓倒了魯君和其他貴族,所以三桓的許多意志得以實行。


魯桓公因為小舅子齊襄公和自己妻子偷情被莫名殺死。

魯庄公一上任就遭遇史上最大的危機:齊魯外交危機。

隨後齊襄公死於內亂,齊桓公繼位,魯國被迫殺死自己支持的公子糾,交出管仲。

齊國開始惡整魯國。魯庄公被迫重用公室子弟應付危機,自己的親兄弟們(也就是三桓+慶父崛起)年富力強自然優先了。

魯庄公早逝,兒子年幼,慶父內亂,三桓起兵平叛,自此徹底把持了魯國內政。


三桓是魯桓公分出去的三支,其實是魯國國君的叔伯。「專」體現在經濟權、兵權被瓜分,服從三個大夫的人多,服從魯國國君的人少。其實魯國並不大,就是今天山東省濟寧市那一點地方,國君也不過是個市長


以下都是戲說啊,

有這麼一個家族社團啊一代一代往下傳,到了桓公的時候,他有四個很有能力的兒子,桓公把老大位置給大兒子庄公,讓另外三個兒子來幫忙管理,分別當堂口大哥。

這種辦法也挺好的,有能力的兒子也能來幫忙,家族社團也會更強。

可是吧,庄公要死了才生了個小兒子,他自然是想讓自己兒子當社團大哥的,但是庄公怕這三個兄弟鬧事,就挨個問,可是慶父表示哥們兒人帥身體棒,憑啥不讓我來啊。叔牙兄弟表示我同意慶父!庄公表示季友你啥意思?季友呢,殺了叔牙驅逐慶父,表示,你們死了後代也會昌盛的。

於是季友就成為了魯國一時的代理大哥,這哥仨家族抱團了(這裡不細說慶夫那些事,這裡面發生了一些慶夫這個沒腦子兄弟反覆的事),他們三個家族對於權力的天然靠近使得他們需要抱團。人在江湖混,一個team沒有名號怎麼成?剛好他們是桓公兒子啊。

於是他們就被人們叫做魯國桓三兒,此處可以兒化。桓三兒像話嘛,好歹大家都是出來混古惑仔的,怎麼我們仨名號就像是街頭無賴,怎麼滴也得像東興五虎,香港雙龍吧,以後就叫魯國三桓!

這麼一抱團可了不得,魯社團小啊,一共才三個堂口(三軍),一人一個不說,還報了團,我這個社團老大還怎麼混?

毛主席告訴我們,槍杆子里出政權。沒有下層支持,無法構建上層權力。魯國大哥就這麼被架空了,毫無反抗之力。

這期間但凡反抗,魯國大哥就會多出一位「哀」「廢」「湣」這種謚號的大哥了。

別的國家來使,一般都是象徵性看一下魯國大哥,然後商量社團的事就是和三桓商量了。

三桓也不再是三個人的名號,而是三個家族。勢力遍布社團。

魯國大哥也學會了,自己是搞不過三桓家族的,但是自己沒必要急啊,一急,自己就完蛋,反正自己還是名義上的魯國大哥,他們因為互相扯皮也不會推翻自己。於是開始鼓搗兄弟們去推翻三桓,魯國之後每個大哥的兄弟都因為三桓霸權導致自己沒權力。

可是吧,這些兄弟各個廢物,要不然就是投入了三桓懷抱,要不就是鬥爭失敗出走。

這期間陽虎家臣掌國家則是另一個有趣的事了,算是三桓泰極丕來。

這就是三桓專魯,說白了就是「庄爺爺的兄弟們掌了權阻止了湣公的兄弟們掌權也阻止了之後各個魯公的兄弟們的掌權。從此魯國社團說話扛旗的不再是魯國大哥這一系,而是三桓家族。


就是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公卿做大,中央集權越來越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