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個東周前期要叫春秋呢?


「春秋戰國」的「春秋」二字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沒有「夏冬」? - 中國歷史

春秋不是朝代,是時代的代稱。


寫個新出文獻中的小發現

新出安大簡中有一篇楚史材料,根據黃德寬《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概述》記載,這篇楚史材料的最後一簡為「陳子魚入陳,驛告葉,葉公見,春秋適三百歲」

這裡面提到了兩個人,葉公就是葉公好龍這個故事的主角,著名的沈諸梁,與孔子不但是同時代而且跟孔子有過對話並載入論語,而陳子魚在傳世文獻似乎未見記載(我讀書不多,如果有遺漏都是我的錯),但孔子弟子有陳子禽,陳子禽之兄叫陳子車,皆載於論語,估計這個陳子魚與陳子禽、陳子車都有關係

這件事或許發生於公元前489年,也就是孔子與葉公交流的那一年,陳子魚是為孔子來探路,距離千畝之戰剛好300年,或許發生在公元前470年,剛好是平王東遷300年,但不管怎麼樣,上限與下限非常接近於我們傳統認識上的春秋時代,不知是巧合還是將戰國時人已經把這一時期認為春秋時期


因為有本書叫春秋,而這本書的作者叫孔子,春秋時代和春秋描寫的時間跨度基本相等,春秋時代比春秋記載的時代稍微長點
我們以前古代漢語老師是這樣解釋的,古人對季節的感受不敏感,只有冷熱,即春秋,所以春秋是時間的代名詞,後來人的感覺敏感了就細分了時節,成了四季,個人覺得有點扯。。。大秦帝國里我記得作者是這樣解釋的:冬夏天氣比較酷,都窩家裡,春秋氣候宜人,適合幹活和打仗以及其他很多活動,比如現在有很多詞語,春耕秋收,秋後問斬,秋後算賬等等,所以一般大事都是春秋兩季發生,所以史官一般記載也都在這兩季,春秋就成歷史的代名詞啦。我覺得這個還比較有道理,但也沒考證過。

《左傳》中"國之大事,在戎與祀。"一般都在春秋作戰和勞作,古代條件惡劣,夏天炎熱,冬天寒冷,而且在春天君主祭祀祈求一年好的收成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作戰也是好時機。因為當時冬天的狀態就是君子無衣,小人無褐,再加上冬天雪深,道路不平,不利於奔襲作戰。夏天盔甲太重,而且太炎熱,不利於戰馬和人員的作戰,熱死的人多,自我消耗過大,不利於作戰。所以大部分都在春天作戰,比如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比如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秋天又是收穫的季節,記錄頻繁。所以各國記錄事件都集中在春天和秋天。春秋又是四季輪迴的兩個典型季節,有年年輪迴的意味。

而且鉤沉這個詞也是一種說法。出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醫理論著作《黃帝內經》里:正常人的脈象會隨四時的更替而發生相應的變動,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 鉤應夏,沉應冬,鉤沉其實就是夏冬的意思。

鉤沉是春秋的另一種說法。(其實我不太認同這個說法)


因為那個時候植被未破壞,黃河流域都還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黃河流域甚至有竹,北方地區有梅生長,河南地區多象(到漢朝也多象故名豫州)。後來因為農業開發過度的原因,導致黃河流域荒漠化,植被大幅減少,生態被破壞,氣候線難移,那時候河南氣候和今天非洲大平原氣候非常相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南方的朋友應該清楚是什麼樣子,春秋很形象
因為受季風環流影響,我國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多端,正如春秋時期社會經濟急劇變化,政治局面錯綜複雜,軍事鬥爭層出不窮,學術文化異彩紛呈。古人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秋兩季是大事多發的季節,而夏冬人的活動都會減少。
「春秋」,指一個國家的發展史,國家總會因為時間而不斷變化,春秋兩個季節是很明顯的時間變化更替點,所以叫「春秋」,後來孔子撰寫《春秋》,成為私家撰史第一人。呂不韋及其門客撰寫《呂氏春秋》,記載的也是一段歷史,名字也有「春秋」二字


因為《春秋》
因為《春秋》

春秋是公正的意思


查百度「東周」,這個是朝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