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声学专业人员,却没有特意去购买音响产品,也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


声学方向很多,绝大多数方向跟耳机、音响等等毫无关系,所以这个问题建议改为「电声方向的你云云」。

我们电声实验室,主要工作就是做各种扬声器耳机音箱音频演算法等等。对我而言,视听实验室的好音箱听多了,对这种东西就无所谓了。反正能跟实验室设备比的买不起,买的起的,比起实验室要差得多,不如就买个便宜的听个响了。换句话说,便宜的看不上,看得上的又买不起(当然,主要是穷……)。

我记得之前做听音实验,连著4天每天去实验室听1个小时左右。完了觉得有一段素材挺好听的,回去搜了下,上网易云用手机外放听,听完第一句差点想把手机砸了……

据我所知,确实是有师兄买房的时候自己设计家里的声学系统的,不过我自己离这个阶段还有点遥远……


我同学同行大部分都不怎么在意耳机音响,更不要说声学环境设计了。

原因很简单:声学没你们理解的那么狭隘。


根据我的经验,同行大多数是音乐爱好者。音乐认知的研究证实,有没有音乐类和声学类背景(music expertise / sound expertise)对于回放音乐的认知过程是有所不同的。有这些expertise的人往往更注重音乐的内容,而把音质放在第二位,在音质较差的情况下这些人也比较不容易受到其影响,音乐的高层认知活动受音质影响较小。换句话说,花重金追求音质的人群里可能懂音乐的就是少数了。


四个扬声器都是二手的,一共42欧。用了四五年。

哦对,42欧还包括一个二手显示器,前几天刚淘汰下去。

什么时候这四个老哥不行了,我想整一套真力。

为啥选真力?做实验用过,听著舒服。


大学的学院里有一位老师,头衔里有声学学会什么的,可我们学院是搞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的,就好奇查了一下,原来那位老师主要做晶体振荡器/声表面波这一类的电子元器件,这对选择音箱耳机设备大概没有任何帮助(手动滑稽


还是多关注一下软体吧,好的唱片一样感动的你泪流满面还不怎么花钱。


耳机,音响属于电声范畴,工程问题居多,需要经验,其它声学范畴的研究人员不一定有相关认知,电声基础是必要的,但对调音,声质分析,扬声器系统设计,音腔腔体等有个概念,才具备自己进行设计的能力。


电声技术非常落后,可能也不叫落后,叫长时间没进展,你去看苹果,bose的设计,原理能追溯到上世纪20-30年代的文章,所以搞声学研究的人为嘛要去知道电声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