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杨老的成就(或者说理论)晦涩难懂,但不妨碍可以宣传其爱国之心,对国家的贡献吧?

另外以美帝这样的流氓国家为啥能放杨振宁先生回国?(这个纯属个人好奇)


杨李之争,中国高层是给新闻口下过令的,不得参与他们的纠纷。二人的纷争扩大化,就是美国媒体的参与推波助澜导致的。二人的争论,国内外很多同行都表示过不屑,奥本海默也曾力劝杨振宁,但是杨没有听。这场争论对杨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杨振宁历交中国五代领导人,与高层的关系很密切,从对中国教育、科技的影响力来说,是要远大于邓稼先的。杨与邓的领域也完全不同,邓更偏向工程技术领域,杨则是基础科学领域。邓稼先是「体制内」的人,对邓稼先的宣传,是出于政治需要,就像刘强东说「你们都是我的兄弟」一样。点到即止,说到这里再说下去就没意思了,明白的自然会明白。

将来杨百年之后,盖棺定论之时,肯定会有一波对杨一生功绩的肯定和宣传。邓稼先的贡献,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数十年地位;而杨的贡献,则是奠定了中国人在人类文明史上数百年的地位。孰轻孰重,要结合历史的进程来看,不同时代肯定会有不同的评价。你跟脑壳被枪顶的人谈贝多芬交响曲有多好,人会认为你在使坏,但是等他脱了那危险,你再天天跟他谈谁救了他,他就会厌恶你了,这就是人性。

当年如果邓稼先留在美国,是不是会做出比杨更大的贡献?也许是,也许不是。我们感谢邓稼先做出的牺牲,但是不能因为有人做出了牺牲,就否定了其他人的成功,其他人的努力就不值得赞许;也不能因为其他人的成功,就否定了个人为国家和时代做出的牺牲的人。两种观点都很要不得。

杨在中国所享受到的政治待遇,是高于其美国同行在美国享受的政治待遇的,完全匹配其贡献。但是现在有一些人,在杨还活蹦乱跳的时候,就想来一波造神运动,把杨造成神——你们是不是闲的没事干了?没事干读读杨振宁写的书。

因为不管你们喜欢杨也好,讨厌杨也好,杨振宁在物理学史、科学史、人类文明史、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都已经完全确定了,谁也改变不了,这些史书将来必定少不了杨的一个篇幅,也不会因为你们的一厢情愿有拔高或贬低。


题主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因为国内网民的素质底下,信息获取渠道少(主要为无良自媒体),以及杨老本身的特殊经历(简而言之,国家可以,但是,并不会效果)

以下三张图非常直观

和百度的差别一目了然

杨老自身的经历不过多赘述,其他答主的回答中已经有很多了。而我要说的是总有人以畜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人。(这就是根本原因,因为钱,邓二人已经接近圣人的标准,所以暴民就有理由攻击不是圣人的人)

众所周知(在网路暴民中并不),杨老是保钓精神领袖,而中国在钓鱼岛纠纷那段时间中大量暴民打砸日货,损害他人(同胞)私有财产,最后大多以法不责众收尾(这件事让我最感到悲哀和可笑的是,这也许是暴民们与杨老唯一的交集了)

对于网路暴民来说,道德的定义是异于常人的。道德,是人类自我约束的上限,最高标准(划重点),核心要素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至于某些人……我在这里抨击了他们,他们会说我道德绑架,然后再借此站到道德制高点反过来攻击我,至于我说的是否属实,大家心里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我这段话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了后路,如果有杠精在这里跳脚,那就贻笑大方了,但是换个思路来说,就是我做不到宽于待人,自身的修为仍需进步啊)

题主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没必要,也留不住

首先来说最直观的,杨老的论文是全世界的学者都可以查阅的,而钱,邓二人带回的是绝密级别的设计图纸,这其中的差别可不止一星半点。

而且钱,邓二人的空气动力学,核物理均为出国研修,也就是说,他们带回国的图纸等是有导师和同研究组成员的一份的,而不单单是中国人独立的研究成果(再次划重点)

而杨老1957年获诺奖,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所以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出了一位世界顶尖的学者(除了网路暴民)杨老于1945年赴芝加哥大学留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此前于西南联大物理学研究生毕业。西南联大四个字,不知有没有分量堵住暴民的嘴?

接下来说留不住的原因,除了先前提到的保钓事件外,还有一点,就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除文学奖以外,中国大陆仅有一次获得诺奖提名,也就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于1966年成功合成,1979年评选(失败),不巧,这次的提名人正是杨振宁(这应该是高中历史及生物课本的必修内容,侧面反映了一下网路暴民的文化水平)杨老的所作所为,一直在向全世界高调宣扬自己的中国人身份,美国又怎能留住他呢?如果强留,只是在国际上给自己树立强权形象而已

接下来放一段杨老与邓老等人的小故事,摘自许鹿希采访

杨振宁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帮助邓稼先,无论是他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就说1971年他第一次回中国访问的时候吧,在上海一到飞机场,接待他的外事人员问他要会见什么人,他就开了个名单,在北京要见的第一个就是邓稼先,这个名单很快就传到周恩来总理那里了,周总理就说赶紧把邓稼先找著,让邓稼先在北京接待杨振宁,可邓稼先当时正好是在青海的221基地,那些造反派和军管人员正在批判他们,给他们办学习班呢。

  ——科学家也办学习班?

  「嗯,办学习班,有邓稼先、于敏、陈能宽,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就有3个,另外还有十几个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都是骨干,办学习班,捏造事实,非说他们是有意搞破坏,这是非常冤枉的事。当时情况非常危险,正好这时赶上杨振宁回来,要见邓稼先,局面改变了,邓稼先得到解救。邓稼先一走,那个所谓的学习班就垮了,所以把陈能宽、于敏等受批判的科学家也救了。另外十几个人,也都是我们国家非常宝贵的人才,他们也都得救了。这个事情非常巧合。

  所以他们俩的关系不一般。这就是我为什么在那本《邓稼先传》里写他们虽然是同学但是他们的友情比兄弟的情义还要深的原因了。

如果没有杨老的屡次帮助,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另一个遗憾的故事了(即便如此,两弹元勋姚桐斌与钱晋依然惨死在了那场历史闹剧中,这是国之不幸)

另外,关于杨老的成就,仅论获诺奖的宇称不守恒,便是超越了现今物理学的问题。

对称性,这个概念非常容易理解。如果我们说一个东西时间对称,那就意味著一个物体花了一定的时间从a到b,那么在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反演时间,就同样可以得到同样的时间从b到a的结果;如果我们说一个东西镜像对称,那将这个东西必然在镜子中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样子。诸如此类。

然而说来难以置信,在物理学上,这种对称性并不是始终成立的。 比如在对称性方面,弱相互作用力就非常特殊。弱相互作用力不服从镜象反演对称性(宇称),不服从电荷共轭对称性,不服从电荷共轭和宇称同时对称性,不服从时间反演对称性。同时,弱相互作用下同位旋、奇异数、粲数、底数等量子数不守恒(会造成夸克「味」的改变)。

引力表面看来是服从对称性的,但引力有许多说不清楚的地方。目前的理论中,对于引力的对称性比较难给予定义,虽然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就是时空对称性的结果。

随便举一个最容易理解例子。众所周知自然界从在四种最基本的作用力,在其中的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中,吸引和排斥都是对称的。但这种对称在引力中并不存在,引力只有吸引,而不存在排斥。很显然在这部分中,引力先天就是不对称的。 千万不要以为这不重要,正是因为引力在这个方面对称性残破,所以虽然它是四大相互作用力中最微弱的,却能够持续叠加而不像其它三种力那样吸引和排斥会相互抵消。这就使得在宏观层面上,引力的作用会是决定性的——这正是使得我们能够安全地站在地球上的根本原因。 曾经人们认为物理定律有三种对称性,分别是电荷(c)、宇称(p)和时间(t)。但在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弱相互作用力下宇称不守恒,第一次将不对称这种古怪的概念赋予了物理学界。后来,人们又发现了电荷对称性同样是残缺的。更重要的是,电荷共轭和宇称的同时对称性(等价于时间反演变换)同样会被破坏。由于cpt联合对称是被证明了的,而电荷共轭和宇称的同时对称性不成立,那么很自然的推论就是时间反演对称(t)也不成立! 如此一来,我们所知的,看起来是那么理所当然的对称性已经被现实抽得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现有的线索似乎表明,量子引力论(比如弦论)很可能连洛伦兹不变性都不遵守,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哲学问题,就是自然界是否生来排斥著细节的对称。 不用为这种困惑而感到不自在。因为事实上,地球上最出色的那些头脑也同样对此感到不自在。泡利就曾经对宇称不守恒理论说过这样的话:「我无法相信上帝居然是个左撇子」。

不是

为什么

你们

都觉得

我是在捧杨振宁贬邓稼先?

他们就是不能比啊!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邓稼先的格局是国家,杨振宁的格局是世界物理学。

我们类比一下,你爸爸代表著你的家庭,一个民族英雄代表著国家。

那请问,是你爸爸伟大,还是那个民族英雄伟大?

这就是没法比啊!难道不是都很伟大吗?我难道不能又爱我爸爸又尊敬民族英雄?非要分个高下?

他们干的事都不一样咋比?

为什么非要觉得我是在捧杨振宁?我说「我绝对没觉得他们谁好谁坏」,是他们俩真的没法比较啊。你们非要把你爸爸和民族英雄比,你们非要想先救女朋友还是先救你妈妈,那我也没办法啊!

天天在那比谁伟大闲不闲啊!杠精真多。

以下原回答。


牛顿干了啥?

伽利略干了啥?

爱因斯坦干了啥?

我们谈到这些人的伟大之处,从来不会说「他为英国做了啥啥啥」「他为美国做了啥啥啥」。

而是说他们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界的发展。

邓稼先干了什么?他弄出了原子弹,保住了新中国。

他的贡献是对于中国的,所以我国当然要宣传他。你把我命救了我难道不感激你?

杨振宁虽然对中国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他一没像邓稼先一样把中国的命给救了,二是他的贡献主要是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所以中国不会像宣传邓稼先一样宣传他。

但是,杨振宁会和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一样,进入课本被世界记住啊。

我绝对没有说杨振宁和邓稼先谁好谁坏。他们只是干著不同的事而已,都一样伟大。只是一个应该被中国宣传,一个更应该被记入物理学课本而已。


国家一直大肆宣扬,只是黑他的人不关注……就算说了也不懂……

然后,美帝限制回国要搞清楚性质,杨振宁这类研究,研究成果是全世界共享的,回国跟不回国区别不大,这也是我觉得那些整天BB杨振宁是否回国的人搞笑,论文都公开的,在哪研究不一样?钱学森是研究战略核武器的,美帝放他回中国做武器打自己?更何况钱学森在美国可是战略武器核心顾问,回国就直接能带回来大量资料跟经验,如果一个日本人在中国战略武器核心团队成为核心顾问,现在要带著技术回日本搞核武器然后估计就要在亚洲跟我们对著干,我作为中国人我也不放他走……


评论区出现了一位研究玄学的大师过来批评杨振宁,真是厉害~


国家不宣传杨振宁,确实是这样的。

因为从客观上来讲,杨振宁确实是一个正面负面评价都很多,特别矛盾的人。

中央媒体制作了无数邓稼先,钱学森,李政道,甚至于敏,何泽慧,等等等等无数的物理学家的纪录片和正面新闻报道,唯独没有杨振宁,这不是偶然为之,这是刻意的。

因为国家媒体宣传一个科学家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因为科学成就。

而是因为宣传这个人,能传递一种怎样的价值观。

可以宣传艰苦条件下的努力奋斗,可以宣传默默无闻后的厚积薄发,这几乎是每个物理学家都具备的条件。

可以宣传爱国情怀,可以宣传归国热情,这些是那些将最好年华留在祖国,或即使身在海外,却始终为国贡献的人们所独具的。

而杨振宁呢,不是说没有爱国情怀,也不是说不具备归国热情,只是九十多岁才完全落叶归根,这种程度的热情,说「余热」都只能是勉强算得上吧。

你说,国家如果宣传这种热情,年轻人们能学点什么呢?

学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著把青春留在资源最好的国外,等功成名就了再回国养老?

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回国养老的人。

虽然杨振宁回国还是邀请回了比如姚期智这样的大师回国工作,但是宣传这种程度的贡献,还不如直接宣传姚期智的回国来的实在。

更别说一大把年纪娶了可以做自己孙女的娇妻这种事。这些事儿不是说不可以,以杨振宁这种程度的学术成就,环球小姐配他都不过分。但是,客观上大家都已经知道这些事情了,如果还宣传了杨振宁的学术成就,那么会给一部分人带来什么样的印象呢?功成名就了就可以为所欲为?

这可不是国家希望看到的结果。

与李政道闹一辈子矛盾这种事儿,也不是什么值得被更多人八卦的话题。但是国家要是宣传了杨振宁,肯定有人就搜杨振宁的故事。然而现在的网上,一搜杨振宁,准能搜到和李政道的那些鸡毛蒜皮。

曾经的合作者最后记一辈子仇,较一辈子真儿,这多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而一大把年纪插手年轻人的实验,并且煽动舆论,更是典型「学阀」作风。九十好几的人了,不管有几分道理,不管有多么聪明,客观上就是会跟不上如今高速变化的社会和科学进展。所以,不插手年轻人的事才是对未来最大的尊重。

七天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崇尚学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交流碰撞,反对门户偏见和「学阀」作风,不得利用行政职务或学术地位压制不同学术观点;要鼓励年轻人大胆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积极与学术权威交流对话。」在这种国家层面的导向之下,敢问媒体应如何给出一个正面的宣传?

所以说,杨老的成就国家不是不承认,然而成就留在教科书里就够了。

而杨老的人,国家却是不想宣传的。

========

另,李政道的纪录片是很好看的。

《大师》:李政道?

www.iqiyi.com图标

你看,这样一个物理学大家,对他物理学成就的宣传不也只是几句话吗?

而整个纪录片的笔墨,重点在哪里?在李政道对于中国基础科学事业的推动啊。这种情怀,才是国家媒体希望向普通民众所传达的内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