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男,大學在讀,居於北方某城市。希望學習真正的傳統功夫,目的是實戰技擊和強身健體(尤其內家拳的筋骨和內壯)。

目前發現本市有教太極拳、形意拳的多位師父,都比較厲害。廣東有厲害的詠春拳傳人。具體而言,太極有陳式太極、楊氏太極(府內);形意爲尚氏形意;詠春拳爲實踐詠春(即梁紹鴻系)。

感覺這三個拳種都有比較科學的拳理。已知的太極和形意似乎更注重功法訓練,但散手訓練不多。詠春更重視散手,但沒有內功。不知該選擇學習哪一拳種?或者如果先後學習,應該從何者入手?

還望各位前輩解答


不建議混着練。不推薦練詠春。

值得一輩子練的拳,形意、太極都可以。能喫透一個拳種,就已經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了。

太極拳說,“大成者,代不數人”。目前看,確實如此。

找個水平高的老師,不僅會練還要會教,可遇不可求。

獨孤逸風:想學太極拳,有靠譜的推薦嗎??

www.zhihu.com圖標

根據個人觀察總結,形意的基本功漲得快兼容性強(非常重視站樁和單式的結合轉換),詠春的手法學的比較快(技巧性好),太極比較慢但是啓發性比較強(拳理深刻)。

並且,詠春兼容性有問題,先學詠春的對練形意有些干擾;太極拳一般需要有一定基礎,先練形意再練太極進度會很快,而單練太極有可能很長時間都出不來東西。

所以綜合起來,如果希望最終三個拳種都學的話,推薦第一個先練形意拳,打好站樁和單式的基礎,練好五行拳的至少一式,再根據自己情況,如果重技巧和實戰先練詠春,注重拳理挖掘就先練太極。


詠春-形意-太極,按這個順序來,更合理些,如果詠春的傳承比較純粹,也樂於傳授,只學詠春也是可以的。

但要是想提升實戰能力,選現代搏擊更好些,拳擊、泰拳更合適些,這些搏擊,訓練都是直接圍着擂臺搭建的,訓練效率會更高些。


...甭相信啥內家拳外家拳的說辭

作爲陳氏太極拳傳人,並不太建議你練太極,哪家的都一樣

現階段市面上教太極拳的,大多都沒啥實戰技擊經驗,他們教你的所謂實戰用法,更多是自己的臆想和師父的臆想,太極這一門裏能實戰的人非常少,畢竟這麼多年不靠實戰掙的更多,誰還研究這個

形意拳,本身有不少登記在冊的高手前輩,現在能教實戰的師傅也有不少,遇到的幾率大一些,就是套路不咋好看,無論是傳統還是學院派都沒整出多好看的套路,缺乏裝x的效果

詠春拳,近些年隨着電影而大熱,這個流派本身也沒啥可表演的,就是個走實戰的流派,能教實戰的師傅比例應該是你說的這幾家裏最多的,梁紹鴻系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這兩年網上挺火的那個詠春競賽套路倒是挺好看,頗有大師風範,學了可以裝一手x

綜合來看你還是學詠春吧...


首先明確一點,大多數人,無論南北方,都覺得南拳沒有內功,這是以訛傳訛的結果。

當然了,現在學南方拳種說自己沒內功的,不外乎幾種情況——沒學好,沒學到,不想教,又或者自以爲悟出更好的。

換做是以前,有人說詠春或者其他南拳沒內功,我是絕對不會有什麼好話說出來。但是現在的我,覺得這種不是想跟人交流該有的態度。有話,還是要好好說。

現存的大多數南拳,都跟大明水師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加上曠日持久的反清復明運動過程中,南北方反清武裝進行了大量的武術交流學習。尤其在反清運動的後期,衆多明朝遺民進一步南遷,該有的,南方早有了。

迴歸問題本身,這幾個流派我都接觸過,會點皮毛。本質上,大家追求的都是一個東西,只不過在起步階段用的方法有差別。所以,比起哪個更適合初學者,你還不如考慮一下自己學哪個更方便。一個流派再好再適合你,你學不到真的學不到對的,等於白搭。尤其按照目前的社會形態,想遇到合適的師父,真的需要花不少功夫去找。

還有一點,練什麼流派,都要面對喫飯這一關。這一關熬過了,才能把練拳這事堅持下來。五塊錢難倒英雄漢,是不變的定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