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19岁,虽然还在读书还在象牙塔,但是对未来极其迷茫,甚至有点厌世。想知道是我幼稚,还是年纪大点也这样


25马上26,读研做毕业项目,学历和业务能力职业规划决定以后的路走多远。同龄人也在忙工作或者考试。工作能力不好没定下来没钱去谈结婚谈繁殖都是扯淡都是累赘。


96年,今年刚好25,在一家不好不坏的公司,干著不好不坏的工作。

穷,在上海到手六千多工资,扣除房租和日常的生活费,支撑不起什么大额的消费,更别提孝敬父母,所幸父母对我要求不高,他们都是农民出身,在工厂和工地做著非常非常辛苦的工作,在他们眼里,儿子只要能脱离卖体力的工作就行了。

单身,日常宅家,社交活动并不多,听著别人说这无用社交的话,但实际上呆在这也没做太多有意义的事。

六点前能下班,太闲了于是学了点吉他,不指望能够惊艳众人,只是为了取悦自己,向自己证明自己还不是个完全的废人。

学历挺重要的,真的真的很重要,它影响了你有没有面试资格,影响了你的底薪和起薪,影响了你未来的晋升道路。专科出身,现在在自考本科,没有办法,这是我能选择的最好的方式之一,顺利的话今年能拿证,但是学位证能不能拿到不好说,因为英语成绩不好。也许工作三年后拿到学历,紧紧是到达别人的起点而已,甚至还没有到达,毕竟全日制跟我下班后花一小时学习所取得的证书,含金量不同也是应该的。

出了学校之后,最大的改变就是,承认自己不是个天才,那什么当年努力一下就能更好的话都是糊弄自己,在学校所做的看似特立独行的事情,代购、摆摊、开店什么玩意的,当年觉得自己很牛逼,现在来看,价值并不高。别人对你的夸赞是毫无成本的,开心下就好,但要是认为自己真的天下无敌了,那事就大了。很多事情,靠努力是没法实现的,做不了第一,就尽可能做更好的老二。

之前在公司一个部门呆了两年,按照正常规律,该到了升职的时候了,疫情在家呆了几个月,回来的时候,部门解散了,换了另一个部门,不喜欢,尽管领导承诺了年底可以往上挪个半级,但是如果讨厌一份工作,多拿几百块钱工资也没有任何意义。后来因为在公司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给我调到了人资部门,其实也差不多,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情,人资在公司中的地位确实不咋地,有一身牛逼的技术,或者能直接创造收益的部门,话语权都会高很多。

刚毕业那会,天天下班了就打游戏,上班也就坐在办公室,身体肯定是不太健康的,现在有时候会去拳馆学泰拳,效果还是很明显,精气神好了很多。人呐,还是得运动,身体最重要。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撑得住更高的责任,更高的薪资,但是机会一直没来,我不确定是自己真的能力不够,还是没有到达引起质变的那个点,又或者领导最看重的不是能力。开始有点质疑自己,但是又有些不甘心。大概就是自认为有无限的能量,但是又没法静下来去雕琢,而又不是很甘心,于是偶尔也会逼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哪怕是三分钟热度,有这三分钟,总比没这三分钟好。

理想,其实不怎么想了,想著想著就容易降低理想的高度,只想著过好当下,四月份自考完成,准备去学习一下设计相关的技能,肯定能派上用场,但是能不能换来更多,不敢确定。反正吧,取悦自己最重要,做一些事情,告诉自己还在努力,还在学习,还年轻,还有机会,这样能让自己不那么丧。

我觉得吧,每个人对生活的定义不一样,有的人觉得能有个轻松的工作养活自己,下班能玩玩游戏喝喝酒就足够快乐,有的人觉得自己应该站的更高,撑得起车房和所有的野心才过瘾,这都无可厚非,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身体很重要,快乐很重要,能让自己一直快乐那就太棒了,甭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曾经也有很多长辈给我很多建议和经验,自己在当时只是嗤之以鼻,后来都是一个个的教训让自己长记性。

好好读书吧,这事最简单,性价比最高,最重要的是,书读多了之后,我们这些人写得这些话,你看了起码有分辨的能力。

祝好


马上要二十七了。现状嘛,就是咸鱼一条。心态嘛,能健康活著就够好了。


大学,真的是一个学习的宝地,提高你广度和深度的最好地方。


现状就是:对世界报以期待,对未来充满希望。

其实讨厌这个世界是很常见的事情。

现在,你可能是这种心态:因为迷茫,所以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做。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而迷茫。

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其实打破这个死循环,要靠自己并不容易。

所以最好有个人可以带著你去走出这样的圈子。例如找个开朗的朋友,模仿下他的做法,最主要的是体验你所没有而他却拥有的体验。这个是重点。

不要觉得这个体验对自己可能不太合适,不要畏手畏脚,你先去体验,然后再评价是否适合自己。等到你觉得合适的时候,再停止体验或者做些改动。

所以,说了这么多,就一点:

对我来说,人生就是多去体验,谁让人生的终点都是一样的呢?体验更多的东西,体验让自己快乐的东西。

挺喜欢一个观点,你可以参考下:

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