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語言的文字,最初的時候從讀音發展出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吧?我們看到那麼多的文字,都是選用的表音文字。拉丁文是如此、日文也是如此,東南亞的那一片也是如此,俄文也是如此,即使如韓國這種與中華文化密不可分且很晚才創造自己文字的情況,仍然選擇了諺文。

那麼我們漢字是什麼時候開始與讀音分離的?

當然,也許有兩種可能:

1、一開始,漢字就與讀音分離了;

2、直到現在,漢字仍然沒有徹底與讀音分離(如:形聲字)


漢字始終都沒有與讀音分離呀……每一個漢字都有固定的讀音。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的,必然能對應語言的語音和語義,這是文字根本作用。否則這段話你都讀不出來,而是直接把意思傳到你腦子裡……

嘛……不過我姑且猜一下題主真正想問的是「形聲字的讀音為什麼不像聲旁了」。

首先要確認一點:語音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明朝陳第明確指出了:「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語音是一個動態的、不斷變化的系統。正是由於語音會發生變化,方言才會產生。

那麼,形聲字的聲旁與該字原本是相似的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有學者(忘了來源)統計過納西族東巴文的形聲字,結果是聲旁與被諧聲字相似性很高。說明在文字創立之初,形聲一定意味著相似的語音。

比如「海」字,其聲旁是「每」,通過查閱資料我們可以得知,這兩個字的韻部在上古都是「之部」(*?),其聲母也是接近的。個人擬作:海*m????,每*m??。

但諧聲只能說明相似,不能說明不同。海與每,一個聲母是清的,一個聲母是濁的。*m?在中古變成曉母*h,即今天的h,*m在中古變成明母*m,即今天的m。而韻母,之部三等*?在中古是之韻*?,到了今天是i;之部非三等*??在中古是咍韻*?i,今天是ai。

可見,在中古漢語的「海」和「每」就已經不像了。那為什麼人們還這樣寫字呢?因為文字是具有慣性的,相對語音是很保守的。現代的歐洲文字,但凡歷史比較悠久,其拼寫和發音都有較大差距。比如法語的oi,忠實地記錄了13世紀左右的發音*oi,但現在的發音卻是ua(該例子源自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我不懂法語)現在英語單詞不能完全看拼寫直接讀出發音,也是由於相比現代英語,拼寫更相近於古代的緣故。

那麼這種保守性是劣勢嗎?如同語言沒有「更先進」的語言和「更落後」的語言,我認為只要是能忠實記錄語言的文字,就沒有必要改革。保守的文字雖然不利拼讀,卻反應了古代的語音,更便於歷史語言學的研究。可謂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我們說大白話吧。

漢字並沒有和讀音分離,你仍然(大概)知道我打的這堆字應該怎麼讀。

但是人都有不認識的字,見到一個不認識的字,手邊又沒有字典的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對於漢字的類型有一種描述叫做「意音文字」,指它既表意,也表聲,也就是我們說的「形聲」。

比如「鍜」字,你可能乍一看不認識,但是你通過字形可以猜測它的讀音和含義,即通過「叚」猜測其音可能是xia或者jia之類,通過「釒」猜測其可能和金屬物品相關。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形聲字你都還可以這麼猜,但存在有相當一批你可以這樣猜對的字,而且這種讀半邊的行為也是古今字音發生特殊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樣,你就不能說漢字的字形和讀音是「分離」的。

然而認識鍜的前提是認識叚,或者其他帶這個偏旁的字。而且,即使認識叚或其他字,來猜也只能保證「類」是一樣的,即「鍜」和「叚」讀音類似。至於具體音值是會在時間長河中不斷變化的,為什麼呢?

因為絕大多數的古人連叚、假、瑕、蝦這些字他都不認識。中國到1900年識字率仍不到10%,1985年才達到75%。漢語一直是口口相傳,識字的貴族文人也在不斷地洗牌,所謂「通過漢字來『錨定』字音」只是思而不學的民科幻想出來的胡說罷了。


你錯了。

從文字發展的一般邏輯來說,最古早的文字都是從圖畫發展而來的象形文字,即傳說中的「表意文字」。古埃及的聖書文字、殷商的甲骨文、麗江的東巴文,莫不如此。至於拼音化那是後來的事情。


針對題主追問的「漢字拼音化」問題,這裡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因為這個問題過於宏大,我只能說個大概意見,僅供參考。

的確,世界上絕大多數文字都走上了拼音化的道路,而漢字事實上也進行過拼音化的嘗試。這種嘗試其實伴隨著明末以來的西學東漸就開始了,利瑪竇在《程氏墨苑》里用羅馬字母為漢字注音,金尼閣寫作《西儒耳目資》,儘管這些傳教士的活動都僅僅著眼於方便西人了解認讀漢字的目的,但客觀上開啟了漢字拼音化的先河,換言之,是西方文化的傳入刺激了中國人對漢字改革的嘗試。

民國以來,知識界對於漢字改革的熱情愈發高漲,這裡面伴隨著一種激進的要想對傳統文化進行革命的情緒,漢字難認、難寫,且數量眾多,在某些人眼中成為了阻礙文教普及、阻礙國家進步的障礙。無論是民國政府成立「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的行動,還是新中國設計漢語拼音的舉措,都是中國在官方層面推進漢字拼音化的努力,甚至於包括大陸推行簡化字都是,當時的政府高層就明確表態:漢字將來還是要走國際通行的拼音化道路的,但目前來說,簡化漢字是一種必要的權宜之計。

然而,幾百年來的漢字拼音化運動毫無成功的跡象。這其中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大概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文化上的惰性。這個不需要我展開闡述了。我認為這是阻礙漢字拼音化的一個因素,但不是關鍵因素,因為我認為,設若大陸官方決心推進漢字拼音化,憑著已被無數政治運動所證實的那種強大的國家動員力量,一定能夠克服掉文化的惰性,即使說未必能取得成功,但一定能形成某種聲勢。這一點我不便多說,請題主自行腦補。

二、漢字同音字眾多。準確來說,應該是漢語中同音的單音節詞太多,如果用拼音來記錄如此眾多的同音詞,必然存在困難。如趙元任所舉的「施氏食獅史」,如果用字母來記音會怎麼樣?用漢語拼音來寫,就會是shi shi shi shi shi,讓人不知所云了。我認為,這個因素的制約作用強於前述的第一個,但也並非關鍵因素。因為,實際語言中未必會遇到如此極端的句子,真遇到了,就不是單純是文字的困擾,其實是言語本身的困擾。不僅是寫不明白,根本上是聽不明白。事實上,我們可以把這個句子轉換為「一個關於施先生(或者女士)吃獅子的故事」,這樣的話,要用拼音來記錄就未必不可了。

三、漢語方言眾多、差異嚴重。漢字不直接記音(注意不是漢字不記音,任何文字都是記音的,只不過漢字是整體地記錄一個音節,而不具體地去摹寫音素),可以適應方言上的巨大差異。北京人念「君」與廣東人念「君」有很大不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同寫一個「君」字,這是漢字超越於方言的優越性。如果推行了拼音化,勢必會造成全國各地文字上的嚴重分歧,這將顛覆自秦漢以來「書同文」的歷史走勢。美語與母體的英語的一致性,較之漢語內部方言的一致性強得太多,但都造成了文字書寫上的一些差異,如centre/center(後者是為了適應美語多捲舌音的特點),如果將漢字拼音化,其分歧將會何等嚴重?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崇尚「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這是不能允許的。

文化的背後是政治。我想這是理解漢字拼音化運動的一個正確入口。


我認為漢字的音與義並沒有分離。

樓主說法,有點像字表音或是表義。

列舉的諸國文字,都是拼音文字,拼出一個音,代表一個義。所以字表音。

漢字,首先是表義。象形字,一形代表一義。義與音搭配,成為一套完整的使用系統。而有些使用中同音的事物,用不同的字形來表示,就出現了一音對應多字的漢字現象。其它造字方法不贅述,出發點都是表義。


謝邀。

不能用拼音文字類比漢字,漢字是目前主流文字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先有口語再按照口語造字「、「文字是讀音的符號體現」不適用於漢字。

首先,無論漢字還是拼音文字,都屬於符號跟語音的對應,符號本身不會發音,都是人規定好哪個音對應哪個符號,這在文字設計的最初就確定了,「分離」是後來的事。

第二,拼音文字的符號系統很簡單,一般一套幾十個,所以給人一種所見即所讀的感覺,就是符號本身是奔著反映音素、音系去設計的,書寫方便易於掌握,所以說「我寫即我說」。而漢字一開始就不是表音為主要目的,是以形為主的,奔著字形反映形象與意義設計的,基本的象形字即便不會讀也能知道大概意思,這是初衷,漢字的音和形是兩個相對獨立而又聯繫著的系統。而整體上,漢字是形和音、義的整合,不能狹隘的但從音義、形義角度理解。漢字整合形音義的規則是六書,最終的文字表音方式遠比拼音文字複雜,音繫結構也遠比拼音文字一個音節之內的特性複雜。舉個例子,漢字最基礎的文字部件(獨體字:指事、象形字)有300~500個,而不是拼音文字幾十個,它們與音的對應可以理解為死記硬背。而漢字聲母就有清濁、粗細的屬性,韻母有開合口、聲調的屬性,發音維度遠多於拼音文字的一個音節。

第三,形聲字早就存在,周以後大量造,尤其春秋戰國時期,基本都造的是形聲字,造字規則大體可以理解為讀半邊,這是最簡單的造字方式也是最高效、最實用的,在前面歷史的漢字基礎上迅速擴展。形聲字最大的好處是沒有讀音的認讀困難、而且表意的分類屬性很突出。由於占漢字比例很高,漢字的表音特性變的很好了。但是前提是:記住基礎漢字部件的讀音、聲旁的讀音不要變化。可惜第二條很難做到,尤其中國歷史太長、朝代眾多。但儘管這樣,形聲字的表音特性依然很突出。

第四,問題問的其實很大。中國還有個方言眾多的特殊情況,而且方言都是沒有文字的。從小光說通語(漢字標準發音)的人,甚至聽不懂方言。方言代表了不同民族、種群最原始來源的完全不同的文化,只是長期被漢民族同化,語言也有相當程度的同化。這恐怕是漢字與發音脫離(不是偏離)的主要現實與原因。從古到今,哪怕你是高級官員,朝堂之上講通語、寫文章用漢字,脫下官服回到家裡,立馬切換成外人完全聽不懂的方言。而講方言的人講通語,大部分都會帶著口音,這也是官話分很多種的原因,相對來講,帝都是講的最標準的。這些口音就會對標準音產生很大的干擾,沉澱下來成了一字多音的主要來源之一。

可以推測,漢字產生之初與讀音是一一對應的,字形的變遷、書同文對不同上源文字的整合導致的音義沉澱會產生很多一字多音、多義,加上歷代繼承中有念不準的沉澱,建都變遷導致的標準語音變遷,尤其元以後大一統成為常態、建都北京後以帶北方口音的通語作為正韻,字形、讀音的關係相比最初曲折的多,可以說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文言分離」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