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班級團建,有活動要大家都說各自的家鄉話。我驚訝的發現真的只有我不會說方言!!父母就都說普通話,從小在學校大家也都說普通話,完全沒有學到方言的機會啊


正常的,會不會說方言這個不僅取決於你的家鄉有沒有方言,所在地區的文化氛圍也很重要。一般來說,城市裡從小就說普通話而不說地區方言的人會比城鎮、農村多得多,且越開放這個比例就越大。


正常,不必要感到不安或是自卑。方言只是相對於普通話而言的,現在國家強力推行普通話普及運動,很多地方的兒童和青少年都已經快要忘記自己的方言了,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另一種情況則是很多移民家庭,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導致其子女從小就無法解除方言環境,自然也就不會說任何一種方言。

此外不會說方言對於個人而言不會帶來太大的問題,不過會說一些方言對擴展見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有助益,所以青少年也可以適當地學一些比較有價值和感興趣的方言。


不正常!

現在就去學方言。

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


這個肯定是合理的,關係到很多因素,設計到你的家庭,你的語言環境,你定居地方,以及地方發展~

舉個例子(引用於知乎深圳本土居民客家人和粵語圍頭人的比例,求解?):歷史上的寶安縣(包括香港)屬於廣州府,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縣治一直在南頭鎮(今南山區)。寶安縣城南頭鎮的居民都是講廣府白話,寶安縣(包括香港)土著居民以講粵語圍頭話為主。自古以來,廣府白話就是寶安縣的主流語言。1957年以前,寶安縣的廣府人佔居民的絕大多數。而現在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地——龍崗區——上世紀五十年代還屬於惠陽縣,不屬於寶安縣。另一個客家人聚居地——觀瀾鎮,還屬於東莞管轄。客家人是清朝康熙年間「遷海復界」,從興梅、歸善等地遷到現在的聚居地。

作者:「已註銷」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725484/answer/396797200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那麼深圳本身是一個說廣府話的地方,說粵語的地方,可是隨著城市的開放與發展,加上「推廣普通話,面向現代化」等等各種因素,深圳也成為一個外來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而彼此之間溝通大部分都說普通話,也慢慢習慣了普通話,而定居於深圳的人民,自己的方言也慢慢淡忘,也慢慢地無法傳教於後代~ 所以這個是時代、城市等等發展所產生的一個現象~


正常。

且不說普通話的普及,中國也早就開啟了人口頻繁流動的時代了,不同方言籍的人婚配,甚至舉家還生活在另外一個方言城市這種情況太多了。更別說早期還有一些工廠、大院是自成生活系統的,與所在地本土語言上就是有隔絕的(比如我小時候就是這樣)。這樣的家庭後代只說普通話沒什麼奇怪,或者會少量方言但不能自如溝通。

但是這種局面沒什麼不好的,本來現代社會就需要有共通語來維繫運轉,只說普通話絲毫不會影響日常的生活,除非你硬要到某些普通話普及率很低的地方去生活。

當然在生活足夠好,有富餘時間搞搞文化生活的情況下,再回頭去學學父母輩人的方言也挺好的,拓展一下知識面嘛。現在各地方言興趣班什麼的我看還不少的樣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