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真不好。

我不仅读过

《乖,摸摸头》《好吗,好的》《阿弥陀佛,么么哒》

我还读过

《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穿越人海拥抱你》《愿我的世界总有你的二分之一》《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有好多《爱格》《花火》和一点《飞言情》那种

大家可能要叫我烂书收割机了。

现在回忆起来呢,这些书里面啥也不记得了。

当时还喜欢韩寒一个工作室系列,《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想得美》《去你家玩好吗》《很高兴见到你》……的确平均比那些好很多(虽然里面也有大冰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回想起来有很多脑洞现在也让我十分惊叹。

再后来读了一些名著。

感觉之前时间都浪费了。

人生苦短,名著都读不完,为何把时间浪费到大冰身上?


取匿了。我是觉得这些商业化的书,贩卖情怀,我不能傻不愣登地上当。

大家争论好激烈。

原来好多盆友都有跟我一样的读书经历哎。

作为文学小白,我只是说下个人看法。

大冰的书最可恶在什么地方?

他装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样子来实现市侩的目的。

他知道真实是什么样子的,却非要为了迎合读者口味,伪装自己、美化故事。

也许他真的激起了一些中学生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这能说他的作品是好的么?我们应该以这些人的体验为标准么?

文学可以虚构,但虚构的目的是排除无益的杂芜细节或弥补偶然,让文学更接近真实。

更何况大冰还是打著真实故事的旗号出书。

读一些书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作者的真诚和智慧,他们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体验巧妙地蕴含在艺术里,郑重地交给读者。

大冰则为读者量身定做,投其所好造一个虚假的世界给你看。

我知道自己在瞎编,但你喜欢就好,能卖出去就好。

还生怕你读不懂接不住,一句一分段,嚼碎了喂给你。遣词造句粗糙肤浅,偶尔装装文艺搞些不知所云的假大空蹭一下白落梅饭碗。

娱乐价值可以有,但注定速朽。


更新二:刚才逛公众号发现大冰又出新书了,阿弥陀佛么么哒2.0,这真是有点……无语凝噎

更新一次:

因为发现还是有人在看这篇回答,所以再说一点点吧,我看见其他回答有挺多都说因为长大了发现书中那种生活离自己很远,慢慢就不再抱有幻想吧,我现在还是一名大学生,社会上的毒打经历过但不是每天都会经历所以可能对现实还缺乏一些认知吧,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书中的生活我不是不能去经历,只是自己不想去那样做,还是因为思想的变化吧我觉得,当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了更多的补充后自然会有自己想走的路,而大冰书中所描写的多少有一点点不真实,我们都是平凡人,只是想在平凡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如果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一些什么就更好了,但是留不下也不强求,总得来说其实我很自私我就是想充实自己而已,但大冰书里的那些方式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或许这就是慢慢都会不喜欢的原因吧

一条没有感情的分割线————————————————————————

高中那会很喜欢大冰的书,大学来了云南上学,也去了大理参加签售会,和他握了手,吃了他请的长街宴流水席,坐了大冰的小屋以及看了24小时阅览室的开业,还享受过大理四季街新店一万份啤酒免单的活动,综上所述我觉得我当时还是真的很喜欢吧,不过自从去过那边回来之后,好像就不怎么感兴趣了,上次发了本好像是《乖,摸摸头2.0》吧我也买了,但我第一篇都看不下去了,一直放在书架上,我觉得有一位答主说的挺对,可能十几岁那会很多人都会对这些故事很感兴趣就像是自己的一个乌托邦吧,但是当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可能就不会再喜欢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必苟同,但是也不黑他,虽然他在卖书这块挺赚钱(PS:那些相信他在微博说卖书把利润压到极低的就真的有点点幼稚了,他大理那套面朝苍山背靠洱海的别墅以为是怎么来的),但是他也确实是回馈了很多,经常报销机票车费啊给读者送礼物这种,虽然可能和他赚的不成正比但是比起那种割了韭菜就走并且下次还敢再割的来说无疑还是厚道很多了吧。综上所述,我觉得我们可以不再喜欢他,但也没有必要去鄙夷甚至诋毁,因为那也是我们曾经喜欢过的东西,那是我们曾经生活中的一部分,成长所经历的一切我们都要去接受,而且当你把他从心里的神坛拉下来后,把他套进商人的身份来看,这一切就都很合理,他就是一个商人,并且还不算太黑心,仅此而已(再次PS:我一直觉得想要感受云南的风土人情仅仅是走马观花的旅游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在这边已经生活了快要两年了,我真的太爱云南了!)


说不好的大概率都是长大的孩子了。

高中很爱看大冰的书,因为书中有不一样的世界,也因此特别喜欢云南和西藏,高考结束报了云南财经,可惜被省内的一所学校录取而无缘。

去年11.10大冰在郑州举办了签售会,我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新华书店(举办点),当了志愿者。那一天,吃了冰叔的包子,他握了手,临走还收到了冰叔给的20块吃烩面的钱,心情是真的很激动。

大冰的书对现在的我来说,不好,它描写的生活离我太遥远了,是我暂时无法达到的,我的精力和能力不足以支持我那样生活。但他的书对高中的我真的有很大影响,那时候傻傻的觉得努力就能过上理想生活,甚至觉得自己也可以浪迹天涯。

不是所有的理想都可以照进现实,至少我没有,我只是从一个苦逼的高中生变成了一个不是那么苦逼但依然苦逼的大学生。没有去苍山洱海,没有到风花雪月,也没有把生命献给西藏崎岖的道路。

小时候很不喜欢大人们的斤斤计较,长大后才知生活艰辛。大冰书中描写的生活,是我背负著现实压力依旧向往的,但是这个向往从朝思暮想变成了偶尔幻想,毕竟人长大了,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了,想法也不单纯了。

你说大冰骗人也好,圈钱也罢,都是后话,就像我以后可能也不会盼著抢著买他的书一样,可我还是很感谢他给高中时期的那个小女孩努力的动力,感谢他让我也曾相信五湖四海皆兄弟,相信江湖情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没有搜过大冰相关的事情,以前关注他的微博,现在不常看了,他是我某一时期喜欢的作者,我把他当做我的朋友,也曾经当做精神导师,我替高中时期的自己向他道谢,也仅此而已。以后,不会喜欢了,不是他变了,是我变了。

终于禁言结束了!我保证我以后不要和虾交流(落泪)看到评论后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去搜了搜大冰,这个人emmm。真是好奇心害死猫,枉我当年那么崇拜他,我的青春,就这样破碎了(绝望)。心疼被绿的大兄弟。害,我要把签名书送人了,看著膈应。

——————————手动分割————————————

上次修改居然没有发出去?!我真是个出错小天才,我说怎么还有说我是粉丝的(泪目)


——以下为更新——

评论里有一个书粉喷我被折叠了哈哈哈哈

补充一点点吧

诗酒趁年华,可是年华不是只有诗酒。

我去年也鼓起勇气一个人背著包去闯荡江湖了,我收获了很多,也最终明白眼前的鸡零狗碎才是生活的常态。大冰书里呈现的,是他精心择取的不那么真实的生活片段,是故事啊,不是事实。他把故事装点成事实喂给你,贩卖青春和梦想,和罗振宇有什么区别(对不起误伤了)?

所以到底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在看过大冰的书的很长一段之后,会突然觉得不喜甚至是讨厌?归根结底是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你经历了更多的故事,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终于明白他写的是假象,好听一点是文学作品。年轻的你,热泪盈眶的你,不过是他的一个消费者而已。

作家当然可以虚构,大冰的书也不是不可以读,前提是你告诉自己,这是小说。

——以下为原答案——

第一宗罪:虚假

假的故事说得跟真的一样,后来赵雷同志亲自打过大冰的脸。

第二宗罪:诱惑

看过大冰的书的青少年朋友们,哪个没有被他描绘的图景诱惑过呢?羡慕喝酒唱歌流浪的文青的假理想生活,怀疑当下努力学习的现实意义。

第三宗罪:空虚

大冰的书你之后再回想,绝对会像我一样只有零星的记忆了!什么在拉萨一堆人住在一个房子里啦,还有一个什么养雕的啦,在大理如何如何啦..…就像小时代你看完以后只会记得一群有钱的bitch撕逼...营养匮乏,极度空虚。

祝题主早日看到好书!

我也不想再为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写回答了!


因为大众对书与文学有个固定的判断标准。

而且这个标准是对的。

标准之上是无数璀璨的灯火,标准之下是一代又一代扑街的网红文学,大冰的书是网红文学。

而且大冰的书本身又有很多可以被攻击的靶子。比如把流浪讲述的光鲜亮丽,而不谈大多数因流浪却前途堪忧的年轻人。

比如他的故事本身不含什么文学性,却受众多年轻人饱含倾佩的赞扬。

又比如,人的故事之所以启迪又令人向往,是因为本身真实发生过,而最后却发现原来大冰并不是故事的转述者,而其实是故事的编撰者。

他是一个为年轻人编织梦想的商人而已。

但是我想谈的却与上文完全相反,我今天接触到的认知,让我对书的本质和意义产生了偏差与怀疑。

先讲一下我的一段经历。

我在补习班挣外快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小孩,事实上,所有的老师都对他印象深刻,这个被我们戏称被抖音灌输大量不正确的一代,经常开玩笑问我们抽不抽华子。

我身为一个消息闭塞的老师,根本不知道华子是什么东西。

后来有次闲聊的时候我才知道,他经常用自己的生活费打赏主播。我说,现在去打赏主播,等你长大的时候,就

有一个同学插话道:发现你现在做的是错的而感到后悔。

我淡定的说:就没那么多钱了。

我教的学生B大声说: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用钱打赏主播,有这些钱买吃的不好吗。

我随口说,因为打赏的时候会感觉很爽啊,我能打赏别人不能打赏,别人对我另眼先看让人觉得很满足啊

那个打赏的同学笑著点头,拉著长音说,对~。

那一瞬间,其实我很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去打赏,他也很明白这样只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但是,生活已经很苦了,他在班里又没有什么其他朋友,他在打赏中找到微薄的快乐,他也明白在那些主播里,他什么都不是。难道我要履行一个老师的职责告诉他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少想一些有的没的,然后告诉他家长,把这点微薄的快乐也夺走吗。

不是没有老师想去教育他,引导他,但是在合群与寻找心理慰籍上,老师能做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了。更何况,也许是因为抖音刷多了的缘故,我们说的其实他都懂。

他本性善良,没有做什么伤害人的事,看见他将生活费浪费在打赏上,就睁一只眼与闭一只眼吧。

再回到大冰的话题,为什么我要讲这样一个故事,是因为我们本应该从名著中吸取力量,本应该从真正有价值的书中吸取力量,可是我们偏偏选择看大冰。

只是我们的水平就摆在这。名著吧,好看,但其实也看不太懂,名人吧,崇拜,好像也做不太来。

高三老师在台上呼唤爱呀,理想呀,苏格拉底呀,有时候还不如看一次大冰来的实在。

生活太苦了,有人画个大饼给你吃,我当时并不知道没有大饼,但是看见有人画了大饼,告诉我有一天总会吃到,我觉得真好。

有的人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就好像找到了人类的智慧之光,从此只顾奔跑著往前走,我们在旁边一看,不行诶,咱不能落后太多,可是没动力可咋整,我们翻开大冰,幻想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以梦为马,于是我们也有了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