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真不好。

我不僅讀過

《乖,摸摸頭》《好嗎,好的》《阿彌陀佛,麼麼噠》

我還讀過

《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穿越人海擁抱你》《願我的世界總有你的二分之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還有好多《愛格》《花火》和一點《飛言情》那種

大家可能要叫我爛書收割機了。

現在回憶起來呢,這些書裡面啥也不記得了。

當時還喜歡韓寒一個工作室系列,《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想得美》《去你家玩好嗎》《很高興見到你》……的確平均比那些好很多(雖然裡面也有大冰的文章)給了我很多啟迪,回想起來有很多腦洞現在也讓我十分驚嘆。

再後來讀了一些名著。

感覺之前時間都浪費了。

人生苦短,名著都讀不完,為何把時間浪費到大冰身上?


取匿了。我是覺得這些商業化的書,販賣情懷,我不能傻不愣登地上當。

大家爭論好激烈。

原來好多盆友都有跟我一樣的讀書經歷哎。

作為文學小白,我只是說下個人看法。

大冰的書最可惡在什麼地方?

他裝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樣子來實現市儈的目的。

他知道真實是什麼樣子的,卻非要為了迎合讀者口味,偽裝自己、美化故事。

也許他真的激起了一些中學生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但這能說他的作品是好的麼?我們應該以這些人的體驗為標準麼?

文學可以虛構,但虛構的目的是排除無益的雜蕪細節或彌補偶然,讓文學更接近真實。

更何況大冰還是打著真實故事的旗號出書。

讀一些書的時候,我能感覺到作者的真誠和智慧,他們把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體驗巧妙地蘊含在藝術裏,鄭重地交給讀者。

大冰則為讀者量身定做,投其所好造一個虛假的世界給你看。

我知道自己在瞎編,但你喜歡就好,能賣出去就好。

還生怕你讀不懂接不住,一句一分段,嚼碎了餵給你。遣詞造句粗糙膚淺,偶爾裝裝文藝搞些不知所云的假大空蹭一下白落梅飯碗。

娛樂價值可以有,但註定速朽。


更新二:剛才逛公眾號發現大冰又出新書了,阿彌陀佛麼麼噠2.0,這真是有點……無語凝噎

更新一次:

因為發現還是有人在看這篇回答,所以再說一點點吧,我看見其他回答有挺多都說因為長大了發現書中那種生活離自己很遠,慢慢就不再抱有幻想吧,我現在還是一名大學生,社會上的毒打經歷過但不是每天都會經歷所以可能對現實還缺乏一些認知吧,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書中的生活我不是不能去經歷,只是自己不想去那樣做,還是因為思想的變化吧我覺得,當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有了更多的補充後自然會有自己想走的路,而大冰書中所描寫的多少有一點點不真實,我們都是平凡人,只是想在平凡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如果能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一些什麼就更好了,但是留不下也不強求,總得來說其實我很自私我就是想充實自己而已,但大冰書裏的那些方式並不適合大多數人,或許這就是慢慢都會不喜歡的原因吧

一條沒有感情的分割線————————————————————————

高中那會很喜歡大冰的書,大學來了雲南上學,也去了大理參加簽售會,和他握了手,喫了他請的長街宴流水席,坐了大冰的小屋以及看了24小時閱覽室的開業,還享受過大理四季街新店一萬份啤酒免單的活動,綜上所述我覺得我當時還是真的很喜歡吧,不過自從去過那邊回來之後,好像就不怎麼感興趣了,上次發了本好像是《乖,摸摸頭2.0》吧我也買了,但我第一篇都看不下去了,一直放在書架上,我覺得有一位答主說的挺對,可能十幾歲那會很多人都會對這些故事很感興趣就像是自己的一個烏託邦吧,但是當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可能就不會再喜歡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必苟同,但是也不黑他,雖然他在賣書這塊挺賺錢(PS:那些相信他在微博說賣書把利潤壓到極低的就真的有點點幼稚了,他大理那套面朝蒼山背靠洱海的別墅以為是怎麼來的),但是他也確實是回饋了很多,經常報銷機票車費啊給讀者送禮物這種,雖然可能和他賺的不成正比但是比起那種割了韭菜就走並且下次還敢再割的來說無疑還是厚道很多了吧。綜上所述,我覺得我們可以不再喜歡他,但也沒有必要去鄙夷甚至詆毀,因為那也是我們曾經喜歡過的東西,那是我們曾經生活中的一部分,成長所經歷的一切我們都要去接受,而且當你把他從心裡的神壇拉下來後,把他套進商人的身份來看,這一切就都很合理,他就是一個商人,並且還不算太黑心,僅此而已(再次PS:我一直覺得想要感受雲南的風土人情僅僅是走馬觀花的旅遊是根本不可能的,現在在這邊已經生活了快要兩年了,我真的太愛雲南了!)


說不好的大概率都是長大的孩子了。

高中很愛看大冰的書,因為書中有不一樣的世界,也因此特別喜歡雲南和西藏,高考結束報了雲南財經,可惜被省內的一所學校錄取而無緣。

去年11.10大冰在鄭州舉辦了簽售會,我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聯繫了新華書店(舉辦點),當了志願者。那一天,喫了冰叔的包子,他握了手,臨走還收到了冰叔給的20塊喫燴面的錢,心情是真的很激動。

大冰的書對現在的我來說,不好,它描寫的生活離我太遙遠了,是我暫時無法達到的,我的精力和能力不足以支持我那樣生活。但他的書對高中的我真的有很大影響,那時候傻傻的覺得努力就能過上理想生活,甚至覺得自己也可以浪跡天涯。

不是所有的理想都可以照進現實,至少我沒有,我只是從一個苦逼的高中生變成了一個不是那麼苦逼但依然苦逼的大學生。沒有去蒼山洱海,沒有到風花雪月,也沒有把生命獻給西藏崎嶇的道路。

小時候很不喜歡大人們的斤斤計較,長大後才知生活艱辛。大冰書中描寫的生活,是我背負著現實壓力依舊嚮往的,但是這個嚮往從朝思暮想變成了偶爾幻想,畢竟人長大了,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了,想法也不單純了。

你說大冰騙人也好,圈錢也罷,都是後話,就像我以後可能也不會盼著搶著買他的書一樣,可我還是很感謝他給高中時期的那個小女孩努力的動力,感謝他讓我也曾相信五湖四海皆兄弟,相信江湖情義。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沒有搜過大冰相關的事情,以前關注他的微博,現在不常看了,他是我某一時期喜歡的作者,我把他當做我的朋友,也曾經當做精神導師,我替高中時期的自己向他道謝,也僅此而已。以後,不會喜歡了,不是他變了,是我變了。

終於禁言結束了!我保證我以後不要和蝦交流(落淚)看到評論後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去搜了搜大冰,這個人emmm。真是好奇心害死貓,枉我當年那麼崇拜他,我的青春,就這樣破碎了(絕望)。心疼被綠的大兄弟。害,我要把簽名書送人了,看著膈應。

——————————手動分割————————————

上次修改居然沒有發出去?!我真是個出錯小天才,我說怎麼還有說我是粉絲的(淚目)


——以下為更新——

評論裏有一個書粉噴我被摺疊了哈哈哈哈

補充一點點吧

詩酒趁年華,可是年華不是隻有詩酒。

我去年也鼓起勇氣一個人背著包去闖蕩江湖了,我收穫了很多,也最終明白眼前的雞零狗碎纔是生活的常態。大冰書裏呈現的,是他精心擇取的不那麼真實的生活片段,是故事啊,不是事實。他把故事裝點成事實餵給你,販賣青春和夢想,和羅振宇有什麼區別(對不起誤傷了)?

所以到底為什麼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在看過大冰的書的很長一段之後,會突然覺得不喜甚至是討厭?歸根結底是有一種被騙的感覺。你經歷了更多的故事,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終於明白他寫的是假象,好聽一點是文學作品。年輕的你,熱淚盈眶的你,不過是他的一個消費者而已。

作家當然可以虛構,大冰的書也不是不可以讀,前提是你告訴自己,這是小說。

——以下為原答案——

第一宗罪:虛假

假的故事說得跟真的一樣,後來趙雷同志親自打過大冰的臉。

第二宗罪:誘惑

看過大冰的書的青少年朋友們,哪個沒有被他描繪的圖景誘惑過呢?羨慕喝酒唱歌流浪的文青的假理想生活,懷疑當下努力學習的現實意義。

第三宗罪:空虛

大冰的書你之後再回想,絕對會像我一樣只有零星的記憶了!什麼在拉薩一堆人住在一個房子裏啦,還有一個什麼養雕的啦,在大理如何如何啦..…就像小時代你看完以後只會記得一羣有錢的bitch撕逼...營養匱乏,極度空虛。

祝題主早日看到好書!

我也不想再為自己年輕時犯下的錯寫回答了!


因為大眾對書與文學有個固定的判斷標準。

而且這個標準是對的。

標準之上是無數璀璨的燈火,標準之下是一代又一代撲街的網紅文學,大冰的書是網紅文學。

而且大冰的書本身又有很多可以被攻擊的靶子。比如把流浪講述的光鮮亮麗,而不談大多數因流浪卻前途堪憂的年輕人。

比如他的故事本身不含什麼文學性,卻受眾多年輕人飽含傾佩的讚揚。

又比如,人的故事之所以啟迪又令人嚮往,是因為本身真實發生過,而最後卻發現原來大冰並不是故事的轉述者,而其實是故事的編撰者。

他是一個為年輕人編織夢想的商人而已。

但是我想談的卻與上文完全相反,我今天接觸到的認知,讓我對書的本質和意義產生了偏差與懷疑。

先講一下我的一段經歷。

我在補習班掙外快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小孩,事實上,所有的老師都對他印象深刻,這個被我們戲稱被抖音灌輸大量不正確的一代,經常開玩笑問我們抽不抽華子。

我身為一個消息閉塞的老師,根本不知道華子是什麼東西。

後來有次閑聊的時候我才知道,他經常用自己的生活費打賞主播。我說,現在去打賞主播,等你長大的時候,就

有一個同學插話道:發現你現在做的是錯的而感到後悔。

我淡定的說:就沒那麼多錢了。

我教的學生B大聲說:我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有的人會用錢打賞主播,有這些錢買喫的不好嗎。

我隨口說,因為打賞的時候會感覺很爽啊,我能打賞別人不能打賞,別人對我另眼先看讓人覺得很滿足啊

那個打賞的同學笑著點頭,拉著長音說,對~。

那一瞬間,其實我很能理解他為什麼要去打賞,他也很明白這樣只是為了滿足他的虛榮心,但是,生活已經很苦了,他在班裡又沒有什麼其他朋友,他在打賞中找到微薄的快樂,他也明白在那些主播裏,他什麼都不是。難道我要履行一個老師的職責告訴他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少想一些有的沒的,然後告訴他家長,把這點微薄的快樂也奪走嗎。

不是沒有老師想去教育他,引導他,但是在合羣與尋找心理慰籍上,老師能做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了。更何況,也許是因為抖音刷多了的緣故,我們說的其實他都懂。

他本性善良,沒有做什麼傷害人的事,看見他將生活費浪費在打賞上,就睜一隻眼與閉一隻眼吧。

再回到大冰的話題,為什麼我要講這樣一個故事,是因為我們本應該從名著中吸取力量,本應該從真正有價值的書中吸取力量,可是我們偏偏選擇看大冰。

只是我們的水平就擺在這。名著吧,好看,但其實也看不太懂,名人吧,崇拜,好像也做不太來。

高三老師在臺上呼喚愛呀,理想呀,蘇格拉底呀,有時候還不如看一次大冰來的實在。

生活太苦了,有人畫個大餅給你喫,我當時並不知道沒有大餅,但是看見有人畫了大餅,告訴我有一天總會喫到,我覺得真好。

有的人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後,就好像找到了人類的智慧之光,從此只顧奔跑著往前走,我們在旁邊一看,不行誒,咱不能落後太多,可是沒動力可咋整,我們翻開大冰,幻想有一天,我們也可以以夢為馬,於是我們也有了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