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限制,粗製濫造

當年劉偉強拍《古惑仔》的時候,只有幾百萬港元的成本,王晶有打算讓劉德華出演的念頭,可那個時候劉德華的片酬比他們一整個劇組的總預算還多,接著王晶想讓外表硬朗的何家勁出演,奈何當時何家勁在內地拍戲,無奈只能把陳浩南一角給了當時王晶正想捧紅的鄭伊健,言歸正傳,《古惑仔:人在江湖》拍攝僅花了7天的時間,後期剪輯加起來也只不過用了15天的時間,有趣的是拍攝陳浩南和山雞帶著一眾兄弟在銅鑼灣行走鏡頭的時候,還把真的警察給驚動了

第二部《猛龍過江》更加離譜,從拍攝到後期只用了14天,比第一部還要短一天,而且當時鄭伊健有片約在身,在劇組呆的時間僅4天,劇組腦筋一轉將故事主角變成山雞,而且拍的時候連劇本也沒有,都是文雋在現場「飛紙」完成(飛紙,指的是電影拍攝時候劇本邊寫邊拍的模式,早期香港電影有很多劇本都是由「飛紙仔」完成),澳門拍3天,香港拍3天,在臺灣拍了8天,邊拍邊製作後期總共花了14天

即便是製作相對良好一些的《隻手遮天》,你也能看見洪興東星兩幫人聚餐的時候,一桌人就上個一碟白斬雞,烏鴉掀桌子的時候餐具都是粘在桌子上,陳浩南抱著死去的小結巴哭的時候,身上的過肩龍就這麼肉眼可見的花了,花了...道具組你們能不能走點心?

甚至包括不少打戲都很敷衍,陳浩南一人為救小結巴捱揍的那一段,你可以肉眼看見張耀揚只是在揮空氣,拳頭只在鄭伊健胸口和脖子處比劃,而鄭伊健很配合的把頭歪在一邊...總之有很多打戲的力度還沒有丁瑤抽大飛那一巴掌大,第三部洪興東星兩幫人混戰,包括陳浩南,包括山雞,還有很多角色甚至包括烏鴉,都笑場了...

香港本來就是以喫聞名,你給各位大哥就上一碟白斬雞啥意思,如果你上的是大魚大肉滿漢全席,你看烏鴉會不會掀桌子...

相當有趣的是,《古惑仔》的製作公司最佳拍檔,在1998年至2000年相繼推出《風雲雄霸天下》、《中華英雄》和《決戰紫禁之巔》等大製作電影,《風雲雄霸天下》以4150萬港元票房奪得1998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最佳拍檔和先濤數碼成了華語電影特效大片的奠基者,可惜的是2001年最佳拍檔解散,劉偉強、王晶和文雋各自為戰,相繼北上

為什麼《龍爭虎鬥》中會有風神腿?因為《古惑仔》和《風雲雄霸天下》兩部電影是一家電影公司製作的,陳浩南和聶風也是一個人演的,是的,最佳拍檔自己給自己來了個夢幻聯動

2、趕工太快,IP價值被榨乾

1996年,《古惑仔》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分別在1月25日、3月30日和6月29日上映,一個系列的電影能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上映三部,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家,不過這三部票房收益也是相當不錯,第一部《人在江湖》當即收割2100萬港元票房,趕工出來的第二部《猛龍過江》拿下2200萬港元票房,第三部《隻手遮天》拿下1950萬港元票房,共計6250萬港元,考慮到每個系列製作成本僅幾百萬港元,可以說《古惑仔》是香港最賺錢的電影也不為過,就在此時香港電影一大堆以古惑仔為題材的電影如噴泉般開始湧現,這些很多古惑仔題材的電影有的還會請「靚坤」吳鎮宇、「大飛」黃秋生、「烏鴉」張耀揚等出演過《古惑仔》系列的演員作為主角

但產量太多,既不乏像銀河映像出品的《一個字頭的誕生》這樣的佳作,也有大量的像《紅燈區》這樣的粗製濫造的電影,很快古惑仔的熱潮過去,這股熱潮的退卻也影響了正版的《古惑仔》,1997年《古惑仔》第四部《戰無不勝》,票房1580萬港元,1998年第五部《龍爭虎鬥》1288萬港元...正值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嘉禾將旗下幾百部電影包括《古惑仔》系列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打包賣給美國華納兄弟公司,所以第六部《勝者為王》的前面沒有古惑仔三個字

《勝者為王》票房僅1000萬港元,《洪興十三妹》票房僅426萬港元,即使是吳君如和舒淇憑藉此片分別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和最佳女配角獎,《少年激鬥篇》票房更是少的可憐,僅253萬港元,即便主演是憑藉此片拿下金像獎新人獎的謝霆鋒,飾演大頭仔楊添的是如今帥倒無數女生的吳彥祖...

當年謝霆鋒的起點是特別高的,謝賢之子,小時候劉德華抱過,周潤發親過,張國榮、梅艷芳和趙雅芝看著他長大,拍電影之前就被楊受成簽下(其實是謝賢賭博簽了一屁股債,實在無奈把自家的寶貝兒子「賣」給英皇),處女作就是男一號還是當時紅的不行的陳浩南,接的是當時號稱第五天王鄭伊健的班,後來鄭伊健和謝霆鋒在《中華英雄》中飾演一對父子,有趣的是,謝霆鋒主演的《少年激鬥篇》因為在香港被定為三級片,當時17歲的謝霆鋒還無法入場觀看自己主演的電影

2013年王晶又重新翻拍《人在江湖》,片名《古惑仔:江湖新秩序》,和原版不一樣的是,新版相當生硬地加入大量的大尺度戲碼,結果就是口碑票房雙雙撲街...新版的《古惑仔》從陳浩南到山雞等一眾兄弟都變成了殺馬特,沈震軒飾演的靚坤更是變成了長了頭髮還打扮成殺馬特的光頭強...

3、電影劇情嚴重偏離原版漫畫,導致電影敘事混亂

第二部的反派,也就是邱姐飾演的丁瑤,電影裏被山雞兩槍打死了,漫畫裏和山雞結了婚,生了一兒一女,山雞死後丁瑤成為黑道皇太后,在毒蛇堂垂簾聽政,這一改導致後面的水靈、地中海、立花正仁等人都不見了,後面的福田之戰、火石洲大戰也沒了,不過考慮到整個系列的製作成本,能把第三部洪興東星兩幫雨中混戰的場面拍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且如果細看的話你會發現混戰戲中有不少人笑場,包括陳浩南和山雞都笑場),而且在原版著墨不少的角色,在電影版裏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例如韓賓和十三妹(由於吳君如飾演的十三妹開始走紅,隨後在1998年推出了番外篇《洪興十三妹》,吳君如和舒淇在第18屆金像獎中分別獲得最佳女主和最佳女配),還有太子,太子在原版漫畫裏是戰鬥力數一數二的存在,電影裏變成了跑龍套的...

實際上還有很多很多電影和原版漫畫有出入的地方,例如電影版少年陳浩南被靚坤毆打,被B哥救下,隨後拜入洪興,原版漫畫是陳浩南母親病危急需手術費,得到大飛資助後拜入洪興門下,陳浩南和靚坤結怨的原因是靚坤睡了山雞的女友可恩之後沒有給嫖資,後被陳浩南在靚坤自家別墅裏被火燒死,原版漫畫是車寶山殺死了小結巴,一槍太陽穴,乾淨利落,電影版的小結巴除了結巴之外,平時文文靜靜的,原版漫畫的小結巴可是個搞事小能手,給陳浩南惹了不少麻煩...這些設定恐怕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而且對於主角陳浩南設定修改的也很嚴重,原版漫畫裏後期的陳浩南炒股票失敗、吸毒、落魄之時靠女友喫軟飯、福田之戰為救陳浩南洪興死了六個堂口的揸Fit人,而且陳浩南和山雞在靚坤死後就已經翻臉,電影裏的陳浩南簡直就是男版瑪麗蘇爽文的主角,主角光環爆炸,無論對手強大到什麼樣陳浩南都能做到逆風翻盤...

4、電影帶壞了兩岸三地大批青年,香港回歸後電檢制度收緊

都說這部電影在內地帶壞了很多青年,在香港被這部電影荼毒的青年也不少,早在首映禮的時候,電影感染了不少香港的飛仔,在劇院門口高呼陳浩南的名字,連黃秋生都表示,在內地曾見過一個被砍斷手指的青年喊他大飛哥,心裡酸酸的,鄭伊健隨後也接拍了《九龍冰室》以表達懺悔,再後來的2010年,鄭伊健和陳小春接拍了莊文強的《飛砂風中轉》,還專門諷刺了一把這哥倆在十幾年前拍過的角色,而作為《古惑仔》系列電影的主要製作人王晶,在1998年也邀請到了劉德華拍攝了《龍在江湖》,劇情的最後就是劉德華所飾演的阿祥雖然手刃了所有仇人,為兒子報了仇,自己也洗清冤屈獲得自由,最後卻在當庭釋放的那一天被黑社會殺手亂刀捅死街頭,這結局也十分劉德華了,也變相實現了王晶想讓陳浩南的原型扮演一次陳浩南的願望了

(《古惑仔》原著作者牛佬設定陳浩南的原型就是劉德華,早期的陳浩南就是按照劉德華在電影《天若有情》裏的扮相畫的,後來漫畫劇情中伊健死了之後陳浩南的面相才慢慢開始往鄭伊健靠,這伊健的原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同時香港的電影審查制度開始收緊,任何帶有「古惑仔」、「黑社會」字眼或者是類似相關題材的電影都會有很大概率被定為三級,例如杜琪峯的《黑社會》和《黑社會:以和為貴》裏,火爆的動作場面幾乎沒有,連血腥場面都極少(例如阿樂砸大D的頭,砸了幾十下沒有多少血跡,第二部絞肉機絞人的片段也沒有多少血腥場面),色情片段更是無從談起,卻依然被定了個三級,《古惑仔》的第四部《戰無不勝》因為有黑社會選舉的場面被定為三級,《古惑仔》的兩部外傳《少年激鬥篇》和《洪興十三妹》則因為會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導向被定為三級,《少年激鬥篇》飾演少年陳浩南的謝霆鋒當時還未滿18周歲,甚至無法前去影院觀看自己主演的電影,同時劉偉強為了保住IIB級這個分級,不得不對電影有所刪改,例如第五部《龍爭虎鬥》,雖然最後的對決兩個浩南還是拳頭對拳頭,陳浩南一記風神腿把司徒浩南踢得不省人事,但整部電影很大篇幅都在描寫兩個浩南都是在鬥智鬥腦,給對方下絆子,兵不血刃為上上策(例如有一段司徒浩南帶著一幫人搞事情,陳浩南直接打電話給李Sir),也沒有前四部有那麼多駭人的殺人場面

科普一下,香港的電影分級實際上僅分為兩級,I級(全民可看)、IIA級(兒童不宜)和IIB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只有規勸的義務,對於這三個分級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可自由出入影院觀影,只有三級是明確規定18歲以下觀眾不得進入影院觀看此分級電影,影院人員有義務查詢觀眾的身份證,《古惑仔》系列因為既沒有像《人肉叉燒包》那樣極端的血腥場面,也幾乎沒有多少色情場面,所以被定了個IIB級,DC電影《小丑》在香港獲得的分級也是IIB級,而2018年內地票房冠軍《紅海行動》卻因為極端的血腥場面和斷肢鏡頭而被定為三級

5、演員演的心累

首先談談鄭伊健這個佔據香港大部分特效的男人,其實鄭伊健年輕時候比小鮮肉還小鮮肉,大家可以手動百度TVB電視劇《天若有情》裏的鄭伊健,接拍《古惑仔》之前鄭伊健在紅館開過演唱會,又是羅文的徒弟,當時的鄭伊健在歌壇正當紅(羅文特別疼這個徒弟,據說羅文病危之前只留鄭伊健在病牀旁邊看護,連成龍都被轟出去),1992年被王晶邀請後曾對鄭伊健說要用五部電影的時間把他捧紅,隨後鄭伊健跟隨王晶拍了《追男仔》、《新英雄本色》、《男兒當入樽》、《人魚傳說》,且後三部都是鄭伊健主角,結果均未紅,鄭伊健有點心灰意冷,王晶要他在和邱淑貞合作的《不道德的禮物》和《古惑仔》兩部任選一個,鄭伊健選了前者,等到前者拍完都已在香港上映之時,劉偉強正愁陳浩南該誰演的時候,一看到鄭伊健就覺得陳浩南非他莫屬,便向王晶死纏爛打軟磨硬泡把鄭伊健要到手,鄭伊健還嫌陳浩南這個角色影響不好,還吵著鬧著不想演,王晶直接拿合約威脅鄭伊健,鄭伊健這才乖乖留在劇組拍攝,結果王晶還真沒看走眼,《古惑仔》上映後鄭伊健以火箭之勢躥紅...

還有一位戲裡兇狠戲外相當苦逼的張耀揚,別看張耀揚在銀幕面前耀武揚威讓人恨得牙癢癢,實際上本人私底下老實憨厚的很,拍《隻手遮天》有一場烏鴉執行家法摔關公的戲,雖然張耀揚在香港電影界專攻反派角色多年,但張耀揚本人是十分敬重關公的,讀完劇本後嚮導演劉偉強要求能不能刪掉摔關公這場戲,劉偉強以角色需要為由,斷然說了一句不行,到最後張耀揚鬧到要罷演死活都不願意拍攝這場戲,劇組給他塞66666港幣紅包都不好使,結果氣的王晶和劉偉強把對付鄭伊健的招數朝著張耀揚使出來,張耀揚才硬著頭皮拍完了這場戲,這戲拍完之後張耀揚把劇組給的紅包連帶自費墊付10萬港元為關二爺重塑金身,嚇的仨月不敢碰一點葷,直至現在張耀揚還在過著喫齋唸佛的日子,57歲至今未娶妻生子,自從摔關公那場戲之後張耀揚就黴運纏身(其實張耀揚老早就因為演反派被街上大媽追著罵了幾條街),自從烏鴉這個角色火了之後,張耀揚自己的車經常被小混混破壞,08年拍《東陵大盜》的時候腰部受傷,疼痛難忍,14年因吸毒被拘留...

因為這部電影製作成本實在太低,導致有部分演員一人在系列裡飾演好幾個角色,上面提到的張耀揚,他本人在第三部飾演烏鴉,第四部飾演雷耀揚,第六部飾演草刈朗,東星五虎張耀揚一人就佔倆,第一部《人在江湖》裏的B哥被靚坤挖坑埋了之後,又從坑裡爬了出來在第三部《隻手遮天》投靠了東星,成為了東星五虎之一的笑面虎,小結巴被烏鴉打死之後又投胎變成了端木若愚,頂著小結巴的樣子對陳浩南說我要結婚了,陳浩南表示我現在火氣很大,要對編劇執行家法...

結論:《古惑仔》可以說是80後和90後無法安放的青春,但對於電影本身來說,它能走紅也是因為天時地利與人和,不過說到底本身還是粗製濫造的產物,它曾掀起了古惑仔熱,但是現在王晶和劉偉強無論怎麼樣也再也掀不起古惑仔熱了...


第一就是版權問題,香港嘉禾把電影版權賣給了美國華納,奇葩的在於這個版權不是「古惑仔原著漫畫」的版權,而是「鄭伊健版古惑仔電影的版權」,即沒有美國華納授權,鄭伊健、陳小春等主演的電影不能叫古惑仔,後來二人主演的《勝者為王》是打了個擦邊球。

第二,古惑仔電影其實是「真人漫改」,原著《古惑仔》是香港、乃至東亞、甚至世界最長篇漫畫,今年才完結,共2335期。而古惑仔電影正傳的五部只改編了漫畫第30~400期左右的內容……還有2000期壓根沒拍……

古惑仔電影啊,第一部基本按原著來拍,但是從第二部開始就瘋狂魔改了……弄死了無數在漫畫原著後期劇情極為重要的角色,造成了古惑仔電影再也無法引用、還原漫畫劇情,人物也就單薄、缺乏說服力:

第二部弄死了丁瑤,而她一直到漫畫最後一期還沒死,一直是山雞賢內助,山雞死後,在毒蛇幫垂簾聽政。——弄死丁瑤,毒蛇幫劇情沒了,相當於古惑仔後半本書甭拍了,地中海、李克成、毒蛇七子全沒了。

第三部更離譜,弄死了洪興龍頭蔣天生和東英龍頭駱駝,直接導致古惑仔漫畫另一半劇情也沒了,什麼火石洲之戰、新東英五虎、洪興分部、錦田之戰、福田之戰全沒,車寶山、大東這些人氣角色甭拍了。

第四部算是把第二、三部挖的坑夯實了,山雞回歸洪興,蔣天養這個漫畫大反派當了龍頭……至此,古惑仔電影徹底脫離漫畫,也是到此,古惑仔電影無法再拍下去了,嘉禾於是乾淨利索的把這個「燙手山芋」賣給華納。

古惑仔電影是死於編劇導演的「自毀」,相同遭遇的還有生化危機系列,生化危機第三部讓病毒蔓延全球,自己倒是爽了一把,也將整部遊戲劇情帶去萬劫不復的深淵,以後的生化危機電影已經和遊戲劇情脫鉤了,導致一部比一部差,徹底毀了。

PS古惑仔漫畫的作者其政治傾向相當反動……


《古惑仔》為何沒有繼續拍下去喵十二的視頻 · 3.4 萬播放

以下的四大原因,正是解釋了《古惑仔》為何成為絕響。

1.第一集2100萬票房:從未預計

1996年,香港第一部以本地社團以及本土連載漫畫為劇本的電影正式上映,並由王晶、劉偉強、文雋三大電影人組成的「最佳拍檔」電影公司組班。完成拍攝及後期製作後被定於一月二十五日,聖誕及新年之間的檔期中上映。

本以為此檔期來得有點草率,加上電影性質既不符合聖誕期間的閤家歡主題,亦不是令人捧腹大笑的賀歲片,劇組亦不敢抱以太大期望。

首映被安排於當年黑道的兵家必爭之地—尖東華懋戲院舉行,時間更是深夜12時。當晚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錢嘉樂、林曉峯及朱永裳等眾兄弟都出席了首映,正當他們接受訪問之際,戲院門外真的有一大羣古惑仔高呼陳浩南的名字。

單從社會上的反應,看似的確有點影響力,正當劉偉強詢問王晶的票房事宜,原來單日經已突破一百萬,更一路累積至2,100萬。成為香港電影圈中一套橫掃港產片的黑馬。

2.不斷出續集卻票房卻逐漸減少

90年代的中期,港產片開始走下坡,難得《古惑仔》剛出來便突破千萬票房,製作組抓緊時機以兩星期籌備,即開拍第二部《猛龍過江》。第一部才於一月中上映,第二部由籌備到上映都只是個半月內的事。《古惑仔—猛龍過江》正式於同年的3月30日上映,這次共收票房2,200萬,又刷下新紀錄。

1996年至1998年中間,製作組祕密開拍,短短兩年多,流水作業般拍下了三至五部。《隻手遮天》(1996)、《戰無不勝》(1997)及《龍爭虎鬥》(1998)等三部。

其實導演組早就失去了幹勁兒,更希望不再接拍《古惑仔》題材,但投資者卻認為這是個大勢,就算「最佳拍檔」不再接,仍會有更多電影公司自行開拍,在現實因素下只好繼續製作。

《古惑仔》成為本土電影的龍頭,上映日子也隨之而轉到新春檔期。這樣當然能夠吸引更多人入場,但要迎合賀歲片的大原則,陳浩南也只可以智力取勝,減少打鬥血腥場面。不過也自然大減吸引力,第五部的票房跌至1,280萬。

3.版權事件

來到2000年的第六部《勝者為王》,一眾戲迷對它的印象都比較淺。原因非常簡單,在第六部的海報上並沒有《古惑仔》的牌頭。

至於為何只叫《勝者為王》,這跟電影的版權有關。2000年擁有《古惑仔》系列版權的嘉禾電影公司把它售給美國華納兄弟,加上為了迎合檢查,不欲以三級片面世的《勝者為王》只好刪走《古惑仔》的名稱。

整個故事大綱都來到尾聲,就劇組而言,再沒有創作的空間。即使近年翻拍,再沒有當年的味道。

4.演員不再接拍

《古惑仔》中的演員樹立了極鮮明的形象,到了今天,人人都繼續把鄭伊健叫做浩南,陳小春叫做山雞,十多年後他們的角色仍未被遺忘。

但他們又如何看待這套經典之作呢?

大飛—黃秋生

秋生哥曾在訪問中透露不想再接拍的原因,他曾於內地拍攝期間遇上一名年輕人,更表示非常傾慕戲中的大飛哥,這個也是那個年輕人加入黑社會的主因。

其實黃秋生一直對《古惑仔》教壞年輕人這個說法耿耿於懷,最觸動他的,是那名年輕人因加入黑社會後,與人打架而失去了一隻手指。面對《古惑仔》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他知道自己不應再接拍這部電影。

陳浩南—鄭伊健

二人同是洪興中的icon,更是當年人人模仿的對象。但你問到鄭伊健,他當初的原意是擔任警察等正氣的角色。當起《古惑仔》的主角確實對他一路建立的健康形象有點影響,他也覺得電影場面可能會教壞年輕人。

山雞—陳小春

陳小春曾在公開場合呼籲過觀眾,希望各位要學會從電影中抽身,不論橋段有多激烈,都只是情節而已,同時也再度提醒各位,他們只是演員。

雖然曾經的《古惑仔》不會再回來了,但那份記憶仍會深藏在觀眾們心中。


其實古惑仔系列還是有一直拍下去的,不過估計不會再有人拍下去了。2013年還看見過羅仲謙飾演陳浩南古惑仔第一部的復刻版。不過劇情在已經變得無比尷尬了。

古惑仔系列電影,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開的頭,如果第一部不是大收2000+票房的話,古惑仔電影系列可能不會誕生。古惑仔系列裡面的頭三部,完全是港片粗製濫造的經典。劉德華不願意拍,何家勁不願意拍,到了鄭伊健其實還是不願意拍,後來是王晶拿著合約壓才拉來拍的。

第一部還好點,有個古惑仔漫畫的底子開始。第二部因為鄭伊健有片約,於是改了由陳小春跑路去臺灣的故事開始講。(之前搞混了,之後有一套番外叫做山雞的故事,猛龍過江的女主是邱淑貞,山雞的故事女主角是梁詠琪)。陳小春做主角。這兩部片子加起來才拍了29天。第三部隻手遮天因為前兩部都大收,於是製作算精良的。但是三部曲加起來用了不到半年,收了接近6000萬港元。需要記得,當時劉德華拍片子也就100萬一部,大約是5-8組戲(具體一組大約是一個工作天,不過貌似都會超過16小時)。而古惑仔的班底,如果按組算,估計就是主角的鄭伊健也不會超過30萬的片酬。大反派吳鎮宇的戲份也就是3組戲左右,撐死也就15萬。其他也就沒有什麼大牌了。一部片子下來,算上臺灣票房和錄像帶票房,能賺 1000+這對於投資者來說就很不錯了。

然後香港電影最離譜的跟風開始了,一下這些算是正式的古惑仔電影

《古惑仔1-人在江湖》、《古惑仔2-猛龍過江》、《古惑仔3-隻手遮天》、《古惑仔4-戰無不勝》、《古惑仔5-龍爭虎鬥》、《古惑仔6-勝者為王》。

然後,因為很有號召力,於是一些周邊人物也有了獨立電影《洪興情義大飛哥》(黃秋生主演)《洪興十三妹》(吳君如憑藉這個片子拿了影后)《古惑仔少年激鬥篇》(謝霆鋒主演)《古惑仔之江湖新秩序》(羅仲謙)

這些電影都算是古惑仔系列電影,因為都是用原來的情節和人物,其實在絕對數量上已經而且這些還只是我看過的,沒看過的不知還有沒有。這個時候的體量其實堪比現在的漫威電影。

而且還有一大堆掛著古惑仔系列名字或者是用古惑仔裡麪人物拍類似題材電影蹭票房的。我隨便列幾個,《九龍冰室》《天行者》《飛沙風中轉》《再見,古惑仔!》這些就太多了,界定也很難,所以就不在贅述了。

在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初,古惑仔電影確實是曾經輝煌。但到了90年代末,古惑仔式微已經是不可挽回的趨勢。最後反映出來的結果就是最後一部古惑仔只有1000萬的票房。深層次的原因有

第一,題材過時。90年代的治安環境和2010年以後的治安環境不可同日而語,那時看古惑仔很瀟灑,到處囂張。但是到了今天,你再看古惑仔,他們那些「生意」要麼被互聯網打擊得銷聲匿跡(例如盜版光碟)。要麼就是會被砍頭的生意,現在也不被待見。這種題材要麼一不能過審,二沒有市場,就不會有人拍了。

第二,是亂改原著,版權混亂,古惑仔第二部開始,就已經脫離原著,山雞哥浩南並沒有情比金堅,實際上後來反目成仇了,而電影裡面大反派丁瑤最後和山雞哥雖然不是白頭偕老(因為山雞死了),但是被山雞哥幹掉這就很離譜了。於是越到後來,劇情越飄越遠和古惑仔漫畫其實沒有什麼關聯了。而且到了後來貌似古惑仔的版權也很混亂,到最後一步的時候甚至電影海報上面都沒有古惑仔字樣了。

第三,影響太壞,風氣不好。這一點,我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到了壞處。古惑仔裡面很多演員包括,原來就是社團成員的大B哥,基哥,陳慧敏。主演的鄭伊健,陳小春等等。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配角,例如謝天華,黃秋生等等,其實都在訪問提過,他們對於因為演過這個電影以後,社會風氣的變壞,感到後悔。有很多青少年因為看了這個電影,去模仿,甚至有些加入的社團。作為看著古惑仔電影長大的人,也確實看到了學校裡面很多人模仿電影的情節去欺凌弱小。到了現在2020年了,這種電影就應該放在博物館裡看看就好,不需要再拍了。


古惑仔是漫畫改編的,
故事講述主角陳浩南的起起跌跌,由一個四九(社團的最底層會員),三年內升為紅棍(行動/武力執法人員),1993年8月25日繼任「洪興社」銅鑼灣區話事人,及後在2007年成為「洪興社」的龍頭(社團的最高話事人)的故事。後面牛佬不畫鄭浩南的故事了,倒是畫了一堆支線人物,電影拍了後,因為將黑道人物英雄化,所以一直受到社會輿論譴責。

然後就97了,總不能大張旗鼓再拍這個吧。當然了,個人以為演員們也不見得喜歡再演下去,再演形象就定型了,鄭伊健,陳小春,哪肯一輩子演這種電影呢,但如果換演員,你肯定又不愛 看了。個人最喜歡是勝者為王在日本酒吧那段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