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據《經濟日報》報道,2020年已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2020年前兩個月,影院類企業新增不到8000家,與2019年同期相比,新增數量下滑25%。全國影院票房幾乎歸零,大量劇組暫停工作。


疫情讓整個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陷入停滯,影視行業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能獨善其身。影視的製作和發行都受到很大影響:超過50人以上的劇組在拍攝時需要向有關管理部門申請批准,電影院乾脆就不能開門,影視劇作品的審批流程也大大放慢。現在的季節已經春末夏初,可影視行業的寒冬還沒有看到復甦的跡象。

這既是很大的挑戰,同樣也是一個機遇,大浪淘沙,行業洗牌,這次疫情正好提供了機會讓我們看到很多影視行業一直存在的不合理現象,逼迫我們必須提高效率,回歸內容創作的初心,只要能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生存下去,春天到來的時候就能有更多機會成長起來。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過冬:

一是加強管理,節約費用,把項目成本壓低到最低限度。以往拍影視劇時規模龐大,各個部門手一鬆有些不該花的錢就花出去了。在以往資金充足的時候,這樣做問題不大,但是現在資金鏈因為疫情變得非常脆弱,必須節約一切能節約的成本。才能保證項目持續完成下去。比如我自己正在拍的院線電影成本就只需要幾十萬。這個就需要考驗製片人的資源整合和成本控制能力了。

二是改變以往的拍攝流程和製作模式。首先是削減劇組人數。以前拍個戲劇組幾十上百號人,全都烏泱泱的在一起,但現在就不能這樣了,一定要精簡人員,不能人浮於事,一定要一個蘿蔔一個坑,甚至要一人當幾人用,把劇組全部人員控制在50人以內。我現在正在拍攝的這個電影整個劇組人員不超過20個人。

三是要從項目入手,製作更精巧更用心的影視劇。之前拍片子,完全可以走流水線式的生產模式,找一個同類型走得比較好的本子來改改,堆演員,堆技術,拍出來花裏胡哨像那麼回事就有觀眾買單,但現在再這麼弄風險太大了,演員可能來不了,投資也可能沒那麼多,那就需要我們真正從劇本下功夫、從項目的獨特性下功夫,不要隨大流做熱門的東西,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點,做別人很少看過的東西,做一個小而美的東西,雖然成本不高、演員卡司不起眼,但我們劇作本身好,就能讓觀眾看出彩,維持公司的運轉。

說到底,就是把以前大規模的東西,分解成小規模的東西,開源節流四個字中先做好節流。我現在正在進行的兩個項目在疫情期間沒有受太大影響,就是遵循了這樣的原則。大家可以參閱一下我的專欄和之前的一篇文章,我也會把這兩個項目的進展不定期和大家分享:

電影人成長之旅?

zhuanlan.zhihu.com圖標電影人王迓難:口罩和消毒液,救不了新冠病毒肆虐下的我們?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就算新冠疫情肆虐,人們也是需要精神食糧的,也是需要看優秀的電影電視劇的,所以需求側是依然旺盛的。我們需要做的是調整供給側,維持好我們的資金鏈,在這樣艱難的時節依然生存發展下去。同行們,加油吧!


首先說5300家影視公司註銷的事情:

其實這個新聞裏也說了,還新增了8000家,雖然增速下滑了,但新增的還是比註銷的多2700家啊,所以這個事並沒有什麼可討論的,數據參考意義不大,再者說了,就算是真的倒閉了5300家影視公司,也都是一些走賬公司或者不入流的小透明公司,本來對影視行業也沒啥貢獻,真正市場上主流的影視公司雖然都受到了影響,過的也比之前艱苦,但都還在

下面說說電影行業如何才能度過這次寒冬,其實特別簡單:

1、疫情穩定,這是客觀條件,只要國內的疫情還在繼續,電影院就不會開業,也就無從談度過寒冬,這是必備條件,一下所有的措施都是在疫情得到絕對的控制的條件下說的

2、金錢扶持,國家層面,至少是電影局層面要給到電影行業一些政策扶植,比如減免稅和電影專項基金,其實這一點已經他們已經做了,其他的比如用電影專項基金的錢或者國家拿出一部分錢來幫助影視公司和電影院,這一點韓國已經在做了,其他的,比如疫情過後中影和華夏免除他們本來所收的發行代理費,比如免費給電影片方製作硬碟拷貝,比如國有的院線免除院線服務費,等等等等,這些舉措都是現實可行的。甚至有人提出希望國家出錢幫影院付房租,這個其實有點過分,但如果國家真這麼幹了,那絕對幫助特別大

3、政策扶持:電影局層面除了直接出錢,還要有一些現實的市場協調舉措,比如在疫情剛結束、影院剛開業的時候,儘可能引進各種大片(包含新片和經典復映片),因為只有大片上映才能快速讓電影市場回暖。再比如

4,全行業共同努力:整個行業自上而下團結起來,這一點也非常重要,不能只顧眼前利益,需要共同努力,團結的力量才能顯現出來,全行業共同努力才能一起渡過難關


影視行業只是在一個寒冬的基礎上,又迎來了一個寒冬。而第二次的寒冬,是沖著全球經濟去的。

所以不僅僅是中國的影視行業,世界的影視行業也必定會受影響。

所以也不僅僅是影視行業,所有行業都會收到影響。

從生存的角度來說,影視本來就不是必需品,所以在經濟低迷的狀況下如何活下來,我覺得並不容易,非常不容易,相當不容易。

說嚴重一點,並不是:「就要沒有影視劇看了怎麼辦」,而是:「大家都快沒有飯喫了怎麼辦」。

不知道在玩知乎的人,有多少已經出現了還房貸危機。

失業,降薪,物價上漲,影響了你們多少?

災難必然造成連鎖反應,早晚大家都會有感受的,快慢而已。


從業者來答。

我覺得是好事,因為我並沒有什麼影響……沒有影響的原因是,我做的是一個劇本磨兩年的良心。它上映那天也許會被批評,但我至少做到了,我能付出的最大值。

優勝劣汰,行業將重新揚帆,篩掉那一堆「濫竽充數」。

我舉一個電視劇行業的潛規則,大家就明白這為什麼是好事了。

一部電視劇,名編劇接手,他自己只寫個大綱,然後就外包給編劇公司,編劇公司再外包給更小的公司……一層一層。

原來,一個編劇一年只能掙一份錢。現在他可以掙三份,因為他只需要寫大綱,其他的都是槍手寫。 這就是為什麼美劇韓劇,越做越像電影,而中國電視劇一年比一年水。

這次寒冬期,讓大把大把的此類公司破產了,讓大把大把只賺平臺錢,賺玩就走的網劇網大公司倒閉了。這對觀眾來說還不是利好消息?

這些公司,只管賺錢,誰管你觀眾喜不喜歡?他們之中有大把人,甚至連觀眾評論都難得看。

我之前在公司觀摩招聘的時候,看著一把把遞上來的「劇本」,我只是覺得可悲,我可悲在於「我居然和這些人是同一職業?」

中國觀眾實在是太TM好講話了,你們知道這幫人賺了多少嗎?你們還擔心他們度不過寒冬?

PS……

被打臉了,我被影響了……我這戲要推到明年才能開機……我編劇費的尾款又要拖到明年才能結了……

我佛了

好在北京的房租便宜了……唯一的好消息…


2020已經過去了一半。

這半年,影視公司歷了不小的「劫」。院線徹底停擺、劇組停止工作、影視人待業在家……

這些變動,同時也體現在了資本市場上。上半年,不少上市影視公司都發生了不小的股權變化。

從唐德、慈文、北京文化、鹿港文化等紛紛擁抱國資,到華誼、萬達發行定增,再到歡瑞、華策的高層變動、股權轉讓……2020這一年,上市影視公司動蕩不小。

看起來,影視市場的不穩定,供給側持續在出清,讓頭部上市公司受到較大波及,才會促使公司做出相應調整。不過,對於影視公司本身而言,這些變化實則是一個深度調整。從長遠來看,是一種風險出清。

寒冬過後,這些活下來的公司,將要面對的,既是挑戰,也是強身健體的機會。通過這些大規模調整,讓資源更加整合,內部系統更加規範,人員更加專業化、年輕化,更趨向於工業化體系。

畢竟,從前兩年便由於產業收縮而經歷著「大洗牌」的影視行業,到如今,已經到了最後的清算階段。當「毒」排盡,就是調整結束的時候,也是整個行業開始迎來轉折期的時機。

要知道,波谷過後,就會迎來上升。

國資入駐、定增、高層變動……上市影視公司都怎麼了

從今年開始,不少上市影視公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股權變動。從這些變動背後,也能夠解讀出這些公司不同的調整策略。

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國資入駐影視公司。其實,從去年開始,國資接手影視公司就初現苗頭。

為瞭解決股權質押的問題,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將所持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5.05%股權,以13元/股、合計9.29億元總價轉讓給江西國資。同時,實際控制人也變更為江西省政府,由一家民營上市公司,變為國資主導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

而在今年,影視行業大幅受挫的當下,國資反而更加大了出手力度,先後接下了多家大型上市影視公司的股權。

先是因《巴清傳》暴雷導致九成市值蒸發的唐德。由東陽國資接手原實控人吳宏亮25%的股權,成為唐德新實控人,以及第一大股東。隨後,北京文化亦宣佈,青島西海岸以3.82億成功拍賣北文7.61%股權。而就在近日,鹿港文化也發布公告稱,將非公開發行2.68億股股份,由浙江國資認購。

與此同時,另有一些影視公司,也在通過內部高層及股權變動,來進一步完善公司內部結構的調整。

比如歡瑞世紀,在6月的公告中表示,原董事長鍾君艷申請辭去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職務,專註於運營公司影視劇製作和藝人經紀業務;新上任的董事長趙枳程,將更加關注於公司的管理層面,進一步完善中後臺的流程管理,進一步提高效率,完善管理體系。

另一家電視劇頭部公司華策影視,同樣也在在今年迎來了副總裁、董祕的變更。原副總裁、董祕王穎軼先生辭去職務,並聘任張思拓先生為新任董祕。

縱觀今年的影視行業,受損最嚴重的就是電影公司。從製作到院線,無一不虧損嚴重。其中,華誼、萬達兩個電影公司「老大哥」也面臨業績巨虧。在這樣的情況下,華誼和萬達都選擇了定增,用以解決自身的股權質押風險,以及進一步擴展業務線。

其中,華誼兄弟獲得了來自阿里影業、騰訊、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復星系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九家公司合計22.9億元的定增;與此同時,萬達電影也擬定增43億,用於未來的院線加盟及建設。

像這種多家上市影視頭部公司的集體股權變動,在近幾年影視市場中極為少見。這樣的變動,一方面是疫情導致影視行業低迷、公司業績受損的自救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前幾年影視行業動蕩,行業大洗牌的必然結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前幾年欠的帳,到了該還的時候。

那麼,在2020年這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年份,在此時選擇如此大手筆的變化,究竟是好是壞?

股權變動,是出清內部的風險,也是外部的看好

總的來說,這些公司由於外部環境變化,其經營活動受到了不小的行業衝擊。而在做出了相應改變和內部調整之後,才慢慢地穩定了下來。

從長遠來看,這也同樣是影視公司出清風險的必然趨勢,也是一次向好的變革。

從整體的產業層面來說,這種同一板塊的上市公司出現大規模股權變動的情況,屬於一種產業向的深度調整。公司通過內部調整,來適應變化劇烈的市場,並趁此機會解決掉積壓已久的風險。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影視行業受到了疫情極大的影響,但通過這次危機,也是一個可以趁機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自身問題的時機。若是能夠通過此次內部調整而存活下來,獲得「脫胎換骨」的改變,那麼公司也會走得更加長遠。

更重要的是,股權變動、國資入駐、定增、高管變動,這些變化,都是從資本層面上,幫助實控人紓困,解決公司的實際經濟問題。

而對於一家影視公司來說,資本問題得以解決,沒有了錢的煩惱,就能夠更加專註於藝術創作,讓公司的內容製作能力儘可能少的被資本問題困擾。只有公司擁有強大的內容輸出能力,影視行業才會擁有更多優質內容,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如近日歡瑞世紀前董事長鍾君艷辭職,並同時間接轉讓公司10.87%股份給新任董事長趙枳程,同時趙枳程也接下了由於股權質押而帶來了6億多債務。這樣的轉讓,就是為了能夠解決目前實控人股權質押的問題。同時,也帶來了股權層面的穩定,讓後續發展更為明確。

看得出來,從本質上來說,不論是通過外部手段,來讓公司發生改變的策略,還是出於外部對於行業的信心,都是外界對於影視行業未來走向的一種積極預期。同時,也說明瞭這些公司的實力本身頗受認可,如今雖然遇到了困難,但是對於這些公司的預期卻向好。

從這些公司的經營現狀上看得出來,國資選擇入駐的公司,不管是慈文,還是唐德,抑或北京文化,均具有較強的內容製作能力,出品過不少「爆款」,卻在當下遇到了經營困難、市值下跌的狀況。此時出手,頗有些「救市」意味。

定增也是同樣。也正是因為看中華誼兄弟深厚的行業地位和多年優質內容積累,在公司發起23億定增時,才會有阿里、騰訊、陽光人壽等業內巨頭「好兄弟」的出手相助,幫助華誼度過這個難關。

另一方面,對於國資或其他外部投資方來說,為了自身影視文化產業鏈的完整性,與一家有實力的影視公司深度合作,同時也可以擴張自身業務線口,促進多邊合作。而選擇在低谷時對其進行股權投資,不失為一個高性價比的「抄底」好機會。

破繭之後,才會重生

對於公司內部來說,股權、高管等方面的變動,也是為了公司的更好發展。這些上市影視公司陸續發生的相應變化,也是行業的一個積極信號。

以歡瑞世紀為例。看得出來,歡瑞世紀在高管層面上的變更,是為了讓公司在股權上更加穩定,有助於公司的下一步佈局和管理。據小娛瞭解,在這一系列變更結束後,公司在管理上將會在兩條線上更加著重:影視內容和藝人經紀,以及中後臺管理和戰略佈局。

據瞭解,在鍾君艷離職董事長後,並非是離開公司,而是將精力更多的專註在影視內容的製作,和藝人經紀等方向,更純粹地關注於內容創作。

另一方面,是以新任董事長趙枳程為核心,進一步完善公司的中後臺管理和戰略佈局,通過內部立項、審批的流程規範化,讓整個中後臺管理系統更加標準和透明化,從而從管理的層面,去輔助優質內容的開發。

這樣的佈局,讓公司的治理結構和制度能夠更加規範化,執行也會變得高效且透明,讓影視內容製作進一步向工業化靠近,進入一個良性健康的發展循環。

不過,從財報上來看,行業整個2019年的利潤狀況承壓較大。但是在分析師看來,這些是行業在經歷市場動蕩後,進行調整的結果,「利潤表的改善,會體現出滯後的狀態。」

值得高興的是,從各大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來看,無論是項目情況,還是財報數據,隨著回款加速,現金流的情況逐漸變好。加之這兩年不斷地內部調整,各項指標也會慢慢變得健康起來。

這樣的調整也體現在了歡瑞今年的項目佈局上。首先,就是力爭將手上的一些大劇順利播出,減輕存貨壓力。據瞭解,一些大體量劇集如《山河月明》《深潛》等,目前已經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同時,公司也在新開劇集中積極轉型,對大體量劇集的製作更加慎重,更偏向現實主義、現代、諜戰等題材的開發,加強項目制度管理優化。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業績的穩定性、公司治理的合規化都是重要指標。而一家以內容為重的影視公司,則更要加強項目的管理制度,才能在產出優質內容的同時,也保證項目的高效率,對於上市公司的營運來說,這些層面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如歡瑞這樣的上市影視公司,在經歷了一系列變化後,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要讓這些更年輕、更專業化的新管理層,帶著破繭重生的公司,繼續深耕產業,推出更優質的作品,成為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文化企業。

這不僅僅是歡瑞,對於整個影視行業來說,經歷了這幾年的陣痛期,在深度調整過後,也一定會迎來一個更有序的市場環境,和更健康的公司發展模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