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可以是蒙古國人,也可以不是蒙古國人。

成吉思汗可以是中國人,也可以不是中國人。

但成吉思汗一定曾經是金國人,一定是大蒙古國人。


因爲老人家是把孛兒只斤鐵木真同嬴政、劉徹、李世民和趙匡胤並列的,所以我也會認同孛兒只斤鐵木真是中國人。


拿現在民族國家的那套理論去套在古人身上真的是時空錯置anachronism。

現在我們會說自己是中國人,但800年前的鐵木真絕對不會認爲自己是中國人,也不會說自己是蒙古人,頂多會說自己是乞顏部的人。古人的這種身份認同感確實值得研究,但是正如克羅齊說的那樣,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的歷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當代人爲了自身需要或是現實問題而展開的研究,比如民族團結,民族友好這些東西。所以現代人在研究,講述,分析歷史的時候總會先入爲主,總會強調自身歷史的特色,我們在反對西方中心論的時候,其實不知不覺也陷入到了中國中心論之中。去年社科院考古所的馮時教授來川大開了次講座,講座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是以非常難把握的古人的思想觀念 認知方式爲主要切入點,但是2小時最後講下來只是得出了一個在我看來很小孩子氣的結論,中國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或者換一句話說9000年前,現今中國的部分地區就已經進入了文明階段。

不久前知乎就有一個還算熱門的問題

爲什麼很多人認爲歷史悠久是個值得自豪的事情??

www.zhihu.com圖標

我認爲這個問題完全就是題主這個問題的間接印射,爲什麼有人認爲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因爲成吉思汗名氣大啊,因爲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後代征服了歐亞大陸上絕大部分的土地,因爲成吉思汗這個名字在國外也是響噹噹的,所以如果把這麼一個響噹噹的人物看成是中國人 ,那作爲同樣是中國人的“自己”,說出去多有牌面?

我知道要想讓歷史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就好比是太陽從西邊升起。當今人人都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講訴歷史,反正又不用負責任,何樂而不爲?

但是我只想說這種歷史熱的現象,本身也是國家進行意識形態宣傳的一種方式。當然這無可厚非,甚至是必不可少,因爲今天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比拼,少不了文化軟實力的貢獻。但是我只希望不要把那些在教科書上或是專著中看到的結論,自詡的真理 truth claim奉如圭臬,凡事多思考,尤其是在這個信息大爆炸,國家力量太過於強大的時代。

以上

這裏面其實涉及到兩個問題,認同和記憶


在鐵木真是不是中國人問題上這種模糊和混亂其實也是我們現在的官方態度,實際上在對外宣傳上,我們走的是比較偏皇漢風,都是鼓吹漢唐宋明爲主,有時候說蒙元,但是都強調是中國蒙古族祖先。

雖然這些問題往往和民族大義,或者現代中國人定義等等問題糾纏,實際上本質上這僅僅是一個政治利益(生意問題)

說得簡單點,我們打個比方

我們把蒙古帝國看成一個破產了很久了曾經的跨國公司的繼承問題,一方面雖然他已經破產了,但是他的一些遺產還可以拿出來做做文章,去卡點油佔點便宜。

但是另一方面因爲蒙古人在歷史上燒殺搶掠摧毀文明,得罪的國家和民族可不是一個兩個的,說白了就好像欠了一屁股外債的破產公司,搞不好,財產沒繼承到,反而惹上一堆追債的。

so 我們現在的混亂和模糊實際上就是一種策略,鐵木真是不是中國人,取決於看什麼時候

有可以分的政治利益的時候,是中國的一部分,至少是中國蒙古族的,我們也要分

當有人追債,趁機大搞侵略威脅論, 滾,你們找蒙古去,和我們中國人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我們也是受害者

-------------- --------------- ----------------- ----------------- --------------

不過看了其他答案,我發現現在最可怕就是一些自以爲捍衛中國利益的腦子擰了的小白,爲了鼓吹元朝是正統,而去動搖漢唐宋明的正統性,甚至鼓吹什麼古代不存在中國論。

國家真是要被你們氣死,現在官方做的都是一盤把利益做大最大化的棋子。

所以宣傳上都以宣傳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來來作爲核心,這五千年哪來的,正是從最源頭的炎黃算起來,要是按照你們的說法,古代都不存在中國了,那麼我們五千年怎麼來的? 是不是宣傳炎黃也是破壞團結,醉了。

我們現在的策略是守住老本(五千年華夏)+利用蒙族的關係去佔點蒙古帝國的便宜。而不是爲了鼓吹蒙元正統,把老本丟了,那真是虧大了。

還有你們以後千萬別把李唐拉出來給元清洗,現在爲了佔便宜的需要,實際上運用的中國概念是很模糊的,但是如果如果以李唐爲例子,那中國的標準就拉到了一個極高的標準。

中國古代是存在中國的國家概念,以唐代爲例子,本紀那些敘述國內相關提到不多 在自己國家的事情是沒必要強調國家概念只需要強調朝代概念,但是你去去讀讀那些四夷傳記,涉及中國人和外國對比,對外關係的時候,運用中國,華夏作爲自己的代稱不要太多。

”其人雜有新羅、高麗、倭等,亦有中國人其人雜有華夏、高麗、百濟之屬“ “貌不甚胡,頗類華夏

爲什麼說唐代的標準奇高,因爲唐代除了運用中國,華夏作爲自我的稱呼,還多了一個自我定義,請看唐蕃會盟碑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證知,世世代代使其稱讚,是以盟文節目題之於碑也:

文武孝德皇帝與聖神贊普獵贊陛下,二聖舅甥,濬哲鴻被,曉今永之屯亨,矜愍之情,恩覆其無內外,商議葉同,務令萬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遠大喜,再續慈親之情,重申鄰好之義,爲此大好矣。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本界,以東悉爲大唐國疆,已西盡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爲寇敵,不舉兵革,不相侵謀。封境或有猜阻捉生,問事訖,給以衣糧放歸。今社稷葉同如一,爲此大和。然舅甥相好之義善誼,每須通傳,彼此驛騎一往一來,悉遵曩昔舊路。蕃漢並於將軍谷交馬,其綏戎柵已東,大唐祇應;清水縣已西,大蕃供應。須合舅甥親近之禮,使其兩界煙塵不揚,罔聞寇盜之名,復無驚恐之患,封人撤備,鄉土俱安,如斯樂業之恩垂於萬代,稱美之聲遍於日月所照矣。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茲乃合其大業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然三寶及諸賢聖日月星辰請爲知證。如此盟約,各自契陳,刑牲爲盟,設此大約。倘不依此誓,蕃漢君臣任何一方先爲禍也,仍須仇報,及爲陰謀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漢君臣並稽告立誓,周細爲文,二君之驗證以官印、登壇之臣親署姓名,如斯誓文,藏於玉府焉。

因爲唐代非常不和諧的搞出了一個漢國概念,也就是說在唐人眼中,唐等於中國,華夏之外,還等同於漢國,如果以唐代爲中國標準,元也好,清也好,怎麼洗都洗不到中國標準了。

所以我在這裏奉勸,還是儘量選擇一個比較寬容的中國標準,把李唐拉下場做對比,元清基本上會死得很難看。。


因爲他們認爲如果中國不承認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就會喪失統治外蒙的法理依據,外蒙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獨立出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