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條件的聚和散。如水遇冷成冰,遇熱成氣。所謂緣生緣滅。

這種聚散,背後並沒有主體。如一滴水是無數水分子的聚合。而水分子也是條件產物。所謂無我。

因為條件時刻在發生變化,所以聚散也無常不定。所謂無常。

而只要條件存在,聚散就會永遠進行下去,沒有停止。所謂苦。

人的身體和心識,也都是因緣所生,條件產物。那所謂的存在感,充滿了無我,無常,苦的特徵。

既然如此,那如果是「諸因不作,諸緣不生」呢?佛陀實證到了這種脫離一切條件的「存在」。因為沒有對立條件,所以不可描述,無生,無滅,是為涅槃。


佛教和佛學不算是一個概念,佛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明空雙運,讓你如何在輪迴中積累正能量,自己也變好,也能幫助別人變好。


讓人向善,本意是好的,但是我個人是真的覺得其中以人類這個定義,主觀思想為基礎,是真的相對於老子的道德經有太多的Bug……


佛,最初是一種果,也就是人想像的最終能達到的形態,我們活在這世上,總有人會想:活著是為了什麼,佛,就是提出了一種果,一種永恆的果,到達彼岸,修成正果。

後來是一種道路,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佛,要罹難,要過苦海,要有慧根,既然不想承受如此之重,那麼就求些因果,種善因得善果,這世臨遭苦難,我誠心敬佛理佛,廣積善德,但求下世得善果,佛是一種道路。

再後來佛成了一種哲學,一種態度,佛系少年就是一種不爭不搶,不奮鬥,隨遇而安,隨波逐流,看似心態平和,實則厭倦現實,避世入心,雖看起來暗合佛法心態,實則消極之至。


《法華經》上說,諸佛世尊因一大事因緣化現於世,那麼到底是什麼大事因緣讓諸佛出世宣說佛法呢?經文上已經給出了答案,「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所以諸佛出世,無非是為了讓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從而明心見性、了生脫死。


終極目標就是滅苦,

不過市面上的假佛法肯定沒有這種功能,

大多數人學的都不是真正的佛法, 或者說都是變了質的佛法,所以最終不能滅苦,


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佛學的最終指嚮應是哲學,而不應當僅僅停留在宗教層面,物質的本源與輪迴。佛祖當年到底說了什麼?今天的佛經是否是佛祖的本意?從儒家的紛擾中可見一斑


很抱歉,沒有目的,佛教中心思想就是空,虛無,人生沒有意義,也沒目的,人生本質是苦,那麼有辦法讓人的一生好過點嗎?佛祖說慈悲,慈悲是從更高的緯度對人性的滿足,但是歸根結底,慈悲也是一種慾望!


何為佛教?自行百度。

終極目的:讓甘心受苦的人把希望寄於死後,咽氣之前不搞事情。而對於想搞事情的人,給他們一個合法的藉口。

後者:上陣時不用怕死,死了可以成佛。

沒死的,艱苦樸素是修行,繼續奮戰,因為你在除魔衛道。

和平年代:什麼父母人倫,只是宿緣。活著的時候隨緣,死了之後必須請僧團做法事,錢多花一點,這樣可以避免死者下地獄後受太多的苦。

基本是這樣。都是我親身經歷的。


滅苦


辯識永恆和虛幻。得永恆的寧靜,離虛幻的貪嗔癡疑慢之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