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讀哲學的人幼稚蠢且不懂得待人接物

有人說:如果想變得穩重就去讀哲學

有人說:讀哲學會使人內心變得強大,從而懂得快樂是來自於自身,並非來自於外在事物。不會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怎麼評價自己,都會一笑而過。返璞歸真是讀哲學的人在深思熟慮之後選擇的一種生活態度


區分應用性和實用性。實用意味著真-利的測量實踐,應用則既然包括前者還包括純粹情感價值的善-美體驗實踐。中哲主要是應用到對善美價值的體驗實踐,但不追求真-利的實踐,何談實用?也就是說,這裡有個陷阱是:善美價值的情感實踐也是實踐,但一般不稱為實用。


哲學的實用價值是沒有實用價值,這就是最大的實用價值。


包含一切知識的哲學,可除去人內心那些由於不可知和未知產生的焦慮,恐懼和不安,讓人胸有成足,活在一個已知的世界。


哲學會讓你對幸福、意義的定義發生變化。


哲學沒用實用價值。

哲學是體驗後的感慨。

實用性都在體驗上。

你雖然看到了這結果,但你卻沒經歷那過程。

就像吃飯一樣,別人吃飽了告訴你我吃的很好,你也會吃的很好,但這並不能代表你也吃了。這價值幾乎是零。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哲學實用價值的總體概括,也就歸結為認識論和實踐論。

只有正確的認識世界,才能有目的的改造世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幼稚蠢且不懂得待人接物?人們評價事物只是根據自己的認識,而這些認識往往基於經驗或歷史性的認識,這些認識符合習慣性,但並不完全符合真理性。而哲學雖然也是部分真理性,但往往強調真理性。這可能是視角不同導致的認識差異。另一個可能是因為,幼稚蠢且不懂得待人接物的哲學是沒有與「現實的人的生活」無縫銜接的哲學。

哲學提供的邏輯思維和直指本心的能力,確實會變得穩重,但也缺少了煙火氣、人情味。

內心強大不是因為自身或者完全不理睬評價,內心強大是因為堅信正確。

返璞歸真是透過歷史性和現實性看透了事物的本質,在一個更高的思想維度上才能在低維度的生活中返璞歸真。但沒有絕對的返璞歸真,當進入更高的生活維度,不知真何以歸真。


從獅子變成老虎。

同樣都是大型貓科動物,戰鬥力不差太多。

只不過生活習性不一樣罷了。


哲學就是在探究生命的終極意義~沒錯不是宗教也不是科學而是哲學。

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這是書上說的。

其實,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沒人說的清楚,那麼追尋意義的過程就是一種意義。

哲學就是追尋活著的意義,

所以意義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因為我們生命的結果都是死亡。


讀哲學是為了解決困惑,任何一個領域的知識只要想達到精通,必然會遇到哲學問題,而為了解決問題,就需要去讀哲學。還有生活的問題,如果需要解決的人生問題比較困難,也必然會遇到哲學問題,這時還需要去讀哲學。如果一個人沒有困惑,就沒有必要去讀哲學。不過現代人思想都很複雜,慾望難以滿足,哲學問題躲不了,所以哲學必然越來越盛行。


哲學能否有、有多大實用價值,直接原因:哲學家個人能力。

根本原因:所面對客觀問題自身複雜度,決定是否需要靠哲學理性來認知、把握。

當所面對現象問題,複雜度達到,必須在足夠長時間過程中,才能以多樣化現象表現,使複雜本質內容間接顯現,需要靠哲學家,穿透過程性繁多差異性現象間共性→所謂時間抽象。相關問題,就必須、只能靠哲學理性才可能得到有效把握。


1,所有「有用」的道理都片面。

~任何一種理論,必須在特定條件下才起作用,在沒有這個條件的環境下,僵化使用理論指導實踐將謬之千里。比如牛頓力學不能用來解釋微觀世界。學習任何一種理論,必須要清晰它所發揮作用的特定條件。

2,所有全面的道理都「無用」。

~那些無懈可擊的大道,在所有條件下都成立,但它不能用來指導具體的事,比如萬物是相互聯繫的,對立統一的。

3,而「有用」生於「無用」,「無用」統領「有用」。

~無用的道理有助於更好的使用有用的道理。因為有了全局觀,他知道什麼時候使用某一個道理,什麼時候不用某一個道理,什麼時候用這個道理,什麼時候用那個道理。


學到了一種思維方式,對人生作用非常大,會潛移默化的滲透在你的一生之中


我提供一些我了解的哲學可以實用的領域。

  1. 應用倫理學
  2. 法學、律師(邏輯學、法哲學)
  3. PPE(政治經濟哲學研究)
  4. 認知科學(心靈哲學)
  5. 應用本體論(形上學)
  6. 人工智慧(邏輯學)


為為為。

為不為為,為為不為,為為為不,不為為為……

為不為為,為為不為。不為為為,為為為不……


對人的內在,哲學是思想啞鈴,思考複雜問題的思維能力是有趣又有用的能力。猶如簡單的算術足以應付買菜的日常生活,但人總需要更高的數學能力應對投資、x唄、貸款、儲蓄。簡單的常識雖然滿足了日常生活,人生總會需要複雜的決擇,比如「同時落水你救誰」這種求生欲問題就需要你的決擇。

對人的表達,哲學是觀點助產術,一開始哲學發展就基於辯論難題,樸素常識條件下的對話是基於對話者的善意,但你總會碰到胡攪蠻纏的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