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設一下,你有完滿的家庭關係,良好的經濟條件,沒有現實瑣事的逼迫,抑鬱症也就見鬼去了。)刪去

「重度」是一步步發展出來的,那麼可以問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抑鬱症從「無」到「有」,又從「輕度」變成「重度」,你要解決的,你要聚焦的問題其實不是「抑鬱症」本身,而是背後支持它持續存在的那個因素。

比如一個人因貧窮而抑鬱,那麼只要貧窮還存在,吃再多葯,看再多醫生也無濟於事。而如果他解決了貧窮這個問題,即使不作任何治療,抑鬱症也會消除。

重度抑鬱症具有十足的危險性,患者需要及時穩定自己的狀態。

一些針對重度抑鬱症患者的個人意見:

1.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調動一切可調動的資源,確保你繼續活著。比如與熟人傾訴(害,這點可以無視),打幾把遊戲,看看世界各地的風景(視頻),發現一些生活的美好,即使再痛苦也先咬牙挺住。

2.看醫生。(不想這麼做的直接跳第三點)正規醫院的心理醫生會給你一個較為全面的評估,針對你的情況提供一些專業的建議,包括用藥方面的。我去湘雅醫院看的醫生,一套下來花費五百左右。猜一猜看醫生還有什麼好處?醫生會單獨跟你的家人講話,你的情況會得到你家人的重視。「心理醫生」說的話會讓你家人知道,你不是因為矯情才吃不香睡不好的。

3.尋找抑鬱的根源,一定要加油把抑鬱症的根挖掉。這會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你會面對一個看似無從下手的惡性循環,打個比方,貧窮使你抑鬱,抑鬱使你喪失了工作的能力,混吃等死。這又使你面臨各方的指責,包括來自你自己的,然後,你繼續貧窮,抑鬱繼續惡化。破解惡性循環的辦法,沒別的,找出循環中最容易突破的一步,突破它,那麼它後面的東西都會瓦解。

答主重度抑鬱症患者,一個十七歲花季少男,好像年輕人得抑鬱症的越來越多了。

~~~~~~~~~~~~~~~~~~~~~~~~~~~~

更新:因為一時想不出更貼切的例子,所以就舉了「貧窮」和「抑鬱」的聯繫。每個患者抑鬱的源頭可能不一樣,童年陰影感情受挫等等,這裡我感覺不存在誤導。為什麼要拿貧窮舉例呢?因為我看到大眾的認知,包括很多抑鬱症患者都認為「抑鬱症」其實就是「窮病」,所以「貧窮」應該是個比較普遍的源頭,也就是這個例子比較經典。當然我所寫的只是一些我個人的看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同為患者,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找到合適的辦法,擺脫抑鬱症。

~~~~~~~~~~~~~~~~~~~~~~~~~~~~

再更新:我知道很多歌手、明星、演員、文學家都受到過抑鬱症的困擾,他們之中還有很多因此放棄生命。我的回答只是舉了個例子,有些人就拿這來杠了。知乎是一個不同觀點交流碰撞的地方,你有好的見解歡迎寫回答,也歡迎留下精彩的評論,不要再發些沒有營養的東西給我。

某些人不要說我「不懂抑鬱症」,我是正在經歷的人,但我沒必要把我所有的痛苦寫出來去論證這點,這沒有任何價值。我只總結對抗它的方法。

另外不用重複那些名人的名字了,我知道他們。

金?凱瑞、具荷拉、崔雪莉、查斯特?貝南頓、林肯、丘吉爾、羅斯福、牛頓、愛因斯坦、川端康成、海明威、瑪麗蓮?夢露、羅賓?威廉姆斯、凱特?絲蓓、崔永元、海子等等,還有你們最熟知的張國榮。

————————————————————————

3月12日更新:

有九十多贊了,好開心。之前的回答只是簡單寫了寫,比較粗略,你們的贊和關注讓我又想要更新了。其實有關抑鬱症的話題在知乎非常冷門,相關的回答也不是很多,所以不管有沒有幫助,或是能夠幫助多少人,我都再寫寫吧。後面的東西可能脫離了「重度抑鬱症」的範圍,但它們都是我抑鬱多年感悟出來的。雖然我年齡不大,但也是個老病號了。

還要說明一下,我的見識尚淺,有些地方可能有失偏頗。選擇性地看。

下面的視頻是對台灣作家林奕含就《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做的採訪,書中主人公房思琪的原型就是她本人,13歲被補習老師誘姦,高中患上抑鬱症。

這是節選的幾個片段,看過原採訪你會知道,她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人。

林奕含受訪

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疲憊。同為患者的人可能還會看到更多的東西,即使她表現的如此平穩。採訪的八天後,她在家中自殺了,自殺前她給好友發去信息,「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 「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姦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

林奕含出生於醫學世家,有良好的學習和寫作天賦,她的人生本該一路精彩,卻被抑鬱症定格在了26歲。我們不討論那個人渣補習老師,最惡毒的詞語也不足以形容他。從林奕含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糟糕的往事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有的人需要用一輩子來化解它們,有的人被它們逐漸引向深淵。

這就是我所認為的第一類抑鬱症——由童年經歷引起的抑鬱症。

這其中包括惡劣的家庭氛圍(比如父母吵架,家庭暴力)還有不幸的童年遭遇。

為什麼一定要限定「童年」這個時間範圍呢?難道成年了,就不會因為某事而抑鬱嗎?並不是這樣的。我這裡強調的是「壞事」對一個人性格和三觀的影響,而不是它對人情緒的影響。後者在每個時間段都會發生,無論你是年長還是年幼,成熟或者不成熟,你都會因為別人打你一拳而憤怒,或是因為好友的離去而憂傷。但是同樣的一件事帶來的結果會非常不同。普通的人被打了一拳,他可能會還擊對方教他做人,如果是比較儒雅隨和的,他會當這事是個屁,不跟傻子計較。而經歷過前者的人則會一遍一遍問自己「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是我哪裡惹他生氣了嗎?我是不是很討人厭?」然後鬱鬱寡歡一整天,一不小心就抑鬱了。這就是區別。

在我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我們沒有經歷過太多的事情,內心單純且脆弱。那時的世界非黑即白,我們對「惡意」的感知比較強烈,也更容易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一個人是在寬容和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那麼大概率會變成一個人格健全的人,現在互聯網上大部分陽光快樂的沙雕都屬於此類。每個人的身邊也會有這樣的人,也許他們並不是很優秀,但他們具有讓生活發光的能力。

而如果一個人在尖酸刻薄,在辱罵諷刺,在嚴厲苛求的環境下成長,那麼他必定是有缺陷的,或許是膽小,或許是不負責任,更多的是自卑和壓抑。即便他已經非常優秀了,他仍然可能覺得「我就是個廢物」。

小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好事或者壞事的發生都與自己有關。當童年的壞事發生時,你的反應會是問自己「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當父母吵架時,你會反思「我是不是不夠『乖』?」,當父母因為生活的糟心事而對你動手,你會說「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即便你真的沒做錯什麼,或者只是打翻了一杯水。

林奕含曾發過這樣一條facebook:

「其實我真正想做的事是,用刨刀把臉刮花,然後用水果刀把動脈割開,躺在浴缸里等死。」

她的潛意識裡還是當初那個孩子,仍然認為發生那樣的事情是自己的錯誤,是她的容貌的錯誤。她是如此地厭惡自己,這也是她一直未能走出的原因之一——認為所有的錯誤都在自身。

她對人渣老師的痛恨實際上是對自己的痛恨。

你是否很會討好別人?你是不是在意他人的情緒勝過在乎自己?你是不是痛苦到極點,卻仍在別人面前裝出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活像一個跳樑小丑?

我曾經是這樣的。

因為在很小的時候就必須成為一個乖孩子,不惹父母生氣,不提要求,遇事禮讓別人,即使是犧牲自己的利益。

我一直想要維持周圍環境的「穩定」,不願看到任何矛盾的發生,或者是害怕矛盾的發生——矛盾意味著有人會受到傷害,而那個人往往是我。糟糕的家庭氛圍讓我變得敏感脆弱,明明是個男的,內心卻像林黛玉一樣(也許是天性吧)。我總是微笑著,儘管我並不開心;我的朋友很多,但那是犧牲「自我」得到的;我可以是幽默的我,是溫柔的我,是活潑的我,那取決於站在我面前的是誰,取決於他喜歡哪種交際的方式。結果你們應該都有體會,每天過得好累好累,不斷地更換自己的面具,穿上不同的戲服,彷彿自己的生活是表演給別人看的。我也知道這是在消耗自己,可我還是不敢停下來,害怕有人討厭自己,即便那人只是無足輕重的垃圾(網路噴子可以歸為此類)。

你有沒有看過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本書曾經風靡過一段時間,但太多無病呻吟的人的熱捧導致這本書的評價很惡劣。

這並不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喜愛,因為它是一個真情實感的悲劇,是一個純度百分百的悲劇,而有時候我們需要從悲劇中汲取力量。

書里的主人公葉藏可以算作重度抑鬱的代表。你閱讀這個故事,是以旁觀者的視角來觀察重度抑鬱症患者,也許就會發現一些問題,一些你自省時無法察覺的問題。在這裡我就不深入分析這本書了,反正我讀完之後很有感觸,推薦給你。

我所認為的第二類抑鬱症——由自身的「不同」引起的抑鬱症。

由於人天生具有的排異性以及各種傳統觀念的影響,當一個好像有點「不同」的人出現時,人們便會產生一種複雜的情感:一分畏懼,四分厭惡,五分排斥。

我曾見過一群小孩集體侮辱一個孩子,只是因為他用左手寫字。我當時想,左手寫字有什麼問題嗎?為什麼這群小孩子要這樣做?(日常自我問答)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幾乎可以嗅到校園暴力的氣息,也幾乎可以預見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左手寫字,在我們看來沒有一點問題。那群小孩的做法其實能夠用行為心理學解釋,有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

但是對待很多事情,人們就像那群小孩。

你能夠接受同性戀嗎?你會歧視LGBT群體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和否定,那麼恭喜你,你是一個具有包容心態的善良的人。(ps:不接受也沒有關係,我也不接受,但我不會去侮辱他們。)

那些「不同的人」如果顯露出自己不同的地方,那麼勢必會遭到「一群小孩」的圍攻,從而引發自我的懷疑和嫌惡。長期處在別人的攻擊之下,正常的人也會抑鬱,精神堡壘的坍塌只是遲早的事情(除非ta極度自信地走自己的路,堅定地活出自我)。

唉..._(:з」∠)_杠精的存在迫使我的每句話都有防禦姿態。

另一種「不同」是一個人的性格和天賦的不同。

「天才生來孤獨」

這句話不完全正確,也不完全錯誤。

你可能遇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可能被主流所排斥;你可能有高於別人的藝術天賦,卻不得不像其他人一樣為分數而努力。恰好別人的天賦是「考試」,你拼盡全力卻只能拿個及格分。

你偶爾畫一畫東西,琢磨一些美麗的句子,卻又反問自己:這些東西有用嗎?我擅長的東西,我喜愛的東西,它真的有價值嗎?

站在「高分人群」的面前,你感覺自己低到了塵埃里。

慢慢地,你與人群漸行漸遠,運氣好的話可以成功,運氣不好…(這裡只是舉個例子,這類人中有天才,但不代表他們全是天才)

我所認為的第三類抑鬱症——軀體化抑鬱。

也許這類不適合單獨列出,重度抑鬱症患者基本都有軀體化抑鬱的表現。比如疲乏、失眠、注意力渙散、獃滯等等。嚴重的甚至會產生幻覺、抽搐。

搜索了一下發現張國榮的抑鬱症是生理性的,後期出現了胃痛,胃酸倒流。

原以為他是因為同性戀而患上抑鬱症的,但那是謠言(今天才知道)。想必這樣的謠言對他造成了不少傷害。

貼一個他與朋友的交談記錄:

第四類抑鬱症——我沒提及到的都包含在內。

分析了這麼多,下面說說怎麼解決。

不會勸你多去運動啊正視自己啊之類的,我知道這些對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都是正確的廢話,當我聽到別人說這類話的時候我甚至會有一種瀕死感。

畢竟在嚴重的時候,拿起杯子接杯水喝都感到艱巨。

(還沒寫好)

【包郵】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京東¥ 31.00去購買?


拿我自己來說…太難了太難了太難了真的。

只有重度抑鬱症患者才能互相理解了吧。

但…

好不起來,也沒關係啊!

因為,

我們還在這裡,已經是一件令人驕傲的事情了。

我現在是真的每一天都覺得…

活一天是賺一天呢。

那種痛苦到骨子裡,爆裂到要靈魂出竅,身體全面崩塌的感受。

重度抑鬱症基本上會伴隨軀體化癥狀,

我目前身體一直好不起來,也是因為抑鬱症反覆無常。

我好多次,望著夜空,每次都覺得,

啊!我好渺小啊!!

我好普通…

我 在 這 里 ,為什麼? 我為何來到這裡?

我要這麼孤獨下去嗎?

除了家人,娃娃,還有我這虛弱不堪的身體在陪伴著「我」

人類…真是不可思議。

小小鎮上,燈火闌珊,

陽台上站著一隻小幽靈。

我總希望月亮,星星可以幫幫我,

讓我這虛弱不堪的身體變好吧~

變好吧~變好吧~變好吧~

拜託啦!!

嘻嘻,給我一個「心想事成」魔法吧!

抑鬱症屬於慢性病,只能控制了,吃藥,物理治療,都是續命的手段。

這病因人而異了,每一次爆發都是一次自我摧毀。

樂觀的看待抑鬱症它吧,總有一天,它會消失的吧,嗯!一定會!

希望大家都可以變得幸福。

「可以這樣活著,本身已經是一件令人驕傲的事情了。」

「我們一起祈禱吧!明天會更好。」

「今天很難吧,可是我們還有明天呀!明天不行,那就後天,後天不行,還有大後天!」

「謝謝這個世界所有所有給予我的一切,送你們我畫的一副圖,加油吧!大家都是最棒的!」


(全文共3558字。文筆不好,寫的可能有點亂,但皆是真實體驗。碼字不易,希望路過的能給個贊)


會,但是複發幾率極大。

我是從小就活的很壓抑,被母親多次家暴、人身攻擊、冷暴力,具體抑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我也很難說,但是中重度抑鬱是七八年前開始,因為經歷了失戀的重大刺激以及高考強大的學習壓力,一下子崩潰了。在經受刺激的那段時間,是重度抑鬱,刺激原過去,就發展成中度抑鬱或者輕度抑鬱,總之,一直反反覆復不消停。

在我的另一篇回答里,我詳細寫了我工作困難的原因。在我最後一次嘗試去工作的時候,我崩潰了。我認為,別人都能好好工作為什麼我不能呢?出去社會工作看似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是對我來說卻無比困難。嘗試了六七次我都失敗了,最後一次,我垂頭喪氣的回來,打算再也不出門了。我自暴自棄,每天以淚洗面,陷入了深深的抑鬱,每天晚上睡不著,睜著眼能到天亮才睡著,所以之後去開了一些安眠藥才能睡的下。我躺了很多天,對一切失去興趣,只想要工作。每天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分分鐘會崩潰大哭。不想洗臉,不想刷牙,衣服穿了很多天都不想換,也很久沒有洗澡了。感覺此刻的人生就是地獄,把我折磨的死去活來,看任何東西都看不清楚,好像都隔著一層膜。思維遲緩,記憶力嚴重減退,只要第二天天一亮,昨天發生的任何事就記不清了,更不用說前天的了。

我覺得我從小就不像輕易認輸的人,骨子裡還是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我從床上爬起來,強迫自己刷牙洗臉洗澡,完成這些事情,耗費了我很大的精力。我刷知乎,加了很多同病相憐的朋友。有一個朋友一直喊我出去玩,可是我一點力氣都沒有。又過了幾天,我拖著疲憊的身心出了門。當時還是很難過,一個人跑到了海邊,看潮起潮落,發獃發了很久。出去接點人氣兒,感覺好了一些。接下來,我逼自己不能在家裡呆,每天都要去一個地方,公園,商場,去哪都好。可是還是一直抑鬱,如果非要給抑鬱量化的話,那可能是從重度轉成了中度。

再也沒力氣出去了。去年7月份,我在家裡躺了一個月,什麼也不幹,每天就吃吃睡睡看電視,買一堆零食回來吃,壓根不去想工作的事情,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我現在自己都顧不上了,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玩。徹底放鬆了一個月,情況好了一大半。之前是非要工作而不得,現在是放下一切。接下來8月份,我慢慢恢復了精氣神,當人真正放鬆的時候,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決策,而不帶任何焦慮恐懼成分。我覺得目前我不太適合工作,所以我開始自學心理學,我的狀況越來越好,看什麼都是彩色又有生命力的,慢慢變得自信陽光,總有想和人交流的衝動。一直學習心理學,理解了自己很多心理疾病的根源,一下子豁然開朗。

我真正好起來的時間是2019年7月-2019年12月,這段時間一切都變得那麼明媚。我看了40多本心理學的書籍,在書中找解決我當前癥狀的辦法。有精神分析流派的精神分析法,也有認知療法等等。我努力培養興趣愛好,我愛上了書法,去書店買了一本歐陽詢的字體,回來自己臨摹。我愛上了畫畫,為此男友給我買了一個iPad,讓我學習,我從簡筆畫開始,然後開始學習素描。我喜歡出去散步,拍路邊的花花草草,看著它們,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旺盛和多姿多彩。我每天出去跑步,希望自己能有個好身體,深淵再次來襲的時候,最起碼體力跟得上。

這一切都在新年的時候戛然而止。回到家中,因為沒有工作,不知道怎麼面對父母,可能內心的衝突比較多吧。加上跟父母交流的時候多次崩潰。他們的言語曾在我耳邊多次回蕩,「你趁年輕不努力,以後該怎麼過」,「你現在不工作,以後你男朋友不要你了,你該怎麼過」,「你沒工作,你的婆家看不上你可咋辦」,「愛情是最沒有用的東西」,「女人要有自己的事業,不然以後你打算指望誰」,「別再說你焦慮症,抑鬱症了,大家都在努力賺錢,都很不容易」,「我知道你焦慮抑鬱是咋回事,剛畢業進入社會,受了點打擊,很正常,你先去超市干服務員,接觸的人多了,就不會這樣了,見到人先學會打招呼。」

我的反駁無濟於事,「你們就知道讓我努力,可是有時候我連命都顧不住了,到底是命重要還是努力重要」,「我瀕臨絕望的時候,你們沒一個人鼓勵我,反而是要我再努力一點就好了」,「你們總說我是閑的了,才想這麼多,可是你們根本不知道控制住自己的大腦有多困難」,「從來不提我小時候被家暴的事實,你們不覺得你們在逃避問題嗎?」

總之,回到家,我遇到了大多數病友都遇到的問題:父母不理解。自己強行讓他們理解,自己得不到應有的回應,反而給自己造成了二次傷害。這二次傷害比原生的抑鬱更讓人痛徹心扉,這輩子都不想再經歷親人不理解的時刻,彷彿是活在了不同的星球。

從12月底開始,我的人生進入了無止境的黑暗。我不想跟家裡人再有過多的接觸,我只想遠離他們,他們實在太冷漠了。崩潰、崩潰、再次崩潰,我的人生再也不會翻盤了,之前還覺得哪怕出去工作困難,我也可以找個在家裡的工作,賺點小錢,顧著自己的吃喝,現在一切都推翻了,還有寫字、畫畫,一切陶冶情操的東西在他們眼裡也連個屁都不是了。

沒有做任何對抗抑鬱焦慮的措施,只有死撐著。連續抑鬱了三個月,內心才看到了一絲絲的陽光。在這重度抑鬱的時間裡,做什麼都是徒勞。只想躺在床上哭死,昏死過去,無數次質問自己:為什麼人世間這麼不公平?我每天要忍受無窮無盡的精神折磨,而有些人卻能快快樂樂的生活;我的悲傷恐懼的黑暗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到頭?我明明有愛我的男朋友,為什麼我還是覺得毫無希望的活著,比死都難受?最抑鬱的時候,說個話有氣無力,看個書不到5分鐘就集中不了注意力了,嗜睡的厲害,一天睡十幾個小時還是精疲力盡,每天什麼也不做依然筋疲力盡,大腦像塗了一層漿糊,我拚命的想去撥開漿糊,撕扯著,撕扯著,我的情緒障礙越發嚴重,嚴重到不敢出門,只想躲在黑暗的角落裡,害怕和人說一句話。

就在最近,因為回老家有事,我逼自己走了出去,艱難的到了火車站,自己去做火車。這個過程很痛苦,可能是有了心理準備和經驗教訓,這次出門比去年強行出門得到的反饋要好很多。在火車上雖然一直處於高度應激狀態,但是過了幾個小時就好多了,因為徹底把自己暴露在人群中再慢慢學會放鬆。

到今天為止,我的情緒已經好了有一周多。除了走出去,拒絕宅在家裡之外,主要就是歸因於自己的心理。之前兩次抑鬱複發都是因為要而不得:自己期望的和實際能力存在很大出入,導致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要求太高,不允許自己犯錯誤,對自己過分苛責,想的多做的少。當然,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自己切實存在的問題,但是知道並不等於能做到,很多時候我們是沒有行動力的,我也是在走出去,陽光滲入我心裡的間隙的時候,我才覺得我或許還會好起來。

抑鬱了這麼多年,我總結出了我自己的的一個機制:防禦機制,我的所有不良情緒都是在這個機制下運作的。焦慮和抑鬱是要而不得,理想和現實的衝突,我們接納不了這樣的自己,可是偏偏要帶上盔甲,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不承認自己的不足或者能力差,沒工作的時候和熟人斷絕了一切聯繫,覺得很沒面子,這不是防禦是什麼?社恐的時候也是怕自己出錯,想把完美的自己展示出來,結果越這樣越糟糕,總是關注自己的穿著和言行的不得體,因此造成不同程度的緊張。應激障礙其實也是過度防禦,因為經常挨打,所以不信任別人,對別人懷有敵意,或者總是擔心做不好工作,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封閉了,從此戴上厚厚的盔甲。尤其會加固防禦機制的是對抗焦慮、抑鬱、恐懼,當我們想要對抗的時候,我們就離康復越來越遠了。七情六慾是我們作為人都會有的情緒體驗,如果想要對抗的時候就問問自己,對抗的是否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當然是。你強行做一些事來消除不良的情緒體驗,其實本身是在強化,你看似把癥狀消除了或者忘記了導致你不安的這件事,但是你只是把他強行壓抑進了潛意識裡,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會爆發。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接受自己的情緒,觀察它,認可它,把它當成身體的一部分,千萬不要逃避,逃避就是對抗,就是壓抑。抑鬱說明認知出問題了,這個問題不解決,只針對癥狀入手只是治標不治本。就比如焦慮的時候,通過強行跑5公里來克服焦慮,為什麼有的人越跑越焦慮?因為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只是一味的想對抗焦慮,結果強化了焦慮,更加加固了自己的防禦機制。總之,想解決問題先要學會認識問題,認識接納,再去改變。

當然,重度抑鬱實在沒有力氣採集陽光的小夥伴,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吃藥療愈,先遏制住癥狀,先打開一個康復的缺口再說,只要這個缺口打開,陽光滲入就是早晚的事。可是為什麼很多吃藥的人覺得沒用呢?那是因為沒有雙管齊下,把藥物當作了救星,一旦吃藥見效慢,就徹底喪失了信心。不要寄希望於一種東西,我們應該明白,重塑自己的思維模式也是很重要的。比如這個完美主義需要我們去改正,但是吃藥已經把抑鬱治好了,可是我們還是對自己苛刻到病態的程度,一旦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又會隨時崩潰。所以,思維模式的重塑也是很重要的。


我是從重度抑鬱中中走出來,重度抑鬱2年多,躺床半年,不想吃飯,連呼吸都覺得困難,連上洗手間都讓老公買的坐便器,無數次IPAD砸頭,無數次想結束自己,無數次不知道黑暗如何過去,然後重度抑鬱症走出來,再複發過幾次,但時間一次比一次短,最終到達穩定。

如今,我覺得生活幸福,不是躁狂,是更容易滿足的幸福。

這是我的真實經歷,希望給大家一些信念。

因為是外源性抑鬱,所以我沒有選擇藥物。對於最終的康復,總結起來就是:行動+解決外源性刺激源+認識、接納並解決自己深層次的問題+不斷完善自我。

本文是我17年寫的,現在去看,還是具有借鑒性,所以發給大家。

各位溫暖家園的小夥伴們:我是溫暖家園的創辦者傑西西,之前零零散散地寫了很多文章,一個個點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很多群友希望我能寫一篇很全的康復經驗分享。

看過大家投稿的很多文章,其實,我很慚愧,抑鬱的時間也不夠大家的長,但我仍舊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一些鼓勵。

或許是因為康復了,或許是因為現在的生活過得確實很滿足,很安心,所以,現在回憶過去,已經沒有以前的痛。反而,我一直在說,我真的很感謝抑鬱,讓我成長很多。

某天和倫倫牽手漫步在暨大,我跟倫倫說:「其實不管怎樣,我人生中必定要經歷一次抑鬱的,因為問題總是在那裡。「

13年年初那次的事情僅僅只是一個導火索,我逃避了太多了,積壓了太多,所以,在一個合適的點它爆發了。」

抑鬱的引子

12年年底,在某大型互聯網企業。

那段時間,應該算我抑鬱前在互聯網產品經理領域事業的一個高峰期,領導很欣賞,在產品方面也非常有想法,在互聯網行業網站也發表了很多文章。可是正因為一切看起來如此地順利,我開始飄飄然,貌似全事業部就我一個人最厲害,對部門同事、其他部門同事工作指指點點,對領導不尊重,終於在某天做出很過分的行為……最後,我引咎辭職。

我記得辭職的時候,當時的事業部的總經理,把我叫到會議室,希望我留下來。他知道我喜歡旅遊,批准我出去旅遊三個月,然後再回來。可是內心極度狂妄的自己,堅持地拒絕了。

辭職後,當時倫倫說:「你太狂妄了,這個世界沒了誰照樣轉。」。後來,我們一個技術部領導跟我原來新浪的一個同事說:「西西走了後,我們真的沒找到更好的產品經理了。」,意思是希望我能回去。我當時還暗自得意,更加自以為是。

後來繼續在家寫互聯網相關文章,又被很多網站收錄,然後我把文章投給了事業部總經理,寫了關於很多關於未來產品發展的很多想法。

再後來北京總部的高層領導和廣州總經理來到我家附近,和我一起吃了一頓晚飯,希望我能繼續回去。他們開出的條件很好:產品部老大,高薪,年底分紅。

我考慮了一段時間,最終答應了他們。

可是,就在我重新回去那一天早上,我覺得回去沒面子,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我這麼回去不是特別沒面子,別人怎麼看我?重新回去豈不是沒能力?

然後,我就這樣衝動地做了一次決定:我沒電話通知領導,而僅僅是qq給他們回了一個消息:「我不回來了。」,也沒跟倫倫說。

原新浪的同事,現在的朋友—Ron把我劈頭蓋臉地說了一頓(我知道他是為我好),Ron說:你這樣其實是在自毀前程,互聯網的圈子很小,你以後怎麼容身?以前YY的一個同事知道也把我說了一頓,說我人品有問題;然後倫倫又開始責備我。

衝動過後,我開始冷靜,才發現當時的決定是多麼草率,多麼不負責任(其實,我那會根本就不知道責任為何意?);

由於備受各種指責,良心上受到譴責,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做噩夢,夢到各種指責批評,內心對公司無比愧疚;

我也擔心領導是不是要封殺我,我開始擴大事情的嚴重性;

我也才發現,為了所謂的面子,我放棄了人生中一次很好的機會;

內疚、後悔、自責、恐懼......各種情緒夾雜在一起,再加上以前在互聯網行業由於熬夜,飲食不規律的各種不良習慣帶來的軀體癥狀,那一會,我徹底崩潰了。

抑鬱癥狀

和倫倫散步,我開始感覺到身體和外界總是一片霧蒙蒙的狀態,好像隔著一層什麼,也許就是大家常說的靈魂和身體開始分離。

我一直想撥開這種霧蒙蒙的狀態,可是一直不能。從來不相信迷信的我,甚至在想,難道真的有詭異之類的東西?

慢慢地,我很容易流淚,和朋友說起公司這段經歷,我總是流淚;再慢慢地,我開始卧床,不起來,一躺十多天;開始白天能整天整天睡,半夜突然地起來,就坐在床上;我開始攻擊......內心極度地痛苦,我開始體驗到絕望的感覺:過去已經回不去了,未來我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絕望,極度地絕望,開始想著離開。

內心想過n多種死法,可是我覺得不管選擇哪種都很痛(我是個怕疼的人);有天,我想好了,不怕疼了。

可是,當我想離開,我想起了父母(雖然我曾經說過恨父母,可是我內心依舊是愛他們的呀),我想起了那個愛我的倫倫,我又不忍心了。

當某天,我覺得不用再考慮他們的時候,我又想離開。從來不迷信的我,那天突然想起:人是有來世的,如果今生的問題不解決,會帶到來世……生生世世......

問題不解決,總是會在那裡,不管你怎麼逃避,你始終逃不過。

也許,是最後這一念想,使我開始清醒,使我開始明白:逃避,不管如何逃避,都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問題總是在那裡,不解決,你最終還是會遇到。

然後,我終於決定不再逃避,因為逃避解決不了問題。既然,死也解決不了問題,那麼只能活著;既然,選擇活著,那麼就想辦法讓自己活得好一些。

積極行動

我開始行動,開始找尋希望,找尋生活下去的勇氣。倫倫叫我重新回互聯網,可是那會對互聯網內心是存在抗拒的,我不想再揭開心理的傷疤。

看過我文章的人,有了解,我在抑鬱期間自學了中醫學和營養學。

在互聯網工作那幾年(之前在YY,後來在崑崙),因為那會我們的語音產品主要對象是遊戲和娛樂用戶。我那會專門在對遊戲用戶進行觀察研究,要進行深入研究。

除了互聯網各種用戶調研方法外,還必須自己是這個產品的用戶,所以,很長時間我也天天玩網遊,每天熬夜到2-3點,再加上完美主義,熬夜,飲食習慣都非常不好,那時候身體完全是亞健康狀態。

皮膚很差、便秘、膽固醇高、身體抵抗力很差、肥胖、耳鳴、雙眼迎風流淚、經常因為身體原因去醫院。給大家看下抑鬱前的照片:

抑鬱之後,當我開始行動,我學了中醫和營養學之後,開始按照中醫學理論和營養學觀點調理自己的身體,我發現了很明顯的變化。這變化也許是因為飲食和作息規範之後,也許是行動帶來的積極改變,或者兩者都有。

首先,我發現我靈魂分離的癥狀沒有了,那種霧蒙蒙的感覺消失了;然後,我發現我耳鳴沒有了,雙眼迎風流淚的癥狀消失了(這個癥狀持續了好幾年,沒抑鬱前就有);我的焦慮,晚上睡不安靜的癥狀沒有了;然後,我看到我之前暗淡的皮膚開始光滑明亮;開始慢慢變瘦……

15年年初和一個朋友見了暨大管理學院的張院長,他說到:「你怎麼看起來那麼年輕?」,這是我15年的照片。

學習之外,我還做了很多其他的嘗試。比如,我曾經跟歡歡說:「抑鬱那會,學了中醫學和營養學,看到我自己變化那麼大之後,我才發現飲食調理對人影響那麼大,然後開始萌生想要去做養生事業的想法。「。

我開始找店面,我準備做養生,我想要自創自己的品牌。

但是沒技術,然後我去新東方交了2萬6學技術,不把老師放在眼裡,不包容同學,人際關係又被我搞砸了,然後一個半月後我退學了,拿回來7000塊錢。

然後,我在一個朋友的引導下,又投入了2萬6買了個代理,準備去做康寶萊,雖然那會我才做了一星期,便有一堆人在我的影響下準備跟我一起做。

一周後,我發現康寶萊是直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騙人的。我還在博客上專門寫文章論述了康寶萊的金字塔式直銷方式,論述了直銷行業中,其實每個從事該事業的人都是受害者,除了頂層人員。然後,我通過輿論的壓力,從康寶萊那裡討回來1萬9。結束了我為期一周的直銷事業。

再然後,我開始買了很多菜譜類的書籍,學了幾個月,準備找店面。找了天河城一家店面,在我準備給錢的時候,被倫倫的妹妹喊得打住了。然後,我才發現,我吃不了創業的苦,我不能沒周末,不能每天晚上熬夜到兩三點。

就這樣兜兜轉轉地,做了很多嘗試之後,我才發現,還是互聯網適合我。生活又回到了原點。我開始重新返回互聯網,我的博客曾經寫了一篇關於重回互聯網的文章。

現在想來,不管加入康寶萊也好,創業也好,其實都是逃避問題。逃避在互聯網沒有解決的問題。所以,抑鬱症患者問我:「抑鬱期間要不要換行?」的時候,我建議不要換行,因為那可能是逃避未解決的問題。

問題不解決,就永遠在。你無法躲避,你總是會遇到的。

當然,在這種不斷嘗試行動的過程中,倫倫也給我開導了很多(大家看過倫倫寫的文章:我陪老婆走出抑鬱),慢慢走向好轉。社會功能開始恢復,沒有痛苦了,沒有強迫思維了,信心也開始慢慢恢復,也慢慢找到生活的希望。

外源性抑鬱,先解決問題

對於外源性抑鬱,我個人經驗是先解決外在刺激源。

導致我抑鬱的外界刺激主要有:1. 身體健康問題;2. 工作問題;3. 懷孕的問題。分別描述,我如何解決的?一、 身體問題前面說到抑鬱後,我很多軀體癥狀,我的解決是通過自學中醫學,營養學,並且堅持飲食調理解決的。

飲食和運動,我從14年堅持到現在,身體狀況確實好很多,除了以前那些癥狀都消失了之外,我精力很旺盛,體能變得越來越好,而且飲食對情緒其實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覺得對我的康復其實起到了間接的作用。

二、工作問題

因為工作問題是導火索,所以我一直不願意回互聯網,直到做了很多嘗試,我才發現我只適合互聯網,開始回去。

回去後,還是遇到很多問題,兩年沒接觸,其實落伍了很多。工作中明顯感覺到能力不如以前。一開始我想著要逃避,因為要付出太多努力了,我不願意。但是,我想起來,逃避,問題總是在那裡,然後我選擇了面對。

最終,我忍受住了種種不適,扛住了巨大的壓力,並且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通過學習,研究產品,努力工作,頂住壓力,最終趕上了。如今,我能輕鬆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又找到了抑鬱前的那種工作上的自信,只不過,這次我少了狂妄。

所以,工作的問題解決了。又解決了一個抑鬱源。與工作相關問題的解決可以看我另外一篇文章:《壓力大,抑鬱症很容易複發怎麼辦?》

三、懷孕的問題

因為抑鬱,情緒一直很低落,甚至連性慾都消失了。所以,雖然我一直想懷孕,但是兩年來,我一直沒能懷上孕。做了各種檢查,身體沒有任何問題。曾經一度,我絕望過,我甚至認為也許真的是我前世做錯了什麼,導致我今生沒有孩子,也許這輩子都不會有孩子了。

婆婆以為我不願意懷孕,所以說:你不願意懷,那麼你就領養一個。我也考慮過領養,但是,我接受不了。

最後,我重新建立自信,建立起對懷孕的自信,繼續堅持飲食調理,運動,終於,在16年,我成功懷孕了。

現在想想,幸好是16年懷孕,如果是以前,其實我根本沒有能力帶好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所以,結果總是會出現在最適合的時候。後來,孩子出生,也讓我改變了很多很多,成長了很多。

懷孕的外源性刺激我解決了。

四、 預防產後抑鬱

我研究過產後抑鬱的原因,包括:1. 不能相信自己勝任一個好母親;2. 缺乏家人的理解和支持;3. 重新回到職場,因為休產假帶來的能力問題導致的不適應;4. 心理原因。

對於1,我通過不斷成長,不斷改變自己,也學著藉助倫倫和婆婆的外力,我相信,我能成為一個好母親;可以看我之前寫《經驗分享:孕期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的?》

對於2,首先,倫倫和婆婆都不會不支持和理解我,這點我相信;另外,孕期,很多事情我都堅持自己動手做,沒有把自己當作女皇,所以,產後,我相信我依舊很獨立。

對於3,這個我知道,是最重要的問題。所以,也許很多人會選擇孕期很舒適地度過,我其實也想過要享受,但是我選擇了堅持學習、工作,而不是一時的舒適。所以,我制定了讀50本書的計劃,繼續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堅持了繼續做溫暖家園的公眾號,除了社會意義之外,給自己多增加一些互聯網運營的實戰經驗。所以,我慢慢地,一點點的不斷增加自己的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我知道,我也相信,產後,我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對於4,請繼續看下文。

所以,我從來不擔憂產後抑鬱的問題,是因為我已經做好了預防工作;所以,我不擔憂未來,是因為過好了現在。

心靈成長之路

找到生活的希望,解決了外源性刺激,其實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比如說,那會,回憶我抑鬱的經歷,我還是會把責任推給原來的領導;我還是希望成為一個能俯視他人的人;我仍舊還是很容易對人有攻擊性;我還是容易憤怒;我還是很介意他人的看法,因為他人的一個看法不高興;我還是對倫倫容易發脾氣;我還是很貪婪,要的東西太多;我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我還是凡事愛爭論,並且一定要贏......

因為這種種行為,我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會感受到內心衝突,感受到內疚,感受到衝動帶來的各種後悔。

其實,現在去看,痛苦,是還有很多真正的問題,或者是心理方面的原因根本沒找到,沒發現,沒解決。

由於我想要改變自己的意念非常強,抑鬱讓我真的意識到是自己很多觀念出現了問題,要想真的好起來,要想真正的快樂起來,必須找到自己的問題,解決問題。

我開始去分析背後的原因。

每當一個行為給我帶來不快樂,讓我晚上睡不好,或者受到內心道德的譴責,我就會去分析我當時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挖掘到深層次的原因。

這些深層次的原因,有朋友看過我之前寫的:如何控制憤怒;不在意他人看法;如何處理與自我關係的衝突;如何處理與父母關係的衝突;如何處理與愛人關係的衝突;認清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

慢慢地:我開始考慮別人的感受,而不是過去那麼自私,我的人際關係開始好轉;我開始學會了合作和付出,而正因為付出不計較結果,懂得合作,我在單位上終於體會到什麼叫做歸屬感;我深深地體會到: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現實意義;我學會放下面子,在適當的時候低頭;我開始把精力從以前全部放在工作上,開始分散,一部分給事業,一部分給家庭,一部分給興趣愛好;我學會了活在當下,我學會了不那麼著急要結果,就這樣腳踏實地一點點努力;我學會了不再控制別人,而選擇相信;我學會了愛自己、倫倫和愛別人,深刻地體會真心為他人著想,幫助他人帶來的快樂;我開始變得很容易快樂、滿足,我跟倫倫說寶寶聽到最多的胎教應該是我的笑聲,後面我才理解,這叫幸福感受能力增強……2020年,我跟別人說,自己可以強大到即使全世界拋棄我,我都可以愛我自己。

所有這些都是我心靈一次又一次的成長帶來的結果。

當然,這裡大家不要把抑鬱康復後當作神,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而普通人,註定不完美,還會遇到很多問題,還會有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

抑鬱前、抑鬱中,倫倫教我很多道理,我從來不聽,所以,那會不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而是我根本要麼不懂,要麼根本不認可。

而現在,倫倫跟我說了好多次了:我怎麼發現你現在說的話,都是我幾年前一遍又一遍教給你的?

要一個人明白一個道理並且做到,如果當事人自己不願意明白,不願意接納,別人怎麼逼都沒有用。抑鬱康復與不康復,很大程度在於個人,自己不想康復,想躲在殼裡,害怕面對,任何人都沒能力幫你康復的。

在我康復的過程中,很多人說西西康復,是因為有倫倫。當然,倫倫在我特別嚴重的時候給了我很多支持,給了我很多幫助,但是我也跟大家說過,倫倫是外因,自己才是內因。

內因是關鍵,外因是輔助作用。我能好起來,是因為我自己想好起來,並付出了很多努力,包括剖開自己內心很多不願意麵對的東西,這種痛苦,不是每個人願意麵對的。

關於服藥的問題,我個人整個抑鬱周期只服用過一周葯,其他都是靠自己行動、分析自己、接納自己、不斷獲得心靈成長走出來的。

所以,我一直說,外源性抑鬱,吃藥只能緩解癥狀,真正解決問題的是:意識、接納自己的問題,並下定決心去改變。

人生,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獲得成長的過程依舊是那句話,我不是神,我是個普通人,所以我依舊可能還要面對人生路上很多的困難,還可能會有很多我沒意識到的問題需要解決。但是,這一次,我不會像以前那樣說: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前天,我拿了一本我以前根本看不起的書《方法總比問題多》在看,要是以前,我根本不會看此類書,我覺得是雞湯。

而現在,我會虔誠地去看每一本書,我知道,一本書,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經驗真實的總結。以前我覺得是雞湯,是因為作者的思想升華到了我還沒有企及的高度。

要知道,沒有經歷虛構出來的東西,根本成不了書,也成不了文章。

我去看這樣的書,是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有提升的空間,而我希望、我願意、也相信,我能成就一個越來越好的自己。

我希望成就一個越來越好的自己,不是因為讓更多人喜歡,不是為了事業有更好的發展,而是,我真的體驗到成為一個越來越好的自己所帶來的那種內心的安寧、快樂。

拋開過去的成見,拋開過去的固執,學會去接納新的事物;在沒真正了解一個事物之前,先不要否定,帶著謙虛的心態去觀察,去學習,然後嘗試用別人教我們的新方法去做一些改變。

另外,等慢慢恢復,我建議還是明確下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優劣勢,能做的,然後堅定自己的目標。我們無需樣樣完美,一是不可能樣樣完美,二是我們沒那麼多精力。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不是神;我依舊會遇到很多困難,依舊會遇到很多問題;我依舊性格上還有很多不完美不夠好的地方;我成長路上依舊有一大堆坑等我去踩進去。

但是正因為還有這麼多問題,我才有機會把這些問題一個個化解,才能藉助這些問題得到更多的成長。

我想,這才叫人生。

我相信,只要不逃避,正如《方法總比問題多》中提到的:不為自己找借口,去直面困難,把每次困難當作墊腳石,我們就能成長,就能成就一個越來越好的自己。

此文寫完後,我知道,我還會繼續成長。因為:完善自己,永無止境。


會不會好,我覺得沒有一個標準。

講真,被查出重度抑鬱症後,已經不知道真正的快樂是什麼感覺了,但自己已經習慣這種狀態了,也習慣了如何在這種狀態下讓自己強顏歡笑,讓自己輕鬆自在。

反正自己知道,自己不會選擇去死,因為自己還有父母,死了他們會很傷心。但死的想法,嚴重的時候,一直都有,會一直想,會一直想

不過我現在已經好多了,會自己主動找點事情做,讓自己忙起來,充實起來,按時睡覺,可能會很心累,但是這是最好的選擇。比逃避,把自己一個人關起來要好。

————————分界線——————————

2020.2.24

感覺自己原回答寫的有點太悲觀

其實得抑鬱症,也有陽光的時候,只不過很短暫,但陽光的時間長短也可取決於你自身,努力在抑鬱消沉的時間內,振作改變心態,找身邊的人傾訴,或是在網上適當發泄下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微博等平台),讓自己的心情得到抒發後,要去使自己的生活充實,不至於說能戰勝抑鬱,至少可以擺脫抑鬱狀態很長一段時間,你不會感到特別快樂,但至少不至於每天都烏雲籠罩。

所以深夜或是任何時刻翻到此篇知乎的你,睡不著沒關係,但在未來的某一天要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創造自己的價值,去抹去自己心裡的那片烏雲,烏雲可能在未來會因某一陣大風而飄來,但希望你心裡的那個晴天能夠久一些。

最後分享一個最近看到的一句話【見下圖】

希望我們每一位身患抑鬱症或是有抑鬱狀態的人都能在每次深陷黑暗後,重新建立起幸福的未來。

——————————————————————

2020.5.20

今天白天,嗯,自己有點抑鬱狀態,哈哈哈,可能是看到很多撒狗糧的,自己又單身所以有些感到孤獨哈哈哈哈哈。

好,回到正題。

其實今天是想分享給大家一個切實有體會有用的,擺脫當下抑鬱狀態的小方法的。

前一陣子看的TED里有一期,是關於幸福感和人生意義的探討。當時看完很受觸動,也堅定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活在當下,做實事。

其實當自己去投入做一件事情中的時候,完成後,會有一種獲得感,而這種獲得感進而會讓你滿足,滿足當下,然後慢慢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我最近自己就有在每天提前安排當天的待辦事項。

完成一個任務,就劃掉一個。

在充分投入任務,並完成劃掉後,自己就真切的有一種獲得感,滿足感。這樣的獲得與滿足並不一定是因為你自己做這件事後能力有所提升,更大的是因為你在一定時間內投入並完成了一件事,讓你覺得你有能力去在一段時間裡完成一個任務。

為何說這樣能擺脫抑鬱狀態?

因為抑鬱的時候,其實更多是對任何事物提不起興趣,或者是對某一件戳中自己內心的事感到特別難過特別難過。往往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有可能否定自己。

所以如果每天按待辦事項,去把一件件事情完成,會適當讓你轉移注意力,並且讓你在某種程度上肯定自己。(這裡推薦騰訊辦公Tim里的待辦,真的感覺超好用,很簡潔方便。)

最後想說的是,這個方法不是說根治,而是一個改變自己當下狀態的方法,慢慢地去完成,一天天下來,晴天也會更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