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背到大的三字經 仔細想來是否的確如此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空.

我們遺傳下來的是能力特性.例如有的人天生敏感.有的人意志力強.有的人對言語特別敏感.有的人對混亂特別難忍受...

而觀點.角度和對世界的理解.

是靠後天教育熏陶而來的.

當然如果生存的狼性被你翻譯為性本惡

自有的共情力和關懷讓你認為是性本善那也可以理解為性本善也本惡.
謝邀。首先,什麼時候是「初」?你永遠不知道在你見到別人家小孩的時候他有沒有受到周圍人或言傳或身教的道德觀影響,你能看到的只是他的行為,而這種行為是單純的模仿還是「天賦」還是帶有思維的「敢想敢做」,你無法分辨。甚至就連你自己什麼時候是「初」什麼時候不是你都不知道,不記得了。所以這根本就是不可知的。那麼我們只能找到「初」的起點,剛從娘胎里出來那段時間應該算「初」了,那麼依照常理推斷,孩子那時應該是不辯善惡的,只是學習生存,還沒有理性。而在理性產生的時候,孩子早已不是一張白紙了。可是,孩子的行為到了大人的眼睛裡就有了善惡的標籤。「小孩子還不會分對錯,大人就幫著分辯了,然後根據對自己學說的利弊進行取捨。」各取所需去論證自己的觀點。

他們提到「初」就是為了說明人性里包含著什麼,試圖找到大家的共性,然後去解決問題,包括人們的道德問題,國家的治理問題等等。倡導仁、義就「本善」,完善刑罰就「本惡」。然而這種先有結論,再去找論據的做法,難免會先入為主,只能看到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實質上沒有什麼效力。最後無論是「本善」還是「本惡」都沒有解決問題,因為「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嘛」,小時候的想法對人現在的觀念影響不大。小時候大家都一樣尿褲子,長大了也不一定會站到同一個陣營。

為什麼說是先有的論點呢?因為時代的發展影響著每一個時期的論調,而從孟子的「性善」到「荀子」的「性惡」,或者說從仁義到後邊的刑法(荀子教出的徒弟成了法家),這種趨勢是曾經被預言了的。老子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而「上禮為之而莫之應,攘臂而扔之」,刑罰自然就來了。所以「大道廢,仁義出」。最後提個問題,若有人在孔子之前的年代大道還沒「廢」的時候去思考「人之初」是怎樣的,那答案是不是「不善不惡」呢?當然……不是,大道尚存的時候,人們連「善」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什麼是「惡」了。而社會沒有出現弊病,誰會去費勁心思琢磨「初」呢?ps:這點字都打了兩個多小時,改來改去實在是累了,不改了,我大概就這意思
你最好相信這一觀點人性不可深究那種感覺太悲涼

首先,人是秉承天地生善之機而生。

其次,善惡都是心念,並非指實際行為。

殺戮必定是惡么?禦寇的戰士,捨身取義,捨生忘死,只為取得勝利,只為退卻敵寇,戰場之上行殺戮之事,是善行還是惡行?為保境安民,誅殺亂臣賊子,是善行還是惡行?

贈予必定是善么?鄭莊公把京城贈予共叔段,是善念還是殺機?讓人心情惡劣,必定是惡么?魏徵把唐太宗弄得暴怒不已,是為善還是為惡?正直的朋友哪怕有時讓你很不爽,規勸你不做錯事,他是為善還是為惡?讓人心情愉快,必定是善么?歷代佞臣,無不把皇帝伺候的舒爽無比,他們對皇帝,是善還是惡?總有永遠順著別人說話,從不會惹別人不順心,這種人是善念還是惡念?

為善為惡,取決於你對將行之事的預期好惡。你為一相關各方儘可能有利的目標行事,為善;你為一相關各方或者某方儘可能不利的目標行事。

當然,受限於知識水平,對「相關各方」「利益」的界定與評價,決定了其善或惡的境界層次。

放生,行此事之人,大多沒有相關的生物學知識,不知道生態平衡、食物鏈、物種入侵,不了解生物某些特定行為的含義,所以,縱然是懷有對「功德」的一點貪念,但他們確實秉承善念;雖然他們確實秉承善念,但是,他們的善,是狹隘、無知的,我稱之為「愚善」。

有組織犯罪,行此事之人,逾是能成氣候之人,逾是多行善事,於組織及系統內恩威並施、賞罰分明、有信有義,均是善行,但是他們對組織外害人無數,只以自己組織、自己切身利益為準,傷害其他人都毫無顧忌。那麼,他們行再多「善事」,他們也是惡!
中國古代關於人性善惡的說法不少,但大多和其其他主張相掛鉤的,換句話說,他們並不糾結於生下的秉性如何,而是後天的培養上,比如主張性惡,那就強調法律來制約。性善論,則同樣認為需要教育引導,否則也會改變。因此人之初,到底如何沒人能一口斷定他是善還是惡,後天經歷和所處文化環境以及教育引導,才是善惡形成的主要原因。


應該是人之初性向善吧。明善惡需要大智慧,一般能知是非就算教育的成功了。要是人一出生就本善了,那儒家為什麼還要強調教育?不是前後矛盾么?程朱理學那一套我覺得更適合愚民統治。外儒內法算不得儒家吧。儒家總說修身齊家可是打著儒家旗號的帝王有幾個修身了?帝王都不修臣子有幾個修的?要修大概也是皇帝佛陀的金身吧還有自己那個慾望身。要不然就是儒家本身就是邪說要不然就是有人打著儒家的旗號刻意曲解。

這裡的關鍵在於「性」的定義。

實際上,不同哲學家有關「人性」學說的巨大差異歸根到底是一個概念含義的定義問題。那種不先給「人性」下個定義就來討論善或者惡的行為毫無意義。其次,「心性論」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而是其整體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教育、政治緊密相關,且多數情況下是對其所做的一種先天證明,即在形而上層面上為其具體的教育、政治主張提供內在依據。

中國哲學「心性論」部分在宋明理學中達到最圓滿程度,其中又以程頤-朱子為最善,程頤-朱子通過「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分判消融了過往哲學家關於性善性惡問題的爭論。

其中「天命之性」指人的先驗本質,無善無惡,超越了善惡的對待,因此也可以說是至善無惡,當然,其實這只是一種純粹的形上虛設,其中自有融洽的邏輯。但與現實無直接交涉,現實的人的善行以此為內在依據,現實的人的惡行則被歸結到下面將要提到的氣質之性上,因此,我們可以說現實中人的善或惡其實對「天命之性」的至善無任何影響,那只是一個純粹理性構建的形而上概念,是儒家對其政教主張所做的一種先天論證。人自成形時即實際擁有的,即人的現實稟賦,被稱做「氣質之性」,這個「性」才是大家平日里爭論不休的東西,對於此「性」,理學家的觀點亦是有善有惡,各人稟賦不同。關於孟子的「性善論」:孟子所言「性」實際上便屬於宋儒所言的「天命之性」,因此是「善」的。孟子關於此作過如下論證。首先是通過人與禽獸的分判來定義「人性」。《孟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由此可知孟子所定義的「性」是指人與禽獸的這一點些微差別,而不是指人生來具有的全部稟賦,人所先天具有的但與禽獸一致的部分並不屬於「人性」。

那這人所獨有的、作為人之為人的特性是什麼呢?《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此段論述中,心是指心之已發,即情,但人能發此不忍人之情,必有「不忍人之性」做內在依據,這種能發出不忍人之心的「性」即是孟子所言的「性」,至於發出惡的行為的內在依據,以交由所謂的蒙蔽沾染,被排斥在了「人性」的定義之外。當然這種論述在今人看來也是有問題的,尤其是人禽之別部分,實際上今日的研究表明禽獸亦有不忍禽獸之心。

但在宋儒那裡,這點不完備也被彌補了,宋儒不在用現實的例子來說「性」,而是用同樣形上的「理」「天命」來賦予「性」以內容和定義,整個體系完全形上化,完全不搭實際,因而具有不可證偽性,(當然也不可證實),為儒家具體的政教主張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先得確定善的定義,再看各人對於善的判斷,立場不同善也會是惡。人性本善或惡並沒有意義,惡人可以做善事,善人也可以做壞事。

謝邀,善是什麼鬼

性本自然

什麼樣的環境,長出什麼樣的人

惡境出善人基本上才是違反自然規律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