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其實在不同時代的表述或者傾向是有極大出入的。舉個例子,宋朝以前,孔子的地位並沒有那麼誇張,理學大興之後孔子才漸漸走上神壇。而關羽在清朝之前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大清卻硬是將之奉為武聖,成為忠義的模版,無他,政治需要也。

同樣的道理,在最早介紹神話異獸的著作如山海經裏,龍的地位並沒有多突出,只是異獸中的一員,既然是獸,自然就有獸性。

其實在所有文明早期的描述中,上古神明的形象都是強大而殘忍的,只有人類社會進入較為高級的文明階段之後,才會為神明披上神性的外衣,譬如原始的藏地密宗中那些佛教護法形象不乏妖魔鬼怪,而傳入中原的佛教後來廣為人知的形象卻是慈眉善目的觀音菩薩,也不過是為了迎合不同階段不同社會人羣的需要而已。龍,也是唐宋以來由於民間話本故事的流行,才和皇帝炒作在一起成為cp的,後來在明清時期發展到極致。其緣由無非是為了強調皇帝的君權神授天子正統而已,是加強封建統治的輿論宣傳需要。既然是神性正統,自然就要拔高龍的地位,美化龍的形象,它必須成為神,不能再和獸有關係。於是龍的形象會出現前後差異較大的情況。而自稱龍的傳人,大略是晚清以來,國家積弱,屢被列強欺辱,有開民智者為振奮民族人心所傳,後來逐漸為國人接受,而並非自古就有。


龍的由來,李澤厚先生在《美的歷程》一書裏提及過。

其實是原始人類開始出現圖騰崇拜後,經過各部落鬥爭的結果。 原始人類開始出現部落以後,漸漸的又出現了圖騰崇拜,各個部落都產生了自己獨有的圖騰崇拜。而龍,其實就是崇拜蛇圖騰的部落所衍化來的,最初,它的圖騰只是一條蛇,後來這個部落發展壯大,打敗吞併了其他部落,於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威武,就把它吞併的那個部落的圖騰,取下它們比較有特色的一部分融入到自己的圖騰上。比如,它打敗了崇拜馬圖騰的部落,於是把馬頭作為蛇頭;它打敗了崇拜魚的部落,就把魚鱗作為蛇鱗;打敗了崇拜鷹的部落,就把鷹爪作為蛇爪……不斷的發展,最後成為原始的龍。


龍神性的出現和我們自稱龍的傳人,相對我們的神話都晚了好久。

你看山海經裏的龍的描寫,和其他神獸的描寫並沒有太大區別。。。

而且你最好多查一查。。我印象我們本民族以龍為主體的傳說好像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明清甚至近現代纔有的,其間還有不少印度的那加(就是大鵬每天當零食喫的那個「龍」)冒充的。。。。


因為老祖宗就知道以單純的「好」或「壞」來描述一個種族是愚蠢的。龍對中國人你可以理解為神,神中有邪神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九尾狐在堯舜禹時期也是神獸,瑞獸,到了宋代吧,應該是宋代之後,就已經深度妖魔化了(在商周時期,妲己被人稱為九尾狐妖,那個時候,瑞獸的形象漸漸轉變為妖),但是在閱微草堂筆記裏,狐妖的形象又有好的一面,而現在,狐妖在我們眼裡或妖嬈,或可愛,或純潔,或邪惡,這也許就是當時的文化造成的,這個答案,和題主問的龍同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