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的歐盟領導人峰會正式同意英方請求,將脫歐的最終日期延長到10月31日,避免了英國原先可能在4月12日無協議脫離歐盟的風險。儘管歐盟滿足了英國充分的討論時間,梅首相也開始和工黨磋商跨黨派合作的方案,情況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也必須認識到,極限情形的陰霾並未散去。從過去2年來英國議會和政府的協商和博弈的進度來看,這半年並不能充分保證出現一個各方滿意的妥善脫歐方案,在極限場景下,英國仍存在超出市場預期的無協議脫歐可能。

3月以來,英國議會主動開啟了一系列指向性投票,以測試各種脫歐安排的意向程度,但發現截止目前,任何一種可選方案都無法讓超過半數的民眾或英國議會議員滿意。這也正是特蕾莎?梅此前3次試圖打包一個完整方案卻屢遭失敗的根源所在——英國社會和政府對脫歐方案缺乏基本的共識和妥協的意願。

脫歐方案未來如何走向?

過去2年,梅政府主要採取「折中模式」——即尊重2016年公投結果,必須離開歐盟,但為了減少對經濟的衝擊,爭取2年的過渡期(直到2020年底),過渡期內維持與歐盟的目前經貿聯繫。隨著近期梅決定於工黨展開跨黨派合作,未來立場可能變得更軟,進一步倒向工黨支持的軟脫歐(或名脫實留),儘可能減少脫歐給經濟帶來的衝擊,為此寧可犧牲一些自主權(例如北愛爾蘭邊界問題),也要留在歐洲共同關稅區內,追求類似於挪威模式、瑞士模式的脫歐辦法,以期實現長留歐洲共同市場。但這種模式勢必導致保守黨內部的分歧與分裂,最終能否實現還有待檢驗。

無路如何走,大概率是「裸脫歐」,因為達成和解協議的可能性很小,歐洲議會很難同意。而且,新大選,2022年的改選,以及重新公投都很難實現一致,甚至會更加撕裂英國。

另外,法拉奇領導的傾向於無協議退歐的英國退歐黨在6月2日歐洲議會選舉中以31.6%的選票大獲全勝,從另外一個層面反映了英國民眾對拖沓的脫歐進程的不滿。

然而,儘管英國退歐黨大獲全勝,但法拉奇之前領導的英國獨立黨(UKIP)獲得3.3%的選票,三個堅定支持歐盟的政黨——自由民主黨、綠黨和英國變革黨——加起來獲得35.8%的選票。

這意味著,脫歐要讓所有英國人滿意,是非常艱難的,在10月31日前順利且按時完成脫歐協議談判還只剩下4個月的時間。而現在,任何提案都已被推翻,梅姨辭職,一切從頭再來!

如果最終英國硬脫歐,英國硬脫歐的概率大增,那麼世界到底會發生什麼呢?特別是對於英國,意味著什麼?以及是否會影響中英關係?

一、領土完整

北愛爾蘭

如果設置硬邊界,那麼北愛的地方政治團體,肯定會不滿意,甚至藉機掀起脫英的浪潮。這個問題在任何脫歐黨派中都迴避,沒有明確的表述。

無論誰當首相,這個問題就不是架在火山口上炙烤的問題。

無論從經濟層面,還是民族感情,都很容易被煽動。因為如果不脫歐留在英國,在經濟上是獲益的,全歐洲的旅遊收入,是北愛的支柱產業之一。

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是歐洲新軟體開發的項目的主要目的地城市,是位列全球第一的金融科技投資目的地。

北愛爾蘭,在是網路安全,金融科技,通信軟體等軟體業創新的世界核心之一。

如果設置硬邊界,對北愛爾蘭來說,一定是毀滅性的打擊。旅遊業人數會因為便利性下降而大減。

同時,軟體業科技中心的地位也會因為人才流動性的因素而重要性顯著下滑。

在經濟衰退,和民族意識抬頭的雙重壓力下,北愛脫英,估計會鬧很長一段時間。而不穩定的政治環境,給經濟下行和科技流失雪上加霜!

蘇格蘭

蘇格蘭已經有過一次公投!如果硬脫歐導致蘇格蘭農業損失加重,那麼蘇格蘭人的民族情緒反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從2009年第一次發現瘋牛病以來,指導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沒有再發生一起案例。蘇格蘭的農業似乎有了盼頭。但是,2018年,一起被認為孤立事件的瘋牛病案例,再次把英國畜牧業嚇的魂飛魄散。

無協議脫歐之下,英國出口歐盟的牛羊肉出口關稅會猛升至驚人的40%。英國在瘋牛病前,每年出口5億英鎊牛肉,而在此之後每年進口30億英鎊牛肉製品。這就是為什麼,蘇格蘭農民希望留在歐盟的原因,本國牛肉短缺,需要依賴出口其他農產品(比如羊毛,羊肉)平衡。如果出口遭遇關稅而導致羊肉出口下滑,牛肉進口卻無法避免,這將是極為糟糕的局面。

只有買,沒有賣,那麼蘇格蘭的農民確實要破產一大堆。

二、經濟

無協議脫歐,英國經濟或許短期內會遭受毀滅性打擊。

巨額分手費

英國需要付歐盟約600億歐元(1.1304, -0.0004, -0.04%),用於2020年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完成之前兩年的會費、已在歐盟機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支出以及已擬定好的外援與和平支持計劃等等。

這是無論是不是無協議脫歐都要付的,大概和英國一年的國防支出相當。英國一年GDP大概是2.6萬億美元,折算成歐元應該是3萬億左右。這分手費相當於GPD的2%。

英國和歐盟經貿往來過於密切,進出口和產業鏈高度融合。

出口

歐盟是英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額佔英國總出口的48%。

如果無協議「脫歐」,英國貨物將很快面臨高達4.3%的關稅,同時歐盟遠程銷售登記限額迅疾失效,多達27000家英國的小企業需要額外承擔增值稅高達7.2個億,英國企業與農民利益遭遇的折損不難想像。特別是農民,農產品關稅可能上升到40%。

進口

歐盟是英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地,對英出口佔到了全英進口總額的52%。而且英國的許多日常用品、食物都是靠從歐洲大陸進口,如果無協議「脫歐」,貨物邊檢檢查時間將從0變成5個小時,且不論蔬果變質以及藥品有效性大大減弱,英國國內短期內還將面臨食物與藥品短缺的嚴重困擾。

汽車行業

脫歐可能給汽車行業帶來巨大的威脅。英國從德國進口的最大項就是汽車,其次是機械和電器類產品。而汽車零部件是整車以外第二大進口項。

因為關稅的原因,從歐盟進口的汽車零部件價格上漲,讓英國生產的汽車失去競爭力。根據該協會數據,英國汽車行業共僱用約85.6萬人,為英國經濟貢獻約202億英鎊年產值。英國生產的汽車約80%用於出口,大部分出口到其他歐盟國家。英國和其他歐盟國家之間每年的新車交易量為270萬輛。

服務業

歐盟是英國服務出口的第一大市場,所佔份額為41%,其中金融服務出口佔44%,計算機服務佔52%,廣告和市場研究佔64%。

悲觀者看來,「硬脫歐」,對英國服務業來說意味著什麼?簡直不敢想像!不過,後文還有樂觀者的看法。不急!

英國的服務業為GDP貢獻80%產值。

歐盟還是英國最大的直接外資投資來源地,為了規避關稅,如果無協議「脫歐」,除了空客、路虎以及戴森等製造企業很可能紛紛撤離英國畢竟歐盟市場要遠大於英國市場。

全球30餘家著名的金融機構也將離開倫敦,倫敦很可能將失去金融之都的美譽,畢竟歐盟內部的結算需求回到歐盟境內是必然的選擇。

法蘭克福,巴黎,將是金融業,服務業,大宗貿易市場的替代選擇。

民生

經濟的問題會導致一系列民生問題,照英國央行的說法,若無協議「脫歐」,失業率會達到7.5%、通脹率升高至6.5%、房價下跌30%及英鎊貶值25%,GDP拉低8個百分點。據測算,若正常「脫歐」,英國國民收入減少1.13%至1.28%,人均收入減少750至850英鎊;若「硬脫歐」,則英國國民收入減少2.61%至3.09%,人均收入減少1700至2010英鎊。

還有可怕的垃圾處理問題,這個問題很敏感,現在全世界都很難找到垃圾處理的替代者。留在歐盟範圍內,英國每年可向歐盟運送約300萬噸垃圾。如果無協議脫歐,這個出口協議沒有任何理由會保留,但是,英國嚴重缺乏電力焚化爐和垃圾填埋場。

垃圾圍城?倫敦,將臭不可聞!

英國為何還要強硬脫歐?

總體來說,英國除了服務業超級發達,GDP貢獻率超過80%,其他工業領域和歐盟各國都非常相似。農業大國(發達國家都是),汽車業大國,工業門類越來越高端化,去工業化。任何行業,都無法給予英國金融服務業帶來的經濟利益。難道英國想聯合美國,統治全世界的金融體系?筆者看來,這很難達成,歐盟內部就可能會將金融服務業遷移到巴黎和法蘭克福。

因此,歐盟內部的利益糾葛可能不是「脫歐」派所看中的。他們看重的自身的長處,以及留在歐盟的害處,和面對其他市場時與歐盟的競爭關係。

脫歐有何好處?

直接好處

1. 英國可以不用像歐盟繳納會費,2015年會費高達178億英鎊。省下這筆錢可以用來做其他投資。

2. 英國可以擺脫歐盟制定的生產標準和監管法規的束縛,歐盟的「規矩」讓英國的生產成本增加了330億英鎊。省下這筆錢可以投資更多的企業,促進經濟發展。

3. 可以減輕對歐盟的援助義務,歐元區的歐債危機會拖累英國的發展。

4. 英國政府不必為歐盟來英國上學的學生提供貸款。2015年英國大學接納了71000名來自歐盟各國的大學生,消耗了大量的政府資金,而且大多數貸款未能獲得償還。剩下這筆錢可以資助本國學生或者做其他教育投資。

5. 英國就不必要接受歐盟其他成員國的移民,以免搶佔英國本地人的就業機會。

2016年,脫歐公投剛剛結束時,普華永道首席經濟學家約翰·霍克斯沃思(John Hawksworth)表示: "我們對於英國長期經濟增長的較為正面預期來自於有利的人口結構因素以及相對其它歐洲國家更為靈活的經濟。然而,能夠與新興經濟發展成功的貿易關係將成為關鍵,如此才能彌補退歐後與歐盟關係的損失。"

普華永道的報告中預計英國脫歐受到的主要經濟衝擊將在2020年前顯現。2020年後,英國經濟增速將恢復到其長期經濟趨勢。

不過,由於脫歐進程過於拖沓,導致脫歐的影響也順延,甚至有些金融機構和產業已經發生巨大影響,導致經濟更加難於預期。

金融地位不容易動搖

總的來說,倫敦的金融地位沒有那麼容易動搖,雖然歐盟是英國最大的金融服務輸出對象。短期內,裸脫歐可能給英國帶來一些影響,總體來說,影響有限!

而金融服務業佔比達到GDP80%,因此,如果這部分影響可控,那麼脫歐帶來的壞處基本上就可以控制,而好處確實非常顯而易見,容易被群眾理解。

歐元清算

2019年2月4日,歐洲證券市場協會(ESMA)與英國央行宣布就CCP的合作和信息共享達成了諒解備忘錄,這意味著在英國無協議脫歐的情況下,位於倫敦的LCH Ltd在2019年3月29日之後仍能繼續提供所有產品和清算服務直至2020年3月30日。同時LCH Ltd也將尋求ESMA第三國CCP的永久承認。因此短期來看,硬脫歐對倫敦清算業務造成的損失有限,長期仍取決於英國與歐盟間的後續談判。

銀行地位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全球各大投資銀行已經開始制定應對硬脫歐的相關計劃。截至2018年末,美林美銀已提前完成轉型準備,其他銀行則正採取措施,將受歐洲業務經營結構和法律實體關係調整影響的業務從英國轉移到歐洲大陸其他國家。

估計將有3.1-3.5萬個工作崗位因業務轉移而面臨風險,占目前工作崗位數比例約6%。但由於各大投資銀行業務轉移較為分散,儘管其他國家或從中獲益,但短期內不可能替代倫敦金融中心的地位。

保險業

在全球前五大保險市場中,英國是唯一保持保險貿易順差的國家,其中31%的保險服務出口到美國,出口至歐盟的保險服務佔比約為28%。鑒於保險行業需要儘可能降低風險,通常以重新申請當地授權入境經營為主,因此英國保險行業在歐盟的業務短期內受硬脫歐的影響相對較小。

衍生品交易

英國倫敦作為全球場外外匯、場外衍生品交易中心,日均交易額均為全球第一,並且遠超歐盟其他國家。由於外匯交易的結算是通過CLS(跨境外匯交易全球清算結算體系)進行,因此硬脫歐對英國場外外匯交易影響相對較小。

證券交易

倫敦證券交易所全球市值排名第七,僅次於泛歐交易所;但月度交易額高於泛歐交易所,倫交所仍是歐洲最活躍的證券交易所。同時,倫敦證券交易所國際化程度高,非英國國家上市公司市值佔比約為43%。由於股權交易由各證券交易所直接執行,因此硬脫歐對英國股權交易的影響較為有限。

大宗市場

2018年英國倫敦的歐洲洲際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前身為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位列全球第八。目前全球65%以上的原油掛靠布倫特定價體系,而ICE Futures Europe處理著全球一半以上的原油和精鍊油期貨交易。

倫敦也是全球有色金屬期貨期權交易中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價格和庫存是全球大部分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參考的重要指標。LME在銅、鋁、鉛、鋅、鎳等重要有色金屬期貨期權交易量均位列全球前三。

同時,考慮目前市場大宗商品交易多以美元計價,硬脫歐對倫敦作為歐洲主要的石油和金屬期貨期權交易中心地位的影響有限。

國際關係變化

歐盟的分裂風險

威脅主要來自於美國,比如美國意圖對歐盟加關稅,這會嚴重打擊歐盟經濟利益。如果預見到歐盟的關係不穩定,有可能解散的話,英國的最大貿易出口對象將變成美國,而其他歐盟國家與英國之間也可以簽訂單獨的貿易協定,從而避開美國對歐盟的壁壘。

從這個角度,特朗普政府對分裂歐盟的意圖已經非常明確了。脫歐,可以躲避部分傷害。

與歐盟的競爭

歐盟和英國都有共同的貿易對象,中國和美國。美國,是他們共同的出口對象,金融,科技的合作對象。英國如果脫離歐盟,可以和美國比歐盟更牢固的經貿政治關係,這點毫無疑問。

依靠這個關係,英國可以比歐盟從美國市場上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同時還可能聯合美國來迫使歐盟接受更多的偏向美國一方的經貿協議。說白了,就是在經貿協定上,可以搭美國便車。畢竟,美國正在全世界出擊,修改現有的貿易協定。

與中國的關係

現在呼聲最高的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此之前喜歡與中國打交道。在他開展脫歐拉票時,就強力主張要與中國簽定貿易協定。這位外交大臣是2018年7月辭職的,應該在貿易戰開戰之後不久,因此對貿易協議的傾向性現在不好判斷,不過此前政策傾向於和中國加強貿易。

所以,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與中國緊密的貿易關係將得以延續,是否會因為貿易戰的原因趁火打劫,也不清楚。

特別是英國和中國之間的互補性很強,中國和發達國家之間的互補性都很強。以金融服務業為主的英國,應該非常期待擴大其金融服務業在中國的版圖,以彌補脫歐帶來的歐盟市場的損失。

大宗商品,外匯結算,金融市場等領域,中國市場的份額,應該是英國脫歐後最大的彌補。特別是,脫歐之後,英國可以單獨就此與中國簽訂不同於歐盟的合作條款,在中國市場上,與歐盟在這方面的競爭處於優勢地位。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人民幣歐洲結算中心放在倫敦,中國證券市場要開通滬倫通。也可以預計,有更多中國企業將登陸英國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而中國出口英國的產品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和機電,電子,以及其他消費品領域,可以說基本沒有競爭對手。

英國不會傻到對這部分增加關稅來太高國內消費價格,特別是在脫歐進程中。世界上也很難在找到中國產品一樣,便宜,夠用,量大的供應商。

對英國來說,中國是可靠的日常消費供應商,又是龐大的金融服務客戶。會不會把中國推給競爭對手歐盟? 這才是英國需要考慮的!


前期會有不應期,後期自由大有可為


脫歐反而會更好


好像就是占我們應該占的職位。1945後英國一直超過我們的能力,我們陷落就好。英國去哪裡打戰,打擾別國家的事,都不用吧。可是兩新的航空母艦會做什麼?中國想買嗎哈哈


英國脫歐後。(假設硬脫歐)

可以拿回很多主權,比方說:難民,司法,立法等等的主權,也是英國所力求的主權國家。

而且脫離了歐盟單一市場,也是英國一直尋求新的機遇。歐盟的市場雖然很穩定,但英國自身處於歐盟市場並不穩定。

過渡期可能英國有點難熬,但是要相信過渡期後,是大有發展空間的。


英國不是因為脫歐而陷落,而是因為已經陷落才脫歐。


不脫是等死,脫是找死。

您選一個。


不會,我不願意看到他陷落!


不會,英國脫歐,白人聖母難過,穆斯林不好受。而他們對英國都是蛆蟲。

哪個地方有特朗普,哪個國家就有希望,如果英國變成四部分,我覺得無所謂。非洲有兩個剛果,一個剛果金,一個剛果布。一個有錢一個沒錢。

反正人們不會願意和非洲人穆斯林相處,他們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遵守法律的小天使,他們不是。他們除了暴亂不會做什麼。

看到留學生推搡交警了嗎?看到他的皮膚了嗎?歐洲人會這麼做嗎?

這個世界陷入了一個怪圈,大多數人要求越來越高,甚至不近人情,而有的人連人的標準都達不到。

上海分類垃圾太難,還不如像特朗普一樣強迫非洲接受垃圾呢,不然就讓非洲變成伊拉克。

每一個國家都應該以自己國家人民為第一位。只有學習特朗普,人類才有希望。

有人說下一波人類數目會變成現在的65%,那麼各國領導人任務就是如何增加本國比重。

如果國家搞非洲埃博拉援助捐款,我一分錢都不會交。他們和四川不一樣,給非洲捐款不是愛國,這會讓非洲人佔據更多資源,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不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