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當年脫歐公投,支持脫歐的佔51.9%,支持留歐的佔48.1%。

這種比例,看似是脫歐派贏了,但實際上沒啥區別。只要一聲量再大一點,能從對方爭取幾個不堅定分子,這局勢就完全逆轉了。

而當年之所以要舉行脫歐公投,就是因為國內的脫歐呼聲很高。而且,脫歐派的宣傳都是成組織的,有著明確的宣傳策略和利益訴求。脫歐派可以直指英國社會痛點,描述脫歐的好處,比如「讓移民滾出去」、「不要難民」等等,但是留歐派能獲得的就是維持現狀而已。對於大多數下層英國民眾來說,脫歐派的宣傳策略是很有效的。

而且,脫歐派在宣傳的時候,也故意迴避了脫歐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脫歐之後英國沒有了關稅優惠,很多日用品的價格可能上漲,去歐洲其他國家工作也會變得更麻煩一些。大多數老百姓哪知道關稅政策、工作簽證這些東西。

換句話說,雖然實際上支持脫歐的比例不高,但脫歐派成功的爭取了一大批搖擺分子。儘管在這次公投之後,很多人都反對這個結果,要再次公投。但是木已成舟,說啥都沒用了。

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比如我覺得高考分省劃線制度不合理,要求廢除這一制度。要是把這個事組織全民公投,肯定大比例通過。因為僅山東、河南、廣東、浙江這幾個高考地獄難度的大省的人口加起來就接近全國人口的一半了。可是,高考分省劃線雖然有弊端,也有其合理性,只不過我在宣傳的時候絕對不會告訴你他的合理性,只會跟你說江蘇人考470就能上北大,這特馬還有天理嗎?

再往大一點說,全民普選制的民主在理論上容易導致的最大問題就是社會階層的撕裂。因為在選舉中,雙方為了強調自己的立場,可能會採用兩個完全不同的宣傳方式。比如某個競選人A承諾要增加關稅,保護民族工業、增加就業,競選人B承諾要降低關稅,讓老百姓買到更物美價廉的商品。增加關稅和降低關稅,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政策方向,如果最後A能得票80%,B得票20%也就罷了,可要是A得票51%、B得票49%,那就證明這個國家已經形成了兩個截然對立的利益集團,強行推行一個方向的政策就會讓國家落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如果說的還不夠清楚,那不妨拿美國舉例。據統計,2017年美國有色人種的新生兒數量首次超過了白人。設想30年以後,出來了兩個候選人,一個候選人主張要降低有色人種的高等教育錄取率,一個候選人承諾要增加有色人種的錄取率——那時候,有色人種的人口數量已經與白人相差無幾,這兩個候選人所代表的的兩個利益團體不撕起來才怪。

而比起中國來,英國更麻煩的地方在於它是一個聯合王國。英格蘭、蘇格蘭等對於脫歐、留歐的利益訴求是不太一致的。蘇格蘭支持留歐的比例佔到了62%,差不多是三分之二的比例。所以現在蘇格蘭的態度是,如果一定要脫歐,老子獨立算逑。

總之,脫歐這種大事,設定50%的投票比本身就是作死。正常來說,至少得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通過,才能保證社會不出亂子。

PS:

關於三分之二決議的問題,其實很多行業以及國家都有三分之二多數原則。比如1787年美國憲法的規定時間國會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否決的法律,《TG黨章》規定「對黨的中央委員會和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的處分,必須由本人所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決定」,我國《公司法》規定「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你看,這種涉及國家法律、高階黨員、公司章程修改之類的重大決議,無論中外都知道不能輕動,只有三分之二通過才能保證不出亂子。

至於像國際間的戰爭及其他的重大事務,就更為極端,必須五大國一致。否則,如果按照多數通過就行的話,美英法抱團豈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

所以,三分之二多數是有傳統的,不是一拍腦袋就定出來的數字。當年英國人公投沒這麼搞,也許有可能他們真沒覺得脫歐是個多大的事吧……

PS2:

怎麼有那麼多人糾結在江蘇多少分能上北大……

我說江蘇470上北大意思,是說有些故意帶節奏的人,會刻意隱瞞江蘇總分遠遠低於其他地區總分的客觀現實,只強調江蘇考生的總分低。這就跟很多人故意說中國從來不紀念314海戰的烈士是一個道理。


英國全民公投脫歐時,中國也幹了一件全民公投

投了啥呢?

網上投票第二艘航母應該叫什麼名字?

按jfj的命名規定,這種級別的船應當省份或者直轄市的名字來命名,例如遼寧號

可是晚上獲得票數最多的名字是「皮皮蝦」號航母

所明白為啥了吧?

經提醒錯別字修改了一下

最後最多的是「台灣號」,我沒記錯的話當時最初的到票數最多的是「皮皮蝦」,後來網民知道必須以省份命名後「台灣號」的票數狂增。

對這個問題我只能說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想做很多的解釋

——————————更新—————————

雖然公投跟投票是好像兩碼事

但我更新一個評論

第三次更新

埃及總統選舉時百萬人把票投給利物浦前鋒薩利赫,票數高達百萬

四更——其實很多東西不分家的

去查了評論區的「黃燜雞」事件

http://www.onesheng.cn/news/123912.html?

www.onesheng.cn

別的不說,特朗普畫的出神入化

我每次只是針對大家提出的不同意見找出相應例子供大家討論

後話:寫了一大堆又刪了……


可以這麼說

支持脫歐的,

英格蘭和威爾士老人: 猶記得帝國四海榮光,豈可屈居法德之下

窮人:巴爾幹和土耳其窮鬼來搶工作啦!

漁業:歐洲人和我們搶漁場。

食品行業:想進口美國農產品,歐盟不允許

部分製造業:想繞開歐盟做生意

部分金融業人士:想避開歐盟越來越嚴格的監管

巨富:避開歐洲即將推行的更嚴格的個人財產和稅收制度

支持留歐的,

蘇格蘭:歐盟的補貼和產業政策好,腳跨兩邊好賺錢

北愛爾蘭:南北愛爾蘭將再次分隔,30年前的噩夢將重演。

中青年人:可以自由的去歐盟工作就業。目前事業發展和歐盟深深相關。

文教娛:一個歐盟的理念就是真理,絕不脫歐說三遍

製造業設計等第二產業:市場和產業鏈都在歐盟,怎麼脫?

金融產業:歐盟和歐元相關業務是大頭。

兩邊在人數和社會影響力上旗鼓相當

以下是一些很個人的觀點

首先,

很多中青年人不願意參與投票這種傳統的政治活動,對參與街頭政治和做網上鍵盤俠更有熱情

而對投票有熱情的老年人大多支持脫歐。

可以這麼認為,老一代人只能用投票表達自己的政治熱情。但年輕一代習慣在網上鍵政,極大沖淡了他們表達政治觀點的熱情,對投票的參與感就很輕了。但現實世界的註冊投票畢竟還是目前政治的官方認可方式,而不是在fb和推特上投票,年輕人對投票的冷淡會導致投票的結果越來越傾向老年人的訴求。

再次

不管是脫歐還是留歐集團,在本次公投前都沒有充分意識到英國和歐盟綁定程度之深

就比如漁業,因為和歐盟漁船爭奪漁場的矛盾而支持脫歐,但沒有意識到在歐盟框架內英國漁船可以得到歐盟的海事支持,可以使用歐盟國家的港口和物流,脫歐後這些服務應該如何繼續,仔細研究下去發現是根本無法徹底分割的。

還有醫療,脫歐派認為歐盟成員國,特別是巴爾幹地區來的流民侵佔了英國的醫療經費,卻沒有想過英國的公立醫療非常依賴來自東歐國家的醫護人員,因為他們人工便宜而且吃苦耐勞,培訓成本也全由東歐國家承擔了。英國並非是單純付出的一方,事實是在勞動力市場上吸東歐國家的血。如果沒有東歐廉價的醫護人員,英國的公立醫療會遇到財政和人事的雙重壓力,而英國憑自己短期內無法培養出足夠多的護工,這是可悲的現實。

蘇格蘭許多偏遠地區的農業和通信發展都依賴歐盟的資金和技術支持,脫歐後誰來接手這些項目,倫敦會全權接下嗎?

脫歐,不管有無協議,都會對英國造成巨大的衝擊,到現在為止當初支持脫歐的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了。固然,歐盟擠佔了英國本土的一些資源,導致貧民階層的發展機遇更少,但歐盟也為英國提供了很多,而若沒有來自歐盟的資源,情況會更加糟糕。

最後

脫歐集團的金主是一群想要避稅的富豪

隨著脫歐事宜的深入,英國人也越發意識到這一點。

在美國和歐盟都在加強對財產和稅務管控的背景下,脫歐可以使得英國成為夾在歐美之間的一個超大號避稅天堂,方便富豪們轉移和隱藏財產,所以這些富豪們為脫歐陣營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

這從鮑里斯新任命的財相來看已經頗為頗為明顯,如果要做避稅天堂,一個有在新加坡銀行家工作經驗的人選非常有用,因為新加坡也是一個避稅和洗錢的港灣。如果英國脫歐的最大動力之一真是為了做一個巨大版本的開曼群島,甚至為此可以讓第一二三產業都要付出巨大代價也再所不惜,這就涉及國家定位和如何看待未來的問題,即,英國一些政客認為玩洗錢比醫療,科研和工農業出口都重要,其他都玩完也要做避稅天堂。

而支持避稅的富豪中很可能有一部分人都不在英國,身份不是英國公民,而卻可以利用財富煽動輿情讓一個國家的政策倒向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各國的資本聯合,扭曲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這確實是全球化進程帶來的新問題。

做洗錢中心能否為英國帶來繁榮?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定居倫敦的人說一下吧。

註: 所有民調我選擇的都是YouGov也許他們也不公正,但是比各種報道我覺得要公正。 我不會回以任何報紙民調作為依據的理論, 除非可以給出兩邊的報紙都是這麼說。

不管是當初的投票還是現在,英國人對於脫不脫歐都大概是一半一半,所謂的大規模反悔並沒有發生。

我們看一下Yougov的民調

雖然認為英國脫歐是錯誤選擇的人更多,但是雙方並沒意義拉開差距。可以看得出來,從2016年公投過後的將近三年,英國人對於是否應該離開歐盟還是雙方陣營,並不存在任何大規模反悔之類的。

2016的公投只是問了英國是不應該離開歐盟,對於其他的歐洲組織,比如說single market (唯一市場? 可以讓人員,資金隨意流動)是不是離開? Custom Union (關稅聯盟)是不是離開? 這些是沒有問的,所以也不能說選民就是要這些。

Yougov在上個月就不同的脫歐情況做過一個民調:

其中紫色被認為是好的結果,綠色是可以接受,而紅色是不好的結果。

我們看「no deal"(硬脫),最左邊的, 參加民調的人有22%表示這個結果很好,16%表示可以接受,49% 表示不好,剩下的就是不知道日或者沒有給出意見。

接下來中間靠左的是梅姨的Deal(就是那個被議會否了三次的),看得出來不得人心。

中間靠右的是軟脫歐,就是離開歐盟但是留在single market 和 custom union 里。 這個是反對最小的。

最右邊的是留下,可以看到這個和前面的民調一樣,非常兩極化。但是認為好的(40%)和壞的(41%)也是非常接近的。

從這兩個民調可以看得出來,英國人從16年到今天,對於脫歐都是比較極端的。 梅姨的Deal算是折衷,可是結果是雙方不滿意。

如果說2016年保守黨還有多數,2017年的大選讓保守黨失去了多數票而不得不和北愛的DUP(中文不知道)結成聯盟, 而DUP強烈反對把海關設在北愛和大不列顛之間。 所以這就造成了梅姨的一個難處。

如果英國選擇硬脫,那關卡就會在北愛和愛爾蘭之間。 英國和愛爾蘭的恩怨可以寫一本書,我就不闡述了,但是幾乎所有人認為不可行。 所以很大一部分脫歐問題是圍繞在北愛該怎麼辦。 其中一個解決辦法是北愛爾蘭留在關稅聯盟和唯一市場中,這就等於把邊境設在了愛爾蘭海,這個也是一個這種的辦法但是北愛並不願意(畢竟當初北愛是選擇留在英國而沒有加入愛爾蘭的)而北愛的DUP也堅決反對。 如果讓整個英國都留在關稅聯盟和唯一市場中,大部分的脫歐派又不願意了,因為他們想通過脫歐解決的移民問題就完全沒有解決,英國還丟掉了在歐盟會議的席位。 留歐派也是覺得如果這樣那有何必脫。 所以梅姨的法案三次沒有通過。

現在BoJo上台, 他直接說不管怎麼樣十月底一定脫,如果歐盟不讓步那我們就硬脫。 歐盟現在說他們不會讓步,所以硬脫的幾率上升。 但是同樣,民調也顯示英國人並不想要硬脫。 除了上邊的民調說明只有22%的人認為硬脫是好的結果,底下這個民調也說只有25%的人認為硬脫是他們的首選:

這個是幾個月前的了,我也沒有更新的。

事實上,這張圖已經顯示出來為什麼英國在脫歐上這麼糾結了,因為沒有一項結果是大家都認可的。 留歐派37%看似最高,可是和16公投結果相反。 而其餘那些選擇軟脫和梅姨法案的如果在硬脫和留下之間怎麼選我們也不知道。

所以說,當任何一個結果拿出來單獨投票的時候,永遠是反對票多。 民調如此,議會也如此。 在今年的四月初,議員們就不同的脫歐方案進行了表決,結果是沒有一個過半數:

https://www.bbc.co.uk/news/amp/uk-politics-47781009?

www.bbc.co.uk

其中溫和派保守黨Ken clark提出的脫歐但是留在關稅聯盟中以3票落敗,可以說是最接近的。

所以是,如果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那還可以少數服從多數,可是這種不止一個結果的選擇,就很可能導致所有選擇都通不過。


民主不等於多數決,多數決是一種決策方法,而民主是一種政治概念,多數決是民主的工具,而不是民主本身。

當工具反過來控制了使用工具的人,就變成了脫歐困局這樣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劇情。

脫歐首先不是一件適用於多數決的事情:

很多事情粗暴地使用多數決的話會得出有違公理正義、甚至愚不可及的結果。

就比如說一個人的生死,如果可以用投票來決定一個人的生死的話,這個世界早就是人間煉獄了。就是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的發生,才有了法制社會的概念。

回到脫歐這件事上,在這裡各方之間存在明顯的利益衝突和對立,此時,多數決定理便無法繼續成立,因為照顧多數人,並不會最大化集體利益。

雖然照顧51%的脫歐派提升了這些人的幸福感,但剩下的49%留歐派並不打算接受這種結果,他們會反抗。而51%為了壓制49%的強烈反抗,需要付出高額的代價,這種高額的代價將他們的幸福度拉低至投票以前,如此以來,從全社會的視角看去,因為脫歐公投,整個社會的幸福感反而大幅的降低了。這樣還可以說脫歐公投是一項「民主」行為嘛?

這便是將民主和民粹區分開來的【民主是為了所有人,而非多數人】的學說。

現代民主之所以和法律互相依存,就是因為只有規定了多數決應用的對象、條件和規則,才能讓多數表決製成為民主的工具而非暴力的爪牙。

以上,我們分析了脫歐這件事本身不應該採用多數表決制的原因,以下,我們再來探討脫歐公投中使用的多數決規則是否合理:

假設英國分為【硬脫歐派】、【軟脫歐派】和【留歐派】

如果將三派的訴求在心裡由最好到最壞派序的話。

那麼對硬脫歐派來說,第一選項是硬脫歐,第二選項是留歐,最壞的第三項是軟脫。

而對軟脫歐派來講,第一選項是軟脫,第二是留歐,第三才是硬脫。

而到留歐派那裡,第一選項是留歐,第二是軟脫,最壞的是硬脫。

如果第一選項獲3分、第二選項2分、第三選項1分的話

硬脫=3+1+1=5分

軟脫=3+2+1=6分

留歐=3+2+2=7分

也就是說在民意層中,「留歐」其實是一個相對來講能讓更多數人接受的選項。如果以「服務所有人」為目標,「留歐」才是真正的民意寫照。

然而在脫歐公投時,人民被給予的選項只有「脫」和「不脫」。能往這個投票系統里輸入的數據是有限且片面的。

那自然的就會讓硬脫軟脫兩派的選票疊加在一起,得出一個脫歐&>留歐的錯誤結果。

「如果硬脫不行,我們就留歐」

「如果軟脫不行,我們就留歐」

「如果留歐不行,我們就軟脫」

這樣的三類人,最後票選得出了「我們一定要脫歐」的結論,並且對國家政府產生了強制力,變成了一種失控的暴力,

這樣的投票並沒有準確反映民意,它只是做了一場所謂的「形式民主」,是典型的工具控制了使用工具的人,是多數決濫用誤用的一個現代反面典型。

西方的媒體和政客,因為自身利益的緣故,喜歡輸出「多數決就是民主」的價值觀,但實際現代民主國家的憲政體系非常複雜,多數決應用的前提條件、對象、規則等都有極其複雜的制約體系。

當滿足使用條件時,多數決會非常高效且高正確率。

而不滿足條件時,多數決也能化為一種破壞力極強的暴力。

比如說當整個社會存在對遊戲玩家的極大偏見的情況下,針對要不要管制遊戲進行多數決投票。因為玩家群體的增長始終處於被壓制的狀態,不管再過多少年,這些人也是少數派,那他們永遠也不可能在投票中取勝。

英國佬們踏踏實實地幫大眾科普了一次啥叫民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