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考到一个问题,林肯解放黑奴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总得有个目的,比如林肯解放黑奴这件事,比如善心大发,又或者利益问题。我通过网上查阅到几点,第一,大概是林肯借机宣称自己要解放黑奴这一观点,才得到大量人们认可他总统的任选,当了总统后自然要自圆其说解放黑奴。第二,黑奴影响了南北方劳动力与经济与政治问题(这个我了解得比较模糊),初中历史书上写的是因为政治问题,国家因为黑奴这件事而分裂。假如有一个白人在黑人面是要高一等的,并且能够拥有大量黑人当做奴隶,很难有什么理由让他废弃这个当奴隶主的机会。所以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么拥护他的那些人又是于何种目的。


谢邀。

黑奴问题牵涉到美国历史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因而仅根据目前学界一些相关研究,提供一下拙见,由于为了完整阐述观点,所以回答可能会有些冗长,望见谅。

美国在建国之初,其实便已经存在对待黑奴态度的分歧,比如华盛顿、杰斐逊等开过元勋都明确表明过反对奴隶制,而以新英格兰地区为中心的部分州及一些其他州同样秉持反对奴隶制的态度,然而在美国建国初期,首要的矛盾是如何建立一个统一而稳定的联邦政府,因而在制宪时双方进行了一定的妥协,而这个妥协可见于美国宪法一条第第二款及第九款中,即:

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other persons)的3/5。

第二款,两个信息,其一,其他所有人口主要便指当时美国国内的「黑人」。

其二,参议院人数基于各州人口数的比例产生,即人口越多,州便可在参议院中获得更多的席位,而对于蓄奴州而言,没有公民权及选举权的黑人为其轻松扩大了其人口数(尽管有3/5规则作为平衡),增加了其参议员的数量。这对于非蓄奴州而言是可见的不公平。

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such persons),在一八〇八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惟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

第九款,准许「移民或入境的人」,同样主要指「黑人」。

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表述中,对于黑人的用词是极其隐晦的,反奴隶制派在其中预留了通过司法解释改变奴隶制的可能,但同样,也为奴隶制的大行其道开了方便之门。

而另一方面,美国宪法同样奉行一套核心原则,即「各州自决」(第四条),即美国联邦政府无权干预地方州的正常行政以及司法事务,否则便是违宪。因而,依照这个原则,联邦政府是无权干预蓄奴州对于奴隶的政策的。正因为宪法对奴隶制的包庇,与各州自决的基本原则,奴隶制从立宪前的单纯的观点/制度问题,成为了一个严肃的 政治问题


回到内战前。

在经济上,开始时美国工业落后,为保护北方州民族工业,联邦政府实施高关税以构筑保护壁垒,南方州由于这种贸易保护政策,承受了大量的国际贸易报复,种植园经济替工业经济承担了不必要的损失。而由于工业的发展与扩张远超种植园经济,其扩张过程中又需要大量的土地(新加入美国版图的州的土地归属权问题)、原料(同归属权)、以及人力(南方蓄奴州禁锢了大量的黑人劳工),这些都与蓄奴州的利益相冲突,因而双方在经济上产生了矛盾。这些经济利益演变为了政治上的争端与诉求,双方都希望把控国会与总统席位,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政治方面,蓄奴州和自由州的矛盾自建国后便始终没有停息,并演变为了两股政治势力的激烈的政治冲突。其中比较注明的便是《密苏里妥协案》,当时美国内部参议院中自由州与蓄奴州势力刚好形成人数上的平衡,因而在1820年密苏里州加入联邦时,双方就新州密苏里州究竟属于蓄奴州还是属于自由州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依照之前提及的宪法第一条第二款,若密苏里州成为蓄奴州,则参议院势力会倒向蓄奴州一方),最终以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而密苏里则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为妥协。

此时,奴隶制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权上的议题,而是作为一个南北方经济、政治矛盾的集合点

建国时没被拔去的一颗钉子,此时被烧灼得滚烫,成为了烙在血肉里的铁,痛却难以下手。这个问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tw问题一样,只要可以,没有人愿意硬著头皮咬著牙强行把它拔出来。


再谈到林肯,林肯作为共和党总统,其较当时的共和党激进派而言,是相对保守的一个人(相较于另一位共和党候选人赛华得,其正因为激进的废奴思想而被担忧会影响中间选民对其的支持,故一定程度上帮助林肯取得了党内的席位),其拥有著坚决的废奴主义思想,但是从之后的政治手腕来看,其应更愿意通过改良的方式来逐步实现废奴的目的。

然而,在这矛盾激化的时间点上,共和党人林肯的上台,对蓄奴州则像是天大的噩耗,南方州以「联邦政府干涉各州自决权」为名退出联邦,其理由是合众国建立的基础是联邦政府需要保障各州的权益不收侵犯,而如果脱离了这个基础,任何州都有权脱离联邦。他们认为,共和党对于奴隶制的干涉,侵犯了「州权自决」的原则

共和党则认为制定宪法,是 基于承认一个完整的联邦的基础上 的,因而任何州都无权脱离联邦。

双方都认为对方违宪,而违宪的根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 奴隶制 所导致的。


林肯最初是并不想直面奴隶制这个问题的,因为在他看来,核心问题是如何尽快平息动乱,而维持一个完整的联邦。而在部分蓄奴州看来,这次战争也并非是一次奴隶制战争,而是一场政治理念的冲突,因而他们是站在共和党一边,对抗脱离联邦的南方州的。这时,林肯如果直接宣布废除奴隶制,无疑是为自己和北方树敌。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认为,这场战争真的只是小打小闹,应该很快就能结束,因而甚至有去战场观光的......(列车炮、连发步枪、加特林的小范围使用,结果内战成了人类史上最血腥的战争之一......)

结果就是北方东部战线溃败,局势陷入被动,直到这时,黑奴的问题最终被提上了议程。解放黑奴从战略意义上,对北方有几点好处:1.怂恿南方黑人叛逃,破坏南方的经济,摧毁南方的后方;2.补充我方有生力量;3.取得一个大义上的名分。同时,林肯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了,奴隶制成为了自己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无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出于人生而平等的原则,其都必须做出这个决断。

在这场战争中,为了 尽快结束战争,维护联邦的统一 ,这是林肯自战争开始便保持的立场,因为 一旦南方胜利,美国就势必走上分裂的道路 ,而这对发展起步的美国,是极为不利的

因而我觉得评判林肯需要从两方面来评判,一方面作为一个人,其是明确的,出于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坚决反对奴隶制的(在其成为政治家之前其便表露过其态度,因而我反对部分答案认为林肯仅仅是出于利益考量);一方面作为一个政治家,为了战争的胜利和联邦的利益,最开始为了争取中间州的支持而并未提出解放黑奴,而为了赢得战争为了联邦的利益其又高举了废奴的大旗。

前者是其作为一个人令人钦佩之处,后者是其作为一个总统令人钦佩之处。


最后做几点补充:

  1. 题主关于一个可以奴役别人的人为何会选择不去奴役别人,这其实是一个关乎为人价值观的问题。林肯是一个拥护人生而平等思想的人,这应与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信仰历史有关,关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关注美国宗派的历史,故仅能做个简单的说明。

2. 林肯并没有真正解决美国的奴隶制问题, 或者说其仅仅解决了名义上的「奴隶制」问题,也因而在之后数十年的时间里,许多黑人仍没有改变被「奴役」和「差别对待」的命运,也因而之后会有民权运动,会有马丁路德金,因而黑人问题至今仍是美国的敏感议题。

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欢迎参看北大王希教授的《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以及埃里克.方纳教授的《烈火中的考验》(应该已经有中译本了)。


林肯究竟是要联邦还是要废奴

驳斥一个流传甚广、甚至被编入中国教科书的谣言

小组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够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这一部分奴隶而保留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很多人以这三句半的话,做出林肯不想废除奴隶制、正义的废奴战争不是废奴战争的错误结论。

这些人只看到这三句半,只知道这三句半,除了这三句半,这些人什么也不知道。得出这种彻底错误的结论,正是因为只看了整体中的片段,这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可悲的是,这些人还不知道自己是断章取义,以为自己得了真理。

林肯这段话还有下半句,那就是:

「我在此的发言是根据我对政府的职责来说明目标的,如果按照我的个人意愿,就像我经常表达的,那就是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应该得到自由。」

以林肯的个人意愿来说,他希望解放任何被奴役的人。但是林肯不是独裁者,美国也不是一人说了算的专制独裁国家。废除奴隶制,具体操作还需要林肯去努力,游说国民和代表,军队打胜仗,联邦幸存下来,国会去投票,才能最终实现废除奴隶制的伟业。这才是真实环境中的政治,真实历史中的真相。

最后,林肯呕心沥血废除了万恶的奴隶制,并且为此献出了他的生命;百万联邦军浴血奋战,才赢得了正义和真理的辉煌胜利。

不要管中窥豹,只看了个小黑点,就急著大声嚷嚷形态优雅色泽美丽的豹子整个就是一个大黑点,结果可耻的污蔑了真理,自己还不知道。

林肯很早的时候就说过,如果奴隶制不是错的,那世界上就没有错误可言了。

林肯究竟是不是废奴主义者

日记 主页 小组

也许我应该把林肯从废奴主义者的名单中除名。

要说除名,首先得清楚林肯是不是在废奴主义者的名单里。 如果本来就不在,那就无从谈起除名了。而要弄清楚林肯是不是在废奴主义者的名单里,就得弄明白什么是废奴主义者。

废奴主义者(Abolitionist)?

www.douban.com

废奴主义者是什么?我们看看废奴主义者在成立美利坚反奴隶制协会的时候自己怎么说的吧:

……提高有色人种的地位是我们对上帝和良知的义务……这个国家必须立刻忏悔,让受压迫的人得到自由,让他们享有一切别人享有的权利和特权……不应向奴隶主做任何补偿,因为奴隶制是一种犯罪。如果有补偿,也应该给予奴隶……我们会尽一切努力,推翻奴隶制这个在地球上被目睹过的最致命的诅咒。

事实上废奴主义者就是那么干的,不论是加里森,塔潘,还是老布朗。

这些思想和话语,林肯有说过或赞同过吗?没有。不止没有过,林肯反而还尝试过一些废奴主义者抵触的方案。

一个人是不是废奴主义者,不能仅凭他自己的一面之词,也不能靠其他人猜测。我们要看证据,我们要看言行一致。但是反过来,我们也得看他是不是自称废奴主义者,还有废奴主义者承不承认他是其中的一份子。

从所有这些方面来考量,林肯都不是废奴主义者。林肯从来没有自称废奴主义者,废奴主义者也从来没有认为林肯是他们的一份子。废奴主义领袖加里森甚至屡次攻击林肯的政策方案。

为了驳斥一些人对林肯的污化,我曾经无奈地把林肯说成废奴主义者。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说,尽管林肯从来没自称废奴主义者,但是他对废除奴隶制的赞成实际上不比公开的废奴主义者更少。但是林肯的职务注定了他不可能公开表达这种想法,历史只能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来证明林肯与废奴主义的密切联系。

wiki上有个美利坚废奴主义者名单(Category:American abolitionists),不只是亚伯拉罕·林肯在列,詹姆斯·莱恩都在列,依据是什么,人家没写。我觉得人们应该更精确的使用废奴主义者这个词。我们必须承认林肯与废奴主义者一样崇高地投身反奴隶制事业,但也要指出他不是废奴主义者这个事实。

麦克弗森认为,就美利坚合众国而言(言外之意,这个词在世界上大概有很多种意思,也有很多种解释),废奴主义者指要求即刻无条件彻底废除奴隶制的人,十八世纪主张逐步解放奴隶的人,十九世纪只宣称反对奴隶制的人(比如林肯),都不属于废奴主义者。


谢邀。

简单来说,目的是打赢南北战争。

尽管林肯发布了举世闻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但他其实解放的是北方已经自由的黑人,而并没有真正解放南方的黑奴。

1863年正值内战的中期,两方交战正酣。林肯对奴隶制的看法是矛盾的,以至于他并不想把这个问题当做他任期内的重点。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解放黑奴既可以凝聚北方的力量,又可以在南方内部制造混乱。具体如下:

一、北方的黑人在打赢内战的贡献上其实并不小。以前的黑人大多因为北方废奴才去到北方,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并不感兴趣,在工厂打打工、能勉强度日就行了。林肯发布《解放黑奴宣言》无疑给了黑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林肯总统站在我们这边。那必然放下手中的工作,为了以后永远的自由去战斗。北方由此获得了这样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二、南方的黑奴在奴隶主的压迫下生存,因为没有足够的支持和团结的力量,一直敢怒不敢言。林肯这一做法将所有奴隶的心都连在了一起,让他们得以拧成一股绳、集中发动起义去推翻奴隶主。这股凝聚起来的力量让南方邦联不得不抽出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去应对,相当于减轻了北方的负担,为赢得内战打下了基础。

虽然林肯总统其实对这个问题无感,但是他的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美国的统一以及之后一百多年的发展昌盛。


因为解放黑奴的呼声已经成为整个美国北方人民的主流思潮,在之前解放黑奴只是美国人中比较有觉悟的一部分的人的支流运动,虽然获得了很多人的同情,但也有非常大的争议。林肯之伟大正在于把握住了民众的主流,太早民众支持不足,反而分散联邦军的力量,太晚则对战争胜利与否没有任何意义。


个人拙见,有问题勿喷,其实我看来的话原因有三,重要性按顺序排列

1.黑奴制度与林肯政府代表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冲突;

从当时来看南方的奴隶主依靠大量黑奴在南方大量从事以棉花为主的商品种植业,以落后的人力采摘为主要劳动力,虽然对奴隶主来说黑奴的劳动力成本非常低,种植的产品利润较高 。但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大多代表北方的工商业资产阶级,黑奴这种廉价却能大量持续生产棉织品的劳动力对北方工商业工厂里的老板来说,显然是个麻烦的存在 ,而林肯政府正是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所支持的,并且当时北方已经顺应潮流,发展了工业革命,而南方还在使用黑奴,这种低下的生产力在林肯眼里极度不适合美国未来的发展 。因此,实际上,废除黑奴其实是两个利益集团的纷争和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是某个人的圣母心。

2.阻止分裂

既然两个利益集团的对立和矛盾以及产生,那么似乎战争和分裂已经无法阻止了,那么林肯所能做的就是先发制人,以正义的化身这一身份背景向南方那些企图分裂的奴隶主集团宣战,但战争一开始的走向并不理想,因为南方的奴隶主集团财大气粗,比北方人更懂打仗,武器装备更先进,并且受到了外国势力的资助。北方军队节节败退,林肯心生一计 ,发布著名的《解放宣言》,大量南方的黑奴投靠北方,当时黑奴数量差不多有三百多万,不说这三百万里有多少军队数量,就算是生产劳动力,也能给北方提供不小的帮助,并且受到了国内外支持解放黑奴力量的援助,北方军队反败为胜,统一了美国,解放了黑奴。

3.舆论导向,顺应时代

全世界都没几个奴隶制封建国家了(那个亚洲的留辫子那个,我不是说你),欧洲都在搞资本主义民主革命,你一个老美打著自由民主的旗帜还在搞奴隶制,不搞笑吗


其实这个问题在初高中历史课本和考卷练习册上经常出现,但是我就不按答题套路来回答了,就说说自己的肤浅看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