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結論:不是

——————————————————————

商業模式是企業經營的底層邏輯,這個邏輯是不分線上、或者線下的。我之前在別的問題下回答過這個問題,有興趣可以瞭解一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55338/answer/1081360976

接下來再來討論一下互聯網或者線上。

對於現在的商業環境來說,互聯網是否還單獨成為一個特殊的商業形態?我認為並不是了

在14、15年左右,互聯網作為新興的商業形態一度受到強烈的追捧,以至於當時只要是開個網店的都敢放話「顛覆線下」。

但5年之後的今天,線下被顛覆了嗎?並沒有。被顛覆掉的只是那些固執己見、不願學習和使用新技術的企業而已。

就筆者看來,線上也好,互聯網也罷,當然有其不同於線下或者傳統商業的特點與優勢,但是否就是與線下,或者說傳統商業模式相對立呢?並不是。反倒是今天看來,互聯網對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起到了更豐滿的作用。但並沒有從本質上改變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相反,諸多原本的「互聯網」企業,在其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和程度後,都在向線下發展。原因是什麼呢?並不是線上線下的好壞之分,

而是中國市場太大,層次太深了。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數據,截止2019年6月,全國網民規模8.54億。而這其中手機網民8.47億。

這組數據說明瞭什麼呢?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口數達14億,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這10年來,仍僅普及了6成。

仍有6億左右的人連網路都使用不上,這個數什麼概念?日本1.2億人,俄羅斯1.4億人,美國3.3億人,相當於這三個國家人口的總和。

以上僅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概念,讓大家對中國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有個簡單的概念而已。僅是這6億人的線下需求,都可以誕生至少5個超級金融帝國。

更何況,目前線上的流量紅利已經在逐漸褪去,一是因為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出生率的下降和老齡化的加深使線上已經進入存量市場。二是線上的消費力並不是無盡的,例如,各大電商平臺的目標受眾其實是高度重合的,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各種電商節絡繹不絕的原因,既然不能形成消費選擇的唯一性,那就瓜分消費時段。

中國的互聯網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過了要跟線下一決雌雄的時候了,相反,如今從國家到巨頭,都在開始佈局產業互聯網,以互聯網的數據能力和效率,來改變傳統商業的某些弊病。減少傳統產業在供給端的信息差、提高效率。

所以,未來的商業模式一定是線上線下兼具的,甚至可以說,不再有線上線下之分。因為,線上線下都只是不同的渠道模式而已。


先上結論:今後的商業模式一定是線上線下結合,且在一些領域/行業裏,線上的佔比會越來越重。

下面我會從整體環境、商家和消費者、平臺這四個視角進行解讀。

從大環境來看。以前雖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聲音喊地蠻響,各種線上商業搞的也是熱熱鬧鬧,但其實線上商業只佔總體商業的5%不到。絕大多數人的消費偏好依然是線下實體,線上網購作為輔助補充。

從商家和消費者來看。對商家而言,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大量的線下實體必須嘗試「觸網」——不向線上轉型根本無法熬到疫情結束。而「觸網」這件事情,一旦有了開端,就不可逆;

為什麼呢?因為對消費者而言,追逐方便和實惠是天性所在,這就像是幾年前電子支付取代現金支付一樣。有什麼比舒舒服服躺在家裡就能收貨、享受服務更爽的呢。

當商家開始紛紛入網的時候,需要的是什麼?平臺支持。與此同時,用戶也需要平臺把這些商家帶到自己面前。

以支付寶和微信為代表的巨頭平臺們開始加快動作——支付寶從金融支付工具變成了數字生活開放平臺(小程序鏈接一切),微信完成了生態體系內的最後一環搭建(打通看點直播)。微信和支付寶這個兩個超級APP,不管是商家還是用戶,都能在一個線上互聯網平臺上能得到一切。

總結一下。

在疫情的推動、平臺的發力、消費者完成教化的綜合作用下,今後的商業模式一定會向互聯網轉移。但是否會以互聯網為主,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這裡是渠道老司機,十餘年互聯網渠道經驗。

擁有一個小破公眾號【渠道老司機】,用來放行業深度+營銷乾貨+創業雜談,在那裡你也可以找到我,歡迎提問諮詢嘮嗑!


要看今後的商業模式,就要回顧過去。

首先是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這一階段主要以工業升級為主,用機器替代了手工作業,效率有了飛速提升,市場的供應大於需求,也促進了市場角色的加速轉變。在過去,手工作坊更受歡迎,但是產出不足,人們對於機器加工懷有戒備,總覺得手工的纔是好的。直到我們的大多數商品轉變為機器加工,大家對於生產方式不再關心,但是機器加工並沒有完全取代手工生產,兩者各有各的存在空間。

互聯網從誕生到壯大,的確影響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開始的數字化,開始部署網路設備終端,為互聯網的普及打下基礎,再到網路化,伴隨著4G時代,已經完成了網路的普及,也伴隨著應用化時代的到來。這些都是一個過程,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但是是否以互聯網化為主呢?算不上,互聯網化是必然,也是結果。就是萬物都可接入互聯網,但是互聯網方式就是主要的嗎?並不見得,畢竟人還是生活在真實空間的,也有各種日常活動,這些都是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的,互聯網只能為這些活動提供輔助信息,並不能完全取代。

未來,互聯網化這個概念也不復存在,我們的生活也將向著OMO(Online-Merge-Offline)轉變,即線上線下全部融合,線上線下的區分將會消失,兩者的優勢將會共同凸顯,取長補短,達到真正方便人們生活的目的。


主要是以線上線下結合的互聯網產品為主!


商業模式是策略和方案,互聯網是平臺!前者可以借力.於後者!


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商業模式都不盡相同,企業數字化的趨勢早已顯現,疫情只是加速了短期線上業務模式的需求以及強制性培養線上的使用習慣,但從長期來講,線下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另一個視角,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創業項目,基於互聯網、線上的模式越來越多,尤其基於電商、社交帶動了眾多其他產業的模式創新,但大佬們卻在將線上進一步延伸至線下,形成O2O、新零售等業態;

商業模式,還是要基於企業的綜合情況來規劃,針對疫情可以進行階段性戰略調整,但長遠的模式還是要考慮清楚,市場在變化、用戶在變化、競爭也在變化,唯有「變化」是一直不變的。

發佈於 2020-03-16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於嘉東於嘉東互聯網 智能家居愛好者

肯定是線上線下結合為主,現在大的互聯網企業都在搶佔線下市場。


肯定是線上線下結合為主,現在大的互聯網企業都在搶佔線下市場。


從以後的發展趨勢來看,線上的商業模式會越來越多

但是,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

許多新的商業模式還是傳統的模式+互聯網工具

只不過互聯網天生的網路效應、正向外部效應、超低邊際成本效應,使得一切依靠信息、字元來完成的工作變得越來越簡單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物聯網、人工智慧,可以說是更多的將實體與虛擬、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的解決方案,會越來越大行其道

商業模式藉助工具的風口,也會演化出越來越多的形態

但萬變不離其宗,人的需求簡單來說還是那貪嗔癡

全面來說,還是那六根、七宗罪

複雜來說,就是那二十多種情緒、細微的感受、無窮無盡的集體潛意識

你能抓住需求,你就是王者

至於各種工具,還是那句話,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能不能藉助、利用工具,這是聰明人和普通人的重大區別


太極:國內商業模式卡牌首創者

Tai Chi : Business Model Car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