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圓明園,這個話題應該罷休了

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對此國家文物局答覆稱,圓明園遺址不僅是清代皇家園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國被侵略、殖民的歷史見證,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國家文物局的回復,雖然拖了個「慎重論證」的尾巴,但可以視作是對此建議的否定。全國人大代表的這項建議,本身的訴求點就立不住。論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建設,圓明園斷壁殘垣的遺址,便是最現實的教材。雖然恥辱,但讓人反思。它用殘酷的現實告訴所有中國人,落後就要捱打,強大才能興邦。

強大不是看一個國家能建成多少雄偉高大的建築,也不是看富麗堂皇的清代皇家園林被毀之後,我們是否有能力重建和恢復。而是我們有能力直面歷史上曾受到的屈辱,並且讓內心得到修復。這是簡單修復一處園林和建築所無法做到的。

斷壁殘垣的圓明園,是中國知恥奮進的最好的愛國主義教材之一。家長帶著孩子到圓明園遺址參觀,不是來膜拜建築藝術的,更不是來欣賞皇家奢華生活的,而是到這裡,直面外國列強侵略給中華民族留下的瘡疤,告訴我們的後代——勿忘國恥,建設強國。

重建一個形似圓明園、勝似圓明園的園林,浙江東陽已有一處。商家投資建造的「仿圓明園」,終究是仿品,拉動的遊客非常有限。建起新圓明園,毀掉了一本愛國主義的教科書。對愛國主義教育本身來說,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投資。

而今人大代表的這項建議,也並不代表人民羣眾的主流意見。人們一邊倒地反對重建圓明園,認為重建後的圓明園,所造成的資金投入和愛國主義教育價值都會貶損。

再從是否重修圓明園的問題發散到我國的文物保護現狀,當下,我國文物保護和修復的資金仍然有限。散落在全國各地、亟待搶救的歷史文物隨處可見。這些歷史遺存文物,有的因為資金不足、保護不力,眼睜睜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更多的處於等待「搶救」和修葺的瀕危狀態中。如果外強侵略所造成的文化古蹟被毀,我們恥痛在心的話,那麼這些已經消失、更多行將消失的文物毀損在我們今天的手中,則更不應該,更該對此感到另一種羞恥和痛心。

歷史文物需要延續鮮活的生命,我們不該一邊眼睜睜看著歷史建築文物消失,一邊建造消失文物的贗品,也不該一邊破壞式修復,一邊又在無意義話題中持續討論。

重建圓明園,是一個既無意義、亦無價值的話題,這種已經形成基本的愛國主義價值判斷的話題,不是暫且按下不表,而是應該就此罷休了。圓明園遺址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是用來掙錢的旅遊景點。歷史文物的價值,永遠不單單是一處園林,一羣建築。

發佈於 2020-11-11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宣漢宣漢比去年強了一點點。

重建是必須重建的,中華雖大,沒有一寸土地多餘。那麼大塊地,總不能一直荒著長蟲子。

但是建築方、出資方、陳列品提供方都得是當初那八國纔行,還有跟在他們身後喝湯喫碎肉的一眾歐陸小弟也不準跑掉一個。

這事情可以慢慢計劃,我們等得起。

到時除了上述費用,還要加上土地閑置稅和物業費。


重建是必須重建的,中華雖大,沒有一寸土地多餘。那麼大塊地,總不能一直荒著長蟲子。

但是建築方、出資方、陳列品提供方都得是當初那八國纔行,還有跟在他們身後喝湯喫碎肉的一眾歐陸小弟也不準跑掉一個。

這事情可以慢慢計劃,我們等得起。

到時除了上述費用,還要加上土地閑置稅和物業費。


保持原貌,對於收回的散落文物,可以考慮在遺址附近新建博物館,統一收藏展出

保持原貌,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利於寄託中華民族最沉痛的哀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民族的屈辱史和抗爭史還在國歌裏呢,不容遺忘!(還可以寫很多大詞,網上都有,就不抒情無限拔高了。)

復建則有下述缺點/危害

圓明園基本完全被毀壞,復建就是完完全全地重建,並不是修繕,本質上講,和重建一個影視基地沒有根本性分別。新建的仿古建築沒有任何歷史意義。

圓明園廢墟上的遺跡是有其文化價值的。重建勢必要將遺址上的古物移開,難免對文物產生破壞。

我不清楚圓明園的建築原貌在學術界是否有爭議。但如果有,復建可以看做是某種意義地蓋棺定論。難免有些學者為了學派利益,動些歪腦筋。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還是傾向於保留遺址原貌的。原因麼很簡單,網上也說爛了,就是把它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這件事情是寫進歷史教科書的。跟這件事一起寫進歷史教科書的,有虎門銷煙、金田起義、甲午海戰、武昌起義、南昌起義、井岡山、遵義會議、延安、南京大屠殺、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重慶談判、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也就是說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可以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地方,總共也就那麼幾個。你在圓明園遺址重建圓明園,相當於毀了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對於教育事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從民眾精神層面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如果從審美上來講,圓明園雖然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絕世佳作,是中國古代園林、宮殿藝術的集大成之作,甚至還在相當程度上借鑒了當時歐洲建築文化的風格。但是圓明園畢竟只是一百多年前的古人的作品,與現代人的審美已經有很大的出入了。現在中國網路技術如此發達,坐在家裡也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風景,西洋鏡東洋鏡看得有點多,你再把一百多年前的東西復原出來給大家看,老百姓未必會買賬。當然你要說北京故宮、八達嶺長城、南京夫子廟、曲阜三孔、西安大雁塔什麼的也都是幾百年前的舊風格。但知友們請注意,這些建築本身就是文物,是古董,本身就代表了歷史文化的傳承,不能動。從這個角度來講,圓明園遺址也是代表了文化歷史的傳承,也不能動。而且現在的園林設計、建築技術一直在發展。要造園子,完全可以建造一個比圓明園更加美觀的大園林,何必再去復古?

至於回歸祖國的失散文物,完全可以在北京,或者是在其他什麼地方建造一個博物館進行收藏,甚至連博物館都可以不造。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完全可以收藏這些文物。中國收回的失散文物有很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在學術、美學、歷史價值上要遠遠超出圓明園被劫掠的文物。僅僅因為這些文物是從圓明園被劫掠出去的就將其特殊化,我個人認為是不合理的。(我個人認為,敦煌莫高窟的塑像、壁畫和古籍、唐代的昭陵六駿這些文物的重要性要遠比圓明園的更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