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已经友好反映过很多次,从白天到晚上一直在闹,尤其寒假这段时间,我本人是大三学生,母亲干会计,要工作到很晚,楼上不分时间,早上六点多就开始蹦蹦跳跳,声音非常的大,地动山摇那种,好声好气向女主人反应很多次,男主人回家反而到楼下找我们算账说我们找他家给他整烦了,让我们以后不要说孩子吵闹弄得他心烦


我就是自己住 遭遇事逼楼上

忍无可忍就用了共振音响对付楼上 用时加了土制隔音罩防止打扰自己和其他邻居

效果是好 自家听著声不大 但一播放楼上就安静如鸡 停下他家就犯病 本想著那就终身播放吧~到最后也没做那么过分 他家不闹我就停了

我一停楼上就各种挪家具砸地板跺脚呜嗷乱喊 男女老少齐逼逼…在屋里骂我 说我神经病要报警 我直接开大门:你来吧!报警电话我给你!人家顿住不骂改乱蹦了 咣咣直响很影响其他家邻居的休息 和他家死磕到底我没问题 祸及别人心里不好受

后来我也想开了 我反击只针对你 别家影响不大 你骚扰我闹得左邻右舍都不安宁我理亏个屁

警察来了要罚我的话我可以掏钱 罚呗我认!而我楼上这家的问题比我严重多了 我晚上翻个身被子沙沙响他们也要砸地板的 就这我都录音了

可我楼上的自始至终是不敢和我正面冲突但是我只要安静他家就不停骚扰我 我只能说干吧


楼上有一位说的很对,要么他搬要么你搬,有素质的人你第一次上门,就会注意。这种死性不改的,普通人拿它真没办法。


海绵耳机塞上可以屏蔽一点点声音,而且塞八九个小时耳朵根本不痛,这个是大学get到的经验,只要不是蹦迪就可以挡一半声音。

来说说我家楼上2男小孩

刚搬来大的喜欢蹦,后面添了二胎,还是个男孩子,喜欢蹦,哥哥带著弟弟蹦还要放dj音乐震楼板。打110无可奈何,人家死性不改。

最讨厌的是我高三复习,蹦的最厉害,和楼上那个阿姨沟通了,无果,依旧。

去年,这阿姨还买了个跑步机在我房间正上面,晚上九点左右就开始跑,duang~duang~duang~的脚步声害得我深夜超想吃烤肉。这老阿姨还给小男孩买了个篮球,老小区楼梯,从底楼拿著球一路拍上楼,在客厅还要拍......

本人家教严。不然等人家孩子2个初三和高三。我也搞个震楼器,天天凌晨三点震个20分钟,以恶制恶。想想良心,做不出来。

—————————————————

以下内容粘贴自之前知乎本人回答:

先匿名,要脸!

我家楼上是当时我读六年级时候搬来的,当时那小男孩一个人喜欢在楼上蹦跳,后面那夫妻又添了二孩,整天追著哥哥屁股后面跑,2男孩一天到晚在楼上蹦来蹦去,别提多热闹。

整个被骚扰的时间段从我上六年级到大三,高三只要双休日,天花板没消停过,上去交涉沟通高三很重要也无果,后面高考也不是考的很好,大学住学校,只有寒暑假被骚扰。

掰掰手指头,10年,不说了,都是泪。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去年疫情。

大三下半学期,寒假打元旦放到了夏天。不仅日常蹦、拍篮球,那俩男孩在家要放蹦迪歌曲十分大声,报警处理也无果,依然有恃无恐,你拿我能怎么办?这么多年,你有什么办法?

下面是重点

孤寡到大三,疫情期间被月老拉了钢丝红线,对象送上门了,整天腻腻歪歪。

(我俩之前认识,相隔一年再约饭才发展出爱情的,合法合情合理谈恋爱,杠精绕道)

起因就是某天鼓掌忘记关窗,那小子正好在正楼上的房间里,声音就被楼上那皮的很的小子听了去。

那小子也学著:啊~啊~啊~,叫起来,边模仿边咯咯咯地笑得可欢,还说哈哈哈好好玩,可被我听到了哦。

(听到又怎么样,我又不犯法,略略略~)

那么他爹听到了,说:叫什么呢?那小子当著他爹地面又来了一遍,啊~~啊啊啊,模仿完笑得可欢,笑声在楼下听的一清二楚。

那叔叔接著就冒著火讲:我让你叫!还叫!边教训著他,边听著敞亮地巴掌声落在那小子屁股上,不带停的!

听过秋收季节,农村宽敞地上农民敲黄豆的声音,啪!啪!啪!啪!啪!......

没听过也没关系,甄嬛传最后那个新帝登基前那两鞭子,2倍速重复就是了。

那小子瞬间由喜转悲,悲从中来,哭声震楼,喊:爸爸,你为什么打我?呜呜呜呜哇哇哇哇哇~

富有情绪,节奏鲜明,身临其境,秒~~啊!

哦!对不起,不是身临其境,是3d环绕立体声

叔叔真棒,五星好评,可不能再多了!

—————————————

一个小时后,男孩哭声渐渐平息,约摸著哭累了,他娘也做好饭来看看。

他娘问:你做什么又惹你爹生气了?

那小男孩说:我就学楼下地叫了几声,爸爸就一个劲打我。

他娘:怎么叫的?

那小子就又来了一遍:啊~啊~,就这样。

他娘:我让你不学点好的,尽会这些,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敌人」太蠢导致被double kill,xswl

从傍晚4点多直至睡觉前11点,哭声不停。

————————————-

中途插曲

8点,那个上初中的哥哥回家吃晚饭,问他为什么被打,听弟弟说了事情始末,说:你是蠢的没救了,活该被打!

今日份的第三波悲伤已送达,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又又溢了出来......

第二天———————————

下楼扔垃圾,正好遇到楼上那对母子下楼。

走楼梯时,小男孩还摸摸屁股。

(他妈妈)问:怎么走这么慢,下个楼还扭扭捏捏?

(小男孩):屁股还肿著,走路有点飘。

(他妈妈)严厉状:长长记性!

本人正锁门,听对话憋笑憋得好辛苦。

那阿姨路过我时,还顺带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但自那天后,我家天花板得到了10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平静。

(转载请标明出处)

你看,熊孩子家长就是不作为。有点考虑的家长会铺上拼音垫或者毯子,防止孩子受伤+隔音。这女的还买个跑步机就喜欢晚上9点多跑步,无语。

本人也进行了反思,她为什么消停了,她觉得我可能不正经,她生拍我天天发声(狗头保命)怕他儿子生长环境不好,以致毁掉人生等。

我大胆假设,如果我是个黑she会,不要命的疯批,让楼上安静些,肯定p都不敢放。

良好的邻里关系是互帮互助的,该讲道理讲道理,无赖就用无赖的方法,在此并不鼓励大家以恶制恶,以暴制暴,毕竟生活不是法外之地!

以下是生活爱好建议:

你看,你可以在家看电影、看剧、听音乐、看直播。也可以练乐器,比如:二胡、唢呐、琵琶、架子鼓、小号、吉他、钢琴等,这边建议发扬国粹。

有人喜欢dj,有人喜欢广场舞,有人喜欢恐怖片,有人喜欢日本爱情剧。也有人喜欢热情高涨的游戏主播,24小时与你相伴。

当然,你喜欢晚上在家看恐怖片也不犯法吧?


太能理解题主了。。我是大学生,楼上一家素质和生活习惯非常差,作息也极其不规律,从早到晚拖家具拖来拖去跑来跑去砸球滑板车那是不必说了,关键是睡得贼晚。我爸妈和题主父母差不多情况也是起早贪黑上班族。。。一天就指望著回到家能舒舒服服呆著舒舒服服睡个觉,楼上每次要跑进跑出到快十一点,为此我父母特意每天坚持到十点二三十才进房间睡觉(本来九点四十左右就该睡了),无济于事。睡眠不足吃过饭躺在沙发上打打瞌睡也要被吵醒。真的火死了。上去找了四次最后一次撕破脸,没用啊。震楼器用了个把月楼上也不报复也不求饶就和没影响一样。。倒影响到了隔壁邻居。无语了

题主楼上四个小孩,题主还是处在学生关键时期,真的是晦气。但无论如何希望一定要坚持(虽然我很讨厌别人和我说加油、坚持却什么帮助都没法给),哎但怎么说呢,自己的心态稳住才可以采取更多行动,我碰到这个事情一年了,也还没有解决,每天就是靠吃药。不知道题主心态如何。。可以的话12345试试吧。

我们这个身份碰到这种情况确实不好做,而且别人又是在伤害我们的家人。如果是自己在住的话,端端正正震啊共振音响反击啊叫朋友来啊家里面疯个把月,楼上也该有所收敛了,偏偏这个年纪,作为学生,在家里话语权也不足。网上一群人说搬顶楼的这搬家哪是我们说搬就搬的。对线吧,真搞起来这就是持久战啊,我们开学去学校了,爸妈怎么办?。。


震楼器和共振音响吧,共振音响买艾丁那款,借助第三方都不太现实,他们都是和稀泥的甚至稀泥都懒得和


这个我有办法。一年来的经验的证明上门恳求,送椅子贴,找物业,报警察统统没用。一个篮球打满气,他家折腾地板,你家就折腾天花板。记著尤其在他家睡著的时候折腾,让他们尝尝睡觉被吵醒的感觉。要有耐心,常常进行,服了为止。省钱还锻炼身体。


抱抱楼主 深有同感

首先您可以在有噪音时录像录音取证,或者测出具体分贝数并全程录像。然后直接报警解决。

如果楼上没皮没脸还继续这样那就考虑共振音响吧,放在天花板上放鬼畜音乐,首先噪音起时放,无时停,这样他们就知道咱们在反击了如果不改那就起时放,无时也放楼上休息时也放,这是下策因为楼主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的。

报警警察必须出警,其实警察遇到这种楼上噪音问题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最多罚罚款,咱们只求警察的威慑力,如果楼上不知好歹就继续报警。也不怕将事情闹大,邻里知到他家是什么人也是好的。


上去和他们说说,找找物业跟他们谈谈,最后报警吧


真能生,一个个的性欲怎么那么强,为何不生十个呢?把房顶和地板掀翻才好!


哈哈,中国人都这样,一是素质二是习惯。结婚的清早放鞭炮,习以为常吧


感觉这个问题和我家的娃一样,一个娃在家比较安静,也听话,但是一碰上伯伯家三个一起,有四个的时候,怎么招呼都不听,我一孕妇还往我身上蹦,这就是奶奶惯的,不能打也不能骂,因为不是自己生养的,好想全部扔垃圾桶里去,个人认为直接上楼吼一顿会好很多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其一,

第二找物业。

第三告诉这家注意行为,都是邻居。

最后报警!


看了很多类似回答感觉除了搬家基本无解 不是他搬就是你搬 四个孩子听起来就很可怕 追逐打闹起来想想都简直了 我家楼上两个女娃跑起来都是地动山摇的 可以先试著和楼上沟通 但是别抱太大希望 一是能够意识到孩子跑跳会影响楼下的人会自己做好措施 减少对楼下的影响 二是就算对方意识到了 管了孩子 但这耗费的精力太大且对自身没啥好处 最后也只好选择牺牲楼下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