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生还的核心诡计,但凡在场有一个人非要确定一下法官死没死,就被破解了……


首先这个问题完完全全是一个假定。

因为看过无人生还的人都知道,虽然看起来最开始是随机挑选的人来小岛,但其实每一个人都曾犯下死罪,而且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而法官来这个岛上也不是为了开狂欢的杀人party,而是为了在自己生命的终点前了结这些案子。

这种情况下多出计划外的任何一个人其实都是极其冒险的。所以所谓的上帝视角,无非是阿婆给我们读者的一个阅读视角,如果在文中真的有一个置身事外的大侦探,那法官这个局只有两个走向。

第一是直接失败可能会被反杀,第二是说服福尔摩斯联合完成这个局。

前提都是,福尔摩斯一定会发现法官是凶手这个设定。

首先,以福尔摩斯的警觉性,应该不会认为是鬼神作怪或者岛内存在其他人。而在这之后,发现法官是凶手无非是时间问题。至少说医生和法官那场假死应该蛮难迷惑住福尔摩斯,毕竟大侦探就是要在大案面前保持头脑冷静。

那么对待所谓的法官尸体,福尔摩斯应该不会错过任何细节。那么法官可能就无法完成自己的脱身计划,而前期因为不够警惕或者弱小无能而杀的那些人,会成为之后存活下来那些心够狠,又体格强健的人的警惕。

在这种情况下,日益虚弱的法官自保都难,更别提完成这个完美的局。被发现是注定的。

但是福尔摩斯并不是警察,法律的约束对福尔摩斯来讲意义不大,而且最关键的是,在这个案子里,福尔摩斯恐怕找不到杀人的逻辑,因为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而每一个凶手不可能向福尔摩斯自曝自己以前犯下过什么样的罪孽,所以福尔摩斯可能会在这个问题上花费大量的精力,毕竟要找出凶手杀人的规律。

但是基本做不到完全准确的分析案情,而福尔摩斯的出现也会让法官的计划难以实现,两者很难有进展。但是法官更急,因为暮年的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等待了,主动出击一定会给福尔摩斯留下证据,但是这些人又必要要杀,最好的办法是说服福尔摩斯,让他帮助自己了结这些案子,并且在一切尘埃落定后,成为那个日记本的存在。


剧透预警,不想对剧透的请忽略。


首先,不否认《无人生还》是一部极其精彩的小说。

但如果从现实一点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的诡计实际上过于巧合了。阿加莎刻意渲染了案件的离奇与神秘,但对凶手的作案过程一笔带过,这固然是一种故意为之的技巧,但也确实没法细写。

法官作为一个身患绝症的人,要凭一己之力亲手杀死另外9个人,其中7个是男性,还包括雇佣兵、警察这样身体素质好、受过专业训练、有著高于一般人的自卫能力、手里还有枪的人,杀人手法还必须和童谣相吻合,这显然有些异想天开了,尤其是在这些人已经意识到凶手就在他们中间,时刻保持警惕的情况下。

所以如果要描写过程,就必须追加很多很细致的设定,但即便这样,也还是会让人觉得很侥幸,而且很容易被质疑,因为只要一个环节没控制好,出一点差错,自己就会暴露被反杀,何况故事中法官看来也并没有准备什么万无一失的B预案。一般来说,凶手总会选择最保险的杀人方式,比如第一天晚餐时就在所有人的杯子里下毒,一次性解决他们,小说里所描写的这种高风险高失败率的杀人手法并不符合犯罪心理。

为了情节的精彩,阿加莎·克里斯蒂其实牺牲了整个故事的部分合理性,她自己应该也清楚,这种案子只可能存在于小说里。当然在小说没必要刻意追求合理性,毕竟《无人生还》的文学价值并不在此,读者们追求的阅读体验也不是这个。

但福尔摩斯是一个极度讲究案件合理性的人,他的存在和《无人生还》一书本身就是冲突的,所以真的把他扔到那个岛上,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案子实际上并不存在,凶手请你去问阿婆。」


结合阿加莎小说中的现有设定,可以推理出一个最合理的开局。

「岛上的死亡顺序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之后悉心安排的。我的客人们所犯下的罪行轻重程度各不相同。我决定让罪恶程度轻的人先死,他们不用像心肠更狠毒的杀人犯一样遭受长时间的折磨。」

众所周知,只有致他人死亡且逃脱了制裁才会被邀请到岛上来,那段录音可能是这么结尾的:

「夏洛克·福尔摩斯,一八八三年四月某日,你对罗伊洛特医生意外身亡负有间接责任。

监狱的铁栅已经关闭,你们这些罪人还有什么要替自己辩解的吗?」

凶手是一个极其严肃认真的强迫症患者,ta一定会让无罪的侦探成为第一个牺牲者在一瞬间或睡梦中死去。

福尔摩斯先生,说起来这个人帮了警察不少的忙,雷斯垂德那家伙好像听非常崇拜他。不过没办法,犯罪就是犯罪啊。怀著这样的想法,我将手中的药粉投入了所剩无几的酒杯中。

以上就是推理得出的开局。根据原文凶手准备了至少两种药粉,剧毒物氰化钾和安眠药曲砜那。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将只能由福尔摩斯先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行动力来续写了。

PS. 考虑到福尔摩斯原作中的性格,几乎没可能从一开始就作为帮手和ta登上岛屿。另外虽然福尔摩斯警界相关人士这一身份将大大提高众人的信赖,但当存活者寥寥无几时剧情将无法处理。


反过来看凶手的成功几率 要想无人生还 就得干掉福尔摩斯 不然俩人最后干瞪眼儿多尴尬 另一方面 福尔摩斯战斗力有点强,所以。。。


建议修改一下问题呢,这样会给没看过无人生还的人泄底的


其实这个问题,就如前面两位答主说的,不成立。没必要再邀请回答了。

即使,由于法官的判定,他觉得福尔摩斯有一个「亏心事」,应该出现在这里接受「正义的制裁」。而福尔摩斯又真的就去了,问题成立。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

无人生还设定里,有一个角色,是以前当过警察现在做侦探的,他似乎是害死一个无辜的人,拿他顶罪。还有一个医生角色,医疗事故害死了人。还有一个法官。很有趣的是,这些角色似乎可以组合成一个福尔摩斯。

前警察现在的侦探负责查找线索,医生负责检查尸体和分析药品,法官负责演绎推理。如果三人同心,难说会不会有福尔摩斯五成功力,找出真凶。可惜真凶自己搅风搅雨,混淆视听,导致最后全军覆没。

首先这个侦探,当警察的时候就是能力有限,所以才会犯下让他来到岛上的罪行。当了侦探自然不会能力飞跃,所以他是福尔摩斯看不起的那种警察和侦探,只能办一办跟踪偷窥这样的案子,真正需要动脑子的他不行。

然后医生的能力在这里使用的不多,不需要手术,只是查看一下药品,再判断一下死亡的原因。这一块儿福尔摩斯本尊来了也无甚大用。作者设置这个角色主要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给法官假死的行为更好的掩饰。如果没有医生的权威判断,随便哪个人都来摸摸看看,指不定法官就露馅了。

福尔摩斯最擅长的是从蛛丝马迹推断出真相。这个功能被凶手自己担当了,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拥有福尔摩斯三成功力的大脑,经过多年筹划精心准备,能不能搞得过一个完整的福尔摩斯。

我觉得不行。

假设福尔摩斯是第十一个人,他上岛之后应该就判断出每个人的出身和经历了。即使不全中,相差亦不远。当然,这没有用,他们肯定都是有罪的。

在第一个人死亡的时候,福尔摩斯就会一个箭步冲上去,制止所有人的随意走动,还原那个花花公子倒酒前每个人的位置和行动轨迹,然后针对性搜查,第一轮可能就结束了。


如果福尔摩斯还延续柯南道尔笔下的人设,那么他应该不会出现在那个小岛上,毕竟被邀请来的人都是有罪的。但如果硬要把他加进来,那么就和阿婆的波洛系列差不多了,有个侦探的角色来解决一切的谜题,那么这个人是波罗或福尔摩斯有什么区别呢。没有这样的角色是我个人觉得这部小说的开创性之一。


你这个问题我分两个方面回答:(1)福尔摩斯一同登岛,亲身经历案件。(2)福尔摩斯案发后登岛。

(1)我觉得有几率,可能性要看法官的杀人顺序。法官会做伪证,而且他能很好的隐藏自己。更重要的是法官可以选择先杀掉谁,他完全可以先解决掉这位聪明的侦探,然后再干掉剩下的人。存在的可能性是福尔摩斯会验尸,法官不好装死,而他也不太容易获得福尔摩斯的信任让他配合自己演戏。

(2)案发后第一时间登岛,确定死亡时间的话凭福尔摩斯的推理应该是可以推理出一个大概的。要是案发后很久以后几乎不可能,那时候的技术水平,在没有案情描述和物证的情况下就算是福尔摩斯也无济于事。


这个问题还蛮有意思的。

我心中的福尔摩斯,是一种开天眼的存在,所以他一定会知道法官是凶手。

但非常矛盾的一点是,在无人生还中,所有人都是被法官所邀请的,而法官都是为了「处决」他们。那福尔摩斯为什么可以来到岛上呢?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不可能是偶尔路过啊。所以说为什么阿婆没有把波洛和马普尔带到无人生还里面呢?因为这本书它不需要一个侦探一样的人物,所有的解答,都留在法官的信上。


兄弟,老福是会验尸的,就算前几个尸体没留下线索,到法官假死那一段就暴露了,当然,如果老福在场法官估计也不会用假死的计谋了。


1943年话剧以及根据话剧改编的1945年电影,就是其中一位宾客被侦探顶替,最终和女主一起存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