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看的太多太杂,又太心急了。你选定一本教材、一个老师,踏踏实实地看下去。比如《逻辑精点》,书本身就配视频,你先跟著书学习,不懂了就看看视频,慢慢就能摸著门道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2021届考研,首先我想鼓励一下你,再一个我想对你说的是现在才四月份。其实时间还不晚,对于入不了门的话,不知道你听的是哪些老师的课呢?我当时的时候作文听的是田然的。我觉得是能够听得懂的。数学的话我建议你听陈剑的还是比较好懂的,然后是逻辑我当时听的是鑫全,这些都是市面上比较厉害的老师了,我觉得你应该也听过他们的课了,其实像逻辑和管综的写作来说还是相对有些抽象不过不要著急,慢慢来。哪里不懂就多听一点。一定可以的,加油还有很长时间呢,不要放弃。


谢谢大家赞同,今年在江苏不水不旱 综今年我169 去年151 总分比去年高了 26分 我依旧是按照我的步骤复习 考试时作文写了650字结尾,少写了一段怎么办 时间来不及了。

如果大家有咨询22考研,可以私信我,看到会回复

今年王C 8套卷 逻辑有的题目是从公务员行测扣下来的 有的题论证逻辑给的答案 和网路能寻找的不同 所以错的比较多也不必太担心

今年sk试卷挺好的,除了第一套A1难度比真题高1.5左右的其余的都很平稳的真题差不多

5 套 难度依然大于 10套 大于 真题难度 主要是5套卷的数学难度比10套多 陷阱多了 而且计算量也多 如果卡时间做 会比较紧张

分割 如果大家需要skss 8套卷 私信我 我给你云链接 大概晚上都会看的

大家请在认真刻苦学习的同时

注意身体 不要久坐 上下午 锻炼二十分钟左右

三更

谢谢大家赞同喜欢, 也希望大家今年都能是研究生呀

二更 数学有人问 高教版本的分册

根据陈剑老师微博里说 高教版本的数学分册 不再更新 不再更新 (但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买新的高教版本的分册,里面的难度大概与数学顿悟差不多差不多差不多,不过建议多刷指南与顿悟)

所以一定 要买机工版本的分册 然后做机工版本的数学高分指南 多做几遍 然后可以下手鑫全的数学1000题 与 数学顿悟 (期间 陈剑老师 与鑫全的杨洁老师 都会公布这里面的重点 重点题 一定要再做一遍! ! ! !)

之后就可以来刷真题 真题 真题 真题我去年刷了四遍起步 一定要多刷 多刷 多刷 哪里错了 就去找相应知识点 知识点

之后就是模拟卷啦 模拟卷

说一下 陈剑鑫全的五套卷 很难 很难

鑫全的十套卷 很难

王诚八套卷 难

社科撒斯 八套卷 和考试难度差不多 (很多题目都是根据真题改编 改编 )

所以做模拟卷哪怕没考好 或者考好了 也不用心急气躁 或者 夜郎自大

沉浸下来好好学 偷偷咪咪说一句

奇数年比偶数年要难一点 所以知识点一定要掌握全面了 解题不要死板 灵活多变 灵活多变

加油

————————————————————

数学死磕刷题

买陈剑的 机工版本 数学分册 数学高分指南 数学顿悟 真题

鑫全数学1000题

每错的题目找到知识点 写在错题集

然后看看是哪个知识点 标记下来 寻找相似的题目做做

过一段时间再继续做错题

争取错题集越来越薄

逻辑

建议听赵鑫全的班

鑫全 逻辑精点 基础与强化

逻辑1000题

历年真题分类 与 汇总

与数学一样多刷

发现基本上所有类型的题目都有套路 套路 套路 套路 套路 套路

都有公式 记住就行

多做题 多被虐

只要不眼瞎

考试在一小时内完成并且错3到4个是没有问题的

今年花了50分钟做完逻辑 错了3个

写作

论证有效性分析

简单来说就是挑刺 非常有套路

比如a推b

我就当自己是键盘侠 疯狂怼它 忘记某某条件c

再者即便有a也会因为d的影响导致e 所以不成立等等套路

论说文 推荐王诚 王老师 辅助用赵鑫全

拿到论说文审题 审题 审题 审题 审题

然后看要求 如果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一定要分层 分层 分层

挑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

提炼论点后

一般分5到6段

第一段 指出由材料得出的论点 (合理的制度能够…)

第二段 这个论点是什么 (制度是什么)

第三段 这个论点的好处 (制度对某方面的好处)

第四段 这个论点的坏处 (缺乏制度或者制度建设过度又会咋样)

第五段 怎么做就能合理控制这个论点的坏处(怎样控制才能发挥制度的对…优势)

第六段 总结升华 (啊啊啊合理的制度如海对海豚 如风对风筝 等等等)

微信关注 王诚 或者今日话题 每天多看看人家的论说文咋写的

最后冲刺阶段

鑫全陈剑 五套卷 五星

鑫全十套卷 四星

王诚八套卷 四星

社科萨斯 八套卷 五星

一定要模拟 一定要模拟 一定要模拟

最后最后

也是我今年考试唯一失败的点

虽然按时完成了 但是由于没有一次模拟三个小时过

导致我考试的时候做第一排 时钟就在我眼前

导致我不停的关注时间

不停的关注时间

让我在做数学的时候

一直在分心

做一题看一个时间

做一题看一个时间

最后导致我数学最简单的三个题目 被我算错了

我考完试后回想才后知后觉 后知后觉

加油,综合真的不太难

今年主要死在了英语上

英语阅读好像就对了7个 难过

估计离南京某院校差个10多分

加油,今年打算在干一年

冲冲冲


复习半年,管综153,坐标广东。估算自己应该是54+48+51,写作51是23+28。分也不算太高,请大神勿嘲笑。

趋势吧,我觉得2019管综和2018持平,三门课照上一年难度都差不多。

管综,分数学,逻辑,写作。推荐书籍:机工版全套+田然写作。这些书必看,必做,数学和逻辑的题,从例题到练习题,每一道都必须会。挨个打一遍:

数学,这个就是考验你的初高中基本功,如果初高中数学烂,那就很麻烦了。六年的水平考六个月挽回基本不现实,况且还要准备英语和管综其他两座大山。如果数学这关过不了,就别去纠结太多。数学3分一题,简单题的比率也不算低,再加上蒙中的,75分拿个24,总是有可能的吧。对于充判题,蒙的话有规律,可以我当时听了一下「果芽MBA 」公众号(之前叫田然MBA )张伟男的网课(免费的),在上面教怎么蒙,有兴趣可以搜一下。

逻辑,这个东西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接触过,所以考试内容并不倾向于正统逻辑学,而是重应用。切记:不要拿生活认知往里套,会误入歧途,考试淘汰的就是这种。逻辑这部分,有公式化的方法,严格按照书里的一套东西来。我刚接触的时候也看不懂,一脸懵逼,但是一直扣下去,最终也能搞得定,所以此处划重点:坚持,不要放弃!逻辑我裸考是28分,很一般的水平。如果加以学习,我估计你再差也能拿到36分吧。

写作,分论分和论说文。写作是分水旱区的。写作不建议直接看机工版的,因为水准太好。要先看田然写作,接地气又好懂。如果追求高分,再看一看机工版写作分册,两者对比取优点。个人觉得机工版严谨性更高。写作这两部分一定要动手写,并练出自己的架构,尤其是论分。即便论分容易拿分,只要找到那几个点并言之有理,上20应该没问题。论说文完全切题不容易,完全跑题也不容易,更有可能的是偏题,不过分数也不会太低,20分完全有可能拿到。如果在水区,分数应该可以更高一些。

保守估计,100分已经到手了。单科上岸了。

额外提示:

一定要控制好答卷时间。这100分能拿到的前提,是你能答完卷子。答不完卷,一切枉然。

逻辑那部分,浪费时间的题该放弃就放弃。我模拟卷到真题,每套一般都是放弃两道。所以我的答完,是指这两道题不完全推出来的情况。实际考试的时候,我答完卷还剩大概15分钟。

加油!


2020.5.21更新

我的系列文章《穷考MBA ,229分过线》,里面会逐步讲各门课程的学习经验,请有需要的读者自行关注,谢谢~


20年管理类在职备考两个月左右,总分192,管综124,英语68。

对比动辄230+以上的大神来说,分数不算太高。恰巧看到这个问题,不请自来,简单介绍下自己的备考经验,以供参考。

1.数学

用的是陈剑的高分指南,书上有二维码,可以直接扫出来视频观看。优点在于高分指南的内容很多,也很全。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从头到尾仔细学习一遍,时间不充足时,可以先找份往年的卷子练练手,挑选自己的薄弱之处,学习重点章节。

另外,海绵和MBA大师两个APP中均有免费课程可以观看,公众号中也有每日练习,可以跟著学一学。

海绵三个小程序推荐:30天数学公式打卡,16天逻辑打卡,以及和你一起背单词。

MBA大师的微信公众号也有类似内容:数学呀数学,不要脑补之逻辑等等。有空的时候可以随时拿手机来看一看,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本人数学本来就不太好,加上复习的时候一直在啃高分指南,缺少题型归纳总结。上了考场一紧张,脑袋里一片空白,蒙了很多题,管综数学应该拉了很多分。建议大家过完基础知识以后,可以找些各类机构的技巧总结课来看。据说海绵石磊的数学讲的很好,不过我没有听过。APP有免费的课程大家可以听听看。另外,也可以在某宝上找课程,都懂的哈~

2.逻辑和写作

逻辑是赵鑫全的逻辑精点,只看了基础篇,强化篇没有时间看了。看完逻辑基础篇后,跟著MBA大师的薛睿老师又学了一遍逻辑。写作也是跟著薛睿老师学的,APP上都有免费的课程。

非机构托儿,但是这里要强烈推荐下薛睿老师的逻辑和写作课程,讲的非常棒,套路很足。逻辑和写作考试中都做的比较顺手~

3.英语

英语本人已过六级,但是毕业好多年了,没有怎么用。但是由于备考时间短,也没有特别去复习。就是每天背了背单词,想起来就做几篇真题阅读,最后在上考场前听了老蒋的作文。

如果英语底子不好或者时间充足的话,还是要制定个计划,每天做几篇阅读来练练手~

写在最后:

去年心血来潮想要考研,也是在知乎看了不少帖子,才逐渐理清复习的思路。总体来说,我只是买书花了一些钱,书也没有看完,有点浪费,但是并没有报班,只是通过各类途径找了些机构课程来学习。报班与否看大家自身能力吧,对于非全来说,免费的课程加上往年的真题,都搞定,应该就足够了。

不过别人的复习方法始终是别人的,大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来摸索~考研这个东西,只要静下心来,坚持到底,无论结果如何,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大的成长。

想要获取20年管理类资料的可以私信我,免费共享给大家~虽然是去年的,但本身考试内容变化每年并不会变,可以参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