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是用的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赵鑫全的逻辑精点和写作精点三本书。书讲的很细致,每一个知识点分析的都很透彻。英语就是老蒋的书。

数学书从浅入深讲解细致,理解之后数学就拿下了一大半。逻辑书也是把那些生涩的逻辑理论灵活地进行了变形,易于理解,可以实现逻辑水平的一大突破。写作精点中的优秀文章可以自己试著背诵,其中审题是关键,按照书中说的写作关键点套进例文的结构加上自己的思考,著重培养写作质量的同时抓住写作速度的提升。

如果是要练题的话,历年真题加上数学和逻辑1000题就差不多了。先刷1000题再做真题。1000题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对照看比较好。历年真题最好按照考试时间完成,可以在做每一科时都用计时器统计一下时间,在正式考试之前务必要使自己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试题。

除此之外没必要再多做题海练习,管理类联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每一个知识点的典型例题都能牢牢掌握就没什么问题,难题怪题若时间允许可量力而行,如果时间不够就尽可能得巩固自己已有知识,做到会的都能得分。


一战上岸CUFE的老学姐作为老赵的自来水,推荐一下我自己用过的鑫全的书吧

逻辑:逻辑精点(我看了三遍!!!mpacc逻辑赵鑫全逻辑精点怎么用?),逻辑1000题(同学买过老吕800题,狠狠打脸退了),逻辑历年真题

写作:写作分册,写作精点(写作提分快,效果好,所以这两本就够了)我那年,赵鑫全还命中了写作主题,很爽


前面说陈剑的我非常认同,

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今年陈剑出了两本一样的数学书

一本是和去年一样的旧版书

一本是今年加了新编内容的(换了出版社重新出版)

注意区分~~~~~~~~~~~~~~~~~~~~~~


分享一下高分学姐推荐的

数学:陈剑 《数学高分指南》《顿悟精练》

逻辑:鑫全《逻辑精点》《逻辑1000题》

写作:鑫全《写作分册》


2019年在职考研上岸北大MPA,管综老学长来推荐下管理类联考学习教材,即三个部分(数学、逻辑、写作)对应的复习资料,以供参考。

如果你想要管理类联考和英语二的复习资料,或是MBA、MPA、MPAcc、MEM等七个专硕的全国选校表,可以私戳我免费领取。

管理类联考买什么书??

www.zhihu.com图标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一、管理类联考考什么?

这里先简单科普下管理类联考的考试科目、内容、分值及考察范围:

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包括数学、逻辑推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共三大部分,满分为 200 分。

① 数学(问题求解 15 题、条件充分性判断 10 题,每题 3 分)共 75 分;

② 逻辑推理(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③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 1 题 30 分+论说文 1 题 35 分)共 65 分。

01数学部分( 75 分):

主要考查的是初等数学,是小学、初中、高中数学知识的运用。考生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考查具有相当的灵活性,非常重视解题技巧,体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02 逻辑推理( 60 分):

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含形式推理、论证推理以及综合推理三大部分。 逻辑推理题题干及选项阅读量与信息量较大,阅读速度与抓取关键信息能力是做好该部分的基础能力。

03 写作部分( 65 分):

包含论证有效性分析与论说文两个部分。 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能较快地找出一段论证中的漏洞,是考察批判性思维的直接体现;论说文,类似于初高中的议论文,要求能够审题立意并做出合理论证。

二、管理类联考用什么资料学?

1、管综数学参考资料

基础类书籍:老吕《数学要点精编》、陈剑《数学高分指南》

刷题:陈剑《顿悟精炼》(量比较大)/老吕《母题 800 练》(二者择一)

真题:陈剑《真题名家详解》

2、管综逻辑参考资料

基础类书籍:老吕《逻辑要点精编》、赵鑫全《逻辑精点》

刷题:《逻辑精点》配套试卷、老吕《母题 800 练》(任选其一即可)

真题:赵鑫全《历年逻辑真题全解》

3、管综写作参考资料

基础类书籍:王诚《写作攻略》、老吕《写作要点精编》

真题:王诚《写作历年真题》

4、猫哥亲编辅导教材讲义

没错,是我自己亲自编写的原创教材+讲义+练习题。

独家原创,外面买不著~暂不对外发售,限猫哥内部学员免费独享。(doge脸)

?彩蛋时间?

我这儿有考研公共课三科的历年真题/解析/思维导图等复习资料,以及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近十年的历年真题资料、万能写作模板、数学公式汇总、逻辑高分复习攻略、管综答题卡等,想领取的同学在评论留言或者私戳我哈~

该资料适用于报考管理类联考7个专业的同学:MPA公共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TA旅游管理硕士、MEM工程管理硕士、MPAcc会计专硕、Maud审计专硕、MLIS图书情报硕士。

关注猫哥,不怕翻车。

我是2019年一战上岸北大MPA的学长,更多考研干货,可以关注 @管综考研猫大哥,每日更新考研二三事~

码字不易,你的一键三连【赞同】+【喜欢】+【关注】都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ˊ?ˋ)?* ??

大家如果对管综或者考研选校选专业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私戳或留言评论~

这是高分上岸管理类联考的复习经验(猫哥往期干货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 管理类联考考 240+ 需要什么水平,需要付出多大努力?

▲ 管理类联考想要达到240分难吗?

▲ 如何看待2020管理类联考(mpacc),有什么经验教训?

▲ 管理类联考难吗 要怎么准备?

▲ 2022年考研该怎么规划?

▲ 199管理类联考怎么复习?

▲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都考什么?

▲ MBA工商管理,管理类联考怎么复习和买哪些复习资料?

▲ 管理类联考要怎么选择学校?

▲ 199管理类联考 多少分算高分?

▲ 199管理类联考 ,数学超烂怎么备考?


在这里给考研的各位同学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并给大家推荐下各科使用的教材和视频课程,20年我考的时候,有请教过很多都是往届学姐学长,他们推荐过的,然后我自己也亲证了,考研公共课很多老师擅长的都不同,还有专业课管理类联考代号199给大家做个详细推荐,让各位的2021年备考复习过程,能够借助各名师课程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在最后会给大家提供一个最佳的获取课程渠道,希望大家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备考复习,重视基础阶段的复习!!!

管理类联考

我是先赵鑫全,后老吕的。

最开始选择赵鑫全老师主要是冲著名气,应该算是「管综第一人」吧?买了书之后其实有点头大,不是说赵老师讲的不好,他的书确实编排的很细。但我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比较差的,总觉得跟不上那个节奏,再加之一些专业术语和过于细致的解析,觉得逻辑可太复杂了一道题得思考这么多才能想清楚吗?那个心理压力陡增。

然后是看到室友用的老吕的书,借来翻了翻,发现这老师脑洞还挺清奇的。他的教材编排也相对轻松活泼一些,用的一些方法、举的例子都比较浅显易懂,然后就直接买了全套书,准备入坑了。

逻辑:老吕的逻辑讲的是真挺不错的,感觉相比很多逻辑老师来说他的思路、方法都很有创新性。比如「三天学会形式逻辑」,就是能够用口诀化、公式化、符号化的方法教你解题,跟他宣传的一样简单粗暴。而且他自己是有一个「母题学习法」,类似于我们以前上学老师给弄的「题型总结」吧,就是学会一道母题,相应类型的题目就都会了。给我这个逻辑小白带来了很大的希望,最起码心理上的压力减小了很多。之前总觉得学啥都得要大量刷题才行,后来发现,只要从这几十个母题出发,逐一去攻克,逻辑也不是那么令人头大了。

数学:说实话我觉得老吕的数学讲的中规中矩,不像他的逻辑那么出彩。可能也是数学这个学科的性质所在?不过数学也是有母题总结的,而且在我看来管理类联考考查的数学其实不算难,都不涉及大学的高数啥的,踏实地摸透题型,勤加训练就OK。所以我也没有再用其他的书做补充。

写作:管理类联考的写作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部分。感觉写作这块内容其实和逻辑还是有些联系的,如果逻辑能学好,论证有效性分析难度不大,并且写论说文也会相对下笔更有条理。老吕的写作我觉得比较好的点是,比如出了什么时事热点啊,他会三不五时地在微博或者公众号上以逻辑分析或者论说文的形式进行讲解,一方面能够了解到当下的热点,另一方面也能学习到这种分析事件并把它转化成文的方法。

不过后期我也看了王诚的写作书,用来补充,学有余力的话多积累些素材、模板也没坏处。像写作、数学我觉得是可以再补充其他教材的,但是逻辑的话,最好还是跟准一个老师学到底,毕竟逻辑比较注重一个整体的思维,不同的老师风格差异还是蛮大的。

英语全程规划:

准备阶段(年前——2月)

考研英语的基本常识。

比如:近几年英语国家线的分值、了解试卷的题型分值等。

培养晨读习惯。

选一些英语文章,每天30分钟,培养语感及英语思维。

考研英语网课的学习。

通过网路课堂的学习,及时把握英语学习 的正确思路和方法,保证后续有针对性的复习。

了解考研英语大纲。

学习前一年的英语考试大纲,了解考研英语的考察内容和考察重点。

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完成至少1轮的单词背诵,巩固语法基础。

2)阶段重点:英语单词、语法。

3)复习建议:往下看!!!

1、英语每天抽空背背单词,建议时长1h;不管是用单词软体还是传统词书,不管是用词根词缀还是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背。积累到某一天时,你会发现好多文章都看得懂了。

2、英语基础不牢的童鞋,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语法。语法知识能帮助你在读文章和翻译时更加流畅、对文章意思把握得更准确。

3、多看看新闻,关注时事热点。近年来的英语作文和阅读都是涉及到热点话题的。

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

三、强化阶段(7月——10月)

1)学习目标:熟读并详细分析近10年真题

2)阶段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点是阅读

3)复习建议:

1、单词记忆每天进行,不间断。

2、定时做真题阅读,做完后详细分析。

①利用早上整段的时间做真题(作文可以不写),不要查单词,完全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之后看一下答案分析。

②每天分析2-3篇,分析包括: 第一遍分析正确选项,第二遍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第三遍在原位中找对应的句子,是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哟,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第四遍,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

③此阶段不建议专门建立单词笔记本,重要的单词在分析时顺便查一下就好。

④时间比较充足的童鞋可以全文翻译阅读原文。

(3)完成阅读后,用同样的方法完型、翻译和新题型。完型和新题型这两类题型不用全文翻译。

四、冲刺阶段(11月——12月)

1)学习目标:对重点和高频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2)阶段重点:大作文and小作文

3)复习建议:

1、每周写3篇作文,遇到好的词语、句子就整理在一块,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从12月开始,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写作模板。

2、此阶段还需要继续练习真题阅读。你以为做过一遍就不会再错啦?试试吧!大部分人会在同样的地方摔跟头。

3、单词不能停哟!

五、考前一周,大概12月中旬

1)学习目标:放轻松,相信自己在之前的积累

2)阶段重点:运用自己专属的写作模板复习

3)复习建议:

1、背单词:真题中还不熟悉的单词。

2、熟悉各种类型的作文,牢记自己的模板。

3、复习之前的笔记。

4、按照考试时间,完整的做一套真题。

六、如何做好及使用笔记

准备一个比较厚的本子,分成四份。

第一部分,用来整理语法知识,将英语常用的句型及例句进行逐一整理,并且将简单易错的其他语法注意事项记录在所有句型之后;

第二部分,用来练习长难句,每页只写一个长难句,剩下的部分用来拆分句子结构,写出自己的翻译和正确的翻译,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记录句中的生僻单词和特殊句型。

第三部分,用来记录阅读题中的生词,到后期,你可以拥有一本自己整理的核心辞汇。

第四部分,用来积累经典的句子,考前总结出自己惯用且不会犯错的句子,整理成自己的作文模板。

注意事项:

?1. 口英语真题研究透足够了,尤其是阅读部分,阅读部分唐迟的课(!需要网课找我 ! ) 思路很清晰干货满满,分析某个选项为什么对,另外3个干扰选项为什么错,这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2. 英语作文请认准王江涛

?3. 单词很重要,考研喜欢考熟词僻义

?4. 完型没做前听说好难,.上好单词、 语法的课之后做起来好像也就是那么回

事;

?5. 3~5月除了背单词以后,掌握长难句的分析能力也相当重要。推荐田静和何凯文的长难句课程。


谢邀

其实买谁的教材都是学 主要是合不合适

数学 MBA大师-董璞(美女哦!)+陈剑

逻辑 MBA大师-薛睿(外号薛神)

写作的小作文 薛睿 大作文 王诚


写作王诚比较好。形式逻辑推荐老吕,简单粗暴,速成;论证逻辑饶思中,王诚都不错。还有数学,陈剑的提高比较难,你时间紧建议做了先看陈剑的视频再做题。赵志刚的数学也不错,相对基础些。不要著急,认真备考,

1、数学

书的话我就用的太奇的《数学高分指南》

我身边的朋友也有在看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数学分册》,《联考数学精点》

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数学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吕建刚的《母题800练》,《老吕数学要点精编》

网课评价比较好的有陈剑和老吕

2、逻辑

逻辑我听的饶思中的课,他讲的确实不错,逻辑很清晰,推荐!

书的话,太奇发的那个是真不咋的,我一眼没看,自己买了别的题

当时买了赵鑫全的《逻辑精点》《逻辑1000题》,答案解析很详细

还做了周建武的《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比较难,适合拔高

其实也买了吕建刚的《老吕逻辑要点精编》,但是没看

网课的话推荐饶思中,赵鑫全,吕建刚

3、写作

写作我一定要推荐田然!讲的特别好,思路清晰,告诉你如何得分,还没有废话。暑期集训的时候陈君华给我们上的面授课,不知所云,我都快睡著了……

书的话我看的田然的《田然讲写作》,我最后写作得了50+,论证有效性分析点四个点全找对了,论说文写的就是推荐的立意,论说文不跑题就不会低。

网课的话也是推荐田然,当时我二战的朋友也推荐了王诚,不过我没看过,不予评价

4、英语

我听的邵宁老师的课,我觉得邵宁老师讲的还可以,原文定位法比较适合我

书的话有蒋军虎一系列,包括《阅读理解精读80篇》等,精读推荐9月份以前进行,9月份以后就不适合了,没时间了

英语名师很多,邵宁,蒋军虎,齐辙等

市面上的网课比较复杂,一定要选择靠谱的,更新到最后的,嘻嘻

最后说下管综网课获取方法,各科老师都有: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公众号;易思课考研 我就是从这个公众号上面获取的全年网课资料,不但全,更新的也及时,非常感谢这个公众号。

建议大家也去关注这个公众号,或者课程以及更多的考研咨询。


谢谢邀请!

首先,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包括「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与「英语二」两科,总分300分。

(1)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卷面结构:数学、逻辑推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共三大部分。满分为200分。

分值分布:①数学(问题求解15题、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每题3分)75分+②逻辑推理(30题,每题2分)60分+③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1题30分+论说文1题35分)65分。

(2)英语二,卷面结构:语言知识运用(即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第一部分四篇、阅读理解第二部分一篇、翻译(英译汉)、小作文、大作文,共六个部分。满分为100分。

分值分布:语言知识运用(完形填空)20道题10分、阅读理解(Part A)20道题40分、阅读理解(Part B)5道题10分、翻译(英译汉)1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

其次,你提到的这几个老师都是业内的名师,每年都能带出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很大的粉丝量,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而且网路上其实对这些老师的评价是非常不一样的,有的同学认为老吕讲的好,有的认为陈剑老师好,有的又觉得只有赵鑫全才讲的最好,因此其实看这么多不一样的评论,让自己变得更加迷糊,不如自己去主动的看看这些老师的导学课,其实导学课是可以看出这个老师的教学体系,教学风格,整个的教学安排。

最后,看了导学课之后再找出哪个老师是你自己最喜欢的,一旦决定了导师就不要轻易的改变了,还有就是其实,数学,逻辑和写作你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老师,是不冲突的,这三门科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机构,英语方面还是推荐可以选择一个机构的,或者你自己非常喜欢不同的机构也可以,辞汇,写作,翻译和语法,这些如果基础不好,也是要看视频课学习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考上理想院校的研究生!


谢邀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二战,一边工作一边准备,今年报考某985大学,管综185,英二81

具体经验可以参考一下我的经验贴

附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8081563


就陈剑数学赵鑫全的逻辑和写作呗 多看几遍


数学用陈剑的高分指南和数学分册吧,写作用赵鑫全的不错。


个人情况:本科非双一流,一战上岸双一流大学!9月1日正式开始备考,自己在家备考。我的备考过程很特别,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学弟学妹们的复习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先是管理类联考分数基本情况: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其中数学25×3=75分,逻辑30×2=60分,写作30+35=65分(客观题无可争议,写作各省给分情况大有差异,17年统一划线出现了大水大旱,这两年有所缓解但水旱依然存在,水区50+比比皆是,旱区40+就已是高分,估分择校时注意了解一下。)北京是玩命极旱区,中上水平给分大致在30-35分,2019年比往年稍微高一点,会达到35+。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用的资料、学习方法及个人感受

?数学

? 用书:陈剑的高分指南(20改版后为高教版《数学分册》)+老吕《母题800练》

? 方法:

高分指南前四节的内容预习后看网课,一边记老师课堂笔记一边跟著老师做题,我视频刷得很快,笔记就记得比较简要,笔记直接写在A4纸上,把每一章分开整理,用回形针装订方便随时加东西。

第五节的习题计时做,不限制时间但必须像考试一样迅速认真完成一整套,对答案后自己思考一下错题,然后看视频讲解,简单题快进普通题倍速,重点记自己没有想到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老吕母题800时间原因我没有做完,只练了练我掌握得不太好的小节,我比较欣赏它按知识点分模块设计,可以用做专项突破的刷题指南,比较容易发现没掌握到的小知识点,也方便做归纳整理。

? 感受:

高分指南不好做但并不算难,比真题要复杂一点,如果能够好好掌握,考试正常发挥就没问题,我做了一遍高分指南就到十一月了,很想再刷一遍但时间不允许。陈剑老师课讲得非常好,深入浅出,每个例题分析都很到位,而且在讲解中会教授很多解题技巧,这是答案解析中没有的。

比如点和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常规运算不难却繁琐,陈剑老师给的公式只要填几个数简单算一下,我总结过这个技巧,考前还翻出来记了一下,第二天考场上就恰好用到了,这样一个题就节省了两分钟。管综考试时间就是生命,硬核考研,曲线救国。不过解题技巧只是锦上添花的辅助,可以在后期为你节省时间提高正答率,但前期基础没有打好的话,一味沉迷技巧无疑是个炸弹,警告你们数学只有便捷方法,没有捷径,捷径通往深渊。

? 方向:

做数学题一定要活学活用,善于总结发现规律和套路,毕竟考试也不让你默写公式,做每一章的题时大脑里逐渐形成一个大体的知识框架,这当然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基础一定要打扎实。基础阶段结束后开始刷题,重点突破不擅长的领域,哪块掌握不好就做专项提高,试卷整体把控不好就著重模考,要始终明白自己当下需要提高的是什么。【不要做一个题看一个题,要去抓题眼,考虑考察的是什么知识,这也是对解题思路的锻炼,前期重视这方面,后面题做多了就能一眼识别本质,大脑就会迅速检索到相应的知识。】

平时做题和总结可以就在草稿纸上写写要点,遇到不会的题时也不至于无从下手,可能划著划著思路就畅通了。我就喜欢在笔记上写写画画,遇到觉得相关的东西就一定要翻出来合并整理,以自己能看懂为底线,最后笔记乱七八糟惨不忍睹。

?逻辑

? 用书:老吕《要点精编》鑫全《逻辑精点》王诚《逻辑历年真题全解》(20年改版后,老吕和鑫全的书拆成基础和提高两本,王诚《逻辑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一、形式逻辑

我看的是老吕《一天搞定形式逻辑》,这个课看似简单粗暴,但实际需要深度挖掘,我看了大概有三四遍。第一遍盲听入门理解个大概,听完觉得so easy啊这有啥啊,然后自信满满去做题发现,怎么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于是第二遍我就乖乖写笔记,超认真超详细这样,这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我反复来回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节都认认真真去总结,这一遍相当于过两三遍了;最后顺一遍就可以整理出一个大致的框架,顺便检索一下没捕捉到的点,再去做题就得心应手啦。

二、论证逻辑

我用的逻辑精点,有同学不知道哪里对应论证逻辑,因为逻辑精点没有按这个分,是按基础和提高部分顺次编写的,我建议是整本都做,形式逻辑就当做巩固,其实也没必要分这么详细,很多题都是论证混杂形式进行的。

鑫全老师讲课有同学说听不懂,因为他讲得很深入,鑫全老师讲论证逻辑重思路而不重技巧,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一点,逻辑题技巧用多容易翻车。论证不太好入门,但学明白之后做题就轻松了,鑫全老师有时一个题就会翻来覆去讲十几分钟,这些精讲的例题从题干到选项都是非常经典的,我不管是否做对了都会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每个选项都搞明白。

其实考试时选项里的逻辑谬误就那么多,不要只追求选出正确答案,有意识地去发掘一些解题套路和命题人常挖的坑,做题正答率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考试迅速选正确答案就行了别深究)真题里很多东西都是重复考察的,容易做错的往往就是你平时忽略的边边角角,所以真题一定要细细咀嚼,每一个选项都是有价值的,把真题烂熟于心,命题人就是你亲人。

做完题之后还是要回归概念的总结,加深理解记忆。

关于论证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的脑子,很多同学会钻牛角尖,囿于自己的思维不去转换思路深入思考,就越想越窄离题万里,朝著错误的方向一去不返,这时他人的引导和点拨就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你纠正一下自己奇奇怪怪的小念头。我考虑后期建一个答疑群,只用来讨论题目,我会定期在群里进行章节总结和针对性答疑。

三、综合推理

近年考题的趋势是数量和难度逐年显著增长,几乎要占据逻辑的半壁江山, 19年还考到了数独和蜂巢,我感觉综合推理有点类似于基础的智力题,所有的题目都可以正向推出,但这样会很复杂很耗时间,通过锻炼和学习技巧,是可以大幅提高做题效率的,推荐听一下韩奕老师,她对这方面的分析很到位,虽然我听得不多,但感觉韩老师讲得还是非常实用的。

综合推理这部分内容是我比较擅长的,但同时也是绝大部分同学的软肋,三言两语讲不清楚,所以之后我想在群里讲一下我平时做题的思路和分析方法,思维的锻炼永远比刷题重要。

四、刷真题

推荐一下王诚的《历年真题全解》,里面有40多套管理类联考和MBA的真题,这个题量其实是很大的,值得慢慢认真刷,质量自然要比市面上的各种模拟题高得多(虽然我也很遗憾没有做完QAQ)还有同学推荐了周建武的真题,我看了一下这本是分类解析的,适合练专项。

? 感受:

形式逻辑是最简单基础的部分,但并不是说它不重要!一定要把形式逻辑搞得明明白白,再去看论证,论证搞完再看综合推理,蜻蜓点水地把书做三遍还不如踏踏实实打一遍基础,后面的论证和综合推理很多题都是建立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的,没学好的话你不仅容易掉坑,还会在坑底躺平,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没学好。

逻辑考察的是思维,这不是单靠刷题能提高的,听课是非常必要的,老师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引导你去思考,我做题不顺的时候,就会放下题去听课,反正课也不多就来回听,有时一个题就会琢磨一小时,诚然这1h我可以再做一套题,但那对我的帮助和提升远不及搞透这一个题,当突然之间感觉豁然开朗时,这类题就是你熟人啦,不要怕浪费时间,深入思考反而是最快的提升方法。

?写作

? 用书:王诚《写作攻略》+《写作历年真题全解》(20改版后为《写作分册》+《写作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我写作准备得并不是很充分,甚至没有动笔写过(这非常非常不好千万千万别学我别学我!!)

论证有效性分析我看了赵建辉老师的基础网课,论效的写作是很有规律可循的,老赵把逻辑谬误、分析方法还有写作套路掰扯得非常明白,课程比较基础(因为也会有考MBA等不需要很高分的朋友)。

论说文我是听了一下王诚老师的课程,论说文没有模板可言,让你记模板的都是大猪蹄子,王诚老师很注重思维的训练而非套路,我重点学习了一下思路,记住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看了书里的范文,分析了一下给分的著重点。最后临场发挥得分竟然还蛮高的,我自我审视了一下,感觉可能主要是以下几点做得不错:

1、论效谬误识别准确,逻辑清楚分析透彻;

2、论说文切题明确,我的题目是「论辩出真知」;

3、文字功底较好,写作结构完整严谨,段落条理清楚;

4、没有模板化,没有假大空喊口号;

5、卷面整洁,字不算特别好看但至少齐齐整整。(中英文作文卷面都非常非常重要,写得好一点能提5-10分)

我的作文备考过程不值得借鉴,但大体的思路和方向是比较正确的,写作这个东西非常的灵性,再次强调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你背一年的美文和素材最后一堆砌顶天30分。文笔好还是有点优势的,笔触行文会更流畅(注意是流畅不是优美)而且也不会有错字病句,但这仅是一个微小的加分项,文笔一般也无伤大雅,最重要的还是你的逻辑思维。此外作文后期找人批改还是蛮重要的,自己很有可能把控不好方向和要点,机构的话会比较贵,一篇可能就100+,淘宝闲鱼上学长学姐代批就应运而生,但这种批改水平良莠不齐需要甄别,因为得分高不一定写得好,写得好不一定批得好。这个现在倒不著急,你们一定要看完逻辑后再开始写作,不然事倍功半还容易跑偏,写作的本质就是逻辑,逻辑都没搞透何谈写作?

心态其实才是考研最大的考验,考场上紧张是必然的,深呼吸脑子里默念,没关系只是做一套题而已,我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没什么好慌的。不求全身心放松,但请你们记住,考不上也没什么大不了,这不是改变命运的生死抉择,只是一份试卷,三小时内自由发挥把属于你的分数赚到,尽力去完成就已经赢了,心态平稳思维活跃,不会的题蒙对的概率也大。还有就是在备考的过程中选对网课是很重要的,这样后期不会浪费很长的时间!我最开始是用的转发免费送的网课,后来更新的太慢了,而且很麻烦,最重要的是我要看的视频经常断更!!然后我通过学姐的推荐购买了某机构的网课(各位需要的话,我可以推荐给大家),更新的很及时也很全。所以大家一定要选好!!!不要因为课程问题浪费时间!!

考研必胜!!!!


2022年考研管理类联考网课资料怎么购买?闲暇之余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复习计划和网课获取的渠道,先介绍听那个老师的课程,再介绍网课获取的渠道!!!

199管理类联考

数学

陈剑:他的紫皮书,几乎是人手一本。我听过他基础、强化和真题的课,课程内容中规中矩,感觉比较适合基础好、计算能力强以及有一定迁移能力的学生,同时,知识点覆盖也很全面。但,真题课程的话,感觉没什么收获。

老吕:他的母题800练,好像也是人手一本。他的课程,我只听了基础班,其实,数学的基础课程听一个老师的够了,如果有漏的话,做题涉及之后再补也差不多了。买他的数学母题练练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幂学-韩超:没有系统听过他的课,但听过部分模块的内容,将某一题型一起讲,提升更快。

MBA-张紫chao:只听过真题的课程,说明命题人思路,算得上业界能横向刷一次真题的人吧。对速度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鑫全:只听了几节,过于细节化,学院派有点严重,十分注重基础功底的培养,但效率有点低。

PS:数学这一科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靠基础的。我有个小伙伴,坐标15年广东,高考卷140+,看我考试,拿来玩玩的那种,第一次做真题,50分钟对了23个。

我以后要是再考的话,数学应该只选张紫chao了。

逻辑

王城:强烈推荐!很多网上的小伙帮说他入门很难,因为我是第二年才跟他的,所以是有基础才跟他的,真的发现速度和解题能力直线上升。注重逻辑思考能力,以及正确的做题套路。

鑫全:走题海战术,大概就是用熟练度提高速度,讲解知识点型。

老吕:形式逻辑部分还真的不错,论证逻辑的话,并没有普适性的方法,就题论题。

MBA-薛瑞:论证部分的基础,我是在这里学的。作为基础课程的讲解,也是可以推荐一番的。至于拔高的话,王cheng更有效率。

一、考管理类联考的科目

会计专硕(mpacc),图书情报(mlis),审计(mud)的初试科目都是199管理类综合联考+英语二。(注意:以上应届生和在职均可以报考)

另外还有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旅游管理,工程管理(mem)。注意:以上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都是针对在职,需要工作经验。

二、试卷结构

(一)初试

1.管综

(1)数学: 75分,问题求解15道,充分性判断10道,每道3分。知识点都是初等数学,即高中数学,但是加了一些扩展和灵活性。

(2)逻辑: 60分,每题2分,共30题。分为形式逻辑和推理逻辑,但是现在的题型越来越偏向于推理,题干更长,题目更复杂,解题时间更长。

(3)作文: 65分,分为论证有效性和论说文,就是小作文和大作文。小作文400字,大作文800-1000。

由于考研是根据报考学校所在地的省份,由每个省份独立阅卷的,所以主观题会分为水区和旱区。就是作文有的省份普遍给分高,有的省份普遍给分低。

数学和逻辑都是填答题卡,机器阅卷,不会可以蒙。总的来说,三个小时,完成25道数学,30 道逻辑,1200字的作文,还得阅题,时间是非常紧的,自己做卷子的时候要学会卡时间,不然到考场上是很容易时间不够的。

2.英语二

完形填空20空,一空0.5分。阅读四篇,20道,一道2分。新题型5道,一道2分。

这就是主观题60分的构成。客观题分为翻译,小作文,大作文。分别是15分,10分,15分。

(二)复试

复试的话一般是分为笔试和口试。

笔试包括:政治,专业课。

口试包括:英语,专业课。

复试是由每个学校自主出卷的,所以具体情况需要咨询上届的师兄师姐(可以通过QQ群名字搜索、对应学校的百度贴吧寻找上届师兄师姐)

政治一般是关于原理和时事之类。难度比学硕的政治简单,题目不多,但是也需要复习。我当时是拿那个公务员的时事政治热点来背的,你们可以找上届的问一下政治的出题方向,然后再抓重点看是背理论呢还是背时事。我们这届考了关于十九大,上一届考了关于丝绸之路。

专业课每个学校都有公布复试参考书目,按照书目买书和复习。

口试中英语的自我介绍是必备的,可以请人代写,背熟就行。

三、复习策略

1.数学

(4-7月)基础阶段: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必备)不要管别人说什么说这本书太难或者怎么样,我认同这样的观点,确实有些题目过难,偏离了考试的水平,不过对于前期的备考,高分指南基础题目可以夯实基础,提高题目可以提高水准(建议先做每章基础篇,再做每章强化提高篇),个人认为一本书足以完成3个月基础部分的训练。如果提前完成,可以反复的刷高分指南,直到下一阶段的复习。

(8-9月)提高强化阶段:完成高分指南以后,者在学习高分指南的同时,穿插练习数学顿悟精炼,这本书的难度介于高分指南基础题木之上和提高题目难度之下,可以查缺补漏(差不多1000题吧,个人觉得题目不错,对于思维的提高很有帮助,最好能建立错题本,以便于后期复习),复习以往学过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建议:先做第4节的题目,然后回顾高分指南基础例题建立关系,再做顿悟第二节例题知识再巩固,将题目模式化,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应对管理类联考数学的关键。)

(10-11月)真题强化阶段:不要想著这个时候才看真题会不会晚了。实话告诉你,很多题目你提前做了,效果并不会很好,你甚至会题目没理解,结果答案记住了。这样的复习只会是无用功。所以,经过前期这样的高强度复习,你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错,真题确实很简单,但从近几年的考试难度来看,难度实际降低,但题目的坑却越来越多(尤其是充分性判断,出题人简直是惨无人绝,陷阱隐藏性深)。建议从淘宝多买几套真题卷,因为真题需要反复做,不要怕重复,只有反反复复的做,オ能真正理解真题的解题思路,才能将真题的套路与你前期的复习的知识点建立起关系。

(12月)模考阶段:进入12月的瓶颈期,许多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考不上等等问题,这个时候必须要保持沉著冷静,耐心发现自己的问题,充分利用自己前期积累的错题本,来查漏补缺。

2.逻辑:

(4-7月)基础阶段

一般市面的书籍逻辑精点、逻辑高分指南、老吕逻辑海滨逻辑、饶思中讲义,而逻辑呢也是最令人头疼的,每本书整体知识点和题目设置大致相同,但分析的思路会有偏差。所以,我建议:选择一本书,跟对一个就好,具体选择谁?这个呢,我个人推荐饶老师的系统班讲义,看看能不能从学长或者淘宝里买到,确实比较实用,形式逻辑非常牛叉,论证逻辑网上有很多人指责饶老师的论证部分很烂,我觉得他的做题思路特别清晰,如果稍微结合一点其他的

老师对于论证部分的分类(比如老吕的逻辑,我去年用的他的,毕竟逻辑这东西,如果第一次接触使用了什么方法,后面也就很难会忘记,所以后来的学习我还是会用一些老L的解题技巧,具体怎么使用我后期会给大家分享)。总之,基础部分饶老师的系统班讲义足够,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再买本逻辑高分指南做,或者逻辑精典(只做题目就好,不要看解析,形成与讲义相同的思路,这是非常重要的!)

(8-9月)提高强化阶段:经过前3个多月的系统学习,逻辑的知识体系已经构建,这时候选择一本题集做,必不可少。推荐:逻辑顿悟精炼、人大600题、鑫泉逻辑1000题(老吕粉也可以选择他的600题什么的,个人问题不推荐)。逻辑顿悟(杨武金,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老师,人大副教授,我还有他的签名呢)这本书是题型分类的,与高分指南的章节一一呼应,人大600题是周建武的编写的,题目是以套卷的形式编写,适合练手控时使用。建议将顿悟黎理错题集,回归基础知识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做题思路。这段时间,你会发现,形式逻辑基本没有问题了,主要是论证部分,尤其是削弱、加强、假设仍是错误集中的部分,9月份务必将证据一结论这个思路强化练习(后期我也会分享具体的做题思路)

(10-11月)真题强化阶段:用书推荐:逻辑真题名家详解,一本书基本就够了,这本书后面附有套卷(再买几份试卷,淘宝就有,超级便宜,我当时买的8块钱,2套综合+一套英语真题),这本书前面是分类的题目,有利于先检测,再分类总结。不过,我建议真题需要反复做,不要怕重复只有反反复复的做,オ能真正理解真题的解题思路,才能将真题的套路与你前期的复习的知识点建立起关系。(其实和数学复习差不多哈)

(12月)模考阶段:进入模考阶段,学的比较好的,有些模拟题目出的确实比较刁钻,所以,请不必太在意模考成绩,最主要的是按部就班的学习,逻辑并不是题目做的越多分数就会提高的越多,一定要避开这个误区。推荐:鑫泉、MX模考题,可以从多方面购入,质量还算高,后期的联系,我个人觉得综合性题目需要多联系,就17真题考试来说,综合分析的题目考察数量増多,我也一直认为这也是联考发展的趋势,难度不大,但很费时间,心态容易崩塌,造成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真正实力,这是得不偿失的。

3.写作:

(4-7月)基础阶段:这个时候呢,可以看一些王诚的基础班视频,还是不错的。推荐用书: 《写作攻略》(论证有效性分析,跟著王老师最好,毕竟是复旦的教授,我向他请教过许多问题,水平确实很高,我的论证有效性也提高了不少,但论说文我不太建议使用陈老师的套路,并列3点式不太适合写作水平、写作思维一般的人),这段时间就论证有效性分析学习好,我也会发一些我写过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还有就是需要多关注一些公众号看他们的行文思路:今日话题,澎湃新闻。最后,必须要说明的是,每年都会有谁谁押中论说文题目,水分在那儿,各位同学信也好,不信也没关系,考完便知晓,这个写作辅导鱼龙混杂人太多,给你找的批改班也是巨坑无比(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具体是谁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报名了)。所以,跟对人,自己多下苦工才是硬道理!

(8-9月)提高强化:论说文开始从真题开始,强烈推荐王诚老师的写作视频以及他的辅导书。(《写作历年真题全解》;《写作攻略》)

真题强化阶段:同8-9月的内容(近7年的真题务必写一遍,尤其是论证有效性分析,最好有批改)

(12月)模考阶段:尽可能把多家的模拟题目,多搜集,列提纲搭框架,形成一套固定的思路。

需要课程的可以私信我,或者评论区留言。感觉都是干货的麻烦大家动动手点个赞!


我数学用的陈剑的高分指南 老吕的母题八百练,逻辑用的鑫全的逻辑精点,写作用的田然的田然讲写作


今年上岸,我的数学是用的陈剑老师的,逻辑是赵鑫全老师的,作文是王诚老师的。


吕老师营销做得好,书真的不咋地


我买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中公的卷子,以及题。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的话,就全要了。


陈剑的数学真的挺好的 答案挺具体的 不过我买的是真题详解

逻辑和作文都是用王诚 因为我报了课 不管基础还是真题都是

数学基础买的 数学攻略 主要是报了新东方的课 基础教材 都是 新东方寄过来的

真题是自己买的

赵鑫全没用过 老吕吧...逻辑那块 挺不太明白的 数学 挺难得 可以考虑一下 做真题 会变容易 老吕的母题还不错


19考研血的教训,千万不要迷信投机取巧的方法,尤其在考研上,管综3小时高强度答题的条件下,你终究会为自己的投机取巧付出代价。接下来是个人经验,我每门只跟了一个老师,逻辑除外。

陈剑是真的有东西,只要你认真刷完他基础强化真题阶段的书,考试时绝对会有回报。

逻辑先跟了老吕的逻辑,形式逻辑的确简单好用,并且从他的逻辑精点到真题全用了,但是到10月份的时候发现论证逻辑方面,老吕的的方法完全就是投机取巧的蒙猜大法,又临时换了鑫全,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速度跟不上了。最后经验就是,花半个月学完老吕的形式逻辑就抓紧换老师,别迷信投机取巧,鑫全的逻辑一板一眼耗时间得多练。还有老吕相比于一个老师更像个商人,到处宣传。对了,他还特别重视知乎的宣传,机构老师里面罕见

作文因为底子不差就跟了田然,买了他的素材宝典和田然讲写作,素材宝典完全没必要,在6月份的时候他会在公众号推素材,全是书上的,一模一样。 说实话是个良心老师


MBA大师配套教材+十年真题


谢邀。个人推荐老吕。题都是差不多的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