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真复习六个月,管理类联考过线难吗?只是单纯过国家线就行,难不难?本人四六级都过了。


分人,主要看数学底子,分析在下面。

本人三本院校,21届物流工程与管理专硕。管综129分,英语69分。总分198分。报考浙工商,目前复试线还没有出来,但是据听说上200分的就已经超过100人了。国家线174分,大数据显示我才击败了30%的考生。报考985院校的,复试分数线基本上都在235分以上。可知竞争有多激烈。

所以那些普通本科想考这个专业冲击985院校的要仔细读读我下面说的了。

备考9个月,主要的时间都花在了数学和逻辑上面了,结果考试数学错了10个(一题3分,共25题),逻辑错了11个(一题2分,共30题)。英语和写作本想听天由命的结果出奇意外的发挥的很好。

如果想备考管理类联考的同学,尤其是普通二本三本的朋友可以好好看看我的贴了,纯良心提供。

管理类联考,我劝小学初中高中数学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别考,尤其是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在不设xy的情况下,两秒钟不能知道咋做的同学真的不建议考这门学科。因为管综三个小时,时间非常紧张,每年写不完试卷的大有人在。对于数学命题走向越来越绕的题目没有从小锻炼出来的数学思维我认为很难在短暂的几个月的时间提上来,毕竟题目做的再多,考试时的新题目是你没有做过的,这就很考验平时的数学思维了。我平时数学管综可以控制在5个左右,(因为大部分题目你在听视频或者浏览过程中就已经知道突破口了,我认为基本上没有参考价值)可是上考场了,在那种高压环境下,数学思维没有形成,导致明明感觉很简单的题目就是想不起来从哪个点找突破口,一通乱算,浪费时间和精力,后面的题目更没时间算了。(平均时间算下来一道题目是控制在两分钟的,但是没有思路两分钟根本不够,5~7分钟很正常,所以对后面的计算会造成很大的阻碍),数学好的强烈建议备考,数学不好的不建议。

其次逻辑,我认为逻辑这个看个人领悟能力吧,毕竟大家之前都没有怎么学过逻辑。备考时强烈建议多听其他机构老师的讲课,不能死跟一个老师,我就信了某位老师的话,说逻辑讲究思路,别的老师的方法听多了容易乱,纯属扯淡的。我九月了逻辑还错一半,都要疯了,后来听了其他机构的老师讲课,豁然开朗,只是我听的晚了,之后的好多重要课程我都没来得及听,特别后悔。

还有写作,写作不急,十月开始,而且这个真的要看试卷难度了,今年分数普遍偏高,我认为很大原因就是写作简单了。

关于管综大概就这么多。

【补充】本人之前在一家上市培训公司实习,做过成人学历提升的学历规划师,主要负责就是管理类联考的项目。也正因为了解所以选择了管理类联考专业。对于管理类联考算是比较了解。所以无论上岸与否,以后都会分享更加详细的关于管综和英语的学习心得(上岸失败就是失败总结),仅供参考,以及管理类联考到底是什么情况,避免更多人当炮灰。分享的仅是个人经验,可以评论补充或者指正,必定虚心接受。


刚来知乎没多久也不知道怎么追更和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我觉得备考管理类联考的人中肯定有英语不太好的同学,也许和我的情况相同,所以我又写了一篇关于我的英语备考经验。相信会对一些人有帮助的。

本人三本毕业一年考研,四六级都没有过,基础差,但是没有背过单词,两个月的时间英语提高到69分。下面这篇文章也许就能帮助和我一样英语迷茫的同学了。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进来是想嘲笑我的,考到69分还好意思说?不好意思,请看下我说的关键词:基础差、两个月。还有是想看我如何吹牛x,或者推荐什么课程,做好随时喷我的准备了。

可能会让你们失望了,本篇文章结合我的亲身经历来写得,只是不想再让和我一样英语基础差,记不住单词,去看那些考80+的大神,大谈他们的英语论道来耽误像我这样学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了。

(为什么说耽误,因为他们有基础,我们没基础,别管其他的,就冲四六级一个都没过,记单词困难户就是最好的证明。)

先说说我的情况,我是2020届普通三本院校经济学毕业生,英语四级就大二上学期学习了两个星期,考了420分没过后,就出去创业加实习去了,一直干到大四,也就没再考了。疫情原因无奈转而考研成为了2021届考研生,考虑到自己基础不好奔著一次上岸,就选择了一个认为考研难度低的专业:管理类联考中的(物流工程与管理)最主要的是不用背诵,关于管理类联考如何我回头再说,先看英语,英语是英语二(英语一的同学先别走,看完你会有收获的)。上张图证明下,我真的考到了69分

当然看到这里有很多同学尤其是英语一的同学可能会说: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多了,随随便便都能考七八十。我想说的是你厉害,你去考个试试啊,尤其是去年和前年的英二。所以在这里我也希望能给英语二正个名,不希望我们考英语二的就被英语一的人看不起,随便一句英语二多简单就抹杀我们的努力,英语二是仅仅只有十一二年的历程,但是截止到去年的真题,难度无不在向英语一靠拢,可以说已经接近了,从阅读和七选五就可以看出。如果非要说简单,那可能说的是翻译吧,翻译是比较简单的,这点不得不承认。所以我接下来说的方法对英语一英语二同样适用。

言归正传,说说我的英语备考经历,想直接看方法的可以滑到最后,想看我是如何走了弯路,又绕回来的,可以接著往下读。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考研,考研时间很宝贵,试错成本太高,别人的失败经历就有可能是你成功的方法。

我是去年4月底准备考研的,上网也查了很多资料,无一例外说英语要背单词,单词是基础,不背单词考不好,英语是持久战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也真的照做了,光单词书买了好几本,包括你们熟悉的朱伟的《恋恋有词》(我竟然还听了二十二个单元的单词课,你们听一下就知道视频长度的恐怖了),听了刘晓燕的语法课,被安利《你还在背单词吗》,听了唐迟的英语逻辑,禁不住诱惑又买了他的《单词的逻辑》,还有买其他资料书送的单词书,总之特别多,每本我都翻了几十页就看不下去了。

有人用手机app背单词,我也用啊,我用的最多的就是百词斩(最后我能记住图片,单词回到题目上,md什么意思想不起来了)我又用了扇贝,知米背单词(用的最久,但是小初高的单词多一些,还需要花钱买其他的。)等等,但是效果真的微乎其微,我能明显感觉到很熟悉,但是拎出来做题就是不知道啥意思,我说这么多就是想说一点,我真的不适合背单词,对于背东西我太痛苦了。所以在备考阶段单词就是想起来背背,当时想著过国家线42分就够了。

但是该学还是要学,5,6月我开始学习了英语语法,这个很重要,语法一定要学,我说我没有背单词,可没有说不学语法。我是跟了b站上播放量最高的刘晓燕老师的语法课,中间她会讲些其他的,如果喜欢上课幽默风趣的可以听她的,如果想节约时间可以找其他老师的,那种精讲的,几小时学完也可以,这是为以后理解英语句子做铺垫,而且写作也需要用到,很重要。建议多听两遍语法,还要做笔记,光听不记没用的,一遍只是熟悉。我就只听了一遍,所以后面做题还是有点吃力的。

从7月开始到11月左右吧,我听了唐迟的阅读理解,然后一直刷真题了,在备考英语阶段所有人都会告诉你以真题为主,做真题,做真题。所以我也照做了,我把近十年的真题每年都做了4遍,结果到头来发现该不会的还是不会,或者记住答案了,做等于白做。到后面就不想做真题了。(放心,到了十一二月的时候真的会有和我一样想法不想做真题的人)

我真的想放弃了,觉得英语就40多分听天由命了,然后把重心转移到了管理类综合上面,每天花在英语的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我男朋友就一直担心我的英语,怕我40分都考不到,天天让我把真题吃透,吃透(插播一下:我男朋友2019届研究生目前在一所211读研,学电的,当年英语一也考了69分。)他跟我说,英语没有想的那么难,把真题弄懂就够了,我想他说的有道理,我就又拿起了单词书,他就不让我背单词书,见我背单词书就生气,非让我做真题,背真题上面的单词,他说真题上面的单词每年都是重复的,你弄懂前五年的单词,第六年你就会发现是重复的(我那时2010年的真题单词都没记住)我想的是万一我今年考到了是单词书上面的单词而这十年的真题上面没有出现怎么办?而且真题上面好多单词都不认识,我把单词书上的单词都背会了读懂文章,做题不就会了吗?我相信很多人和我当时的想法一模一样,所以一直天天拿著单词书背背背。

所以为了让男朋友看到我很努力学英语,这也是为什么我真题做了那么多遍,绝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应付我男朋友的检查。

事实证明真题真的太太太有用了,考不高分就是不会用真题。这一切都来的太晚了。

重点来了,直到11月了,我男朋友看我英语还是没长进,他知道我真题做的根本不行。于是他去列印店把十年的英二真题列印成了一本书(真的特别厚)然后给我下了死命令,说让我把这一本书全部标红(就是把不认识的单词查好解释标注出来,不理解的句子勾画出来重点理解)

我怕我没完成他生气,又担心自己的英语真的连国家线都没有过,就只能照做了,我之前尝试过查单词,但是一个一个单词查起来真的太难了,一篇阅读理解查下来大半个小时都不不够,查清楚意思了,连词成句又不理解了。所以我还是很畏惧这件事情的,我一直想的就是有没有阅读精讲的老师,就是把阅读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解释,一句话一句话的翻译的那种,我就找各种资料,真的让我找到了 新东方刘琦老师的课,(我不是打广告啊,我真的没有打广告,纯良心说的,我自己看到这个地方都感觉我在打广告,你们看完如果想要视频的话,我可以发给你们,只不过是去年的,但是学习是不影响的。)上张图

这个老师就真的做到了每个单词的翻译,每句话怎么理解,从哪个地方翻译,每一段的意思,整篇文章讲的是什么。简直符合我心目中的完美,我当初听她的视频完全是为了听单词的意思,省去我查单词的时间了,毕竟后期是冲刺。

我听了大概2010,2011,2012年真题的阅读,是12篇阅读就真的有了质的提升,具体体现:一、单词认识了(没有刻意复习前面的笔记)二、句子知道怎么翻译了(是那种下意识的)三、可以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文章了。简单来说就是弄懂英语了。我继续往下听,坚持听完,听到最后两个年份的时候(是2018年和2019年的,2020年准备当模拟卷用的)基本上没有怎么做笔记了。给我一篇全新的模拟题的阅读我都能大概理解意思了。就……前所未有的感觉,能体会吗?

我又趁热打铁听了新东方的另一个老师易熙人老师讲的完形填空,但是没有听完,只听了前五年的,这个老师讲的更细,完形填空是记单词的秘诀,完胜其他的任何单词书。因为后面没时间了,我还要做管综的模拟题,再加上12月了,不可能都在听视频,所以就放弃完型了。觉得听5年就够了,完型对一半谢天谢地。(但是今年我的完型还是有点惨的)

新题型我也听了刘琦老师的还有其他老师的,我只听了前两个总结性的视频,没有每一篇都听。听视频之前是你已经做了好几篇新题型了,觉得要提升下可以去听听。我建议2022年的英语二的考生还是多关注下今年的新题型的,因为去年新题型真的是历史性的突破---巨难(尽管我全对,嘚瑟一下哈哈哈)很有可能会有新的模式出现,还是多关注下比较好,毕竟新题型一错错一片,你们懂得。

阅读理解做题技巧听唐迟的吗?我的答案是未必只听他的,反正我觉得他对我帮助不是很多。我听的比较散,准确的说很多机构的,但都是浅尝辄止,也花钱买了一个b站博主的视频没看完,反正这东西,我觉得多听其他机构的会有好处些,毕竟适合你的理解方式有可能不适合他,适合别人的也未必适合你,但是总归会有一个老师讲的让你突然领悟,感觉是这么回事了。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考试前一天晚上我还被我另一个考研朋友安利了一个阅读理解老师,她说她考上的朋友都墙裂推荐考试前看这个视频,英语阅读理解最起码能多对2~3个选择题,对于我这种薅羊毛薅到极致的,任何可能都不放过的人,我会不看吗?我二倍速看完了。我觉得还是对我有一番小小的醒悟,最起码考试时感觉有几题是用到了这种思路的,我知道你们一定也想知道是啥视频。就是它

这就是我朋友当天微信发给我的,我忘记保存了,所以现在清空了,是考虫的一个老师,你们可以私下找一下,还是有用的。

还有就是翻译,翻译,我承认我没有多重视,只是把真题做了一遍,你会发现前两年出现的翻译单词后两年又出现了。

写作,写作,我可是太有话说了。说大作文哈,小作文灵活性大,背的东西多。十月份准备写作的时候,我男朋友说写作是有模板的,让我至少背三篇王江涛的押题作文才能理解其中的套路。(背东西真的对于我来说,太太太,太tm痛苦了,我真的太讨厌背东西了。)所以我只背会了一篇比较熟,用我男朋友的话说,我得背到那种张口就来,但是就这一篇熟的还没有达到张口就来,剩下的都是两篇都是磕磕绊绊。过两天全忘完,后来索性就不背了,然后我男朋友拿我没办法就让我自己整理一个属于自己的模板,我肯定在学写作的过程中也听了一些视频知道一些套路了呀,什么开头哇,结尾哇,中间怎么写啊,我就真为了省懒劲把我认为优秀的句子整合到一篇文章了。

秉著能不多变动就不多变动的原则,整篇文章只有几处需要变动。给你们整一下我之前模拟写得一篇文章。

手机作画质量不高,画横线的是不用改变的,除了上涨,下降这些变数词,括弧里面的就是句型模型,换汤不换药的改词、改句就完事。我这篇文章用了三四个机构老师的模板。就单单第一段开头句就没有多少机构用,这是我无意中听到的,就赶紧抄下来了,绝对经典,绝对很少人用。开头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大作文分怎么会低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找人给你改作文,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模板虽好,但是毕竟每次的题目不一样,总要有你自己编写的内容,所以让别人看看你这些写得内容是否存在错误,及时改正。

来说说我69分咋得的吧,完型最多对一半,也就是扣5分,阅读理解,我算的是错6个(不要觉得多啊,对于我这种只认真学了后面两个月都不到的时间,真题里面还有单词没记全来说,我真的够好了,毕竟之前错的都是10+个。)新题型全对。翻译有两三处翻译的不准确,翻译和大小作文一起就扣了14分,我觉得这个分对于我来说尚可。也从侧面说明了我的大作文模板还是有效果的。

好了,这就是我备考英语的全部过程

下面就是我根据我的大半年经历整理出来的一个英语备考方案。

对于英语单词,我建议对背诵真的太头疼的,可以不要啃单词书了,直接上真题,从真题里学单词,真题考啥咱背啥,不考的单词为啥难为自己呢(某机构说过考研真正用到的也就3500左右个单词,而且真题出现的就能重合98%,所以为啥纠结那2%呢)

其次就是一定要听语法啊,谁的都行,听语法的关键:做笔记、整理、复习、多听几遍。

对于真题的使用,建议自己先亲自做两遍,明白你的英语水平和考研英语咋回事,然后跟著老师听详解视频,你们可以自己找,也可以问我要,不过我的就是去年新东方的刘琦老师的,如果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支持今年正版哈。你们自己找的话只要是那种从每个单词翻译,到句子翻译,到段落的那种精讲的就可以。毕竟我们基础差啊,单词不会背,句子不理解,不从细嚼慢咽开始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想拿高分的童鞋精听建议听两三遍啊,现在时间完全来得及,不像我只剩两个月,手忙脚乱的。但是听完以后不建议做题哈,先弄懂文章,做题是下一轮的事情。

阅读做题技巧,我个人建议没必要非听唐迟的,反正我觉得对我用处真的没有多大,建议多听几个其他机构其他老师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理解方式,还是那句话,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听完以后就要对照著做大量练习了。

完形填空听也听精讲,我觉得易熙人老师就讲的挺好的,特别详细,前后还会有连贯,听新视频的同时就在复习前面的。完形填空就是记真单词的天然素材,所以不要认为20个选择题才十分就放弃了,这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

七选五,先做题,后听视频,不推荐谁的了,我听的一些机构老师都是差不多的。大胆预测下:做前几年的七选五(就是新题型)你会做的很开心,后几年你会做的怀疑人生。

翻译我还真没有觉得哪个老师讲的很好。还不如真题解析来的实在,多对照解析尝试和解析翻译靠拢,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写作,现在说有点为时过早,可以等10月份再准备,具体我的写作是怎么做的,上面已经说了,可以往上翻一下。

这里面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理解了,一定要精听精听精听,像我一样标红标注,认真做这一块的学习。你搞懂了阅读理解,你就搞懂了考研英语的所有题型。

备注:为什么我没有给具体的时间表,因为我的复习时间就不固定,拖拖拉拉也有那么几个月,但是发力去学了也就两个月的事,我咋给你们规划呢?我不可能自己再杜撰一个给你们吧。但是我建议刷到这篇文章的可以尝试下,如果时间安排合理的话也就是两个月左右的事情,但是这不是试错,这是不同的学习方法,不会对你们英语学习有任何不好的影响。提高了就是收获,没提高就说明你已经到达顶峰了,重新巩固下真题也没啥损失。

(说明一下,为啥我没有晒我的复习资料呀,笔记这些,是因为……我刚考完初试就把所有复习资料给卖了 ,听别人说留著就考不上了代表二战……包括我的心血之作——那本充满我的笔记的英语真题复印书。当事人表示现在非常后悔。)

我所分享的也仅仅代表我的个人经历和方法,我希望能帮助和我一样英语底层仰望星空的人,但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更希望的是大家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别人的经验做参考,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冲到90+,哈哈哈

以上我提到的机构老师,学习资料等都还有保存,需要的可以私信我,免费分享,就可能是回复不能及时而已。

————————————————————————

创作不易,不喜勿喷,你有更好的方法或者我哪里说的不对,可以私信我,咱们共同探讨,别上来就骂骂咧咧,有损形象。谢谢啦


只要认真准备,方法得当,过国家线不难,祝你成功!


对于这个问题,除了看自己的学习基础,我们想要考上好学校,初试分数是王道。毕竟相比其他专业,管理类联考较为简单,这也成为大部分人报考这个专业的原因,报考的人数越多,竞争也越大。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个一大类的考试难度:

管理类联考是针对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所设立的入学统一考试,针对的考试人群并非全是应届考生,大多是本科毕业满3年以上或者专科毕业满5年以上的考生,这类考生多是职场人士较多,对于书本知识涉猎较少,所以考试难度相对其他专业的统考科目难度较小

其中:

(1)综合能力:

①数学:为高中、初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运用。考察有相当的灵活性,体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组合、建构、运用能力。

②逻辑推理:包含形式推理、论证推理以及综合推理三大部分。逻辑推理题题干及选项阅读量(字数)与信息量(信息点数)较大,阅读速度与抓取关键信息能力是做好该部分的基础能力。当然,这些能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

③写作:含论证有效性分析与论说文两个部分。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能较快地找出一段论证中的漏洞,是考察批判性思维的直接体现;论说文,良好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是基础。

(2)英语二

考试难度与大学英语4级相近,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打好两方面功底。

一是阅读理解能力:这与考生的辞汇量、逻辑思维能力直接相关。因此,应十分注意辞汇量的拥有。其实增设难度的办法就在於单词的变形,包括词性的变化、时态的变化、单复数的变化等等,因此手边要有一本英文词典,有事没事翻一翻,找找感觉,获得规律认识。单词,考的一般不直接。

二是英文写作:单词过关、丰富了并不能一定带来高分,因为写作的要求不止是能认识单词就可以的,而这个就靠考生们平时的训练了。

另外:

管理类联考总分300分,2020年国家线175分。除个别无提前面试的院校外,院校线大多数均为国家线,甚至有一些招不满的院校。不过从2021年分开划线后我们会发现,应届生可以报考的会计、审计等等分数是有所上涨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看看管理类联考专业初试多少分才能上岸?

01.工商管理硕士(MBA)、旅游管理硕士(MT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

报考这四个专业的小伙伴们,国家线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但是要报考长江商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学校的小伙伴们,还是要好好努力考高分的~下图是近6年的国家线~小伙伴们可以做一个参考~

02.会计硕士(MPAcc):

会计硕士可以说是管综考试中招生人数最多、招生院校最多、报考人数最多、竞争非常激烈的专业了。如果想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院校,按照往年的分数线,报考全日制的小伙伴们至少要考240+。对于北京几所比较知名的财经类院校,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等学校,初试分至少要考到230+才有可能入围复试。

当然还有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学校,学校综合条件较好,分数也很友善,例如:北京语言大学,18年考研录取平均分215分,19年录取平均分216分,性价比非常高;中央民族大学,19年新增的招生院校,录取平均分213分,复试分数线只有190分,荣获首都最容易考的985桂冠。

不过也有的小伙伴要是复习的很一般,抱著纯撞运气的态度的话,我们可以选择报考新增院校,或扩招人数较多的院校,有一定机率会赶上招多报少的情况,分数可能就会比较友好了。

03.审计硕士(MAud):

审计硕士目前可选的招生院校也是比较多的,而且竞争激烈度略低于会计硕士,小编给小伙伴们列出北京的审计硕士近几年的复试分数线:

从北京这几所学校的分数线来看,小伙伴们要是想考一所不错的院校也是要好好努力的,至少220+以上才名校可期呀~

04.图书情报硕士(MLIS):

小伙伴们可以根据地域、学校、分数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选学校,图书情报硕士最近两年发展较快,去年就新增了十几所院校,不过相对于会计硕士和审计硕士来说,招收学校和人数都较少。

小编这个有个提高小伙伴们录取概率的小技巧,就是报招生人数多的高校!对于大部分小伙伴们来说,招生人数过少真的会导致大小年分数波动较大,所以在考分较小波动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报考院校分数波动较大的概率。

随著考研人数的逐年增长,如今管理类专硕已经没有冷门专业了,各科报考人数都在快速增长,所以横向来比,各科难度不会有太大差异。

随著近几年专硕的稳健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类联考各专业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调剂难、面试难成了普遍现象。虽然199管理类联考初试题目看上去不难但是想要考高分难度也是不小的。

其实,我们想要在考研热潮里想寻找到一个容易考的学科基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从实用性和前景以及个人喜好来选择专业。简而言之就是,我们需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否则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就白白浪费了!

以上就是回答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楼主!

发布于 03-17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斯科特MBA学长斯科特MBA学长?

投资经理

看基础,基础好来得及。


看基础,基础好来得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