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乙方到甲方,从集团到区域再到集团,十余年弹指一挥间……身为甲方设计师的感慨,几年前《一个甲方设计师的自我修养》中有详细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有知友留言,说是被我成功地打消了转行甲方的想法。也有留言,说是文章伴随著他们度过从乙方转型甲方的焦虑时光。或者让乙方的伙伴更能理解他的甲方……翻看留言,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甲方乙方,欢喜冤家,相爱相杀。

身为甲方设计师,过得怎么样?痛并快乐著吧。当你对一件事情,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情感的时候,难免情绪会受其影响。又或者可以说,每一个项目都是亦赤子之心待之……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

再谈谈生活。难免会带了专业本身的影响。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认识的。相似的价值观和爱好,让我们更容易彼此了解,惺惺相惜。设计给了我们发现美的眼光,也让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是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中,发掘出风花雪月的浪漫。这些细碎而美好的小幸福,我依旧受用。

最后,说说你们关注的收入情况.甲方算不算高收入人群,我不知道。但就我们付出的精力与时间而言,这分收入实在不算高性价比。

本人,从业14年,身为甲方亦有10+年。相比较身边炒房的朋友,我的财商确实是垫底的。好吧,有车有房,顺便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人最大的烦恼就是比较,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而我更喜欢佛系一些。享受独处的时光,享受与家人的相处,看喜欢的书……努力在自己生活过的时空里,留下一些本人存在过的痕迹。这样就很好。


2011年7月top10地产从业至今,景观设计助理专员、景观设计专员、景观设计主管、景观设计高级主管、到现阶段的景观设计经理;

在甲方做景观设计管理是个非常负责的多线程多维度工作,理解规划,对接建筑,产品景观定位,筛选方案扩初施工图设计单位(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施工图是单独的),设计单位招投标管理,设计进度和质量管理,组织汇报,组织方案修改,综合沟通成本,营销,物业,各大老板的意见(最难受的就是出现多方相悖的意见,那就难协调了),技术审查,过时间节点,开各种配合会议,配合招标,施工过程管控(很多单位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现场调整,变更管理,苗木号苗,石材选样定样,样板管理,落地各个细节及过程细节管理,直到竣工,后评估或者总结,项目完成,进行下一个轮回,或者在进行上述工作中另一个轮回就并行开始了。

专业维度的管理者,用专业去管理专业,基于专业的去管理各方(设计院,施工方,上级下级各平行部门),非常考验综合能力,也看周边人对景观的认知有绝对关系,越不理解干的越累,越一个没有太多明确标准的专业,什么人都能对景观说很多意见,总有难受、再难受、难受、再难受的一个波动过程;薪酬还可以吧,行业中等水平,干的多挣得多。

专业管理的好处就是随著经验的积累就会越来越牛逼,话语权会越来越高,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中,管理能力逐渐会占大比例。

事情都是相通的,能力也是可以嫁接的,做什么事情,学什么东西都不会白费,做的越努力,思路越清楚,能力越来越高,眼界越来越高,机会也越来越多。


打工仔永远是打工仔,不管你在哪个行业。没有那个打工仔是轻松的,你应该明白的。

当然除非你自己做。

其实除了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行业只有两种,一种是雇佣方,一种是被雇佣方。

小伙子努力吧,争取成为雇佣方。


仅说自己吧。

工作强度不高,965。体力还能跟上。

还没到经理级别,薪酬也就那样。勉强糊口。

工作内容也是繁琐,联系考察,单位遴选,图纸审查,技术文件,现场配合,啥啥都得做。

常和设计公司施工单位吵架,也不是次次都能吵赢。

总体而已,还行。


公务员。加班赶图没有加班费。比设计院更苦逼的是不能跟上级说不行。


那真的是比乙方的好过很多啊


等著转行、创业或者养老的一个职位,非能力特别强,基本没什么前途,因为就是个配套职务,几乎不可能让你做到总监(除非前面说的你能力特别强特别强特别强,别把主流的建筑设计师,结构设计师给忽略了),基本不累,受乙方尊重,待遇凑合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