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很多閑置,有些東西買來都沒用過,而且價格還挺貴(對於我來說挺貴的哈~),放著占空間、積灰塵,放閑魚上賣了,又肉痛,一直拿不下主意,想問問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你又是怎麼做到斷舍離的?


正常,花錢買來的東西,無論貴賤,都不是為了扔啊,斷舍離這事不要著急,一步一步來。說說我自己的斷舍離之路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說來慚愧,以前也沒覺得自己東西多,以為自己還是個蠻節約的人,不喜奢華,不愛購物。然而,有天我整理鞋子,朋友問我鞋子咋這麼多,我才意識到我自以為的節約是假節約。

當時我還不認識斷舍離,只是覺得自己是收納方法不對,上網搜索後發現了電視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深受啟發。但,我節約的本質又出來了,我從小受的教育是不要浪費,所以我不捨得扔扔扔。至於降低內存,那就先試試吧,看自己能做到哪一步。

不用著急一次完成去庫存活動,我給自己一個月的期限,然後把自己的物品都從手裡過一遍,而且每天必須扔一物,哪怕是一片紙,一塊破布頭都行。可以分區域整理,也可以分種類去整理,怎麼舒服怎麼來。我是先從小件物品開始整理的,小物品扔起來心理負擔小,慢慢讓自己習慣於扔扔扔。(其實我也沒堅持夠一個月,但是我已經有整理和丟廢物的習慣了。)物品按以下分類,選擇它的去處:

(1)可直接丟類。比如不好使的耳機數據線,寫不出字的筆,沒有鬆緊的襪子等,我就是先從這些不起眼的物品下手的。也容易完成每天扔一物的目標,比較有滿足感,好激勵自己堅持下去。比如買東西時附贈的手機支架,我就有四五個,我留了一個好看的放在餐桌上用,其餘全扔了。

(2)可作他用類。比如去年別人送我的月餅,盒子超級好看,我沒捨得扔但又沒啥用,剛好今年搬家後需要茶盤和調味品收納盒,我就把月餅盒蓋當茶盤了,月餅盒當收納盒了,一舉兩得。(後來,我還把各種漂亮的瓶瓶罐罐,用來裝調味品了。也很能激發自己整理的興趣。)

(3)保留類。我說我鞋子特別多,很多都沒咋穿過,屬於這一類,留著自己穿唄。但是我給自己訂個目標「一年不再買鞋子」,現在兩年了我都沒再買,大概率是可以做到三年不買的。

(4)猶猶豫豫類。大部分物品都屬於這種用之無味,丟之可惜的。比如逛街時候瞎買的質量一般般的、花花綠綠不適合自己的、心血來潮買來沒有場合穿的衣服。我是告訴自己,買一件必須丟兩件,這樣就能慢慢留下有用的,也能控制自己的購買慾。循序漸進的就打破了自己不捨得扔的心理,後來我一次性扔了一袋子花花綠綠沒機會穿的衣服。

現在我還有蠻多衣物,還在慢慢消耗。但比以前,已經少了很多東西了,對買新商品更加謹慎。


我經歷過這段時間,當時也是很迷茫,很糾結,還有些許「痛苦」。

明明知道,東西扔了就好了,就不用糾結了,但是還是捨不得———-就是下不去手。

理由有:這些東西都是回憶,都是過去的一部分,未來也可能會用到等。

說賣吧,賣貴了沒人買,賣便宜了我也肉痛。

光想賣出去的價格這一項——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想啊想,翻來覆去。

我早上起來發現一夜都沒有睡好,睡眠質量低。

後來我想通了,這些物品沒有給我帶來快樂,反而讓我「遭罪」了。

我就當物品的價格為零吧。

任何讓我遭罪的事情————都不應該出現在我的生活里。

我知道特別難,無印良品的懶人沙發我都扔了幾個,當時買那麼多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總覺得只要多買,就能多快樂。

多買能不能快樂我不知道。

但是不買,銀行卡里有錢才是真正的快樂。

想清楚之後也沒啥,安慰自己說,成長誰不犯錯呢?

再說,消費主義的陷阱也不是我一個人跳,美國人的車庫大多都是滿的,有些人因為車庫滿,車硬是要停在外面,風吹日晒雨淋,何必呢?

不如就從今天做起,扔一點是一點,管他三七二十一,扔了再說。光挑貴的先扔,誰讓他們沒給我帶來快樂。

當扔了幾件,特別是比較貴的東西之後,好像就有點上癮的感覺,越扔越爽快。

多貴的東西都扔了,一些邊角料~也隨手扔了吧。


請給我一個贊,極簡路上有個伴!

關注 @大師兄快樂一家人 Learn and play. Happy everyday!


捨不得扔東西很正常,我屬於那種看不得好好的還能被使用的東西,就直接被浪費的人。 不只是因為購買物品需要錢,也因為隨意丟棄還能用的物品,並不環保。

這樣做沒有錯,無非是斷舍離的時間戰線拉得更長一些。

斷:

購物之前,可以從真實購買的人那裡問問體驗,多關注針對物品的負面評語,而不是各種為了帶貨賣貨而不斷誇獎的評論,這能讓你更客觀地評估自己要買的東西。

在購物之前,先去二手閑魚,看看自己想買的東西,是不是有人低價轉讓。尤其是那些自己想想就知道不會常用的物品,不妨去別人那裡揀回來試試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經常用到。從別人那裡割來的肉,轉出去也沒那麼心疼吧。

舍:

不妨一邊使用,一邊掛出去賣。 (大多數物品可以一邊用著,然後掛在閑魚上。 反正很多物品也沒有那麼快被賣出。當你掛好物品之後,依然可以使用,而且每用一次物品,你當初花的錢,就值回來多一些,那麼等到把它送走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心疼了。)

離:

其實你認真觀察,我們大部分的生活,身邊真的不需要使用那麼多的物品,某些需求,只是一時的。可能就只是某一個場合,某幾天,某個季節,才會用到。有些物品,甚至我們並不需求,只是用來滿足我們的購物慾而已,在拆箱的那一刻,其實它就為你實現了它的功能了。當你真正理解物品只是用來滿足我們的某一個時段的需求,就不會執著於要一直擁有某件物品,其實我們對每一件物品的需求都只是暫時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需要它的時候,多多使用。 如果自己並沒有明確需求,僅僅是好奇的物品,要麼可以先借來試試,要麼可以選擇尋找二手,就千萬不要僅僅是因為促銷或者打折而跟風購買。

根據本人這兩年斷舍離的經歷,總結了一些方法,在這裡分享出來,和各位交流。

一、分解任務,各個擊破。

先從一類物品入手,告訴自己這類物品在多長時間內精簡到什麼數量,確定一個小目標,做起來就容易了。一類解決完再繼續下一類。

在此期間其他種類物品的斷舍離不必停止,只是確定一個重點。

二、循序漸進。

可以分幾次操作,循序漸進,不要強求自己一次性扔掉大批量東西,比如有人一次性處理掉80%的衣物,我是肯定做不到的。

比如我陸陸續續清理綠植,去年夏天告訴自己最終目標是3盆以下,最近實現了。我是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分幾次清理的,沒有一次性都扔掉,因為的確做不到。

再比如圍巾類,我第一次清理了顏色太過艷麗的一批,過幾天又清理了顏色不適合自己膚色的……現在估計還剩下不到50%,以後應該還會有第三輪清理,估計就快接近理想狀態了。

三、模擬搬家

我們通常都會在搬家的時候留下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搬到新家以後基本不會再買,也就是說,它們是非必需品。

平時收拾東西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扔不扔」,搬家的時候考慮的是「是否確有必要帶走」,兩種思維模式之下,結果大不相同。

前幾天試著以模擬搬家的心態收拾了一下家裡的東西,工作量很大,不過效果還可以,你可以試試。


斷舍離和極簡生活,還是有些心得,看了很多書和視頻,決定改變。

初級:把壞的、舊的、不用的贈品扔掉,再把基本不會再穿、再看的衣服和書等用品扔掉。

中級:反思,喜歡不等於擁有,擁有不等於快樂,基本不購買。

剛開始,為了極簡到幾件衣服和幾雙鞋子,扔掉了很多。後來想想,其實沒有必要,這也是種浪費,之所以買來,起碼曾經打動過我,完全可以不再購買,好好對待這些物品,直到穿舊了、用壞了後數量減少到不能維持正常後再購買。

所以,斷舍離重點不是扔多少身邊的東西,而是斷掉不停購買的慾望。美好的生活是不昂貴的,太多的物品是完全沒必要的。想明白這些,我就不再為了減少物品而絞盡腦汁的每天扔幾樣東西,先做到不買,將目前有的用完,再明白,有很多很多物品可以不再購買,比如很多人分享的不再擁有的物品我都實現了,各式各樣功能的化妝品,各種一次性用品等等,將不再進入我的生活。

明白以上的觀點,再回頭看身邊確實多餘的物品,我也不再一扔了之,我把這些東西放到單位,同事有喜歡的可以送他,很多都超乎想像,很多裝飾品小物件被年輕的男同事拿走,去送女朋友,想想也很甜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