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佛學特別感興趣,突然腦子裡蹦出了出家的念頭。

身邊的同學都覺得我想法有問題,看我像看怪物一樣。


憍陳如。云何名為第四人間所居之處。觀察彼處不生樂想。

憍陳如。有智之人次觀人中。一切皆有種種諸苦。所謂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求不得苦 五盛陰苦。

飢苦 渴苦 貪苦 嗔苦 妒嫉等苦。

妄言 綺語 兩舌等苦。惡口罵詈 誹謗等苦。

寒苦 熱苦 惡風 惡雨 疫蝗等苦。毒惡禽獸傷害等苦。

惡世 惡王 牢獄等苦。

貧窮下賤 短命等苦。

既念此苦更生重苦。緣苦生苦還造苦因。於未來身復受苦報。

如是轉轉無量無邊。受諸辛苦無有窮盡。何有智者樂於彼中

是名第四眾生人中居處。智慧之人觀是事已。於人道中不生樂想。


複次長者。居家菩薩。當別知在家污穢之事。當作是念。何以故名為居家。

斷諸善根本。是名居家。

不護尊品諸功德。是名居家。

居諸不善塵垢。居諸不善之想。居諸不善之行。常與不調良 無寂無法。令無一心。剛強惡人共會。是名居家。

從是當為弊魔所得便。是名居家。

居淫怒癡。

居諸塵勞 勤苦之法 世俗雜事。常不得令善本具足。是名居家。

住止此中 所不當為 而輕作之。慢不恭敬父母尊長眾祐沙門梵志道士。是名居家。

樂於愛欲 不懷憂苦。愁泣諸不可意 名居家。

懷來牢獄 嗔諍無和。變訟罵詈。是名居家。

不能積善 壞諸德本。所不當作者而妄為之。諸佛正士弟子所不嘆也。是名居家。

用住此中令人墮惡道。用住此中令人歸淫怒癡之恐懼。是名居家。

不得護戒品 為舍定品。不得行慧品。不懷來解品。不起度知見品。是名居家。

住此中者。著父母 兄弟 妻子 親裏 知識 交友 眷屬 朋黨。恩愛之憂 不知厭足。如眾流歸海。是故名居家。

從是污染貪餮。起思想無志

居家多有貪想。諸惡愁憂 無有絕極。

居家恩愛會如美食雜毒

居家從本苦怨像如知識

居家多妨廢賢聖之正教

居家常有鬥訟。用眾事因緣故。

居家多貪求豪慕貴 常為善惡事

居家為無常。不可久 為敗壞法

居家為勤苦。常有所求 貪諸所有

居家為常有噁心。現刀仗如怨家。

居家為無我所受。故令展轉。

居家為不凈潔。自現清白。

居家如畫彩色。為但現好 疾就磨滅。

居家如幻所化。無有我 而好往來聚會。

居家譬如須曼華。適起隨壞 多所求故。

居家為如朝露。日出則墮 但有死憂。

居家為如父母。樂少憂多。

居家為如羅網。常憂色聲香味細滑法。

居家如鐵觜鳥。但憂不善之想。

居家為如毒蛇。憂說諸事。

居家如火燒身。用意亂故。

居家常畏怨敵。謂五賊 冤家 惡子故。

居家為少安隱。不得度脫 用無等故。

如是長者。居家菩薩當別知在家為穢


很正常,我以前也有過。從宗教說出家需要大福報。其次,不白受人供養,來世披毛戴角還聽過麼?從家庭來說你能走的開麼?

另外,修行在家也可以。大隱隱於市。修道不悟空永不出紅塵。出紅塵說的是心出,不是人出。


咱就好好的想一想。你喜歡歸喜歡。以前的自己是啥樣子,自己心裡有沒有幣數?看見個新鮮玩意兒高興的不喫飯,誰都會。三分鐘的熱度是個大毛病。


大乘佛教裏說「每個人都有佛性」,當你有了出離心這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真的理解什麼是佛教,什麼是佛學佛法。倘若你真的明白了,你就會知道別人覺得你正不正常這些都沒什麼好糾結的。你想要出家的這個觀念都是數以萬計的因和緣組成的,這些導致我們即使生活模式相同,但也有著不同。不管怎麼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信仰對象,他們各有自己的正當理由。不同的人也會對其他人的信仰抱有懷疑,他們也有自己正當的理由。


因為你對這個想法提出了「正常」與「不正常」的看法。這個大約是你往昔有出過家的宿業。這一生不可思議的產生「出家」的念頭,但修學可能不用功。所以你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大概是的建議是:先搞清楚為什麼要出家?給自己一個秤砣一樣的理由做後盾。出家人自然有出家人的「萬行」不是說什麼事都不幹的狀態。其次,參考慧律法師的建議,去找個僧團住個一兩年,看自己是否能適應僧團的生活在考慮。還有出家要「荷擔如來家業」,這個「如來家業」是什麼,需要從經律論以及歷代大德的言行中去尋找。祝一切好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