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参数和概念越来越多,如何真正了解何种功能适合自己?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分辨电视的好坏或性价比?


这几年,在国产产商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电视用实惠的价格在国内迅速普及开来。同时,人们的生活逐渐改善,收入水平慢慢提高,对更加高端的电视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在面对高端电视各种技术的时候,许多人都有些手足无措,所以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那些决定电视好坏的技术和参数。

解析度——4k还是8k?

不管什么电视,首先被提及的参数一定是解析度,解析度我想大家基本都清楚是什么意思了,简单来说,目前所有的数字显示都是通过非常多个像素点组合起来,包括你靠近仔细看你家电视,就能看见像下图这样的像素点。

图中每一个红绿蓝的组合就是一个像素点,一堆像素点通过红绿蓝组合出不同颜色,就组成了电视显示和画面,解析度的高低,就是这些像素点数量的多少,数量越多,显示的信息量就越大。

这两年,50寸以上的电视基本都是4k的解析度了,并且8k悄悄成为新的热点。

不过还是要泼盆冷水,目前的8k电视基本都是80寸以上的超大屏,并且售价起步都要好几万,显然还没到和大众消费者见面的时候,所以解析度这块,除了超级土豪,大家选购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纠结,怎么买都是4k。

刷新率——60Hz还是120Hz?

刷新率就是一块屏幕每秒钟最快的变化速度。我们在屏幕里看到运动的图像,是因为屏幕以较快的速度闪过一张张变化的静态图片,给我们眼睛造成了画面在运动的错觉。这个图像闪动的速度快慢,就是刷新率。刷新率高低,在我们的感知中就是运动的流畅性,刷新率高,我们感觉图像的运动很流畅清晰,刷新率低,我们就会感觉到卡顿模糊。

以往,电视的刷新率通常是60Hz的,因为60Hz是电脑显示器的常用刷新率,如果不是为了接电脑,电视刷新率甚至都不需要这么高,毕竟我们大多数影视内容还处于24帧这样的水平。

不过在这两年,随著游戏领域里高刷的快速普及,电视作为客厅游戏的重要一环也开始接入120Hz的显示,有趣的是,因为120Hz还不是一个非常大众的需求,所以基本上只有高端电视才会配备。如果你想判断你选定的电视是否高端,刷新率是不是120Hz可以成为一个重要参考。而如果你平时会玩主机游戏,那么120Hz肯定是你的刚需。

其实除了刷新率以外,运动补偿MEMC也是保证显示流畅性的重要功能,不过目前只要不是入门级电视基本都有这个功能,一般不需要特别考虑。

色域——画质调教很重要

色域是指电视能够显示的色彩范围。色域越广,就意味著电视能够显示的色彩越多,一般体现为画面更加鲜艳。

单单从参数看,色域覆盖自然是越广越好,不过这并不意味著只要覆盖色域就完事儿了,同样的色域覆盖,不同的电视之间也会表现出画质的区别,这个和厂商的调教有关。

电视的色域只能决定电视显示鲜艳颜色的能力,而最终画面呈现出来的是否能利用好这个能力,还是取决于电视厂商的画质调教,如何优化显示画面,充分利用好电视面板的显示能力,还是非常考验厂商能力的。这一点上,也许像海信,索尼,三星这样的老牌厂商会更有经验一些。

显示方式——LCD还是OLED?

LCD显示技术已经有不短的历史了,我们通常说的液晶屏就是指这个,这两年,另一种叫做OLED的显示技术不断成熟,开始在电视市场和我们见面。

LCD和OLED的根本区别是发光方式,前面说过屏幕是由许多小像素点组成的。LCD的显示原理是遮挡,它的背光层就是一个巨大的灯板,只要屏幕开启就持续亮著,液晶层就像许多小遮光板,通过控制这些遮光板的开闭,就可以控制单个像素点的亮灭。而OLED是自发光,没有灯板,就是在基板上镶嵌了许多小灯泡,你给一个像素点通电,这个像素点就发光。

这样的发光方式决定了他们各自的特点。OLED相较于LCD,优势基本都源自其发光特点。LCD的显示原理是遮光,但是现有的技术决定了级再怎么遮光,也无法保证没有一点光线透过,所以LCD的黑色并不是纯粹的黑,而是会发光的黑,其实有些偏灰。这就导致LCD在对比度方面和OLED有很大的差距。OLED的黑色就是不发光,是纯粹的黑。

当然,OLED自身也有一些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贵,OLED面板的成本比LCD高了非常多,这就导致电视售价也变得非常高昂,起步价基本都要上万,除了贵之外,寿命也是一大问题,OLED的发光元件是有机材料,寿命比LCD用的无机LED材料要低很多,同时OLED每个像素都是单独发光,如果有某些像素点长期发光导致性能衰减,就会出现显示的不一致,俗称烧屏。

其实还有一种micro LED技术,将OLED的有机材料变成了无机材料,通过无数微型无机LED灯珠组成屏幕,既有LCD的寿命优势又有OLED的显示优势,不过这种技术目前还存在于传说之中,和我们见面还早得很。

所以,如果你不考虑成本和寿命问题,只追求画质,可以直接上OLED,但是考虑到这两个问题,还是LCD更加稳妥,并且如今LCD也进化出了改善对比度的技术。

分区控光——LCD的进化

前面说到LCD的对比度因为遮光不全的问题没法做得很高,所以技术人员想出了一个办法来改善——分区控光,简而言之,就是把传统LCD的一个大背光板分割成若干小块,每个小块的亮度都可以单独控制,这样,在画面较暗的区域,就可以把那块分区的背光亮度调低甚至关闭,达到提高明暗对比的效果。

控光分区可以说极大地改善了LCD电视的画质,减小了高端LCD和OLED之间的画质差距。是高端LCD电视必备的技术,在市场上,各家对于分区控光都有自己独家的技术,比如海信的ULED,索尼的精锐光控等等。有了这项技术,在配合量子点等提升色彩的LCD独有技术,高端LCD和OLED的差距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控光分区最重要的参数自然是分区数量,因为单个晶元控制的分区数量有限,分区数量多就意味著光是控制各个分区的亮度就需要用掉一堆晶元,这个成本确实不小。同时分区的大小也受相邻灯珠之间影响的限制,变相限制了分区数量。目前,在市场上主流的55/65寸电视中,一般都是几十个控光分区,能达到一百个分区的,就算是很高水平了。

此外单个分区的峰值亮度也很重要,单分区峰值亮度越高,明暗对比就越强烈,整体画质看起来就越有冲击力,目前市面上高端电视要达到比较好的HDR效果,1000nit的亮度是必要的。

硬体配置——好体验的基础

硬体配置说起来很重要,毕竟我们智能电视的基础就是够格的硬体配置。不过电视上配置进化的速度还是不像手机那样日新月异,毕竟电视上的app基本都是放视频用的,有硬体解码之后,并不需要太强的算力。

一般来说对于高端电视,四核A73的处理器算是目前最好的一档了,同时内存基本上3G起步,存储个人认为至少要32G才够用,除非你不装任何第三方APP。

产品推荐

高端电视各项配置怎么看,基本在上面都写得比较清晰了,那么接下来,我就按照我上面写的逻辑,来简单推荐几个我认为比较经典并且值得推荐的高端电视。

先说一下,下面的推荐我打算以国产品牌的电视为主,现在我丝毫不怀疑咱们国家对大众产品的把控能力,但说到高端产品,不但需要各家厂商拿出更好的产品,也需要我们提高对于国产品牌的接纳程度。不过说实话现在进口品牌比较有购买价值的也就索尼了,所以其实大差不差。

第一个推荐的是老牌国产厂商海信推出的U7F系列,这是一台比较典型的高端液晶电视。4k,120Hz+VRR,130%的BT709色域(换算一下就是94%的DCI-P3),100个控光分区,1400nit的峰值亮度。

这样的画面配置,加上海信自家的画质晶元和调教,让U7F相较于同档位的国际大牌,有著毫不逊色的画质表现,根据实际评测,U7F的控黑效果是同档位表现突出的,也就是暗的地方更暗,亮的地方更亮。其他方面表现也都不错。

配置上也是十分慷慨,除了四核A73的CPU,3GB的运行内存以外,配备了高达128GB的存储,基本上随你怎么装app都不会不够,甚至还可以下几个游戏。

海信(Hisense)55U7F 55英寸 120HZ+VRR 3+128GB ULED京东¥ 7699.00去购买?

预算低一些可以看看TCL的Q10,一样是4k,量子点广色域,a73*2+a53*2的处理器,3+32的存储配置,相较于上面的U7F,少了120Hz高刷和控光分区,画面流畅度和明暗对比度上有所逊色,但是价格便宜了不少。

TCL 55Q10 55英寸 QLED原色量子点电视 安桥音响 AI声京东¥ 5199.00去购买?

如果需要更高的性价比,可以看看新入局的厂家带来的产品,比如oppo的S1,纸面配置非常好,广色域,120Hz,棋盘式控光分区一应俱全,4核a73的处理器,还搭配了史无前例的8.5G+128G的内存配置,虽然对于电视来说8G有些多余,但是看著就是爽。

不过性价比的代价就是这台电视现在还处于抢购状态,不一定能买得到,同时oppo会不会在电视这条路上坚持还是个未知数,所以现在和未来的售后体验可能会有一定风险。

OPPO智能电视S1 4K电视 电视机 65英寸 4K量子点超广色京东¥ 7999.00去购买?

更多产品就不一一推荐了,说多了就啰嗦了,方法和实例都写在上面,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方法自己判断挑中的型号表现会如何。


最后再说一句,如今随著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产电视厂商也在不断拿出优秀的高端产品,这次给大家科普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大家在选购高端电视的时候,可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产品本身的实力上,这样,也许国产品牌的那些好产品,也会有更多机会。


电视屏幕解析度决定了画面清晰度的上限,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电视屏幕解析度,主要是720P,1080P,4K,8K。

其中720p和1080p一般都是小尺寸机型,绝大多数都是低端产品。

4K解析度是目前市面上智能电视的主流解析度,类型最多,市场占有率最大,覆盖了不同档次,大量尺寸,一般建议购买4K电视。

8K电视很少,目前两万内有几个号称8K解析度的国产液晶电视,但是画面效果较差,不建议购买。

多讲讲8K电视

①小尺寸8K电视没什么意义,尤其是75寸以内的,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区别。即使是大尺寸75英寸以上,也需要坐很近才能区分。因此,不要购买小尺寸8K电视。

②消费者常有种误解,以为自己买了8K电视就能看8K片源,事实上目前除了少量演示片,几乎没有8K片源给你看,大多数片源仍然是1080p甚至720p的,连4K片源都很少。

③所谓的晶元支持提升画面解析度到8K实际效果也是聊胜于无,如果真的效果那么好,以后也就没必要拍8K电影了。毕竟画面上原本没有的信息,晶元也是算不出来的。

④战未来?更没必要,毕竟4K片源都没普及,电视也是数码产品,迭代很快,还不如买个4K电视凑合用几年。

如果某款8K电视比顶级4K液晶电视配置高画质好,那么是值得购买的,比如控光分区更多,亮度更高,演算法更优等,但是你还是得记住,即使买了这个8K电视,你依然只能把它当优秀4K电视来用。

如果某款8K电视很便宜,但是没控光分区没广色域,没120HZ屏幕刷新率,那你就要想想,既然最大卖点8K压根没实用价值,为什么不买同价位更高端的4K液晶电视?

OLED电视是完全不同于液晶电视的全新屏幕技术,画面效果总体来说也是更好的,讲原理没啥意思,真的遍地都是,不如讲讲OLED电视相比液晶电视有哪些具体的画面优势:

一、 OLED电视有著极高的画面对比度

OLED最大的特点就是像素自发光,每个像素点都可以独立控制明暗,最低亮度可以轻松达到0.001尼特,而峰值亮度可以达到1000尼特,这就为OLED电视带来了极高的对比度,而对比度高低对画面效果影响很大。高端液晶电视为了提升对比度,追上OLED电视的效果,会使用棋盘式控光技术,但是即便如此,对比度依然是有限的,远不如OLED。

OLED能让人感知到的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其控黑效果,如下图所示,只有9500H是液晶,其他都是OLED电视,可以发现9500H虽然有控光分区,但是景物周围黑色区域也出现了光晕,而OLED电视黑的就是黑的,亮的就是亮的。

二、OLED屏幕天生色域就很广

OLED屏几乎可以完美覆盖DCI-P3色域,而高端液晶电视需要量子点技术加持,才能实现,比如三星QLED系列采用无镉量子点技术,色域可以达到93%DCI-P3。色域越高,屏幕可以显示的颜色就越多,色彩就更鲜艳,HDR标准要求电视的色域范围要超过90%DCI-P3。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色域并不是越高越好,色准也很重要。

三、OLED电视色准很好

这也是OLED屏幕的天然优势,液晶电视采用量子点广色域时,虽然极大提升了色域范围,但是如果色准调教的不好,那么画面色彩看起来就会显得怪异,只有少数品牌有实力驾驭好量子点广色域的色准。OLED电视不需要担心这种问题,绝大多数OLED电视的色准dE都是小于3的(数字越小说明色彩越准确,通常达到3以内就算优秀了)。

综合超高对比度、广色域、高色准三个优势,OLED电视的画面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比液晶电视更纯净更通透,这种差距会非常明显,各位可以在实体店亲自对比。

四、 OLED电视屏幕响应时间极低

注意这里讲的是响应时间,不是输入延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响应时间指的是像素点从一个状态切换到另一个状态所需要的的时间,比如从暗到亮,或者从亮到暗,如果响应时间太高,像素状态切换慢,那么就会造成画面拖影情况,普通液晶电视由于其物理特性,响应时间在6毫秒以上,甚至十几毫秒,容易出现画面拖影,而OLED电视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几乎不会出现拖影。

五、OLED电视可视角度大

侧面观看也不会损失亮度和色彩,客厅场景中,无论是正对还是坐在侧面沙发上观影都不会受影响。而液晶电视中,只有IPS硬屏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VA软屏则由于物理特性,侧面看会损失亮度和色彩。但是IPS屏对比度较差,目前高端液晶电视几乎都采用软屏实现更好的画面效果。

六、 OLED电视更轻薄

由于高端液晶电视搭载了棋盘式控光分区,因此一定是直下式背光,这就导致高端液晶电视都是厚的,无法像侧入式液晶电视那样超薄。而OLED电视无需背光灯模组,因此普遍都能做超薄,甚至比大多数侧入式背光的液晶电视更薄。在保证优秀画质的前提下,OLED电视摆放在客厅会比高端液晶电视更富有科技感和艺术感。

很多人可能担心OLED电视的烧屏问题,实际上到了2020年,随著技术进步,OLED电视所采用的有机材料的寿命越来越长,LGD以及其他整机厂商也已经有了很多技术手段,来帮助用户避免出现烧屏情况,比如像素位移、像素刷新、自动亮度限制、自动徽标亮度调节等等,因此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OLED电视的寿命至少也有六年。详细科普文章见:

蓝大仙人:OLED电视会烧屏吗?影响大不大??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觉得OLED电视确实不错想购买?

精品OLED电视选购指南 - 蓝大仙人的文章 - 知乎

蓝大仙人:2021年一月精品OLED电视选购指南?

zhuanlan.zhihu.com图标

ULED是什么?

OLED是全新的屏幕类型,但是ULED不是,很多不懂行的消费者会有误解,ULED本质上还是液晶电视,这是海信造出来的营销概念,ULED就是带控光分区的液晶电视,而控光分区可以为液晶电视带来更高的对比度,更好的HDR效果,确实是有意义的,这个技术在液晶电视上确实比较高级,一般中高端产品才会用,当然并不是海信独有,而是一个比较成熟且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小米,华为,OPPO,TCL雷鸟,三星,索尼,LG等主流品牌都有应用。

控光分区还分为棋盘式控光分区和条状控光分区,具体原理和效果介绍,请看下文:

为什么低端机和高端机都采用直下式背光? - 蓝大仙人的文章 - 知乎

蓝大仙人:为什么低端机和高端机都采用直下式背光??

zhuanlan.zhihu.com图标

电视的好坏确实有很多门道,为此我研究多年,写出了全网最全面最火的液晶电视选购攻略,

不仅有硬体配置详解,还有相关画质处理技术介绍,图文并茂,2.9万赞同,五万收藏。

每月都会更新。

最新2021年1月液晶智能电视选购攻略 - 蓝大仙人的文章 - 知乎

蓝大仙人:最新2021年1月液晶智能电视选购攻略?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智能电视怎么分档次?看看这个表就懂区分方法了

画质好的电视有哪些?看看这个表


学过一段时间集电,觉得电视这玩意「不过如此」,但是越了解越觉得自己太naive了,学问多了去了。不过在选购电视的时候,确实有很多坑,很多噱头大于实用性,并不是盲目看参数配置就是好的,还是需要鉴别一下哪些是自己能用到的。以下都是个人理解,有什么错误还请各位朋友见谅。

4K和8K指的是解析度,现在常见的2K解析度能看到368万像素的画面,而4K能看到885万像素的画面,画面可以显示的更加细致、清晰,对于日常使用来说,4K是相当足够的了。OLED指的是屏幕,而ULED和刚刚所说的OLED以及LCD不同,指的并不是屏幕,而是一种基于液晶屏幕的显示技术。

最近几年,OLED风很大,不仅广泛应用在手机领域,其也是高端电视的主要选择,毕竟是新的屏幕技术嘛。OLED自己既是屏幕也是光源,不必依赖于其他的背光技术。所以在显示上比较灵活可控,画质和色彩有其独到之处,能够做到该黑的地方黑,该亮的地方亮。对于我这种普通家庭来说,目前市场上OLED高昂的价格著实令人难以接受,正如前文所说,买东西,价钱才是王道,在我这边就先把OLED搁置啦。

ULED是海信的新型背光技术,包含侧入式条状控光分区和直下式棋盘式控光分区,其他品牌的控光分区技术有自己的名字,比如索尼的叫精锐光控,夏普的叫新煌彩,tcl的叫银河。ULED在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亮度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支持广色域匹配和智能超解像,最重要的还是价格更亲民,对于这样的优化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当时我买电视的时候告诉我比同价位(实际索尼要比它贵两千块ToT)的索尼,控光分区多出了快一倍,这块也算是国产技术难得的领先优势。我也是基于此,最后选了4K+ULED购机组合。

4K+ULED仅仅是一个背景选项,具体型号的选择还是得看需求:高画质、能游戏是我的诉求,尤其是能看《权游》那种灯光师先领盒饭的「暗黑系」美剧。其实光这样说是不会有什么实际概念的,最好去线下实体店感受一下,很多观感上的比对是难以描述的,我当时入U7F的时候也是去哥们家一块打游戏,他家买的65U7F,感觉确实不错。之后我也是多方比对才入了4K+ULED的搭配,买的55寸的U7F(贫穷使我低头)。

海信(Hisense)55U7F 55英寸 120HZ+VRR 3+128GB ULED京东¥ 7699.00去购买?

当然啦,当时也是在索尼9500H和U7F中有犹豫;推荐两篇科普内容,方便各位理解;当你选电视发蒙的时候看一看蓝大和晓春哥收获还是挺大的!

蓝大仙人:全国第一台索尼X9500H首发测评?

zhuanlan.zhihu.com图标蓝大仙人:国货之光!海信55U7F测评!?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还有一直珍藏滴视频

海信电视选购指南:ULED/激光/8K/叠屏/OLED怎么选?用数据说话知电晓春哥的视频 · 1.3 万播放

现在很多参数差异很小,更多的还是要看整体配置及画质调教下的实体体验;关于参数整体测评考量,我觉得大家更值得去关注一下视频或者大V的测评。一是整体效果一看就知道;二是重诚意清营销,确实能够给到消费者很大的帮助!

接著往下说,55寸其实不过分。电视是越做越薄、越做越美观的。和我家老旧的电视相比,在外形上我对它很满意,薄厚暂且不谈,这全面屏总算是把我的年轻气质坐实了,边框很窄,颜色中规中矩,但金属灰可以和各种家装风格搭配,在客厅摆著还是大气百搭的。

外观是一个小因素,选的时候最看重的肯定还是画质,毕竟电视是用来的。画质分两类,一个是流畅程度,动态补偿就是很多人在乎的,所以带MEMC功能算是刚需。另一个就是颜色还原度了。它的画质暖色感觉非常真实,而且最主要的,是基于背光分区技术的明暗对比,我再再再再也不用费劲巴拉在电脑播放器上把亮度拉到最高,看著白得刺眼的囧雪大战异鬼了(真的烂尾,也可以说是再也不想看了!)。

除此之外,手机投屏、主机游戏连接的时候,延迟基本没有,可以作为小小号Switch的大大号屏幕,之前还担心省钱没选索尼会不会是个错误决定,毕竟打游戏的都知道那句话:「索尼大法好」,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国产品牌的技术崛起早就填平了技术沟壑,在大趋势上已经是齐头并进了,对于我这种只有双周周末才有时间打打电动的人来说,体验感可以说很不错。语音控制啥的就不多说了,算是现在电视的标配了。想要的智能电视功能都已经实现了,选个令人满意的新电视确实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性价比从来就不是说给豪门贵胄的,要是有钱,谁还会去考虑性价比呢?我倒是愿意每个屋都挂一个OLED(管他是索尼还是海信还是LG,都摆上再对比看看),再给我来个十几万的激光电视!烧坏了用坏了就买新的,反正咱有条件。话说回来,咱也都不是那样人儿,选电视还是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和能接受的价格区间,找到一台适合自己的电视其实很容易的。毕竟有的时候人和人生活的差异是;我是:来包华子? 别人是:来吨华子吗?刚进的货

最后再说一下,一些中高端线下机比线上便宜一大截,不要被它的线上价格吓到,勇敢的去卖场跟导购砍价吧。


电视分辨好坏不如说是分辨哪种更适合自己。去挑电视一般都有几十个标准,比如:黑位、亮度均匀性、色域、色阶、锐度、暗部细节等等,电视不可能每个指标都做到完美。再加上自己去选购电视要根据自己的预算,自己的侧重点去选购。就比如你是一个喜欢玩游戏的,你肯定关注的重点就是响应的速度,动态表现方面好不好。如果喜欢看电影,就会著重去考虑电视的黑位、解析度、色彩还原和音响效果等方面水平怎么样。所以根据需求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K 是指电视的解析度,在电视屏幕中,我们能够看到电视的画面内容,是因为电视屏幕中充满了像素点,将每一个像素点点亮以后,屏幕就可以发光,并且能够显示相对应的画面内容。相比主流的1080P全高清解析度,4K显示器增加了百万个像素点。也就是说,相较于之前的高清电视来说,观众能够更加清楚地观看到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和特写,体验更佳。

8K就是解析度更高一些,4k的解析度是3840X2160像素,而8K解析度则达到了7680X4320像素,是4k的四倍。显示效果也会更好,具有透色效果的画面也会更逼真。在观影角度上8k 的观影角度也更大达到了100度。基本是4k 的一倍了,所以8k给人的视觉上的效果也比4K较大得多。

OLED它采用的是有机发光二极体,通电以后可以单独发光,我们看到的OLED图像画面就是由数百万个有机发光二极体填满的。它的优点就是灵活性高,以前这种屏容易出现烧屏的问题,因为这种二极体是一种自发光的显示原理,所以就容易发热发烫,就会发生烧屏的可能性。导致为了不烧屏观看一定的时间就需要关机几分钟,让温度降下来。有的商家为了防烧屏,设置了连续观看几小时就会强制关机,由于现在技术不断的上升跟进步,这种情况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ULED 其实就是LED。它是通过背光多分区动态控制技术、峰值亮度控制技术和背光扫描控制技术,以较低的成本把液晶屏幕的显示画质效果提升到较高水平。其实原理本质就是LED,大家可以简单的将ULED理解成是LED的升级版本。这类电视就无法实现自发光,需要背光源来进行发光,在光线的刺激下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

所以OLED对比度控黑的表现能力画质方面技术要求方面都比ULED电视要优秀。但是OLED价格比较昂贵,而ULED就会经济得多。


谢邀,4K、8K、OLED、ULED其实都是独立的科技概念,不过并非是同一领域的概念,4K和8K是指电视能够达到的解析度,OLED和ULED则是显示屏幕概念。

先聊聊解析度,百度一下就知道,4K电视指的显示屏解析度为3840×2160,实际上这只是一个门槛的条件,从目前的网路测评来看,像海信这样的国内大厂的主流4k产品,实际解析度已超出这个门槛不少。

至于8K,7680×4320的解析度更是4K电视的4倍。

换算成我们熟悉的视频清晰度,8K约等于蓝光的16倍,高清的32倍,想想我们硬碟和网盘里面躺著的2G左右的高清视频都已经做到了「明灭可见」,4k就是原地起飞,至于8K,恐怕要用现场直播来形容了。

接下来再看这两个「LED」,复杂的工科概念就不提了,主要来说说两者在使用上的感受。

先看看OLED,这个名词不止出现在电视领域,更是各家手机大厂发布会的高频词,这种技术最大的三个好处,一个是相比于传统的液晶电视比较省电,不然也对不起自己的「LED」的赐名。第二个就是呈现的颜色比较正,更接近于自然色,也就保障了呈现的高还原。第三个就是显示的问题,OLED独特的显示方法加上本身可以实现理想的弯折角度,基本在显示上不会存在死角,基本上可以实现180度可视,为防杠,先说一句——另外180度是电视背面。而至于ULED,在分区控光这件事情上更是做到了极致,在提高了还原度的同时,暗场的显示效果和亮度的峰值更是大大提高,别样的酸爽像极了观看现场直播,还送零食和饮料。

想想周末的晚上,自己一个人在家,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打开赛博迪克2077,进入心心念念的扭扭街,那感觉,绝对巴适~当然,这也是另外的价钱(毕竟这种技术的拳头产品的价格不会低于5位数)~

简单总结一下,如果经费充足,房间空间足够,闭著眼睛选ULED+8K的大屏款,都不会趟雷,OLED+8K次之。

而如果对电视的追求是「Bigger than Bigger 」,那4K激光电视是我觉得不错可以尝试的选择,75寸的大屏已然技惊四座。如果经费不足(比如我),选择

基础款也是不错的选择,像我这里准备入手的E75F、A7F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款式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足够有钱,ULED+8K的配置,千万不要错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