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女,有个弟弟,专科,正在自考本,家里没有关系,有个亲戚在一个国企里是个领导,四线小城市,但是去了要先进工厂从流水线工人做起,现在在家找个工作厂子也是国企在里面做文员工作,但是有时候会加班,加班的话从早8到晚9,不加班早8晚7.包吃住。我家离省会3个小时路程,我也想去省会,但是还有一个月多点就该考自考本科了,父母养老还有我弟弟呢!应该不用我,但是父母特别想让我待在老家,我不想在家,但又不忍心,在家她老是说你自己还不够自己花的呢挣得,因为去省会还要租房吃饭,然后就落不多少钱了,去厂里能落下钱,不过我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住,我想接触给我学历三观差不多的人,厂里都是工人,而且办公室跟机器只隔了一到玻璃门,上班都能听见机器声很响的声音,每次出去后就好了,就是每次出去都很纠结,我又比较恋家。是不是大专生注定就要进厂子,因为门槛太低了,现在大专随便就能考上,现在在自考本,很纠结,要出去还是在家乡厂里?


谢邀。

我看了你的问题描述和与各位答主们的沟通,然后认真地想了一下,我觉得你的问题其实不是留四线小城市还是去新一线,而是你未来到底要追求什么。

所以我强烈地建议你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到底追求何种生活,以及是否能承受得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承受的那些压力(是否能付出那么大的努力)?

新一线,完全脱离父母视线,自由,机会更多,视野更开阔,见识更广,但是要在新一线立足,完全看自己的能力,依靠不了家里人脉。

四线,靠亲戚关系可以进国企厂子,收入还行能攒点钱,但工作环境封闭(一个月才能出厂一次),且不能脱离父母视线,极不自由。并且已经试过一次,受不了,辞职了。

所以,你对自由到底渴望到何种程度呢?为了这个能付出多大的努力呢?

26岁开始自考本科,即便顺利考上读完毕业也快30了。快30正是适婚适育年龄,和22岁应届毕业的小姑娘争工作岗位,优势在哪里?况且在大学扩招多年的今天,真正好的公司对本科都开始只要统招的了。应届毕业生证明自己的价值时,学校、专业、学历、实习经验都有一定分量的,但对职场老人来说,专科变成本科对个人价值的提升会随著年龄增加越来越低。所以你拿到个本科就觉得自己算有所收获,心里能满足了吗?如果是,那就好好学。如果不是,那就再好好想想到底需要得到什么才能满足。

一条路,现在想清楚自己最愿意做哪个专业,好好学习专业技能(学历跟专业技能不是一回事),寻找一切机会进入这个专业。咬牙奋斗几年,在30岁前完成专业经验、行业经验积累。如果这个专业必须去新一线就赶紧去,如果在四线也行那也可以在四线。

一条路,在四线先进厂,攒钱。钱是很重要的资本。攒钱的同时好好想想自己能用这个资本搞点什么事业。愿意闯的,还可以拿著这个钱去新一线闯事业。

一条路,在四线进厂,攒钱,相亲,找个当地或家乡条件好的人结婚,生孩子,踏实在国企干到退休。这个其实比较稳当,对喜欢安逸的人来说,生活质量未必就差的。

我只是随便写了几条路,关键还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追求什么,能付出多少。千万不要自以为自己在努力向著目标迈进,实际方向不对,最后时间过去了,还是觉得一事无成。

祝你成功!


所以你很想要自由是吗?最好是在一定保障程度下的自由。

我28岁,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从事职业咨询的工作。在上海,看起来也一无所有,无所依靠。虽然是上海人,但是也在外面租房子,就是不想受到父母的控制,更加自由,但是自由的背面是一定程度上的束缚哦。

首先两个问题帮你梳理清楚亲戚的公司要不要去?大小城市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第一,从你的核心价值观中看到,你非常在意自我的独立性和自由度。

之前就因为不自由束缚多,辞职了,那么这次是一家国企,而且有亲戚在,关系更加粘稠,这样的状态你觉得你能坚持得久吗?就算没有亲戚在,国企的环境和氛围你喜欢吗?能有实现你想要的生活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的话,那么千万不要因为当下的一无所有,就抱紧一根救命稻草哦。

第二,一线城市VS四线城市

你选择4线城市的理由,好像是离家近,离家近的原因是好得到一些父母的照顾吗?还是其他原因呢?如果是想有照顾,那么父母是不是会进入到你的生活,对你的生活有一些干涉呢?你和父母之前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呢?到底是你想离家近,还是父母希望你离家近呢?

四线城市的生活节奏是你想要的吗?有相应的工作岗位和机会给你吗?选择去四线城市,还有什么其他的理由吗?

比如我最近刚去过广州,深圳旅行,后来发现非常喜欢广州,因为节奏比较慢,很适合生活,历史人文底蕴浓厚;但深圳就不怎么喜欢,因为节奏太快了,到处都是中规中矩的高楼大厦,朋友们聊天都在聊怎么搞钱,这样的环境会令我压力很大。

所以如果要我选,我会选择广州而不是深圳,我不想要牺牲生活拚命赚钱。

本质上,城市的选择,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满足。城市对应著环境,合适的环境意味著合适的土壤,能更好的提供相应的资源,满足我们想要的价值和生活状态。

那对于你来说,原先的新一线城市,你体验下来感觉怎么样呢?喜欢这座城市的文化和人吗?讨厌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你自己想要过怎么样的生活呢?

这些问题都很重要。

千万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而限制自己的视野哦。

如果你喜欢这座城市,那么就留下来,找机会找方法。

最后,关于一无所有

这是你的限制性信念,也是在咨询中,很多来访者容易有的信念。

你真的一无所有吗?在这个城市上了好几年大学,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一定工作的能力,至少会一些专业知识,有一些同学,不然你也不会被公司录取。

你所需要做的是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和自我梳理

1)职业定位

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到底适合做什么方向的工作,市场,财务,运营,行政还是其他

2)自我梳理+外界梳理

现状:自己到底有哪些能力,性格是什么样的,适合什么类型的工作,能接受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未来:希望过怎样的人生,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等

外界:进行职业探索,外面又有哪些机会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并且你的能力可以用得上,或者通过学习是可以上手的

当你把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因素了解完,大概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方向的工作以后,再去对应的大城市和小城市搜索相关的岗位机会,综合看下哪个城市的岗位机会性价比更高(招聘数量,薪资,发展空间等等)你的选择就能出来啦~

我们还年轻,一无所有很正常,一无所有也意味著做什么都可以。

如果觉得自己梳理有些难,可以来找我聊聊看,好啦,祝你发展顺利哦。

更多职业规划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梦想咖啡屋


讲讲我的同学们吧。

初高中同学里,中专和大专学历的,基本都回到了县城。经过多年的磨练,现在都当上了县城某局的中层领导,或者副把手。也有做生意开饭店的,总归日子都不错,住著大房子,开著好车,抓孩子学习抓的很紧。子女们也争气,学习好的特别多。

大学同学里,先说没有读研的。当年找工作不算太难,在沿海一带做外贸的比较多。跑外贸跑久了,就有了固定的客户和客源,所以有多名本科同学自己创业了,年销售额几千万的那种。

读研的,大部分都进了高校。还有多人继续读了博。其实,文科生吧,越往上读,路越窄,最后只剩当老师这一条路。大部分都留在了大城市。幸好那时房价还不算高,所以不太用愁住房。

哪种生活更好呢?很难说。读书多的,相对清贫,但基本没遭遇社会的毒打,比较稳定,日子过的波澜不惊。那些回县城的,或者自己创业的同学,经历的风风雨雨很多。但他们大都希望孩子能学习好,读个好大学,将来留在大城市工作。反倒是留在大城市的同学,都在羡慕小城市的同学,有大房子,上班近,办事方便,照顾父母方便。

有点儿像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如果要我说,能留在大城市,就不要去小县城。

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包括收入,人文,环境等等。

大家都有攀比心理,任何人都逃不掉,这就导致你的收入和生活都在别人的比较之下,或被鄙视,或被仰视。

如果你想逃脱这种无谓的攀比,去大城市是比较好的选择。

在大城市,同一层次的人多如牛毛。大家都不怎么在乎攀比,这样就少了很多无形的压力,过得相对舒心。

穷富都有各自的活法。特别是深圳,不说隐形富豪,就是很多生意比较大的人,在街上碰到了,都不怎么看得出来是有钱人。

而且可以摆脱七大姑八大姨的眼光。过年回家除外。


大城市好点,视野开阔眼界也能得到提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