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謀反者,

不管成功還是失敗,

都會說自己的被迫的,

這是謀反者的特權!


只是覺得可惜了姜維,鍾會司馬昭都不是善茬


記者:「為什麼要造反?」

鍾會:「滅完蜀嘛,自己肯定要完的,肯定要造反嘛,不造反的話只能等死了。」

記者:「那你不會回洛陽好好向司馬昭彙報加官晉爵嗎?」

鍾會:「回洛陽……回洛陽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回洛陽的,家裡也沒人了,司馬昭又不會給你加官晉爵的。」

記者:「那也不至於造反吧。」

鍾會:「鄧士載給司馬昭寫了個信就被懷疑了,根本沒有辦法的。就是靠造反,才有可能活下去這個樣子。反正本來自己也想干點事業,姜伯約也說我肯定行的。」

記者:「你覺得成都和洛陽比怎麼樣?」

鍾會:「在成都的感覺呢,比在洛陽好多了,蜀地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太初,公休都不能比的,東西也好吃,我超喜歡這裡的。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不回洛陽,除非跟伯約一起打到洛陽,才可能回去這個樣子。」


司馬昭反曹魏在先


三國殺里鍾會覺醒台詞我覺得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金鱗,豈是池中之物。


不好說,畢竟過去那麼久了,無從考證
鍾會是個有點才華,有野心的人。被姜維蠱惑,策反,於是野心膨脹,仿效漢高祖劉邦,不成則至少是劉備之業,成為一方之主。

看他表的字就知道。

古人名是父母起,字一般自己表。鍾會,字士季。春秋時的士會,字季,劉邦號稱這是他祖先。要不是東漢已經滅亡了,光這名就是大逆不道。


鍾會這孩子吧,生性比較傲嬌,這是他的出生環境有關,畢竟鍾繇之子,自幼便光環加身,跟司馬家又是關係戶,所以大權在握之後難免就比較有恃無恐了(許褚兒子說斬就斬足以看出他已經處於曹魏或者說司馬集團的頂尖位置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首先做的是排除異己,那就是誣陷鄧艾謀反。要知道鄧艾也是司馬家族的嫡系,如果鄧艾沒有滅蜀,他和鍾會基本上平起平坐,礙於鍾會的背景,鄧艾還要矮上一頭。但是鄧艾滅蜀,這情況就要反過來了,因此鍾會自然不會坐視不理。這個時候足以說明鍾會沒有反心。

當然,正因為鄧艾也是司馬家族的嫡系子弟,所以這事不會這麼簡單就結束,這事跟鍾會自身也有關係。如果說司馬昭殺鄧艾,那就說明司馬昭已經在為今後做打算了,他們這些所謂的「開國功臣」功高震主難免一死,如果司馬昭不殺鄧艾,那麼這誣陷的罪名就算落實了,鄧艾憑著滅蜀之功也放不過自己。鍾會是聰明人,一開始可能聽信讒言或者說利欲熏心搞了這麼一處「莫須有」的戲碼,但是自己靜下心來回想一下,害人害己。恰巧這個時候的鐘會大權在握,而又恰巧這個時候的天下已經沒有正統了,天時、地利、人和齊備,再加上別人這麼一吹捧,行了,那就反了!

所以,鍾會並不是一開始就有謀反之心,算是有一定的被動因素但是也並非完全被迫,只不過自己趕上了,然後突然腦子一熱就反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