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了當的給個回復吧。

開悟,是修行人的分水嶺。

開悟前

我們很大程度上只是信仰和學習。信仰佛教,信仰三寶,學習佛法。對於佛法,學習的時候,更多的是基於腦部和理性的學習、思辨。和別人討論(爭論也可以)佛法時,容易拿出一整套的佛教邏輯來砸人,各種華麗的佛教術語漫天飛舞。如果談到學佛的體會時,會更多講有什麼神奇的事情,生活里得到了什麼好處等等。

開悟後

開悟是一個分水嶺。祖師講過,悟後起修。開悟遠遠不是終點,實際上,開悟才是真正修行的起點。

從這個節點開始,我們看佛法時,會有切身的體會,會有「哦,這個我明白,我經歷了。恩,這個暫時沒有體會,需要好好學習」這樣的想法。這時,就從之前的「學習」階段變成了「體會」階段。

之前如果是自己在游泳池邊上,讀游泳說明書,談的其實是見解(其實是說明書讀後感);開悟後,就是自己在池子里游泳,然後在學習時,談的其實是感受(真實的體會)。

再談體會時,就已經沒有什麼聊神奇感受的動力了,而是更注意平時生活里作息日常,不再追尋什麼好處,因為生活處處都好。

願您成就菩提。


開悟會斷疑,對以後的修行方法再無疑慮,所以你開悟再說。開悟以後,也不用再說了。


當搬運工,摘錄吳信如先生《中國佛教各宗大義》中的禪宗,其中的二、參禪——禪宗的修行,至於一、禪宗怎麼認識事物,以及三、參禪應注意的問題,請有興趣的人自行看書吧,太長我就不摘錄了。

先說明白,禪宗是祖師禪,密宗是秘密禪,其它宗基本上是如來禪,是不一樣的,不能按照如來禪來認知祖師禪,正所謂的「教外別傳」,印光大師也對此有很好的論述:

宗教不宜混濫論-法宣法師白話譯-印光大師論文集白話淺譯?

www.dizang.org

有人說:那麼教外別傳的說法難道是不對的嗎?答曰:所言的教外別傳者,是令人於手指之外見到明月也。此外宗門禪家特殊的提持方式,超越於常情的格式之外,名之為教外別傳。然而此『教外別傳』四個字,也埋沒了不知道多少的賢者豪傑,如今為你明白道破。

二、參禪——禪宗的修行

如果就禪定的功夫來講,所有的禪定,要麼從色法上做,要麼從息法上做,要麼從心法上做,或者色、息、心都結合在一起,而禪宗呢,他不是在色法上做,也不是在息法上做,也不是在心法上做。這是他跟如來禪、秘密禪等其他禪定不同的地方,他在什麼地方做?他在心的本體上做,所以祖師禪是心的本體上的禪。其他的禪,比如說如來禪,它是漸門,要循序漸迸;而祖師禪它是頓悟,要一超直入。如來禪是對治煩惱,斷惑證真,斷惑——八十八惑、一百二十惑、思惑、見惑,證真——證得四聖諦的真理。而祖師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一)起疑情

再說清楚一點,如來禪是真正的修定,而祖師禪是證慧,當然它有修定的方便,但是它主要是證慧。所以祖師禪是在觀心的本體上來做功夫,拿一個極猛利的心來觀心,這個極猛利的心要打個引號,因為是方便說,沒有辦法,所謂極猛利的心又在哪裡呢,但是不這樣說又沒的說了。(眾笑)

這個極猛利的心怎麼個觀法呢?是不觀而觀,觀而不觀。所以參禪啊,拿自己極猛利的心來觀自己心的本體,觀又不觀,不觀又觀,這樣進去,入門。

所謂不觀,就是不觀色、不觀聲、不觀香、不觀味、不觀觸、不觀法;所謂觀呢,就是觀心的本體;所謂觀而不觀,就是絲毫不執著一點,同時極猛利又極透明,這樣來不觀而觀。

因為這種情況不好說,禪宗這些祖師爺沒有辦法,就把我剛才說的觀而不觀、不觀而觀這一套,勉強取一個名字,叫做「起疑情」。就是觀而不觀、不觀而觀的這種火侯,這種境界,這種極猛利的觀心,持之以恆,久而久之,他就會有境界發生的,這個叫做「疑情」。

這個疑情呢,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不疑則不悟。這個疑,千萬不要當做我們現在的懷疑來理解,「懷疑一切」可不是禪。

這個疑情怎麼說呢,我看疑情的界限範圍有兩條,這是為了參禪有個路數來講。

1、不可無心

第一條,疑情不是沒有心,不是無心。不是無心又有幾點:

(a)不可忘形。這個不好用語言說了,我只能用比喻來說,什麼叫不可忘形呢,這個情況就像迴光返照,或者如貓捕鼠一樣。

(b)不可死心。這個心要活潑的,儘力挨拶。心是活潑潑的,無拘無束,但是要儘力挨拶(拶:壓緊)——很精進,我勉強用這個詞來說明。

(c)不可昏沉。參禪的時侯不可昏沉,昭昭靈靈,常現在前。

(d)不可散亂。要心心相顧,打成一片。

(e)不可懈怠。要猛著精彩,沉沉痛切。

(f)不可間斷。要孜孜不舍,日夜忘疲。

我這講的都是知見上的,為了入門,為了起疑情方便講的,真正的禪沒有這一套。這一條,不是無心。

2、不可有心

另外一條,起疑情的時侯,又不是有心。不是有心,也有六條:

(a)不許從妄緣外境上求。

(b)不許從四大五蘊上求。四大:地、水、火、風。五蘊:色、受、想、行、識。從這些上求都是有心。

(c)不許從文字語言上求。

(d)不許從見聞覺知上求。

(e)不許從心緣知解上求。

(f)不許從推詳計較上求。

從這六條講的妄緣外境這些上面去求禪,是不許的,都是有心。前面六條講的忘形、死心、昏沉、散亂、懈怠、間斷,都是無心。

所以既不許無心,又不許有心,這種狀況,就是以極猛利之心來觀心,觀而不觀,不觀而觀,在這個境界裡頭,這叫起疑情。起了疑情以後,這是入門,底下你才有可能去參,你連這個都沒有的話,你怎麼參啊,你還在有心裡頭,還在無心裡頭。

一定要起疑情,在這個境界裡頭去參。疑情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你如果懷疑一個什麼東西,這個懷疑就是從知見上去求了,那就是有心了。你說,唉,那乾脆我什麼都不想,就這麼坐著,那你又昏沉了,又變成無心了,那也不行。所以又不是無心,又不是有心,又是觀,又是不觀,以這個極猛利的心對待心體,這就開始有可能來洗腦筋。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講禪宗開了個頭吧。(熱烈掌聲)

昨天,我們講了,參禪怎麼個參法。本來禪宗是不立文字,不用語言文字的。

過去禪宗的兩句老話: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一開口就錯,一動念頭就十萬八千里,就差錯了,所以講參禪啊,開不得口,動不得念。你看過去參禪的,到袓師門口,總是挨棒挨喝,他一開口就一棒,一動念就一喝,打斷他的語言,打斷他的念頭,就是我昨天講的洗腦筋,不要在常識上、不要在知見上去求。

(二)無情說法

但是禪怎麼學呢?總要有個辦法啊,歷代的祖師想了一些辦法,因為禪宗叫做「教外別傳」既然是教外別傳,它裡頭有一個很重要東西,就是要知道無情說法。無情,沒有生命的東西,自然界的東西,它在給你說法。我們只看到人與人,我給你講,這是說法,你沒有看到大自然界給你展現的東西,也在給你說法!實際上,大自然界的東西天天展現在我們面前,天天在給我們說法,但是你認識不到它的本來面目,既認識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也認識不到大自然界的本來風光。其實這是一個東西,認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就認識了大自然界的本來風光,認識了大自然界的本來風光也就認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我們天天接觸大自然界,很多無情給我們說法,我們弄不清楚。你看禪宗好多公案,講參禪的人一下悟了,因為什麼呢,一個石頭落在水裡,或者過橋看到水裡自己的影子,一下悟了,這都是無情說法。

(三)外護的作用

所以參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怎麼辦?以心傳心,有別傳。祖師就告訴我們,要參禪就要起疑情。起疑情我昨天說了,起疑情有個引線,或者是參一個話頭,或者是以一個什麼事物來引起疑情。這個起疑情就是觀而不觀、不觀而觀,阱了兩條,一條不可無心,一條不可有心。起疑情又不可有心,又不可無心,這個怎麼辦呢?你開始做的時候,不散亂、不昏沉,開始疑上去了,這時就專心致志,這個時侯就要有外護,真正的參禪要有外護。因為什麼呢,比如參一個話頭「什麼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參這話頭有一條要注意,什麼是自己的本來面目,不許有答案的,你有答案就動了語言就動了念頭,就錯了,所以參話頭,你不要想這個話頭的答案——我本來的面目是什麼,你如果想我是父母所生,想到這些科學的解釋,那就十萬八千里了,都不行的。因為你不可能無念,所以話頭做個引頭來使你集中——「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不可有心,不可無心,這樣觀而不觀、不觀而觀,久而久之,精進心用得很緊了,上去了,這時身體會起變化的,所以要有外護。再一個,參禪搞得不得法呢,搞得不好,身體不調,精神上出毛病,所以沒有外護不行,要有外護,要得法。

這個疑情跟上去了以後,開始才能夠有個著落,這叫起疑情。

(四)參禪的四層功夫

禪宗雖然是不立語言,不立文字,但只是開始參的時候不許開口、不許動念,至於說你悟了之後,那就橫說豎說、正說邪說,胡說八道,都是對的。何是沒悟之前不許開口動念。

因為禪宗他不立文字,所以禪一般他不講證量,所以他不像佛教其他宗派那樣講究行持、果位,一步一步到了哪裡,他就沒有立這個證量,禪宗這些大德,是一超直入,他沒有循序漸進,沒有到了哪一個階段的證量。

禪從唐朝以後,經過五代、宋、元、明、清,一直到現在,現在禪又吃香了,大陸又風行,海外也在講究,甚至基督教也有「基督禪」了。(眾笑)

我們現在學的人,因為講禪的書也多,昨天在講神之前,我也想了一下,不用語言文字好好說一說,又不懂其意;你要說一說呢,說一物不是一物,說的不是那個東西。麻煩就在這裡。正因為禪宗他沒有一個證量,就沒有考驗他的標準,結果呢「野狐禪」就多了,你說你成了,我說我成了,誰也沒個標準,他成沒成別人也不曉得,特別是現在「口頭禪」也多,我們現在人又聰明,用邏輯、用語言文字一套啊,對初學的人來講好像是那麼回事,好像他有什麼證得了,所以這搞得我們現在講禪更增加了一些障礙。所以我想來想去,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在本來禪宗的宗風不允許講證量的情況下,讓我來講禪宗,我不得不勉強說一說,你們也是因指見月,我說的也是個指頭,千萬不要抓著這個指頭,以為禪宗就是這麼搞的。懂得這個意思,你慢慢去參去悟,千萬不要執著。

過去大德講禪,一般不講證量,但是他為了考驗學人,也有「三關」之說,禪宗要過三關。本來是一超直入的,怎麼還有三關呢?這也是不得已,就其證得的境界,作為一個接引的方便,初步來說一說。所謂初關、重關、牢關,三關。過去的禪宗大德講,「不過初關不開口」,否則開口就錯嘛;「不破重關不下山」否則下山度不了人的。這是過去大德講的三關。

初關破人空,重關破法空,牢關破空空。

一般的來說,破初關要大死大活一回。光死不行,還要大活,大死大活一回,這是初關。正見本來,這是二關。洞明法相,對法相洞徹明了,這是三關。這都是古德說的,但你不要執著,以為就是這麼三關了,這只是說其意而已。

為了大家修學的方便,我試著講一下,參禪我看可以分四層功夫來講:

(a)得個入處。

(b)有個出處。

(c)知個用處。

(d)明個了處。

我再三說,本來是一超直入的,不得已而說的,你們千萬不要執著,你一執著就反而變成禪病了。

得個入處,禪怎麼進去,要得個入處。參禪修學要得個入處、有個出處、知個用處、明個了處。大概說,得個入處,是初關;有個出處,是二關;知個用處,是三關;明個了處,是三關以後本地風光的事情。大概是這樣子。

參禪,我現在下面講,是作為祖師禪,是作為禪法來講,而不是作為禪學來講。如果講禪學,我們講歷史、講公案,講禪學的用,禪畫、禪詩,等等,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們講祖師禪的禪法,我說得個入處、有個出處、知個用處、明個了處,都是就法門而講的,不是禪學,我再三說,因為禪學你可以大開其口、大動其念,那是另外一回事,不是禪。禪的本身是沒有出、沒有入、沒有用、沒有了的。為了說的方便,在法門我就說了這麼兒點。下面我再具體說一說。

1、得個入處

你真正參禪,首先要出離,就是你參,要全付精神,聚精會神地搞這件事,放下手來,放下心來,干這件事,甚至於你說我要做好事,你把做好事都要放下來。這個在古德有句話:既經休處便休處,欲明了時無了時。就說現在應該做你就去做,不要等個什麼時侯,不要等到什麼事情搞個段落我再去,無了時。所以你要問參禪的時節因緣,下決心便是時節,念無常不待因緣,就讓這一片心起疑情去。

前面講了,讓他起疑情去,這裡頭就有個問題,就是還是要有師父。參禪沒有師父,隨隨便便地參禪,光陰門頭,浮掠一下,也可以,似那不會得真禪的,一定要有師父,所以參禪跟密宗一樣要找師父。你說,我是不是可以無師自參,沒得師父,我自己搞?大根機的人,高人一等,一超直入,無師自悟,有的,不否認這一點,但是一般來說,你動真的,禪是來不得假的,一般還是要有師父指點。

這麼多禪書、這麼多公案,在沒有得到師父以前我先看一看,可不可以?禪宗的公案、語錄多得很,在沒有悟之前,在沒有師父之前看一看,參究參究,也可以。不過你看公案、看語錄,你可以留心一下。就憑你的知見吧,哪一個公案,或者哪一句話頭,哎,你感覺很有興味,這個比較能夠觸發你起疑情。這個你可以選擇,你看這些公案或是一些話頭,這個是可以憑知見的,你沒開悟之前。找個話頭,這個可以,不妨礙你以後參禪。

好!你能夠出離了,能把這個心放下來。能夠來參了,這時候就開始起疑情,不在有心上求,不在無心上求。這個起疑情還不是入處,這要分淸楚,入處是禪的入處,起疑情是進門。

起疑情前面我講了,或者你師父告訴你怎麼參,或者師父認可了,你找一個合乎自己興趣、性格的一句話頭,作力引子去參,就起疑情。起疑情,觀而不觀,不觀而觀。這個話頭又沒有答案,不能在話頭上找答案。如果有昏沉、有散亂,要隨時排除。這樣,慢慢疑情就疑上來了。疑上來之要成為什麼情況呢?就是自己的身心跟這個疑情要打成一片,參禪啊,朝如此,夕如此,時時處處就是這一句話頭廣我本來的面目是什麼、我本來的面目是什麼……」不是你去念,就是整個身心跟話頭連接在一起。

這個疑情起到什麼程度呢?通身,整個身體是一片疑情,晝夜是一片疑情,白天是這片疑情,晚上也是這片疑情,通身是這片疑情。起疑情的時侯,古德有那麼句話,形容得很好的,就是不管是雜念還是什麼東西來了,明來明打,暗來暗打,四面八方來四面八方打,我就是這個疑情,你其他什麼東西都進來不得!你看,這麼個境界。我這麼形容是境界上的,你不要把我說的當口頭語,你參禪也要這麼搞,他哪裡來我也哪裡打(眾笑),那糟了。這是已經進入疑情境界了。明來明打,暗來暗打,這是境界上的事情。

這個時候,六度講精進嘛,觀心之體,觀心越來越猛利,就像母雞抱蛋一樣,就像貓捉老鼠一樣,面且像大火燒分,需要急救,迫切得很,但又競勁得很,一日不悟一日不休,同時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不要想馬上有個什麼結果出來了……就是打成一片,這個疑情慢慢跟身體打成一片,跟時間打成一片,到了一定的時候,從疑情就可以找到入處了。入處哪裡來的?從疑情裡頭,大疑大悟,小疑小悟,疑到那個時候了,哎,入處的門就開了。這是我說的,實際上根本沒那個門,形容而已。

疑情到了火候的時候,一開了,入處來了,大概有這麼幾個情況,我再三強調這是相似的說法,不是真實的證量,什麼情況呢?

(1)明相

一個,就是明相。所謂明相,比如這時你的眼睛好像戴了一付水晶眼境一樣,看什麼東西都是光亮的,白的,這叫明相。看自己的身體,看山河大地詹一切事物,看一切外境,都是白的,明亮的。這是疑情到了一定的火候之後出現的現象——明相。這個明相出來了,這個禪就進去了——入處。這時內境外境都是非常清凈、潔白的,禪宗公案里很多地方講「露地白牛什麼叫露地白牛?這是講明相的,就是這個東西,什麼「赤裸裸」、「赤洒洒」,都是禪宗講的這個境界。所以你不證入的話,你看到什麼「赤裸裸以為這個心是赤裸裸的,不是那回事,是講的明相,人的境界,是一片清白,一片光明,這是進去了,人禪了。觸處皆明,而且你所接觸的地方都是光明的,不是我看到這個地方明,那個地方不明,那不行,那樣要麼就是幻境,要麼就是假象,你那個疑情還沒到家,還沒有入。不但是到處皆明,而且隨時皆明,時間上來講、空間上來講,這個明相無一處不是,無一時不是,這樣你這個禪啊,進去了。這是入處的一個正念正相。

(2)無念

第二個,無念《六祖壇經》講「無念為宗」。本來什麼叫有念、什麼叫無念,在禪宗來看是兩頭話,在見地上來講,本來不許無念的,但是從起疑情到了入處的時候,他一定有機會無念,這你才進得去,不然你有念的話,進不去。當然這是時機時間啊,我們講了意識的現量,這個時間往往不容易抓住,這個時間不是很長,你抓不抓得住時機,就看你自己本人的心量,以及起疑情的火候了。

無念的時候我們明相才容易現起,有念的時候明相不容易現起。有人講,禪宗分什麼有念無念啊,是隨心所欲嘛。那是當你真正大悟了之後,在第三個階段,知個用處的時候,你說有念,那才說得上,你現在還沒進去,你就想顯大神通隨心所欲,那又倒退回去了。所以這個時候,在初始階段,起疑情,現明相,有個入處的時候,還是要除妄念。你說我不除妄念,本來禪宗也有公案講不斷什麼妄念的。但那是在知個用處的層次上講的,你現在入處還沒得,就講用處的境界,那是不行的。因為有些人聽賈老(賈題韜)講《壇經》,聽到慧明「不斷百思想」,就要學慧明,參禪不斷百思想。可慧明是什麼境界?他是悟了以後,入了、出了、用了,他才不斷百思想,你現在還沒入,所以你還得除妄念。這個要說清楚。所以為什麼學禪宗難呢,因為他有時講的是這個層次的,有時講的又是那個層次的,你把它和成一坨了,就不合適了。

(3)無能所

第三個,無能所。一般而言,我心是能入,明相是所人,對不對,但這裡不要這些,一切處處,就是明明白白,很明白,心無所能。

(4)氣離出入

第四個,氣離出入。就是我們的呼吸,在這個時候,出入息基本上停止了。你看,祖師禪跟如來禪一樣的,身體上是要起變化的,所以禪啊,並不只是知見上的事情,你一參一悟了,身體上一樣起變化的。

怎麼證明你入了?一是見明相,這是最基本的。但是下面無念、心無能所、氣離出入,有時候保不住。雖然看到明相了,但後面這三條還不一定能完全保住,所以要保任。達摩祖師講:語無喘息。禪宗有個公案,講有一個「打地和尚」人家問他,他從不答話,只用拐杖敲地,隨便人家問他什麼,他就用棍敲地,所以叫他「打地和尚」,一天有人把他的棍子給藏了,又來問他,他沒棍子了,言語又說不得,他只好張一張口,但還是不出聲。「打地和尚」是在入處教入。

我講的四條,明相、無念、無能所、氣離出入,不是先後現,而是同時俱現,同時俱來,一了來都來了,不是先現明相,後有氣離出人,再心無能所,然後心無念,不是的,實際上是同時來的。雖然這四條冋時來,但是第一條明相最不容易喪失,因為你功夫火候到了一定程度,但那三條,心無能所、心無念、氣離出入有時又回到常態,氣又有出入了,又有念了,有時又有能所了。這後三條有時容易喪失,所以在入處看到明相這四條同時俱現之後,這時候禪宗有句話叫「保任」。什麼叫保任?到了那個境界要護持,叫保任,不是我們平時講的保護愛護身體。

到了那個境界,有了入處了,參禪的人要修習定功,習定正好能保任。習定怎麼習呢?你不要搞那些「氣功」什麼的,還就是我們講的如來禪的六妙門最好了,就習這個定,也不要求你從數息到隨息到止息到還息,不用,就從最普通的數息就可以,就習這個定,習定能夠幫助你在入了第一層功夫能夠看到明相了,使明相不喪失,更使跟隨明相俱起的無念、無能所、氣離出入也不喪失,都保任住。

為什麼禪宗不那麼主張坐禪呢,為什麼這時候又要習定呢?

因為末悟之前習定他認為不適宜,己悟之後再習定又不必要,而這個時候他認為正是需要的時候。這地方要注意,有人常講,我們「一得永得,一悟永悟」對這兩句話不正確現解,容易害人,以為見到明相了,就一得永得,一悟永悟,結果功夫到了,能夠入處了,就停止不做了,就止步不前了,那就太可惜了。所以這個地方要習定,要保任,要繼續前進。

一般到了有個人處了,發生了入處的情況之後,這個時候,真正修禪的人,最好是閉關。這也存兩句話:「不破初關不閉關,不破重關不住山」。

我講,悟入了,這是破了初關,有個入處了。入進去以後怎麼樣呢,正好要你大死大活一回。要大生死一回,正好閉關。閉關,是在入了之後比較好的方法。

我再說一下,真正入了,破了初關,入了以後,可能發一點神通,並不是很大,但千萬千萬不要被神通所迷,否則把以前起疑情、所有這些功夫都白白浪費掉了。這是一層。

2、有個出處

好!我們進一步精進,到第二層。如果能夠採取閉關的方式在第二層上用功夫,那就更好。

第二層就培在第一層的基礎上繼續用功,繼續參。你不是起疑情嗎,那疑情還是繼續的疑情,既不是無心,也不足有心,觀而不觀,不觀而觀,還是這樣,明相在前了,也還適觀而不觀、不觀而觀,還是極猛利的心去觀。這個時候,入了之後,進入第二層了,自己就會在疑情的促使下精進,就會大死大活一回。不是你的肉體死了,而是你在境界裡頭,你心體碰到的那個境界像大死一樣,大死以後還要活回來,死要死透,不要假死半死,參禪的人不允許半死不活的,要麼就死透,要麼就活過來——活潑潑的。

經過這一個階段,可能你死透了,精進疑情連成一片,時時處處是疑情,時時處處是光明,雖然是光明,但你還是觀而不觀、不觀而觀,還是要弄個究竟,觀心。這樣大死大活,死透了。這個時候我們還是有一個執著,想抓住那個悟境的心還在。初層你只是入了,但是你沒有竟究啊,你還想前進,因此以極猛利的心去觀,還有個執著——求悟的心。沒有這個觀心你不能進,有這個觀心就有個執著心存在,在實際境界上就會有這個矛盾。

可能在境界里你自己身心都會體會到、證悟到,隱隱約約好像有個東西,好像有個有什麼主宰一樣,這個時候在明明白白看到事物當中,有這麼一個體證,有這麼個體會,這個就是生死根本,這個要消滅它,就是你執著悟境之心要消滅。對此古德講的好:不要坐在死水裡頭,不要坐在鬼窟裡頭。

所以在第二層這個時候,在入處進了悟境之後,習定閉關,用功夫,心放下了,確切地死透了,就在微細功夫上仔細檢點一下,看我有沒有隱隱約約還執著求悟之心,如果有的話,要把求悟心舍掉。那個隱隱約約的就是習氣,就是阿賴耶識的習氣,多劫以來的習氣,有習氣你就是還沒有死透。你想求覺悟之心的苗頭都要把它舍掉,這樣來做功夫,起疑情,在一片光明上,把求悟之心要舍掉。為什麼要舍掉,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目的是明明白白看到第一步證得的明相是自空、自明、自顯,不是我心裡顯出來的,不由我心來抓它,因為你看到明相,這個明相在第二步的時侯還繼續存在,都是一片光明,不要在一片光明當中求個什麼覺悟,也不要在光明明相里執著這是我的什麼顯現,不要起任何念頭。如果能夠把微細的執持之心舍掉了,那麼第一步所看到的悟境——時時是明相、處處是明相,那個明相就更明了,更白更光了。這個時候明相更寬坦,我們這個心地就更舒服,身體就更輕安,身體慢慢越來越輕,體重會消失;這個氣息,包括我們的內呼吸,也可以漸漸地停止;甚至於脈搏和血液循環慢慢也可以停止。停止並不是斷滅了,功能都在。這個時侯,新陳代謝是很緩很緩的,什麼延年益壽這些都不在話下,那個神通比第一層就大得多,這時出的「特異功能」,現在我們社會上也在搞的那些人只能瞠乎其後了。

這時候,捨棄求悟之心,這個習氣能夠舍掉了,明相比以前更光明了,身體更輕安了,氣息脈息,你看這個祖師禪,跟如來禪我們講息住、脈住、氣住實際上都是相通的,只不過修法不同。祖師禪到第一層就念住、息住,到第二層可以脈住,甚至於凈住了。所以祖師禪並不簡單,雖然沒修如來禪,但他一樣的,身體上也會起變化。所以講參禪的人,如果身體上沒功夫,他那個禪就很得打個問號。身體上沒功夫就是沒有證量,這個來不得假的,冒充不了的。

所以這個階段不是一天兩天,閉關,看個人根機因緣,來得快的幾天、個把月,這是很快的了,有的一年、兩年,甚至於十幾年、幾十年,都過不了二關。過去為什麼有的禪師在山上一閉關就好多年呢,過不了這關他下不了山啊。他沒過關,他清楚啊,欲罷不能啊,他非要繼續下去,除非死了差不多,他非要過這一關不可。過這一關是出來,出處。

在二層看到上面這種景象不急於馬上就下坐。下坐的時候一般還有一套功夫,出定了,一般頭先向右看一看,看明相是不是一樣,明相如前,再問左看一看,然後把定印散開,右手向前施無畏印,這還是在境界裡頭,明相沒變、呆個一、二分鐘,然後左手同樣施無畏印,左右手散開了,然後右腳伸開,右手扶右腳上,再左腳伸開,左手扶左腳上,一分鐘左右,然後出定,起來後徐徐而行,慢慢走走,慢慢下坐,這個時候,你不觀照了,明相在前,你看到的比第一層更格外明亮的明相,你不管它它也在那裡,這時候用不著什麼保任不保任了,因為第一層明相那些西你怕丟失,還保任。這個時候好比母雞孵出小雞了,放心了,就不要保任了,就不要再孵在蛋上面了。

這個時候因為已經證得那個明相了,所以很空明,這樣起居坐卧就自然合道,不要你心裡還想個什麼,我做事還對不對呀,好不好啊,不用了,你行住坐卧自然合道,這個時候就不要再閉關了,這個時候就可以下山了,你破了重關嘛。你前一個時期閉關停了做善事,現在你出離了嘛,有段時間沒做好事了,這個時候你、趕緊去做好事,把以前應該做的善事趕緊補起來,而且這個做好事你是無著的,是拿著你已悟的境界去做好事,就不必擔心起什麼念頭,你一定是做善事,而且做善事是在悟境中做善事,已經過來了嘛,入了、出了嘛,所以這個善事是功德無量的。

這時候還有一條要注意,就是還不能向煩惱中去,還要跟善知識多親近一下,雖然可以下山了,但還要做點準備工作,入了出了,到第三層——用,還有層功夫,不然用不好,還不行。所以第三層還要做點準備工作,務必把第二層出處的境界進一步鞏固,然後才能進人第三層。

3、知個用處

第三層。用處。這個用處,說了有點嚇人,就是要利用煩惱來長菩提。這跟小乘斷煩惱不同。我們不是講貪瞋痴慢疑嗎,這個時候,到底你的功夫怎麼樣啊,試試看,用啊。好,你怎麼試呢?到荒郊野嶺,墳墓累累,沒有一個人,你去,無恐怖心,你那個悟境啊,即便是有什麼情況來了,根本嚇你不住,你以悟境對恐怖,你這個悟境跟所生的恐怖心能夠印證,即使那地方黑暗,甚至有鬼怪,因為你的悟境的光明,那些鬼怪都攝服了,而且因為你的光明都得益了,你就成了,你就用了。如果到那個地方,唉呀,鬼來了!(眾笑)那就算了。你真正大雷大電、大風大雨,大自然大變化的時候,鬼哭神嚎的時候,荒冢陰森的時候,你說我無恐懼,作為一個人來說是不容易的。這是對瞋。對貪來講,比如在大賭博場裡頭,當然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沒有這種場所,只是比方說,去賭博,你看你起不起貪心。這是打比方說,不要我們學了以後去賭博。(眾笑)

就是說,貪的煩惱性、瞋的煩惱性、痴的煩惱性、慢的煩惱性,都用這個功夫來轉成功德,對這些煩惱,不是呆斷死斷、一刀兩斷的截然之斷,而是轉化之斷,不是情有之斷;而是理無之斷。你在各種利害場所、各種人際關係當中、各種是非場所當中,你受考驗,拿你的悟性對上去,你要能夠自然合道,而且能夠度化眾生,使對方因為你的力量他能夠轉化,因為你的力量他能夠得益。這個就是到了第三層了,由你的定力、由你的悟境產生了極大的利他的方便的力量。

這裡很重要的一點,哪怕是再壞的場所,再壞的人,都要想辦法去度,就等於要敢於下油鍋,對極壞的人要度,你光是度好人,好人他本性就這樣,你還有什麼好度的,對那些壞人、勞改犯,對那些屢教不改的人,你去度,這才有本事啊。這是用處,要得個用處啊。禪悟了以後,接根機、得傳人,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度人的話就要在油鍋里行。地藏王菩薩的宏願,地獄不空我不成佛,要這樣的宏願。我們這個世界,現在釋迦牟尼把它交給了地藏王菩薩,要地藏王菩薩來度娑婆世界的眾生,地藏王菩薩發了極大的誓願,接受了釋迦牟尼的囑託,擔了這個責仟,有-眾生不得度者,他不成佛,要度盡地獄一切眾生。但是,有一句話:度盡一切眾生,而實無得度者。實在沒有一個得度的人,他也沒有度一個人,這就是禪。

用處,我了能講到這裡了,再講多了就會犯戒。(眾笑)

4、明個了處

第四層,明個了處。這個是證量上最後一層功夫了,更不好用言語來說了,但是有一條,前面三層要真真實實做到了,才是真了;上三層沒做到,那就是假了。你要說了處在哪裡,前面三層,入處、出處、用處,這三層做到了,這是真了,否則那是假了,不可能了。所以第四層明個了處,我就無可言說,言說了就不是那個了。前面三層也不可言說,但是我說了一個相似形,畫個圓圈來表示雞蛋,這個第四層呢,我畫個圓圈都不對,所以我就無法再說了,大家親證去吧!

上而講了人處、出處、用處、了處,這都是在證量上假說的,應該看到禪是一個整體,四處都無一處,什麼入處、出處、用處、了處,都無一處,也都無異處,「八不」嘛,不一不異。

今天也是有因緣,我在劉老師那裡看到禪宗五派的一個脈譜,講我們釋迦牟尼佛的一個付法偈,付法就是傳法,禪宗(在印度)的二十八祖,每個都有一個偈子,傳法的偈子。釋迦佛的付法偈子怎麼說呢。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一看這偈子,我就想到今天晚上講課,正好提供了一個材料。

「法本法無法就是入處;「無法法亦法就是山處;「今付無法時就是用處;「法法何曾法」,就是了處。

如果說禪宗是教外別傳,以心印心,這個偈子不見經典,但是迦葉微笑了,它是付法偈,可能是別傳。

有這個因緣,我們看到了,今天正好講這個,我用上了,也算用處吧。

我看這個付法偈可以作為我們參禪的一個座右銘,本來參禪沒有什麼座右銘的,但是我們知見多了,既然知見多了,那就利用知見這個煩惱,功德斷一下,你不妨以付法偈作為話頭參一參。

這個是我上面說了,因為參禪沒有辦法,我就說了這四層。


悟後起修,這是一個很大的知識點。內容非常多。

首先,悟,是什麼?沒有一個精確的定義,體驗,內容。因此,都是以訛傳訛。

開悟,有不同分類。

1.普通人說的,你終於懂了。叫悟透了。

2.明悟,就是指靈感突然出現,有所啟發。

3.修行人講的體悟,就是身體做到了,出現了一樣的感覺。比如,靜坐出現涼涼的感覺,身體消失,身體舒適遍漫。

4.悟道,修行人找到了自己是什麼,自己的根本是什麼。不再迷茫,明明白白應該如何做,才是真實的。

另一種說法,開悟,就是體驗到我們自己就是獨立的意識,而不是斷斷續續的念頭,更不是大腦這個肉塊。決策,認知,都是我們自己下的,沒有第二個主人。

因此,開悟的人,自主,清明,不為外物所引誘,不需要刺激也能滿足,充實。不僅精神世界富有,物質根本不在意。因為物質只是工具,身心都有深刻體驗。

那麼,前面幾個都是對開悟的錯誤。只有最後一個,體驗本心,才是開悟。

這些在楞嚴經,講的非常清楚,圓覺經也講的很仔細,瑜伽師地論中也很明確。所以,大乘,就是佛學。沒有其他。本心,就是大乘。

開悟後,找到了真實的自己,接下來就是解決習氣問題。知道,習慣還不過來也沒意義。因此,用訓練來培養習慣。


開悟前的修行,就像你出門旅遊前在網上找攻略,你看了一大堆,但是你沒去過目的地,你似懂非懂,但實際心裡沒譜,真遇到當地人兩句話就露餡。

開悟後的修行,是你從目的地回來以後,復盤攻略逐一對應你去過的地方:喔,這地方我去過,是這樣的。遇到當地人心裡有底,不怕露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