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苹果在美国的售价参考美国当地收入和消费水平,三星在韩国的相应情况,华为手机在国内带节奏卖到5000+是不是偏贵了?请单纯从手机市场,成本,售价,消费群体来回答。


价格不亲民,但是合理。

国产手机1k到4k各个价位都有手机,你认为价格合理的2~4k区间还是厮杀最激烈的战场,老百姓选择的余地很大,mov荣耀魅族国产手机哪个不亲民哪家不厚道?说实在的,即便现在还不满足,但趋势仍然是2~4k区间旗舰机价格不断下探,配置不断更新。国内不乏亲民的手机,缺乏的反而是高档手机。

5~6k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围,但这一区间仍有极大的市场,不光是对性能的要求也有对面子的需求,有些人买手机就是要超出普通人一点点的价格档次。5k+的市场不再是配置为王了,品牌,噱头,面子,黑科技也要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这部分用户是追求溢价的!

现阶段能够达到这部分用户需求的只有苹果,三星和华为。苹果的ios和引领潮流的设计,三星的最佳屏幕和最高级的全配置,华为的拍照和外观(背面)都是其他旗舰难以超越的鸿沟。我有你没法有的东西,所以我可以高出一个价位。

所以华为的p系列和mate系列并不亲民,也没打算亲民,毕竟也没影响到中国人民在两三千的价位中享受高配置的手机。至于华为溢价是否和三星苹果一样合理,销量说明一切。别轻易觉得自己比千千万万人聪明,特别是比你有钱的人群。


很多情况下「国产」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比如你花了10~20万买了一辆国产车,别人就会问花这么多钱买什么国产车啊,那啥啥合资车不是挺好的嘛…

而对应的例子还有手机,你花5000块钱买一台国产手机,无论是华为OPPOvivo,很多人都会问这个价你为什么不选择苹果?

其实这就是很多人普遍的价值观,特别是对于不懂的那一部分人,比如他越不懂手机就越会问出这种问题,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

你让每个人都平视一切那是不可能的,品牌都有三六九等这也很正常,在普通人心里早就分了级了,鄙视链一直都存在不是吗?所以不要怪别人有歧视,说不定你在某个领域也有的…

别人不专业不要紧,那我们就有义务来普及一下,目前常见的机型达到5000价位段的国产机有OPPOFindX超闪版、vivoNEX双屏版、华为P30Pro等。

比如OPPOFindX超闪版业内人士都对这个价格没有异议,全球首发50W快充,到今年仍然是领先对手的,在量产机里面是是最快的,而机械升降模块、曲面屏、全面屏ID、质感等方面都值这个价,而且你不要忘了OPPO是一个线下品牌多一些溢价很正常。

vivoNEX双屏设计成本是摆在这里了的,还有这个星环设计也是可圈可点,最起码这台手机拿出去还是挺有个性的,最重要人家起步就是8+256G和10+128二选一,同样是线下品牌卖个5000也正常。

至于华为P30Pro那就不用多说了,拍照岂止一句牛B啊…

你会发现这三台国产手机基本上每个都有独特之处,或多或少都有吸引消费者买单的理由,那些卖3000的手机产品了都是落下了一大截的,只要你愿意为他们的某一个亮点买单,那这台手机完全就是值这个价钱的!

最后就要说到成本和溢价能力了,很明显成本多少跟定价没有太大的关系,iPhoneX综合成本3000不到但人家依旧卖8000多。

你觉得5000的国产手机不值,不一样有人觉得8000的苹果也不值。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国产机不值5000?还不就是觉得品牌一般不值这个溢价,但是品牌影响力这个东西是很悬乎的,很难一下说的清楚,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你买它就值,你不买它就不值…


你觉得偏贵,说明你根本不是旗舰机的目标用户。

这种机型的用户从来只会觉得「不够好」。


原来非国产手机都是这么定价的啊?果然以前我都被华为欺骗了,靠著我的爱国情怀坑我的钱。

急求一万两千越南盾的苹果ipxsmax!今夜我们都是越南人。


国产手机卖到5000元价位合理吗?

这句话包含了两层逻辑:第一层,手机卖到5000价位合理吗?第二层,国产手机卖到5000价位合理吗?

如果说题主是第一层意思,那么,苹果将手机售价提升到万元价位是否合理?如果是第二层意思,我倒是想问问题主,凭啥国产手机定价5000价位不合理呢?

题主提到了市场、需求、价格、成本四个要素,实际上,市场、需求和价格三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中国手机市场各价位段产品销量占比: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手机市场,2014年1000-价位产品占比超过了50%,而今只剩10%,2000+价位段产品从当初的20%增长到了而今的50%,5000+价位段产品占比从当初的不足5%增长到了而今的10%。

这一切说明,随著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消费的追求已经从曾经的低价为主转向了而今的品质为主,人们已经从当初的「能用上智能机」转向了而今的「用好用的智能机」。

人们对于品质的追求必须需要产品品质提升来解决,而品质提升自然意味著价格提升。

另一组数据,5000-8000价位段的手机品牌占比:

中国手机市场,在2018年之前,这个价位段是苹果的绝对主力市场,三星稍有存在感,至2019年夏天,华为的市场占比一度接近40%,苹果则几乎跌破60%,在接下来的四季度mate30pro 5G版本上市之后,最早到12月份,华为就有机会在这样一个核心价位段超越苹果,成为真正的中国市场高端机霸主。

这两组数组都来自于 @安乎都护府长史 ,数据源据说是GFK。

两组数据说明两个问题:第一,5000+价位段的市场一直存在,且在不断扩大;第二,国产机,尤其是华为,已经在5000+的真正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我们再从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

手机上最重要的元器件是SoC,mate30 Pro系列采用的是麒麟990系列,包含了4G版和5G版,这是华为的战略核武器,也是其花大力气打磨的东西,尤其是麒麟990 5G版本,目前即将量产的唯一一款集成双模5G 基带的旗舰SoC。

我们都知道华为花了大力气去研发,这从他们的研发投入就可以看出来,2018年,华为全年研发投入1000亿,这个数字高于苹果,作为对比,华为2018年的营收不足苹果的一半:

前几年大家都在问,华为这么多的研发投入,成果呢?

现在成果来了,全球首款量产集成5G基带旗舰SoC,比苹果三星更早,这里面的研发投入我们是否应该算作是成本?

相机上,mate30 Pro采用的是1/1.54英寸 F1.8的超广角相机,1/1.7英寸 F1.6,ois主摄,等效80mm,ois长焦,这个规格是全球所有手机厂商里独一份的,这都是成本,大家可以看看三星note10+和iPhone 11 Pro MAX用的什么超广角?

结构光,大家都知道很贵,确实贵,mate30 Pro在搭载结构光的同时,加入了ToF,ToF的作用已经日益明显了,比如mate30 Pro的广义虚化(非人像场景)做到了业界最佳。

为什么要提到非人像场景虚化呢?因为人像模式考验的是抠图水平,主要是演算法,但广义虚化不是,真正的大光圈虚化并不是按照主体和背景来划分的,而是按照焦内和焦外,而这,需要准确的距离数据,没有ToF的抠图演算法只能算出主体,但如果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在一个焦平面内呢?就无能为力了,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很多厂商甚至不做人像以外的大光圈虚化了。

此外,mate30 Pro上还加入了隔空手势感测器,体验如何咱们暂且不说,成本是实打实的。

IP68级别防水防尘自不必说,瀑布屏是业界唯二,屏幕发声不管体验如何,成本是实打实的。

快充,华为在mate20 Pro上普及40W超级快充,作为对比,iPhone到现在在5000+价位的iPhone盒内放置的还是5V1A充电器。

网路支持上,5G自不必说,在整个基带-天线-射频,以及内部堆叠上,华为都做到了业界顶级水准。

我们来看看mate30 Pro的感测器布设:

我们甚至看到了色温感测器,这在其他手机上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都是成本。

从成本上来说,iPhone11都可以定价5000+,mate30 Pro当然有资格定价5000+,mate30 Pro的综合体验到底如何,这是实力问题,但从成本角度,华为旗舰可能是目前的手机市场里最舍得堆料的厂商,堆料的疯狂程度甚至超过了苹果三星。

国产机产品舍得堆料,定价得到了市场认可,销量节节攀升,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尤其是国产机的代表,华为,更是如此。

实际上,华为在国内的产品定价已经相当保守了,mate30 Pro欧洲定价:

  • 8+256 4G1099欧,折合人民币8500元;
  • 8+256 5G 1199欧,折合人民币9300元。

作为对比,这两个版本国内售价分别为6299和6899,华为在欧洲的市场表现有目共睹,2019年第一季度,在欧洲市场,华为手机销量暴增66%至第二位,比三星仅仅差了4个百分点,若非灯塔国所谓的民主自由,这个成绩在二三季度本来有望会更好:

若非某些原由,mate30 Pro在欧洲即便是定价近万元,也依然是可以得到市场认可的,为什么在国内定价5000+就不可以了?

中国的经济水平在增长,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升级,5000+价位段的市场在不断扩大,且同时,中国的手机品牌们正在取代苹果三星成为主流,今年是华为,在未来,OPPO、vivo和小米也必然有进攻5000+价位的那一天,三星在中国已经彻底黄了,苹果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产手机必然会有更多的5000+价位产品,且会日益成为主流,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一个核心体现点,在过去,国产在大部分领域=低价,在现在,很多领域,国产已经等于品质了,在未来,国产必然有代表品质的那一天。国产手机定价5000+只是个开始罢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