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聽不見別人的話,比如王者榮耀裡面有攻略,但自己又不想看,覺得自己可以探討實踐出屬於他的方法,但事實是吃了很多虧,想放棄了。而且我奶奶是一家之主,他沒有讀過書,遇事就只會衝動,不考慮後果,像個小孩子,而且他認定的事我們是拗不過她的,我發現我好像學到了她的壞脾氣,請問我該怎麼辦,你們能幫我分析下嗎,謝謝你們了


感覺你很擰巴,不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這樣你會停在原地,永遠不會進步。

要不你就相信別人,然後在實踐中摸索自己的路;要不你就相信自己,但是別在意失敗,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有主見永遠都沒錯,但不管如何起步,你必須行動起來。


感覺像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少女.

如果是,那就無解,等著身體發育成熟經歷社會毒打,別人的建議自然能聽進去.

如果不是,也等著社會的毒打,自然能聽進去.

建議看看發展心理學,青春期篇


那就去試唄,只要不會造成不良後果,或是後果可以承受,就大膽嘗試。人都是在試錯中成長,說不定不一定是試錯,也可能是試對呢?別人說的正確,你的想法也未必是錯誤的啊,條條大道通羅馬不是么!試一試,錯了記憶深刻,知道為啥錯,有了更深的領悟,未必是壞事;對了,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也提升了自信,沒啥不好。

不要懷疑自己能力,能力是在實踐中提升的,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先做好理論規劃,實踐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足和調整就可以了。失敗了,明白問題出在哪裡;成功了,復盤是否有失誤,是否可複製;能做到這些,不論失敗成功,那都是成長了,再沒有比成長更棒的。


聰明人是兼容並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還是在沒有足夠積累情況下自行摸索?


第一點,別人是正確的≠自己錯了,有句話叫條條大路通羅馬。

第二,你自己能力不夠,什麼能力?哪方面的能力?不夠是多少,60分?30分?還是0分?把這點想清楚。

第三,承認自己的情緒,情緒是人的本性,沒有情緒的人跟機器人有什麼區別。情緒來了,先不要想著去控制它,認真仔細的體會它,從哪裡來,能到哪裡去。


「人生並不容易,但是我們只有在不容易中來學會從容地接受人生的命題,演好自己的劇本。」 ???

首先,根據題主說的問題,我也有類似的經歷。但我想根據內因和外因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這種執拗性,因為能力足與不足,在自己的心底是不清楚的沒辦法明確量化,所以只能通過自己去實踐,去檢驗自己的能力是否真的不足。並且大多數老人是更偏向於這種情況,因為他們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覺得自己看破了人生,自己的經驗更可靠一些 ,也就有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現在我們理性分析一下,為什麼這麼說,第一,老人的經歷和從中獲得的經驗感悟是真實的,第二,但當時的情況和如今的情況絕對不是相等的,只能是相似的,就算是經驗尚可,但也絕對不完全對等可以解決如今的問題。

所以這句話有錯么,理想看待,有錯也沒錯 。

但我們如今更應該去怎麼做呢?

把自己當作一個旁觀者看待問題,不要帶入情緒,更不要堅持己見,或者想著說服別人。而是傾聽。去聽別人的建議,按耐住自己反駁的衝動,剋制住,因為我們既無法說服別人聽我們,並且別人也不會聽我們的。所以我們更應該去理性看待任何問題,不能帶有各種個人情緒,情緒會讓一個人做錯決定,也會讓人感到無望。是一個死循環。

我們都在慢慢成長,當別人不能改變時,這時改變的就是自己,讓自己冷靜下來,先聽別人說,好別人說完了,不管聽沒聽進去,至少躁動的情緒沒有觸及到旁人,沒有損害關係。

再說實踐,實踐這個事情,其實就是自己不斷的跳進坑裡再爬出來的過程,當跳的多了,那自然而然就會懂了,因為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歷的事情越多,越發的小心,越來越謹慎。

所以多嘗試多試錯幾次也是沒有關係的,如今的坑不去看一看,也許以後還會看,那個時候的代價和現在相比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實踐出真知,是要做的,但建議也是要聽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好自己就夠了。


意識到能力不足是第一步。

後面看個人造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