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一樣壓力大?


壓力和動力並存,喫了上頓沒下頓就是說的汽車銷售前期,競爭強壓力大,工作強度大,很考驗人的毅力和堅持的決心。

第一階段:新兵

跟當兵一樣,進去前三個月老銷售會把你的底子摸得清清楚楚,然後使喚你幫忙挪車,擦車,洗車,倒煙灰缸,反正跟新兵營魔鬼訓練差不多,能堅持存活下來三個月說明過了第一階段新兵階段。

第二階段:上手期

你的經理會根據需要把你分配網銷展廳,有個師傅帶著日子稍微舒服,這個階段主要任務還是幫師傅打下手,師傅忙不過來的時候會找你教你學習東西,比如開票,分期辦理手續(這個可以分為好多類型),交車流程,資料歸檔俗稱上手期

第三階段:發熱期

等你撐過4-6個月你就算真正入伍了,這個期間可能會碰上/即將碰上半年一度的車展,這個時候就是你開始提現實力的時候,車展上面藏龍臥虎,新人談單很有意思,價格可以彈出棉花來,什麼兩萬可以做的彈個8000屢見不鮮,老銷售彈不出的價格新人都能玩出來,這時候你回拿到第一筆你真正意義上入伍的工資,因為利潤高所以回報也不少,你可能對此心灰意冷終於柳暗花明的工作又充滿了希望,人嘛,為錢活著。

最後達到半年以上的銷售,已經擁有自己的客戶基盤和穩定的簽單量,你需要開始注意同事們的不和善眼神,剁單,搶生意使絆子家常便飯,想要和睦相處就得要懂得藏身,藏得住活的久,熬走了新人你當老人,熬走了老人你當組長,熬走了組長你當經理,熬走了經理你當總監,熬走了總監你已經不能定義為銷售了,三年左右的鍛煉讓你從初入行伍的小白變成名動一方的車企小boss,恭喜你達成第一關的通關開始挑戰下一關——成業


身邊有不少朋友在4S店工作,平時也會和他們聊天,整體感覺壓力還是有的,特別是中層管理者壓力相對較大。4S店的主要績效部門有4個,銷售,市場,服務和客服。

首先是銷售,目前汽車市場低迷,作為以前4S店盈利的主要來源,大部分汽車品牌的銷售面臨巨大壓力;對銷售來說,銷量績效,就是工資;我認識的一個銷售經理,現在幾乎天天加班,和銷售顧問一起做潛客跟蹤,戰敗分析,晚上給客戶打電話拜訪;雖然如此,但效果並不明顯。

其次是市場,主要工作是市場活動策劃,關鍵指標集客,市場是個砸錢的部門,市場形式好的時候,投入點錢,看到銷量還可以,公司看市場還有效果,市場人員乾的不錯;但市場不好的時候,公司一看投錢沒效果,這些市場費用不投了,省下來就是利潤,再一想市場不投錢,還要市場部門幹什麼或者是活少了,工資該降降了。

再者是服務,當市場不好,服務成為4S店能夠維持穩定運營的主力了,服務經理每天面對的就是產值,公司要求既要考慮去產值任務的達成又要做好客戶滿意度工作。服務的客戶基盤是在不斷變動的,就如同一個蓄水池,同時有一個入水口,一個出水口,現在面對的困境是入水口水量大量減少(主要是銷量降低),而必須想辦法減少出水量(客戶維繫),但同時還要不斷對蓄水池進行攪拌(激活客戶);短期內可以堅持,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入水量,長期看,4S店無法維持運營。

最後說一下客服,相對其他三個部門,客服工作相對輕鬆,大部分是枯燥的客戶電話維繫,客戶數據分析,需要有好的心裡調節能力,工資比較固定,一般也不高。但有些4S店會把續保人員(也可能兼職客服人員)納入客服,參與續保考覈,這個就看個人能力了。

受汽車市場的影響,大部分4S店都在縮減開支,降成本,裁員也是一種常見方法,壓力來自於對危機的預見。


從畢業到19年12月一直在4s店工作,自認為對4s店有頗深的理解!13年底從銷售實習生開始幹,截止19年擔任過銷售顧問,客服,網路專員,網銷經理,銷售經理等崗位,還換過不同品牌!售後的接觸不多,現在就我的經驗聊聊4s店那些事兒!

實習生很苦逼!每個店的要求都有區別,我以前在合資品牌,實習了半年,工資多少呢?呵呵!不好意思,實習是沒有工資的,只給500塊,連喫飯都不夠那種!租房子還是家裡給錢的!實習生除了錢少,事還多啊,多少展廳車子的衛生基本實習生包完了!很多人擦了幾天車就不幹了!哈哈而我比較笨,一直擦了一個多月吧!午飯統一在飯堂喫,但是老銷售們都比較忙,自然打飯的工作就是我們實習生做了,後面漸漸開始接觸客戶了!也在師傅的幫助下賣了一兩臺車,發工資的時候師傅就意思意思給個一百塊一臺車完事了!後來發現虧大了!

親手碼子太累了!晚點接上


之前是4S店的行政人事的,工資算是喫不飽、餓不死。

在工資恆定的情況下,希望銷量越差越好,售後入廠臺次越少越好。店裡業績越好,意味著你的工作量越大了。

4S店的行政就是這麼的喪,沒事別自己找事、真有事了想辦法推出去。做的多錯的多、不做事就不會做錯事。

最後,還有外快可以拿。(記得別喫獨食哦,一定要給別人喝口湯)


車技要好


看在什麼崗位和部門了,反正目前我沒什麼壓力



就像實在沒的選才考考職高,但凡還有其他選擇,別入內地的4S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